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貴纔有價值
一羣工程老闆帶着家屬,組團來醫院探望。
男人們沒進去,就在客廳坐了會。
女眷們進去看了下,留下個紅包。
坐了不到十分鐘就走了。
姜寧把人送走,才進屋看了一下。
馮雪雙手拿着一沓紅包,用眼神詢問他怎麼辦。
紅包太厚,一個手都拿不下。
姜寧接過來看了看,全是一萬的紅包。
怪不得七八個紅包要兩手拿。
確實有點厚了。
姜寧隨手放下,道:“姐收着吧!”
馮雨問:“你不是說了不讓來嗎,怎麼還來這麼多人?”
姜寧道:“我是說了,但人家非要來,我總不能把人趕出去。”
馮雨那個無奈,真是幸福的煩惱。
舅舅家的獨桌吃到下午四點才散,張玉龍岳母岳母和幾個親戚喝的臉紅脖子粗的,路都快走不穩,好不容易把人送走後,姜爸姜媽趕緊帶着大孫女去醫院看小孫女。
其他親戚忙了幾天,總算消停了下來。
各回各家。
鄧小芸跟着爸媽回家後,就立刻宣佈:“爸,媽,我要去美利堅。”
鄧強一愣:“你去美利堅幹什麼?”
鄧小芸說:“老家太卷,我要去美利堅工作。”
張玉芳問:“你知道美利堅的門朝哪邊開嗎?”
鄧小芸不滿道:“你不要小看我,我都學會講英語了。”
鄧強就問:“你去美利堅做什麼工作?”
鄧小芸說:“我去給姜寧的牧場養牛。”
鄧強那個驚訝:“你會養牛?姜寧能讓你去?”
鄧小芸自信滿滿道:“不會可以學啊,我已經給他說好了,他也答應我了。”
鄧強和張玉芳臉臉相覷,都有點‘喜’出望外。
這個消息太勁爆了。
張玉芳道:“你一個大學生,跑去給人家養牛,還不如不上大學。”
鄧小芸反駁道:“媽,什麼代年了,你還是老思想,現在這社會多卷啊,博士都去跑外賣了,我養個牛怎麼了,什麼不都是人乾的,只要掙到錢就行。”
鄧強就問:“姜寧能給你多少工資?”
鄧小芸道:“我沒問,美利堅掙的是美元,就算他一個月給我發三千塊,換成老家的錢也是兩萬多呢,一年少說二十三萬呢,不比你們兩人個掙的多。”
鄧強不信:“還有這種好事?”
鄧小芸道:“所以你是老思想啊,人家美利堅花的是美元,一美元換咱們七塊錢,在美利堅刷盤子一個月都三四千美元呢,只要出去了,幹個啥不比老家掙的多啊!”
張玉芳道:“外面的錢哪有那麼好掙,你人生地不熟,一個人跑去外面,萬一出個事情咋辦,我覺的你還是別去了,回家來我給你問問姜寧,你也去農場上班,一個月也四五千塊錢呢,年底還能發一年工資,比單位上班的工資都高了。”
鄧小芸憤憤道:“我纔不呢,一回來誰見了不是讓我找對象結婚,就是讓我減肥,我都快煩死了,我就要去美利堅,你們要不讓我去,我就不上班了,睡着讓你們養我。”
鄧強氣的不行:“你都二十七的人了,咋還跟個娃娃一樣,你看看人家姜寧,比你還小一歲,什麼都不用你姨爹姨媽操心,你怎麼好意思讓我和你媽養你。”
鄧小芸比他理由還充足:“你別老拿我和姜寧比,姜寧那種怪物有幾個,你怎麼不拿我和剛哥比,我總比他強,反正我就要去美利堅,你們不同意我也要去。”
鄧強氣的肝疼,又不好罵她。
張玉芳沒有嘮叨她,拿出手機說:“我問問姜寧。”
電話打了過去,很快就接通。
姜寧還在醫院:“小姨。”
張玉芳問:“姜寧,小芸說她要去美利堅,你答應她了,有沒有這回事?”
