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開元4244年】

大明紹豐十五年,西元1546年。

正月初一,王淵在天竺正式建元,是爲“咸寧元年”,王淵又稱“天竺咸寧王”。

咸寧一詞,源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同時,引道教曆法,以黃帝誕生爲兆始,咸寧元年即“開元4244年”。

這年三月,天竺國開科取士,得進士六十六人。

因地方科舉系統還未成型,天竺國的第一次科舉,由王淵直接主考會試,連殿試這個步驟都免了。

出題內容也很扯淡,前十題皆爲數學,接着是基礎力學,再後面是基礎歷史,緊接着是公文寫作,最後的大題居然考《天竺國欽定憲法》,而且還開創性的實行了百分制。

考生成績,慘不忍睹,六十分以上直接錄爲進士,四十分以上便可做地方公務員。

……

大明,北京。

對韃靼蒙古的戰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明軍以六千傷亡的代價,徹底佔領鬆遼肥沃盆地。

七月初,朱載堻接到天竺國書,批准王淵“天竺咸寧王”之號,並派遣太監、行人及禮部官員,前往天竺給王淵補辦冊封儀式。

與此同時,朱載堻還得到天竺國的第一次科舉試卷。

朱載堻看得潸然淚下,對隨侍太監說:“老師創業維艱,想必人才奇缺,連開科取士都這般糊弄。如此科舉,秀才舉人都不用考,竟也只取到六十六個進士。他建元‘咸寧’,必引‘萬國咸寧’之意,看來天竺依舊是邦國遍地。我聽送達國書的天竺官員說,老師剛剛就國,就遇到六國聯軍入侵。六國聯軍剛退,天竺北疆又亂起來,老師去年出征北伐,竟以半百之軀親上戰場廝殺。”

隨侍太監跟着擠出眼淚,紅着眼眶說:“天竺王如此艱難,陛下可趁此冊封之機,重重賞賜一些財貨。”

“自當如此,”朱載堻想了想,又說,“把御廚也送一批過去,聽說天竺美食匱乏,老師上了年紀也該享受了。”

距離產生美,王淵走得越遠,朱載堻就越是想念。

若是不走,則必相看兩厭!

朱載堻懷念一陣,又對隨侍太監說:“老師寶刀未老啊,據遞送國書的天竺官員說,老師親率三千漢騎,餘者皆爲異族騎兵。這些異族騎兵不堪用,決戰之時都猶豫不定。如此情況,老師竟敢只帶數日糧草,奔襲千里,孤軍深入,以一萬六千人大敗十一萬敵軍!那十一萬敵軍,也是有火銃火炮的,而且皆爲百戰精兵!”

隨侍太監這次沒作假,是真的被驚到了:“這這這……天竺王不愧驍勇無雙。”

朱載堻又說:“傳令工部,讓他們選派一千工匠,舉家隨封舟送去天竺。老師的都城殘破不堪,聽說王宮已經幾十年未修繕,有些地方居然還透雨漏風。朕這個做學生的,怎能讓老師如此受苦?”

天竺國第一次科舉情況,很快傳到大明官場,接着又漸漸傳至民間。

物理門徒對此感傷不已,有人振臂一呼,數百人紛紛響應,結伴出海去支援先生建國。

普通官員,特別是勳貴子弟,完全把這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至於京畿的落魄士子,則難免生出別樣心思。與其在大明屢試不第,不如出海去天竺參加科舉,說不定還能在海外謀得高位,再不濟也比天竺的士子學問更優。

這些落魄士子,尋求物理學院資助路費,然後結伴出海南下。到了南方之後,聽說呂宋的條件更優惠,童生以上就能領到銀子還分地。那也別去天竺了,直接跑到呂宋,瞬間變成小地主。不過嘛,也有篤定了去天竺的,畢竟到呂宋只能當老師,而去天竺則可以科舉做官。

城西,王宅。

“三哥,要不咱們也去天竺吧,總不能讓父親獨在天竺打拼。”王騏有些坐不住了。

王澈說:“父親有令,抓鬮之後不許後悔,以免出現奪位之事。”

王騏說道:“我奪那天竺世子之位作甚?”

