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節 三屯營

玄誠子正了正頭上的道冠,捋捋頜下長鬚,心中默唸一聲“無量天尊”後,伸腿邁過高高的門檻,跨進了碧霞宮大殿。

恢弘堂皇的大殿中,站着一些身穿奇怪綠襖的“香客”。

這羣軍漢中唯一一名身着明國武官袍服的人,此刻正背對玄誠子,仰頭打量着碧霞宮中供奉的正神:碧霞元君。

“將軍,喝口山茶吧。”

玄誠子來到施主身後,側過身,露出了後邊端着茶盤的小道童。

“哦,還有茶啊,多謝道長。”

這位武將轉過身,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後,不由得點點頭:“茶不錯,別有風味。”

玄誠子道長微笑着解釋道:“此茶乃老道祖師所傳,製法獨特,往日裡,山下的大將軍都喜喝。老道小時聽師傅說,就是當年的戚大將軍,也是經常來殿裡喝茶的。”

“呵呵,瞭解瞭解,薊鎮官兵常來此地拜神仙,這個本將都知道。”

武將說到這裡,伸手從懷中掏出幾個閃亮的銀餅子交到老道手中:“好歹也算是半個薊鎮的人了,咱爺們今天也不例外,吶,這是香火錢。”

“無量天尊,老道謝過將軍。”

“呵呵,老道,別忙謝,本將還有些話問你。”

“還請將軍示下。”

“嗯,你可知道,這山下軍城裡的韃子,有多少人哇?”

“總數在五六百人上下,俱爲騎兵。”

“彼輩與左右鄰可有來往?”

“近幾日東去的多,西來的少,每日總有兩三騎過路。”

“呦呵,老道,我發現你很有感覺啊?”

“不瞞將軍,自從山下被韃子佔了後,老道日夜觀望,無日不在祈盼天兵歸來。”

“很好,本將向你保證,用不了多久,你又可以收香客的供奉了。”

......................................

整個燕山走廊的地形是這樣的:從京城往東,過了薊鎮這個兩山夾道的窄口後,就是長寬各有40裡的遵化平原。

繼續往東過遵化平原,地形會急劇收窄,變成一段長80裡,平均寬度還不到一里的山區要道。

這段要道左通黎河,右通灤河,水陸並行,極其重要。

出了這段窄道後,便是另一塊灤河平原。此地已經靠海,緊鄰秦皇島,北邊是一系列包括山海關,喜峰口在內的險關要隘。

總之,整個燕山走廊的地形就像一個啞鈴,兩頭是平原,中間是一根細槓。

穿越衆這一次的戰役計劃,將會從啞鈴的正中點開始破局。

至於說啞鈴的左邊,由於被韃兵據守的遵化,距離明軍盤踞的薊鎮只有區區八十里,雙方此刻正在緊張對峙中,所以穿越衆就不打算去趟渾水了。

留着遵化,讓兩幫人互相牽制,給穿越衆收拾啞鈴右邊的韃子騰出時間,這是最合理的解決方式。

這樣一來,位於啞鈴正中的戰略要地三屯營,就成了穿越衆第一個要拔掉的釘子了。

薊鎮的治所,在明初時是安排在獅子峪的。到了明英宗時期,由於和北方遊牧民族的矛盾開始激化,邊軍守禦壓力增大,於是時任薊鎮第七任總兵的胡鏞,便移鎮位置更好的三屯營,從而開創了三屯營186年的鎮治基業。

三屯營是燕山走廊中段的一處丁字路口。

此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常年以來都扼守着北方蒙古族進貢的貢路:“去喜峰二舍矣......左山海,右居庸,而綰轂其中,以要貢路示重。”

