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

?

晉州裴文安的兵營,“什麼,要我集中全城的主力趕快回援潞州,如果楊素揮軍朝我們攻來,那就一敗塗地了,王爺怎麼這麼糊塗。”裴文安向楊諒的信使咆哮道。

“太原沒有攻下,反而引發了營嘯,損失慘重,王爺也因爲急火攻心而吐血,現在全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在下來時王參軍和蕭將軍叮囑在下,裴將軍是王爺最爲倚重的人,望將軍火速前去,以安撫王爺,穩定軍心,其他的再另想辦法。”

“什麼,王爺吐血了,好吧!我馬上安排。”隨後,裴文安對副將吩咐,讓老弱留守,全部精壯兵士集中。另外還把全城的年輕男丁也全部強制入營,跟隨馳援潞州,剩下的穿上軍服裝成軍士巡守城池。安排好一切事物後便率兵向潞州出發了。

。。。。。。。。。。。。。。。。。。。。。。。。。。。。。。。。。。。。。。。。。。。。。。。。。。。。。。。。。。。。。。。。。。。。。。。。。。。。。。

蒲津關楊素官邸。楊素聽到探馬報告說楊諒因爲沒有平定太原的反叛不光損失慘重,而且還被氣得吐血後,大笑了起來。李靖正好在旁邊。

“恭喜老柱國,如今楊諒已經受了內傷,並且由於太原城下的損失,已經向下屬的城池調集主力部隊馳援,我們正好乘機收復蒲州、絳州、潞州、澤州、韓州、晉州等失地,早日救民於水火,息兵禍於朝廷。”楊素聽到李靖的話,微微一笑:

“藥師啊!你還是太年輕了!老夫可已經把你當成了我的兒子,你雖有滿腹才華,但要在朝廷立足,千萬不可心慈手軟。大丈夫做事有的時候要爲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小小草民的些許性命何足掛齒。”李靖聽完趕忙退了出來,聯想到原先舅父跟他講過的原先楊素殺俘、屠城的事情,還有修建洛陽宮時死了那麼多的民工的傳聞,李靖出了一身冷汗。

楊諒在得到裴文安等人的支援後,馬上命令集中一切兵力猛攻太原,長孫行布在城上親自指揮守城被弓箭射成了刺蝟,皇甫誕在城池攻破後再刺史衙門自刎而死,豆盧毓在城破後馬上又舉着白旗跪在楊諒的面前祈求楊諒的寬恕,希望楊諒看在親戚的份上饒他一命,楊諒沒有給他狡辯的機會,直接一劍刺入了豆盧毓的胸膛:

“哼!無恥的小人,現在落入本王手裡,本王豈可容你,你直接下十八層地獄去吧!”豆盧毓的眼睛中充滿了不甘的神情。

“殺,全城百姓皆附逆叛賊,給我屠城。”楊諒徹底的陷入了仇恨和瘋狂,王頍、王賢齊、裴文安、蕭摩珂趕快跪在楊諒的面前:

“王爺息怒,這些百姓都是被長孫行布他們脅迫,而且王爺麾下很多舊部都是太原子弟,上次營嘯皆是因爲火燒太原的結果,現在我們兵力損失頗多,如果再次對太原屠城,對我軍不利呀。還望王爺三思!”

“你們都不用說了,誰敢背叛本王,本王就要讓他死。再說那些將士跟隨本王多年,最近也辛苦了,該讓他們放鬆放鬆了。”楊諒徹底的陷入了瘋狂。而太原城因爲楊諒的軍令又成了一次人間地獄,楊諒的士兵接到命令後就像走出了牢籠的野獸,到處都是被凌辱婦女的叫聲和老人孩子的驚恐,他們到處搜尋着美貌的婦人和金銀財寶,到處充滿了燃燒屍體的惡臭,爲了一個美貌的女人或者一個元寶、一顆珍珠,兵士們互相打鬥,不要說一般的百姓人家,就連根基在太原的太原王氏也受到了波及,他們在太原的祖居、莊園也受到了楊諒軍隊的洗劫。這樣的舉動讓世族中的一些中間觀望分子開始向楊廣靠攏,他們還鼓動自己的姻親家族一起在朝堂上聲討楊諒,這些家族篡養的文人也在民間對楊諒屠城的事情大書特書,簡直把楊諒形容成了比桀紂更殘暴,比蛇蠍更加惡毒,一時之間,楊諒的名聲就像臭狗屎一樣臭不可聞。這點是楊諒始料未及的。在長安的李建成看到了這些文章只輕輕的嘆了一句,天下正義只在世家這邊。

浦津關楊素看到這些文章以及探馬的報告,馬上命令擂鼓聚將,軍中書記點名後,楊素說道:

“各位將軍,據探馬來報,楊諒爲了攻破太原,將各屬地的主力部隊已經調出,而且太原攻破後又屠城,得罪了不少的世家,所以現在我們出兵的實際已到!現在本帥來傳達作戰任務。”

“首先,我們要先攻破由王聃、紇單貴據守的蒲州,打通通往太原城的通道。另外,其他的地方只用安撫勸降爲主,儘量不要多搞殺戮,要知道,我們是朝廷的仁義之師,威武之師,各位要多多約束屬下兵士,不可像反賊楊諒那樣,縱兵爲禍,喪失人心,誰若違令,莫怪本帥軍法無情。”楊素目露寒光的望向下屬的將軍,屬下都低着頭向楊素回道:

“末將等領命!”其後,楊素把李靖留下。

“藥師,本帥將你留下是有要事要與你商議,你看那王聃也是出生於太原王氏家族,如今楊諒毀壞其家園,我可否寫下書信一封,讓其歸降!”