姜寧道:“看你們,你們讓她去就行,你們不讓她去就算了。”
張玉芳問:“那邊安全不安全,我刷短視頻看到好多人說美利堅天天在槍擊。”
姜寧道:“那些東西看看就好,美利堅不禁槍,老百姓能合法帶槍,治安方面確實不如老家,但也沒有傳言的那麼可怕,情況不一樣,問題不太大。”
張玉芳問:“小芸過去你讓她幹什麼?”
姜寧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看她自己吧!”
張玉芳又問了幾句,才掛掉電話。
姜寧收起手機,才進去看他女兒。
小傢伙又醒了,餓醒的。
馮雪裝了奶粉,姜媽抱着喂。
小婷婷跳着腳,想要看妹妹。
這丫頭三歲了,明年秋季也要上幼兒園了。
張玉蘭一邊喂孫女,一邊問姜寧:“你小姨打電話什麼事?”
姜寧道:“小芸姐想去美利堅。”
張玉蘭很驚訝:“鄧小芸去美利堅幹什麼?”
姜寧道:“還能幹什麼,去我牧場幹活唄!”
張玉蘭沒好話:“二十七歲的人了,還不趕緊找對象結婚,還往外面跑,不知道父母天天愁的覺都睡不着,操不完的心,實在太不長心了。”
姜寧道:“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你不能用你們的老思想要求年輕人。”
張玉蘭沒客氣,直接教育起兒子:“你說的是什麼混賬話,年代是不一樣了,可年輕人就能不管爹媽,把爹媽扔下自己跑去外面逍遙快活?爹媽把你們養大付出了多少,沒有要求你們回報,只是讓你們儘快成家難道還有錯了?口口聲聲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你們日子過不好除了爹媽誰跟着操心,一個個的真要本事那麼大,就不要吃爹媽的,喝爹媽的,也不要讓爹媽買車買房,唸了十幾年書都念到狗肚子裡去了。”
姜寧一看不妙,老孃有要發火的跡象,立刻就投降:“媽說的對,但別衝我火啊,是小芸姐想要去美利堅,你要有氣就打電話去罵她,別衝我發火。”
張玉蘭憤憤道:“我不衝你發火我還能衝誰發,人家又不是我生下的,我哪能罵,我就是覺的你大姨和小姨不容易,陳剛,陳燕,鄧小芸沒一個讓人省心的,我就不明白了,現在念書都念的什麼鬼東西,爹媽對兒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到頭來卻不落好,說上幾句,還這不樂意那不樂意的,動不動就爹媽老思想,全是狼心狗肺的東西。”
姜寧那個無奈,不知道老孃發的哪門子火。
只能哄着。
姜爸有大智慧,這種時候從來都不會吭聲。
免的引火燒身。
張玉蘭心情不太好,喂完孩子就和姜爸領着大孫女走了。
姜寧抱着女兒,一邊拍女兒一邊道:“老媽是不是更年期到了,莫名其妙的,衝我發什麼火,我感覺我給鄧小芸背鍋了,真是扯蛋。”
馮雨精神比昨天好多了,說:“你可不能這麼說,媽說的很有道理,父母對子女付出了所有,不要求子女回報,可現在的好多年輕人卻從來不考慮父母的感受,還動不動說父母老思想,這是在偷換概念,你不覺的這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爲嗎?”
姜寧:“……”
馮雨又道:“人心是互相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這是爲人的基本道德準則,這個世上,還有誰比父母更愛我們呢,父母爲子女付出了全部心血,子女卻一點都不考慮父母的感受,這難道不是自私自利?雖說年代不同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但這並不是年輕人只管自己開心喜樂,不管父母悲傷憂愁的藉口。遠的不說,就說大姨和小姨他們,父母給予了子女最大的寬容,可你那些表哥表姐何曾體諒過父母的艱辛?”