三屯營這個路口,走北邊的山路,距離喜峰口只有二舍,也就是六十里路。

位於啞鈴窄道正中間的三屯營,距離東西兩邊的山海關和居庸關路程差不多,正是作爲京師北方軍事指揮中心的最佳地點“近邊則無鞭長莫及之弊,不臨前沿則有戰略迴旋餘地”。

這一百多年以來,身爲“天下第一鎮”的薊鎮歷任總兵官,都把治所設在了三屯營城。

從3月25日起,穿越衆的騎兵部隊北上越過了150裡平原,進入燕山餘脈。這之後部隊散開,細細將方圓百餘里的山脈羣搜索了一番後,於3月30日,逐漸聚集在了景忠山下。

景忠山海拔610米,腳下就是三屯營城,正好俯瞰。

景忠山風景秀美,景點衆多,集佛、道、儒三教於一山。早在嘉靖二年,薊鎮總兵官馬永便在山上增建碧霞宮,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漸興盛。此後,包括戚繼光在內的薊鎮官兵經常登臨此山,留下許多名篇佳句。

穿越衆今天登山拜廟,主要是爲了收集本地情報,順帶偵查山下軍情。

新上任的飛虎營營官張中琪,在碧霞宮裡和老道聊完天后,便出宮去了山前的觀景臺。

碧霞宮香火旺盛,所以剛纔的老道看似古拙清奇,其實是個隱形大富豪——觀景臺是用房山出的漢白玉鋪設,其上雕文刻神,精美異常。

此刻的觀景臺上,以錢鐵山爲首的一夥人,正圍着一套袖珍無人機地面站在看着什麼。等張中琪走進一看,地面站的液晶屏幕上,赫然就是腳下三屯營城的航拍畫面。

“裡面有多少人?老道說有五六百韃子。”

“差不多。”特戰隊副隊長杜德威接了話:“咱們前期偵查也是這個數,這兩天沒什麼變化。”

張中琪嗯了一聲:“那什麼時候打?”

“明天吧。”錢鐵山這時站直了身,叉腰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山景:“今晚老杜帶人再突近偵查一下,然後咱們開會,順便等一等補給。”

..........................

離着景忠山腳下不遠的一處無名山谷,已經成爲了部隊的前進基地。這處山谷地勢較高,一旁還有條小河能提供水源,所以幾排草綠色的帆布行軍帳篷已經立在了這裡。

小河兩岸,長長的兩排馬匹正低頭在飲水。上游一點的地方,先期來到此地駐紮的飛虎隊員,正拿着帆布桶提水,準備架鍋煮飯。

由於後金大軍主力已經撤走,所以留守在後路幾座城池裡的韃兵可以說是沒什麼鬥志的——歷史上孫承宗組織好部隊後,只莽了一波就把所有城池都拿了下來。

同樣是這些明國部隊,不久前還被八旗兵打得丟盔卸甲。

而同樣是這些八旗兵,一等佔據優勢兵力的孫承宗攻城,這幫人打開城門吹着口哨就跑路了,馬背上還馱滿了大包小包。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八旗兵的強項本來就不是城池攻防戰,何況留守的這些騎兵既無長久的糧草供給,人數又少,連城牆都填不滿,怎麼可能死守不退。

在這種局面下,已經和三屯營一山之隔的飛虎營,就開始大搖大擺地宿營了,再也不會在意暴露問題——韃兵已經開始全面收縮,就等着有人來攻城,根本沒必要再四下放出探馬。

隨着這幾天撒出去的士兵陸續歸建,無名谷中也越來越熱鬧,炊煙不斷升起。

到了傍晚時分,一隊臨時徵召的騎馬輔兵,將第一批山外的補給用馱馬送了過來。

這些輔兵是真正的後勤人員。他們將大車隊停在南邊的山口後,又將補給轉移到馱馬上,然後穿過百里山路,將補給送到了這裡。

看到第一批補給到達,已經在山谷裡建起臨時指揮部的穿越衆,這下再沒有後顧之憂,開始準備晚上的偵查活動。到了晚上十點來鍾,由特戰隊副司令杜德威率領的偵查小隊便準時步行出發了。

