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

李承道聽了章叔胤的話後:

“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回事?”章叔胤將自己所知道的全部都告訴了趙王李承道:

“我自從知道貞兒姑娘在老君觀之後,一直在外頭打探,但是,老君觀不對外開放,尤其對於像我們趙王府裡頭出來的人極爲防範,後來才發現,江國公府的王老夫人與老君觀香火之緣甚深。所以,才向王爺稟報!”章叔胤不敢將自己與江國公陳叔達、沈光等人商議,‘算計’趙王李承道的事情,只有避重就輕的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李承道看着章叔胤,一言不發。章叔胤被李承道看的心中發慌——這是自然的了,李承道是皇子,又在外頭歷練過,自然慢慢的有了權威。

“行了,陳老相爺的事情,我自然會去應酬的。你下去吧!”

“是!王爺!”李承道在章叔胤走了之後。慢慢的也有了睡意!第二天,李承道來到了工部衙門:

“卑職工部尚書羅元進參見趙王殿下!不知道王爺來我工部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羅大人,本王於南方遊歷,發現南方多水網,而整個大唐的水文資料就都在你們工部水部衙門,所以今天本王特地來到你們這裡。希望羅大人能夠幫助本王。”

“是!王爺,卑職一定全心全意幫助王爺!王爺請!”水部衙門的,屬於工部的內設機構。西漢少府下設都水長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國魏置水部,掌航政與水利,主官爲水部郎中。兩晉、南北朝尚書有水部一曹,主官爲尚書水部郎,掌有關水道政令。歷晉、宋、齊、後魏、北齊並有水部郎中,樑、陳爲侍郎。後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時以水部爲工部四司之一。隋設都水臺,置使者及丞。唐代承隋制,工部內設水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司津濟、船艫、渠樑、堤堰、溝洫、漁捕、運漕、碾磑之事,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羅尚書陪着李承道往工部裡面走。到了水部衙門之後,在工部衙門的水部郎中陳賢德正在處理公務,這時,工部尚書陪同着趙王李承道來到了自己的面前:

“陳大人!”

“哦!是尚書大人啊!啊!趙王殿下!卑職參見尚書大人,趙王殿下!”

“陳大人免禮!”趙王李承道親手將陳賢德扶起。

“羅大人,本王有些事情想問陳大人!”

“啊!好啊!王爺既然有事情,王爺請忙,卑職也有一些公務要忙,卑職告退!”工部尚書羅元進有些嫉妒的看着陳賢德——這也難怪,想攀李承道這棵大樹的人太多了。羅元進也不能免俗。只是,羅元進已經是工部尚書了,位列六部,不敢在李承道面前多做奉迎,所以只好離開。李承道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後,向陳賢德問道:

“陳大人,本王知道南方多水網,因而船隻漕運是民生之重利益。因而,本王希望知道,南方水網有多少整治過,還有,這些水網上面有多少大壩,多少橋樑!還有多少倉儲!?而這些倉儲有多少是官倉,多少是民間的私倉!?”

“是,王爺!卑臣馬上就給王爺拿!”陳賢德從各個書架上拿出了不少沾滿灰塵的書。

“王爺,請看,這是前隋時期的公文檔案,上面計數了前隋之時,隋朝在大運河的所有水利工程。還有這裡,這是我大唐這些年來,在運河兩岸新建的官倉、民倉等……”李承道連續幾天都來到工部的水部衙門,一直找陳賢德探討,而李承道的舉動,也使的陳賢德的同僚對與陳賢德非常的嫉妒。趙王李承道好像非常欣賞陳賢德的才能,不但整天到衙門來找陳賢德,甚至還常到陳叔達的府上去找陳賢德。慢慢地,李承道與陳叔達也熟悉起來了。

“喲!殿下來了!”

“陳老相爺好!”

“殿下,您是來找賢德的嗎?好!老夫馬上將賢德找來。”陳叔達正要離開,李承道叫住陳叔達:

“老相爺請留步!”

“哦!殿下難道還有什麼別的吩咐!?”李承道看了看周圍。陳叔達看了看周圍。

“哎呀!看我,你們這些下人不長眼睛啊!殿下來了,竟然還不置辦一桌上等的酒席,還有,將老夫珍藏的那罈子江南玉液酒拿出來!快去!”下人們走光之後,陳叔達笑着對趙王李承道說道:

“殿下!如今下人們都已經走了!就請殿下將自己的事情說出來吧!”趙王李承道笑着說道:

“陳老相爺,其實江南圈地案的事情,相信老相爺已經知道了吧!”

“哦!那件案子,老夫也是聽說了,哎!老夫身爲江南人士,聽到江南一帶的百姓遭此大難,老夫的心裡也是有些難過啊!如果不是殿下替陛下巡查南方,恐怕杭州和睦州一帶的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啊!老夫替那些江南的鄉親們,謝過殿下的大恩了!”陳叔達一邊說着,一邊還假裝抹着眼淚。

“嗯!陳老相爺,此事只是小王該做的!老相爺多禮了!只是,小王今天來到這裡,是想求陳老相爺幫助小王一件事情。”

“哦!殿下有什麼煩心事情?如果是朝廷上面的事情,老夫雖然已經隱退多年,但是,在官場和地方上面,還是有些舊吏門生。只是不知道殿下要求什麼事情?”

