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

鬼頭窪勞七被掃平以及增城縣衙的平匪告示這2條消息,在周邊地區的山賊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時候,人生百態就體現出來了。

最先做出應對的,是一些小股匪夥。就和後世專門去新店消費的人一樣,古人同樣明白這個道理:第一個吃螃蟹的,大概率會有好處。

於是,就有幾股人數少,船小好調頭的散匪,第一時間跑去縣衙,公開改邪歸正求收留。有那略通文墨的,弟兄們還光着上身揹着荊條,玩了一把行爲藝術。

谷縣令當然是高高興興原諒他們了。

谷老爺肯定是高興的:即不用操心降人的安置問題,又可以在縣城父老面前刷一波政績,就連給降人的犒賞銀子都有人出了,他還有什麼不高興的?

接下來,看到風頭不對,附近的流寇便紛紛開始遠遁。

盜匪也分性質的,有毛賊,有坐寇,有流寇。對於流寇來說,增城眼下的局面既然混沌不清,那麼還是先走爲妙,觀望觀望再說。

最終,在經過這2波篩選+擠出後,潮水退去,剩下的幾家坐寇開始坐蠟了。這幾夥坐寇和鬼頭窪勞七一樣,都是佔據了有利地形,傳承N代,在當地有頭有臉,坐地分贓的大型團隊。

然而這時候,大公司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決策緩慢,首鼠兩端,幾夥人即不想和流寇一樣跑路,又做不到那麼多人抹下臉跑去縣城投降。

只能再靜坐觀望一下下。

不想這一觀望,北山佛頭寨就又被開拓軍給圍了。

...........

佛頭寨位於縣城以北的高嶺,位置險要。此地正好毗鄰增城來往英德清遠等地的陸路,是一處開收費站的好地點,常年聚集着大批匪人。

然後這幫人清早一覺醒來後,突然發現山下已經被大批打着“曹”字旗號的灰衣人給圍了起來,之前安排的哨探一個都沒回來。

粵東山溝裡的匪寨雖說不知道曹字代表着什麼,但就眼前這架勢,已經足夠寨子裡陣腳大亂了。

奇怪的是,灰衣人並沒有趁勢攻打過來,而是分配人手,將下山的道路統統截斷後,擺出了一副長期圍困的架勢。

這一動作,無意中給佛頭寨衆匪留出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的時間。

佛頭寨老大當即判斷出,腳下這些民壯和之前的官軍一樣,都是數量有餘,攻堅能力不足的樣子貨。

和沒有天險的鬼頭窪不一樣,佛頭寨地形險要儲備充足,只要大夥穩穩守住寨子,時間一長,下面這些人自然會散去......出兵在外就是燒銀子,官府真要有那麼闊綽,早就把佛頭寨給圍下來了。

於是雙方就這樣對峙了起來。期間匪夥還派人衝出去試探了一番,結果被亂槍打回來後,匪夥就徹底用石塊封了寨門,堅守不出了。

在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裡,雙方貌似都接受了這樣的局面。山下的人也不攻寨,只是一個勁的清理道路搭建營地,擺出了一副長期圍困的架勢。

而山上的人由於不清楚對手的實力,所以也認爲這是正常情況——這本來就是正常情況,幾千年來的戰爭,初期都是這麼圍困的。

到了第四天正午,局面發生了一點小小的變化:增城縣正堂谷泰,親自出馬,帶着全縣士紳派出的支援隊伍前來勞軍了!

事實上,早在三天前佛頭寨被圍的同時,增城縣衙裡就派出了大批衙役擔當信使,將縣太爺的命令傳達到了四鄉各處。

命令的內容很簡單:各家大戶都必須派出人手,由管事級別的人帶隊,給前方正在剿匪的隊伍提供物質支援——每戶只需要提供一擔米就可以。

接到命令的大戶紛紛表示情緒穩定:自古以來官府但凡有事,都是這樣派糧派差的,老子見多了。這次的命令雖說多了一個管事帶隊,但是物質下限只有一擔米,那就不算什麼負擔。

於是三天後,在縣城集結完畢的送糧大隊,就由谷縣令親自帶隊來到了佛頭寨。

這些人到場後,才發現貌似不是那麼回子事。

這支穿着灰衣,據說是谷縣令從廣東曹總兵那裡借來的私兵,壓根就不像是缺糧草的模樣。事實上這次帶來的所有勞軍物質,居然都被人家用白花花的銀餅子買下了。

要不是開拓軍人多,大夥還以爲這是曹總兵的家丁呢。隨之反應過來的人們,算是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曹總兵土豪的一面。

接下來送糧隊還見到了更多的闊綽行徑。市面上價格昂貴的軍用鐵聽罐頭和白米飯在這裡是敞開供應,另外,這夥私兵身上的穿着裝備和各種武器也讓管事們暗暗咋舌:不虧是總兵手下的私兵,官兵要都是這樣耗費,怕是有金山都能給敗掉了!