月朗星稀,偵查隊出了景忠山山口,距離三屯營城就只有一里多的路程,所以不需要騎馬。

出發後半小時,小隊就來到了護城河外空無一人的棚戶區。戴着夜視儀的特戰隊員,接下來便放出了配有紅外鏡頭和夜視鏡頭的大疆無人機。

白天放出的無人機只能在高處航拍,這時候放出的無人機就可以靠近懸停偵查了。很快,無人機傳來了詳細的城池畫面,在無名谷指揮部的錢鐵山,也同步收到了數據。

三屯營在萬曆三年時,時任薊鎮總兵官的戚繼光,對城池撥款進行了一次大型維護。

重修後的三屯營城是磚石結構,城牆高3丈,頂寬1丈5尺,周圍7裡。

城池有3個主門:南爲景忠門,東爲賓日門,西爲鞏京門。各門還築有重門,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在東、西兩個主門之北50米,還有兩個便門,俗稱小東門、小西門。

三屯營的城防設施很全:城門上有望樓,北城臺上建有紫極宮,城角上建有角樓5座,東西重門上建有樓臺,沿城臺又均勻佈列了9座敵臺。

此外,城裡尚有水關兩處,城外城內之水可以流通。寬7尺,深3丈的護城河水,是引來的附近橫河活水,不但繞城一週,而且在東門外有長350丈、寬10丈、深7尺的震湖。

可惜,如此精湛完備的城防系統,卻沒有配套的軍隊來守衛它——滿清入關後,第一時間就突襲了三屯營,結果明軍士氣渙散鬥志全無,沒做什麼抵抗就將這處咽喉要地拱手相讓。

在偵查城池建築細節的同時,城牆四周不停遊走的韃兵守衛,他們的紅外輪廓也清晰地出現在了液晶屏幕上。

偵查完城牆後,無人機又飛向了城池內部的總兵府......韃子的主力就在那裡。

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75節 錢錢錢第164節 淨街第163節 新服務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327節 會議(二)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63節 接收(六)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342節 開港(八)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673節 幻變(一)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446節 傻狗第459節 再造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117節 政局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0節 王對王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118節 公開信第98節 玄武岩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4節 海軍建設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58節 前路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41節 動力爲王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456節 各方(一)第45節 崑崙神僧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84章 電信第145節 熊道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179節 淘汰賽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41節 崩潰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363節 曹大頭第683節 北歸(八)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76節 惡意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216節 瑰寶第361節 參觀團第393節 賊巢穴第9節 有錢啦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415節 北上第212節 殺王(九)第187節 接觸第55節 南望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92節 村落實景第445節 三角第572節 鴻基堡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09節 雞湯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78節 北歸(三)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160節 亮相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506節 拆遷款第484節 到埠第172節 遮了天第51節 血舞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4節 綁票(一)第337節 開港(三)第559節 接收(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212節 殺王(九)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28節 破莊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723節 囚徒第394節 大手筆
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75節 錢錢錢第164節 淨街第163節 新服務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327節 會議(二)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63節 接收(六)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342節 開港(八)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673節 幻變(一)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446節 傻狗第459節 再造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117節 政局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0節 王對王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118節 公開信第98節 玄武岩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4節 海軍建設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58節 前路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41節 動力爲王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456節 各方(一)第45節 崑崙神僧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84章 電信第145節 熊道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179節 淘汰賽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41節 崩潰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363節 曹大頭第683節 北歸(八)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76節 惡意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216節 瑰寶第361節 參觀團第393節 賊巢穴第9節 有錢啦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415節 北上第212節 殺王(九)第187節 接觸第55節 南望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92節 村落實景第445節 三角第572節 鴻基堡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09節 雞湯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78節 北歸(三)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160節 亮相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506節 拆遷款第484節 到埠第172節 遮了天第51節 血舞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4節 綁票(一)第337節 開港(三)第559節 接收(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212節 殺王(九)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28節 破莊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723節 囚徒第394節 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