姜寧點頭:“你說的對,還是我老婆最有文化。”
馮雨翻了個身,道:“這跟有沒有文化沒關係,跟人的道德底線有關係,文盲只是沒有知識,不等於沒有道德。學歷知識不等於文化,更不等於道德。”
姜寧不想討論這個,他覺的這些東西得等他到了五六十歲纔會思考,現在思考這個問題有點早了,就轉移話題,拍着女兒道:“寶貝真乖,吃飽了就不哭不鬧。”
馮雪比個手語,有點兒複雜。
姜寧沒有看懂。
馮雨給他翻譯:“姐的意思是小孩子只要不是身上不舒服就乖的很,要是哭,那肯定是有問題了,不是肚子餓就是拉了,或者哪裡疼。”
姜寧點頭,說:“寶貝兒睡着了。”
馮雪指了指嬰兒車,讓他把孩子放下。
姜寧就把孩子放進嬰兒車裡,給捂好被子。
小孩子變化大,一天一個樣。
姜爸姜媽天天都會過來,上午來一趟,下午來一趟。
就算沒什麼事,也會領着大孫女過來看看。
看着小傢伙皺巴巴的小模樣一天天的長開,眼睛一天天變大,皮膚也一天天光滑,姜寧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生命的成長在他眼裡從來沒有如此的具象過。
第四天的時候,醫生檢查後,給馮雨拔掉了尿管子。
第五天出院了,回家坐月子。
馮雨第三天就能下牀走動了,出院的時候裡三層外三層穿的比熊還臃腫,腦袋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不敢讓風吹,尤其現在是冬天,產婦太脆弱。
萬萬不能吹風。
姜寧不懂這些,他就當個工具人。
全聽他媽指揮。
中醫院地盤大,從特殊病房的樓到停車場要走一百多米。
姜媽不讓馮雨走路,讓姜寧抱到車上。
姜寧就抱馮雨下樓。
馮雨也很聽話,知道婆婆是爲自己好。
乖巧的很。
馮雪抱着孩子,姜爸姜媽和親戚往車上搬東西。
住院從家裡帶來了不少東西。
考斯特一直沒熄火,車裡吹的熱乎乎。
到了車前,姜寧才把馮雨放地上。
讓她自己上車。
到了別院安頓下來,請的護工也到了。
總計五人,營養師、育嬰師、護理師、住家醫生再加上做飯幫閒的小姨,馮雪的工作都被人搶了,更沒姜寧什麼事,每天就是回來吃飯時看看女兒。
一樓兩個臥室,住不下。
馮雪搬去三樓,晚上陪着馮雨睡。
幫着照看孩子。
護理師和住家醫生、育嬰兒睡在二樓。
姜寧被馮雨嫌棄不讓他睡一個屋,怕他手機半夜響吵醒女兒,或者翻身壓到女兒,姜寧只好一個人睡隔壁臥室,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小傢伙哭五六次。
雖然請了護工,但馮雨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
最多白天讓護工幫着照看下。
晚上睡覺必須要自己帶着睡。
其實孩子很乖,吃飽了就睡。
最多拉了尿了清洗一下換一下紙尿褲,醒着的時候不多。
護工也閒的想要打毛衣。
這錢掙的太輕鬆了,七八個人照顧一個小傢伙。 能有多少事情。
三九的第一天,又下了一場大雪。
天氣越發冷了。
姜寧沒有出門,在家裡宅着。
快十點的時候,小傢伙醒了,要吃飯。
話說馮雨奶水有點不夠,第三天時才下奶,小傢伙吃一頓奶還得夾一頓奶粉,不然吃不飽就會哭,第一天哭聲還像剛生下的小羊羔一樣沒直麼力氣。
現在哭的那叫一個響亮。
半夜一哭,樓上樓下都得被吵醒。
護理師喂完後,姜寧抱了下孩子。
小傢伙和媽媽一樣,也是雙眼皮,眼睛也越長越大,圓溜溜的,跟黑豆一樣,眼裡也有了光,似乎也在觀察他,看着看着小嘴一咧竟然露出了笑容。
“快,手機來……”
姜寧連忙喊了一聲,搞的大家都納悶。
馮雪比着手語……
姜寧道:“剛剛在笑呢,快拿手機來拍下。”
馮雪連忙拿過手機,準備拍攝時。
小傢伙已經不笑了。
“寶貝笑一個!”
