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一條鞭法的問題】

由於王陽明的暗中幫助,有餘姚知縣顧存仁衝鋒陷陣,唐順之的紹興府清田行動,首先在餘姚打開局面。

清田,是賦役改革的基礎,田冊都沒搞清楚,還怎麼改革田賦?

清田是爲擴大田稅的徵收面,並非爲了抑制土地兼併。爲實現快速清田,減小清田阻礙,王淵甚至通令全國,只要能拿出合法田契,老老實實清田入冊,正德年間所欠田賦一筆勾銷,以前偷逃的稅款都不予以追究。

江南地區,比較頭疼的是官田,這玩意兒名義上屬於國家,地主根本拿不出合法田契。

陳雍當時在江西清田,最大的阻礙就是官田,乾脆非常暴力的全部充公。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低效且無用,只幾年時間而已,江西官田再次被富戶侵佔。

經過內閣、六部與都察院的長期反覆討論,紹豐二年夏天,內閣再次頒發清田指示。

擁有官田的田皮十年以上者,只需繳納少量購地款,即可合法擁有官田的田契(田骨),這相當於對地方士紳大族的妥協,也是在處理朱元璋搞出的歷史遺留問題。

田皮田骨,就是明代中期搞出的玩意兒,並在清朝中期迅速流行蔓延。

田骨,即土地所有權。

田皮,即土地佃租權。

據史料記載,張居正清田的時候,地方士紳所佔土地,最多一家就有700多萬畝。而到了明末,江南有田者僅剩一成,無田百姓多達九成。

土地大量集中,人口大量繁衍,導致你想做佃戶都沒門兒。

於是,田皮就開始變得普遍。即你想當佃戶,先出錢買田皮,獲得某塊土地多少年的佃耕權力。一般而言,田皮屬於永久性質,但也有五年、十年、二十年等短期合約。

田皮還能轉賣,假如我是佃戶,手裡有一張田皮,但我缺錢想賣掉。可以請來公證人立約,將這塊土地的佃租權轉讓,土地真正的主人(田骨擁有者)不得干預交易。

也即是說,如果一塊土地,田骨與田皮分開,地主無法選擇自己的佃戶,且無法隨意更改田租(交多少租子都寫進了田皮合約之中)。

很有可能,田皮的出現就是因爲官田。

江南有大量官田存在,無法獲得合法田契,但又確實在市面流通交易。那麼就只能訂立私約,出售官田的耕種權,這種交易形式被私田採用,漸漸演化出田骨與田皮之分。

最新法令一出,江南清田速度快速提升,大量地主拿出少許購地款,購買本就屬於自己的官田,把以前的灰色田產轉爲合法田產。

也有少數地主,連一點點購地款都捨不得,還想繼續非法持有官田,隱瞞田畝並阻撓官府清田。對於這種人,王淵指示地方官不要留情,查出多少非法田畝,不但全部沒收充公,還要罰沒兩倍規模的合法田產,拒不執行者舉族流放!

餘姚謝家,就差點被唐順之舉族流放!

謝遷是弘治朝內閣三重臣之一,一直活到朱載堻登基纔去世。他的兄弟和兒子們,大部分是知府以上級別的官員,有兩個甚至爲當朝正三品大員。

唐順之在餘姚清理王氏田產之後,立即着手清理謝氏田產。

謝遷的兒子謝正,仗着朝中有人做官,仗着自身在餘姚的影響力,三番五次阻撓唐順之的清丈工作。雖然沒有暴力抗法,卻勾結賄賂差役,一邊隱瞞自身田畝,一邊趁機侵佔百姓土地。

唐順之查明情況之後,將違法差役全部送進大牢,又親自帶人抓捕謝正,同時上疏彈劾謝氏官員。

最終處理結果:餘姚謝氏出身的官員,全部貶官三級,族長謝正流放殷州!謝氏所隱瞞的田畝,全部予以充公,並沒收雙倍數額的合法田產。若再不配合,謝氏官員集體罷官,謝氏主宗集體流放。

朝廷對餘姚謝氏的處罰,讓整個浙江都風聲鶴唳。家裡有人在做官的,甚至主動寫信回來,勸誡族人一定要好生配合。

王淵已經很寬容了,不再胡亂罰沒土地,甚至配合地主侵吞官田,只希望他們今後老老實實交稅。如果這都還不滿足,那純屬貪得無厭,即便被舉族流放,也不能怪王淵爲政暴虐。

你看餘姚王氏,在王陽明的勸導之下,就主動完成清丈工作。不但把非法官田變爲合法私田,還免除了正德年間所欠的田賦,而且獲得朝廷和百姓讚譽,簡直算得上名利雙收啊。

……

京城。

文淵閣。

常倫回京述職,並獻上“一條鞭法”,內閣正在討論修改,商量着是否推行全國。

一條鞭法,是桂萼總結髮明的,常倫也有參與制定。

“此法甚好,可解小民之苦。”王瓊對此非常讚賞。

毛紀卻說:“可利一時,爲害深遠。可利一地,爲禍天下!”