“恩相,學生以爲那王聃雖然也是太原王氏出身,但其只是依附於王氏家族的普通族人而已,地位地下,當年若不是楊諒鎮守太原,提拔他投軍立功,恐怕最多也是在王氏門裡做個家族管事而已,而紇單貴只是一個胡人武夫,沒什麼心機,所以要寫就給兩個人都寫,但在在其中一封信件的主要地方加以塗抹,並且在送信的時候故意讓二人都知道,使之相互猜疑,其城自破!”

“哈哈!真乃妙計!藥師,你不愧爲老夫最得意的門生,看到你如此長進,老夫心中甚慰!”楊素自豪的狂笑不已。

蒲州城,王聃在城頭上巡視了一天,感覺非常的累,太原城發生的事情他也聽說了,名義上他是太原王氏子弟,實際上他只是太原王氏的家僕子,祖宗是不是姓王還說不定,他只知道他的地位是楊諒給的,可是在邊境上與胡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仗,軍人的使命感已經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中。我們當兵是保護老百姓的,現在卻對手無寸鐵的百姓舉起了刀槍,這叫什麼事啊!想着,心中更加的煩悶。

“來人啊,給本將拿酒來!”不一會,一罈酒拿到了他的面前。王聃舉起喝了一口。噗的一聲,全都吐了出來。

“混蛋!這是水,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欺騙本將,嗯!你是誰?”王聃一看不認識,趕快拔出了自己的佩刀護在自己的身前。

“大人不必驚慌,在下楊喜,奉我家大帥的命令前來跟大人見面。順便送封信給大人。”說着遞上一封信,王聃看了一眼信封。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來這裡送勸降書!你難道就不怕死嗎?”王聃膽氣一壯,反手把刀架在了楊喜的脖子上。楊喜並不害怕。

“我楊喜自幼父母雙亡,若沒有我家大帥,我早就死了,我這條命是大帥給的,所以你要就拿去吧!另外小人在提醒大人一句,如今漢王已成過節老鼠,失敗是遲早的事,還望大人抓住時機。”楊喜眉頭都不眨眼的看着王聃,王聃心中暗暗佩服。

“今天我放過你,回去告訴楊素,我王聃生是漢王的人,死是漢王的鬼。要我投降,門都沒有。你走吧!”楊喜聽到後頭也不回的走了。在楊喜走了之後,王聃拆開了那封信,開頭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候,其後要入正題的時候卻發現很多地方都被塗抹,王聃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時。

“王兄,王兄,剛纔我看到一個下人,以前沒見過?”

“哦!是一個打雜的,手腳頭腦都不靈活,所以不經常在人前侍候,現在軍情危及,很多下人都上城了,身邊沒人伺候,所以才把他調到身邊來。”

“哦!先前楊素派人跟我聯絡,被我一刀砍了,你這裡怎麼樣,楊素那老兒有沒有聯繫你呀!”話剛說完,看到桌上有封信,還沒等王聃說話就拿起看。

“好你個小人,漢王對你恩重如山!你卻背叛漢王,我砍了你!”說完不等王聃解釋就砍了王聃一刀,王聃雖然閃身但還是受了一點傷,情急下趕快向門外跑去,紇單貴拿着刀在外面追着他。

“叛賊休走,吃我一刀!”王聃府的親兵看到趕快把紇單貴攔住,紇單貴看到人多怕對自己不利,趕快退出了王聃的府邸,一路跑一路喊着王聃反叛,速速備戰,王聃的親兵給他包紮,王聃對親兵吩咐道:“快,收拾東西,我門立即出城,這不能呆了”,王聃帶着他的親兵家人從蒲州東門逃出後不知所蹤,結果使得蒲州守軍之間都相互猜疑,軍心大亂。楊素得到報告後迅速只會大軍殺向蒲州,蒲州守軍無心抵抗,直接投降,紇單貴制止不了,只好對着太原方向。

“王爺,末將對不起你,末將去了。”說完,直接抹了脖子。

跪求紅票!

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四百七十九章決戰玄武門(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遇謀局 七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太原第七百二十八章 遼東傳道(六)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李道宗沒有入凌煙閣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鹽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四百零三章 算計 一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縣屠城 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厥借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陰謀與妥協 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生如棋局第五百零三章 鑄造新幣(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七章 闊海來救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十七章 榮陽危機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幽州來客 一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七百零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建成的謀劃(二)第六十一章 蔡夫人的秘密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三百七十章 戰前之戰 十一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驚天大案(三)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戰前之戰 四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三百八十八章 竇建德出兵 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子攜手 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六百五十章 向東進軍(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
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四百七十九章決戰玄武門(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遇謀局 七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太原第七百二十八章 遼東傳道(六)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李道宗沒有入凌煙閣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鹽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四百零三章 算計 一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縣屠城 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厥借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陰謀與妥協 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生如棋局第五百零三章 鑄造新幣(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七章 闊海來救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十七章 榮陽危機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幽州來客 一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七百零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建成的謀劃(二)第六十一章 蔡夫人的秘密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三百七十章 戰前之戰 十一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驚天大案(三)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戰前之戰 四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三百八十八章 竇建德出兵 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子攜手 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六百五十章 向東進軍(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