姜寧蹭着臉蛋:“再給爸爸笑一個。”
小傢伙卻不給面子。
就是不笑。
護理師道:“月子裡的孩子就算笑也是無意識的笑,這麼小的孩子,是沒有情緒表達能力的,要等到了三個月,纔會初步具備一些情緒表達能力,你逗她她纔會笑。”
姜寧點頭,抱了會孩子。
家裡又來人了,就去了一樓。
來的是舅舅一家子,張玉龍和姚麗麗也來了。
小姨給泡了茶,坐着聊了會。
舅媽王霞和姚麗麗上三樓看孩子。
姜寧問張玉龍:“結了婚有什麼體會?”
張玉龍想半天:“沒啥體會。”
姜寧道:“一個人混日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結了婚兩個人過日子,肯定不一樣,怎麼可能沒有體會?”
張玉龍乾巴巴的笑:“我還沒想這些。”
張躍東很無奈:“這勺的啥都不知道。”
姜寧就問:“舅舅沒啥事吧?”
張躍東道:“沒啥大事,就是姚麗麗一直閒着沒事幹不是長久之計,你看農場哪還能安排人,給安排個活讓幹,不然時間長了怕是會出問題。”
姜寧問道:“着不着急,着急就明天上班,不着急就年後吧,過完年再過來。”
張躍東道:“也不着急,那就過完年。”
……
翌日,雪停了。
馮雨孃家親戚組團來看月子,許文靜也來了。
這姑娘還沒辭職呢,目前輪休在家。
準備過完年再單飛,還能白嫖幾個月的工資。
小傢伙醒了吃了奶。
親戚們輪着抱。
許文靜從她媽手裡接過孩子,毛手毛腳的抱着孩子,那叫一個稀奇,看到小傢伙拌了下小嘴,還一驚一乍:“呀,她幹嘛要拌嘴,小傢伙可真可愛!”
姜寧來了個神助功:“可愛你也抓緊生一個。”
許文靜噎半天,愣是沒想到怎麼懟。
親戚上午來的,下午就走了。
小傢伙又收了一堆紅包。
姜寧和馮雨馮雪關着門拆紅包數錢。
都是兩百塊的。
馮雪拿出本本記上,這是禮,以後要還的。
過了兩天,鄧小芸來看她媽。
順便蹭了一頓午飯,逮着機會問姜寧:“大老闆,我爸我媽同意了,你啥時候帶我去美利堅?”
姜寧懷疑:“真的假的,小姨和姨父能放心讓你出去?”
鄧小芸道:“當然是真的啊,他們不放心能怎樣,現在社會這麼卷,難道眼睜睜看着我一個月掙那點工資自己都養不活混到三十歲啊,我肯定要出去。”
姜寧道:“我問問小姨再說。”
鄧小芸就催他:“你快去問。”
姜寧就去問了一下小姨。
張玉芳道:“我們管不住她,不讓她出去她待在家裡啃老咋辦,想去就讓她去吧,就是歲數大了,你得幫我勸勸她,趕緊讓她找對象結婚,不然到了三十歲就只能找二婚了。”
姜寧覺的這任務太艱鉅,沒敢亂答應。
勸鄧小芸結婚,這難度比去白房子點炮杖要大多了。
根本就不是他能完成的任務。
年前肯定是沒空去美利堅的。
女兒出生,馬上又要過年了。
哪有時間往外面跑。
小年這天,酒店趁着沒什麼生意,搞了個年會。
姜寧和老楊也去坐了坐。
酒店的員工很歡樂,也非常有精氣神,多才多藝的女員們甚至彩排了好幾個節目,載歌載舞那叫一個熱鬧,概因工作有動力,生活也有了希望。
今年酒店經營狀況一路向好。
尤其第四季度,餐飲行業迎來大爆發。
酒店的平均工資甚至已經超過了農場。
十二月份,保潔阿姨工資加績效都發了五千塊。
還要發兩萬年終獎,姜老闆還自掏腰包給每人發了一萬獎金。
大家高興是應該的,當然要慶祝一下。
快到尾聲之時,主持人上臺,非要請姜老闆講幾句。
姜寧推辭不過,就上了臺拿着話筒問:“大家知不知道我最煩的是什麼?”