王淵只聽說過一條鞭法,但不知道具體內容,更不知道這玩意兒出於桂萼。

此時詳細思考,不得不承認,毛紀雖有私心,卻一語中的也。

中國曆代實行“兩稅法”,分別以田畝和人口進行徵收,包括田賦、丁役、雜稅等等。一條鞭法,將工商稅以外的稅種,全部合而爲一,無疑是中國稅制的巨大進步。

但是,一條鞭法的具體施行,太依靠中央管束了,換個皇帝或者首輔,很可能變成殘民政策。

歷史上的一條鞭法,主要弊端有兩個,一個是催生出火耗,另一個是被官員破壞。

張居正死後,一條鞭法雖然還在實行,但地方官員又開始加派雜稅。啥意思?本來苛捐雜稅,就已經攤在一條鞭中,地方繼續加派的話,等於雜稅被重複收了兩次,老百姓的日子變得更加困難。

毛紀說“可利一時,爲害深遠”,便是猜到今後可能出現的狀況。一旦朝廷監督不力,地方官員肯定加派雜稅,到時候反而害了天下百姓。

而“可利一地,爲禍天下”,卻是在說地方差異。

一條鞭法,適合在江南、湖廣、四川等地推行,卻不適合山東這樣廣種經濟作物(棉花)的省份。

紹豐二年秋,山東清田已經完成得差不多。

一條鞭法的創立者、山東左布政使桂萼,以揭帖形式給首輔王淵發函,請求提高經濟作物的賦稅,把棉田也歸爲主田進行田賦徵收。否則,一條鞭法在山東施行,必然變成殘民暴政!

此舉不利資本家,特別不利於王淵這個資本家頭子。

但必須改!

在王淵的主導之下,內閣再度頒發政令,從今往後,棉田也算主田,提高田賦比重。

國內棉花價格因此提升,從而導致另一結果,資本家們加大力度往印度移民,印度的棉花種植規模迅速擴大。

647【移冊法】246【臨時任命】714【君臣秋獵】108【科舉舞弊案】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45【昏將與驍將】533【史詩大捷】273【朝堂新格局】533【史詩大捷】348【後膛炮是主流?】765【瘋狂擴張】530【與西班牙殖民者交鋒】698【史詩級村鬥】112【收禮】079【謝師】493【新官之火】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366【一代英主窩囊死】383【舊時同窗】637【加速改革】650【出使墨西哥】269【楊廷和回京】221【貴州開科】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343【葡萄牙總督】446【背叛】217【皇帝的反擊】694【人間地獄】768【大明水師的擴張】593【宰相睡龍牀】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626【百年之法】292【天津之行】【天有二日,亂之始也】138【私田與佃戶】325【後宮干政】201【首輔重託】697【六百大軍出征!】743【比誰投降快】720【碧瑤宮】169【二楊之爭】526【楊廷和的轉變】685【皇帝試探,王驥出海】167【啥都要自己動手】439【南苑獵場】761【第一次北方戰爭】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657【四面捅刀】675【紹豐出海潮】194【報紙】727【基本盤】043【王若虛】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303【單刀赴會】459【環球航海圖】725【沛京】752【開元4244年】328【打着紅旗反紅旗】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716【便宜孫子】336【綠帽子的天才】070【巨嬰才子】045【貴州大亂】433【谷大用】532【膽大包天】372【好戲連連】437【大家一起壞規矩】106【上巳踏青】699【搶人開溜】569【監國太子】431【撫軍】468【老楊又在算計】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632【印度來了留學生】017【上哪都被糊弄】662【沒落的葡萄牙】521【火車與鐵路】250【畏兀兒老將軍】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243【朝會應對】442【勢家】314【自投羅網】167【啥都要自己動手】690【錢的作用】143【難民般的京營】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166【力學發端】134【論功行賞】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640【輿論監督力量】248【抵達甘州】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575【賢相與盛世?】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004【老師,我又會了】200【徽商求見】183【科學愛好者楊慎】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
647【移冊法】246【臨時任命】714【君臣秋獵】108【科舉舞弊案】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45【昏將與驍將】533【史詩大捷】273【朝堂新格局】533【史詩大捷】348【後膛炮是主流?】765【瘋狂擴張】530【與西班牙殖民者交鋒】698【史詩級村鬥】112【收禮】079【謝師】493【新官之火】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366【一代英主窩囊死】383【舊時同窗】637【加速改革】650【出使墨西哥】269【楊廷和回京】221【貴州開科】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343【葡萄牙總督】446【背叛】217【皇帝的反擊】694【人間地獄】768【大明水師的擴張】593【宰相睡龍牀】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626【百年之法】292【天津之行】【天有二日,亂之始也】138【私田與佃戶】325【後宮干政】201【首輔重託】697【六百大軍出征!】743【比誰投降快】720【碧瑤宮】169【二楊之爭】526【楊廷和的轉變】685【皇帝試探,王驥出海】167【啥都要自己動手】439【南苑獵場】761【第一次北方戰爭】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657【四面捅刀】675【紹豐出海潮】194【報紙】727【基本盤】043【王若虛】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303【單刀赴會】459【環球航海圖】725【沛京】752【開元4244年】328【打着紅旗反紅旗】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716【便宜孫子】336【綠帽子的天才】070【巨嬰才子】045【貴州大亂】433【谷大用】532【膽大包天】372【好戲連連】437【大家一起壞規矩】106【上巳踏青】699【搶人開溜】569【監國太子】431【撫軍】468【老楊又在算計】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632【印度來了留學生】017【上哪都被糊弄】662【沒落的葡萄牙】521【火車與鐵路】250【畏兀兒老將軍】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243【朝會應對】442【勢家】314【自投羅網】167【啥都要自己動手】690【錢的作用】143【難民般的京營】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166【力學發端】134【論功行賞】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640【輿論監督力量】248【抵達甘州】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575【賢相與盛世?】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004【老師,我又會了】200【徽商求見】183【科學愛好者楊慎】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