王澈搖頭:“你無心奪位,可六弟心裡會怎麼想?”

王騏嘆息:“唉,早知如此,我就該主動隨父親去天竺!我等皆爲不孝子也!”

王淵既然選定了繼承人,就不容許出現任何差錯。

若哪個兒子,真有抱負志向,那就送去別的地方建國,全球那麼大爲啥只盯着天竺?

天竺東邊,後世印度的東北各邦,還有後世的緬甸地區,都可以帶兵去打下來嘛。即便是馬來西亞,也只被大明南洋水師佔了一小部分。

天竺西邊,阿富汗地區,莫臥兒皇帝三兄弟盤踞,也可以去打下來嘛。

阿富汗再往西,薩菲波斯也可以打嘛。

波斯第四帝國,如今內憂外患。於外,被奧斯曼帝國打得接連丟失領土;於內,皇帝(沙阿)跟sheng長(紅頭)拉鋸爭權,並且綠教內部的教派鬥爭趨於白熱化——莫臥兒皇帝胡馬雍,在波斯招募的軍隊,大部分都屬於蘇非派,是被波斯皇帝下令禁絕的教派,雖然波斯國教本身就出自那個教派。

這不,王驥自己就跑去打丹麥了。

澳大利亞依舊沒有官方名稱,大家約定俗成的稱爲“海盜洲”。

王驥在天竺打仗大賺一筆,找大哥王策買了三條戰艦,其實相當於半賣半送。在南洋招募水手之後,又去日本招募了一批下級武士,然後就帶着四艘船前往“海盜洲”。

王五公子,會盟海盜。

也不整虛頭巴腦的,王驥拍桌子說:“老子要去歐羅巴建國,自己做國主。誰願去的,跟我去奔個前程,不比你們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更爽快?老子做了國王,你們就是從龍功臣,一個個都是大官大地主,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能騎西洋馬!”

“五公子,你說的西洋馬,可真是西洋馬?”一個海盜首領大笑。

王驥擼袖子說:“你想騎什麼馬,就騎什麼馬!”

另一個海盜首領問:“這開國的事情,怕是不容易幹成吧?”

王驥爆粗口說:“你他孃的,海盜一個,爛命一條,還真惜命麼?老子堂堂的王五公子,都能豁出命來,你算個什麼鳥東西?幹不幹,就一句話!”

“哈哈,幹了。”這海盜頭子被罵,居然不生氣,反而頗爲高興。

王驥又說道:“劉邦約法三章,老子就約法一章。那就是令行禁止,誰敢違抗我的命令,趁早別去了,否則到時候別怪我翻臉不認兄弟!”

“五公子,你說啥就是啥,我賀三這條命交給你了!”又一個海盜頭子說。

澳大利亞的海盜,直接被王驥帶走三分之一,而且一個個拖家帶口。

這年夏天,王驥誓師啓航,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丹麥。

共計各式海船三十七條,普通船員和家屬不算,戰鬥人員達到兩千多人。他又跟父親借兵三千,全是印度賤民火槍兵,這三千士兵用完之後,還要交給法國亨利王子繼續用。

路過印度時,王驥還借了四艘天竺戰艦,都是鐵梨木製作,絕對船堅炮利。只這四艘戰艦,就能將丹麥海軍全部幹翻!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