大夥互相望望,然後異口同聲道:“不知道。”
姜寧揭開謎底:“我最煩的就是坐在下面聽領導講話。”
臺下一片鬨笑。
姜寧道:“有那個時間,我還不如去打幾局麻將,或者和朋友喝個小酒,所以啊,你們讓我講我是真的不想講,我怕我廢話說多了大家嘴上不說,卻在心裡唸叨我,所以我就不廢話了,我就用幾句話總結下今年,展望下明年,對於今年,我想說,大家乾的很不錯;至於明年,我想說,大家繼續加油幹,多掙錢多發工資,過好每一天的日子,就這樣!”
大夥鼓掌,很用力。
這老闆真要得,乾淨利落不說廢話。
不像有些傢伙,廢話起來真是沒完沒了。
姜寧回到桌前,坐在老楊旁邊問他:“你什麼時候走?”
老頭說:“臘月二十七八再過去,不想太早去。”
姜寧不好評價什麼,問:“春節之後我要去一趟澳洲,那邊的農場流程也走完了,我要過去接收,你要不要跟我去轉轉?”
老頭不太想去:“外面有啥好的,吃也吃不慣,住也住不慣,我就不去了。”
姜寧那個搖頭:“人還是要積極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你才五八,還不到六十呢,人家好多六十多歲退休的都在學英語,跑去外面享受生活呢!”
老頭說了實話:“我是想去看看,但出去兩眼一抹黑,只會給人添麻煩。”
姜寧道:“那就去,跟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子。”
老頭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
顯然還在猶豫。
過年小年,親戚們開始請客。
今年不同去年,發生了好多事情。
大表哥周愛國丟了工作,成了靈活就業人員。
二表哥不知道在哪。
反正不管誰請客都不見兩人,甚至二姑一家也不來。
姜爸臘月二十八在新城酒店請親戚聚餐,特意開車去拉二姐一家,也沒把人請來,據說二姑瘦的沒了樣子,精神也有點不太正常了,動不動就發神經。
到是二表嫂領着兒子郭祥麟來了,只是與以往相比徹底變了個樣。
變的很不自信,說話都透着一股子小心。
臘月29,農場開始宰殺牛羊準備過大年。
其實進入臘月,農場就基本沒什麼事了。
後半月都在輪流放假辦年貨。
買點瓜子糖果啥的,米麪糧油不需要買,農場給發的,油也不需要買外面的,姜寧早就發話,過年宰上十頭牛和上百隻豬羊,給大家發年貨。
於是這天一早,牧場格外的熱鬧。
沒事幹的工人都跑過來,忙着抓牛抓羊抓豬。
牛多了幾十頭,下半年陸續買的。
都是肉牛。
羊多了幾百只,卻不是買的。
陸陸續續買了上千只羊,今年自產了好幾百只羊。
姜寧就算一天宰一隻羊,也吃不完了。
今天要宰一百隻羊,除了給員工發放的年貨。
還要賣一部分,豬和牛也要賣一部分,現在農場的土特產名聲不小,逢年過節預訂的人不少,陸老闆盯的太緊,沒人敢白要,都花錢買。
便宜了還不行,得賣貴纔有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