展示財力是穿越衆對土著潛移默化/震懾的第一步。對於很多有腦子的地主來說,寧可對上窮兇極惡的歹徒,也是不願意和一個有錢人作對的——錢就是資源,有錢人手裡有用不完的資源。明代雖然沒有資本家的概念,但是這種道理很多人還是明白的。

展示完財力,傳達出足夠的信息,下一步就該展示武力了。

然後這些來自全縣的,自帶乾糧的土著宣傳員,就看到了一場乾淨利落的破寨軍事行動。

首先還是排槍壓住陣腳。

在特意挑選出來的一個風向合適的下午,開拓軍這邊槍聲大作,將寨牆上的人壓得擡不起頭來。

當濃濃的槍霧隨着山風飄向寨門,將一切都籠罩在迷濛中後,提着三個炸藥包的爆破手就頂着頭頂的槍子竄了出去。

過了幾分鐘,隨着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令吃瓜羣衆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在他們驚恐的眼裡,遠處佛頭寨寨門以及衆多土匪和零件,這一刻全部被炸上了天,坐了土飛機。

接下來,在僅供三人並行的山路上,穿着閃亮的重型鋼甲,舉着大型盾牌的甲士開始衝陣,他們身後是列隊跟隨的火槍手。

戰鬥到這裡就結束了:耳孔流血的殘餘土匪還沒有從巨響中緩過來,就被踩着門前斜坡衝進來的甲士大砍大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事後,前來送糧的各支隊伍,得到了免費贈送的戰鬥紀念品:佛頭寨各位當家的醃製人頭。

這之後沒過多久,增城縣境內的匪夥,投降的投降,遠遁的遠遁,一夜之間,治安大好,達到了穿越衆的初步要求。

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675節 幻變(三)第140節 鍊鋼第372節 黑狀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19節 來龍去脈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718節 清場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724節 雞肋第425節 飛虎營第431節 罐頭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140節 鍊鋼第427節 病友第506節 拆遷款第15節 購物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34節 綁票(一)第492節 祠堂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715節 收線(七)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378節 肥羊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9節 告辭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560節 接收(三)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207節 殺王(四)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621節 大會(四)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539節 談話(二)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88節 焦姐第672節 知交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371節 問診第620節 大會(三)第204節 殺王(一)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4節 暫住第629節 討逆(七)第494節 賀扁擔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405節 同心圓第328節 會議(三)第179節 淘汰賽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338節 開港(四)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559節 接收(二)第84章 電信第494節 賀扁擔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73節 侵略者們第712節 收線(四)第412節 觀光第90節 初次接觸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5節 購物第179節 淘汰賽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86節 崑崙人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160節 亮相第54節 海軍建設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00節 方岳貢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37節 後庭對第326節 會議(一)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20節 白酒業第684節 北歸(九)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37節 開港(三)第586節 初見第640節 立錐第675節 幻變(三)第505節 臺北(四)
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675節 幻變(三)第140節 鍊鋼第372節 黑狀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19節 來龍去脈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718節 清場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724節 雞肋第425節 飛虎營第431節 罐頭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140節 鍊鋼第427節 病友第506節 拆遷款第15節 購物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34節 綁票(一)第492節 祠堂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715節 收線(七)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378節 肥羊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9節 告辭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560節 接收(三)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207節 殺王(四)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621節 大會(四)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539節 談話(二)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88節 焦姐第672節 知交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371節 問診第620節 大會(三)第204節 殺王(一)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4節 暫住第629節 討逆(七)第494節 賀扁擔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405節 同心圓第328節 會議(三)第179節 淘汰賽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338節 開港(四)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559節 接收(二)第84章 電信第494節 賀扁擔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73節 侵略者們第712節 收線(四)第412節 觀光第90節 初次接觸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5節 購物第179節 淘汰賽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86節 崑崙人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160節 亮相第54節 海軍建設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00節 方岳貢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37節 後庭對第326節 會議(一)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20節 白酒業第684節 北歸(九)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37節 開港(三)第586節 初見第640節 立錐第675節 幻變(三)第505節 臺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