我創業時很難啊,一切都要白手起家,父親只給了我100萬,我還得賣掉自己的別墅做啓動資金。

066【龍馬贊】706【清平驛】217【皇帝的反擊】433【谷大用】437【大家一起壞規矩】186【皇帝作死啦】771【劉虎案】696【政治交易】165【更行更遠還生】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141【殺人名額】167【啥都要自己動手】589【漂亮的老虔婆】362【勝敗一念間】286【鄭和航海圖】740【戚繼光投軍】693【橡膠樹】543【扯淡的播州之亂】179【天文望遠鏡】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379【又是陽謀】065【莽頭殺神】426【老狗】258【燒殺搶掠】425【狀元炭】278【西域後事】171【千里鏡問世】727【基本盤】538【學霸】196【居然是個愣頭青】490【流職武將】451【王崇】707【貴州事】025【正俗簡繁】694【人間地獄】282【小妾見正妻】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368【氣人皇帝】659【交趾布政司】294【躍躍欲試】669【教皇接待】626【百年之法】366【一代英主窩囊死】195【王莽謙恭未篡時】524【八千閹人鐵道工】【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509【主人的任務】218【枯窘題】【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468【老楊又在算計】166【力學發端】105【三人齊聚】019【途中意外】011【殺官造反尋常事】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783【天災時代】320【西國之雄】270【戲耍獵物】728【獻城】525【威風】654【歲入破兩千萬】242【微斯人,吾誰與歸?】【中華大帝】381【扎佐縣】055【成長】643【西疆、北疆與南疆】429【專業人士】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146【當代高俅李三郎】235【冤冤冤】317【張璁回杭】490【流職武將】364【當狗也不容易】042【官二代的威風】235【冤冤冤】382【王策與熊貓】656【都安排上】738【耆那教】429【專業人士】546【誰有不平事?】218【枯窘題】247【熱氣球】261【進擊的滿速兒】390【兵不血刃的決戰】187【皇帝新寵】131【硬仗】452【文官都壞得很】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457【弼馬溫】509【主人的任務】111【獨佔鰲頭】335【改革田稅】377【白綾還是鴆酒?】647【移冊法】569【監國太子】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457【弼馬溫】
066【龍馬贊】706【清平驛】217【皇帝的反擊】433【谷大用】437【大家一起壞規矩】186【皇帝作死啦】771【劉虎案】696【政治交易】165【更行更遠還生】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141【殺人名額】167【啥都要自己動手】589【漂亮的老虔婆】362【勝敗一念間】286【鄭和航海圖】740【戚繼光投軍】693【橡膠樹】543【扯淡的播州之亂】179【天文望遠鏡】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379【又是陽謀】065【莽頭殺神】426【老狗】258【燒殺搶掠】425【狀元炭】278【西域後事】171【千里鏡問世】727【基本盤】538【學霸】196【居然是個愣頭青】490【流職武將】451【王崇】707【貴州事】025【正俗簡繁】694【人間地獄】282【小妾見正妻】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368【氣人皇帝】659【交趾布政司】294【躍躍欲試】669【教皇接待】626【百年之法】366【一代英主窩囊死】195【王莽謙恭未篡時】524【八千閹人鐵道工】【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509【主人的任務】218【枯窘題】【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468【老楊又在算計】166【力學發端】105【三人齊聚】019【途中意外】011【殺官造反尋常事】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783【天災時代】320【西國之雄】270【戲耍獵物】728【獻城】525【威風】654【歲入破兩千萬】242【微斯人,吾誰與歸?】【中華大帝】381【扎佐縣】055【成長】643【西疆、北疆與南疆】429【專業人士】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146【當代高俅李三郎】235【冤冤冤】317【張璁回杭】490【流職武將】364【當狗也不容易】042【官二代的威風】235【冤冤冤】382【王策與熊貓】656【都安排上】738【耆那教】429【專業人士】546【誰有不平事?】218【枯窘題】247【熱氣球】261【進擊的滿速兒】390【兵不血刃的決戰】187【皇帝新寵】131【硬仗】452【文官都壞得很】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457【弼馬溫】509【主人的任務】111【獨佔鰲頭】335【改革田稅】377【白綾還是鴆酒?】647【移冊法】569【監國太子】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457【弼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