“老相爺!其實不是什麼官場和地方政務上面的事情!只是,只是……”

“殿下,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殿下請說!如果,殿下不說的話,那老夫就無法知道殿下想讓老夫幫什麼忙了?”趙王李承道向陳叔達講述了自己在江南運河上面,偶然救起一位被人裝進麻袋的落水姑娘。隨後根據這位姑娘講述的故事,去了杭州以及睦州查案,慢慢的將這件案子給揭開了。

“啊!殿下天縱英才,又有這樣的奇遇,這是天賜良緣啊!看來殿下豔福不淺啊!”陳叔達向李承道說笑道:

“嗯!不對呀,陛下給殿下賜婚的是蘭陵蕭氏的女兒,嗯!不知道那位姑娘現在身在何處?……”陳叔達看到李承道的神色有些傷感。馬上閉上了嘴巴!

“啊!陳老相爺,其實也沒有什麼?只是那位姑娘不是世家子弟,在那件案子之後,心灰意冷,如今已經遁入空門了!”

“哦!真是個貞烈的女子!”陳叔達心裡說道——哼!我還不知道陳貞兒已經遁入空門了嗎?並且不但遁入空門了,還是在老君觀裡頭。

“哦!那殿下,今天來是……”

“老相爺!小王聽說,那名姑娘在老君觀出家,而老夫人與老君觀素來與老君觀有香火之緣,所以,小王想請老相爺出面,爲小王與貞兒姑娘見面,從中搭橋。”

“殿下!”陳叔達的目光突然嚴厲起來了!

“趙王殿下,你把老夫當成什麼人了!那道觀是清淨之地,老夫又不是說媒拉縴的媒婆。這種事情,老夫做不來!”李承道看到陳叔達說的義正詞嚴,自己也不好強求,只好站起身來:

“老相爺!既然老相爺不願意,小王就先告辭了!”趙王李承道正要離開,陳叔達喊了一聲:

“殿下且慢!殿下且慢!”李承道轉過身來。

“殿下且慢!殿下且慢!哈哈!”陳叔達突然換了一副面孔。

“哎!殿下,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其實,老夫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有過像殿下這樣的奇遇,可惜呀!當初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老夫我也是心有遺憾啊!”陳叔達一邊說着,一邊感慨着。

“那老相爺的意思是?……”

“殿下,您請託的事情,老夫一定幫忙!老夫與賤內一定幫助殿下完成心願!”

“啊!那小王就此謝過了!”當然,趙王李承道也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此時不做出點承諾是不行的了。

“嗯!陳老相爺,本王聽說陳老相爺的四位公子在仕途上不是很順利呀!”

“哎!是啊!我那幾個犬子雖然都是在爲朝廷效力,可是,一個個仕途都不順利呀!”

“老相爺放心!老相爺當初在祖皇爺爺時,就是朝廷重臣,陳老夫人又是出身於琅琊王氏,家學淵源,您的四位公子嗎?本王就只認識了三公子,通過這些天的接觸,本王就知道,令三公子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才啊!日後,小王一定向父皇舉薦!”

“啊!老夫就多謝殿下了!”陳叔達心裡也知道,自己四個兒子想一起進步的話,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能夠先安排一個的話,到時候就算只有一個顯貴的話,那麼他陳叔達也算是對的起祖宗了。李承道在江國公府逗留的很晚,一直到天黑了才從江國公府裡頭出來,在江國公府門口,李承道向陳叔達與陳老夫人告辭:

“啊!陳老相爺,陳老夫人,小王告辭了!”

“王爺慢走!請!”

“陳老相爺,陳老夫人!你們也請回吧!這天氣寒涼!二位請回吧!”

“好!王爺慢走!王爺慢走!”李承道正準備上馬車的時候,突然看到街角黑暗的地方好像有個人影。不過突然就一閃而過了。李承道心中只是遲疑了一下,還是跟陳老相爺和陳老夫人應酬了一下,上了馬車。在馬車裡,李承道在想:

“那個人是誰?難道是本王眼花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薛延陀的滅亡(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戰前之戰第八十四章 榮陽戰敗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一百零二章 馬三寶歸來 一第一百零五章 劉武周叛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食鹽的戰爭 三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四百二十章 劉黑闥登場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師回朝(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竇建德出兵 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前之戰 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談判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父子攜手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府秘諜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變 三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三百二十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四百三十三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一第一百一十章 尉遲恭受辱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七百零三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五十一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夏縣屠城 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前之戰 一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六)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原陰謀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楊文幹兵變(三)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進軍草原(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
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薛延陀的滅亡(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戰前之戰第八十四章 榮陽戰敗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一百零二章 馬三寶歸來 一第一百零五章 劉武周叛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食鹽的戰爭 三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四百二十章 劉黑闥登場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師回朝(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竇建德出兵 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前之戰 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談判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父子攜手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府秘諜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變 三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三百二十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四百三十三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一第一百一十章 尉遲恭受辱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七百零三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五十一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夏縣屠城 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前之戰 一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六)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原陰謀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楊文幹兵變(三)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進軍草原(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