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下套

嚴世藩一直是靜靜的旁聽,他關心的是胡萬里與魏國公府小公爺見面談話的內容,他也是聽聞西南兩城不僅要修復,而且要大力擴建,既然能搭上胡萬里這條線,他自然也想從中分一杯羹,賺幾個銀子花花,他家老頭子雖說是貴爲尚書,卻是一個清閒的衙門,沒什麼油水,身居南京這個銷金窟,他們這些個高官勳戚子弟沒有不缺銀子的。

當然,對於胡萬里的眼下的處境他也關心,若是胡萬里被罷黜,他可就連一絲機會都沒有了,他正自琢磨着二人說的是什麼法子,有些什麼風險,卻不料老頭子點名讓他談看法。

他天分極高,立刻便明白嚴嵩這是不便隨意表態,當下便微微一笑,道:“孩兒不過一監生,如何敢妄議國事?”

嚴嵩就這一個獨子,也素知他機靈,當即便道:“既是監生,豈能不關心國事?這裡也沒外人,無妨,姑且言之。”

嚴世藩看了二人一眼,稍一沉吟便道:“打天下靠的是武功,治天下靠的是文德,大明立國百六十餘年,雖屢有邊患卻無礙大局,朝廷久無戰事,武勳被排擠出朝堂則是必然,縱使沒有土木堡之變,結果仍是一樣,不過是早晚而已。

如今北方俺答屢屢侵邊,國內又災荒連連,北方以及兩廣頗不安寧,這種情形之下,讓武勳重返朝堂,適當提高武人地位亦無不可,文武各有所長,用兵做戰,乃是武人所長,不過。”

說到這裡,他看了胡萬里一眼。才接着道:“太平多年加上土木堡一役,武勳精英凋落一盡,縱使有皇上扶持,若無強勢人物,若無大的戰事,武勳在朝廷亦難站穩腳跟。”

這話算是很中肯的了。大多數官員估計都是這種看法,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道:“正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國家太平百餘年,武備鬆弛,人才凋零,更爲堪憂的是武人地位日趨低下,這才導致衛所官兵屢屢譁變逃亡。長此以往,焉能指望武人保家衛國?”

說着他看向嚴嵩,道:“勉庵公宦海沉浮二十餘載,既諳熟本朝歷史,又善洞徹人心,既不將晚生當外人,何吝指點一二,此番上疏。必然是立於風口浪尖,總須的知彼知己纔好。”

聽他如此說。嚴嵩知道不吐點東西是不行的,呷了口茶,他纔開口道:“凡事皆有利弊,無非是此一時,彼一時罷了,大明立國以來。文武之爭便未斷絕,開國之時是武強文弱,如今是文強武弱,說白了,無非就是爭權奪利。”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有些事只可意會,長青既然熟知土木堡之變,當應知奪門之變,還有本朝的大禮儀之爭,這三件事的前後因果,長青若能琢磨透了,當大受裨益。”

說着,他站起身來,到窗外望了望,這才轉身道:“時辰已然不早,長青亦要回去趕寫摺子,今日就此散了罷。”

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大禮儀之爭,這三件事情有何聯繫?胡萬里不由滿頭霧水,不過嚴嵩既然如此說了,他也不便再留,當即便起身告辭。

嚴世藩卻甚爲積極的道:“小弟送長青兄一程。”

嚴嵩瞥了他一眼,非常時期,他自然不願意嚴世藩多與胡萬里接觸,不過,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寶貝兒子精明過人,做事不會沒有分寸,如此做估計是有所圖,當下便含笑道:“老夫身子乏,就讓犬子送送長青。”

當下二人行禮做別,嚴世藩則隨同胡萬里一道出了艙房,來到艙外,頓覺一股寒意撲面而來,吩咐下人將叫小船靠過來之後,他便含笑道:”這才初入冬,便寒氣逼人,今年只怕又是一個寒冬。”

如今正是小冰河時期,豈有不冷之理?胡萬里望了一眼長幹裡恍如燈塔一般的大報恩寺塔,輕嘆了一聲,才道:“天氣轉寒,賑濟的難度也就更大了。”

嚴世藩本就是有意將話題往賑濟事宜上引,一聽這話,忙接着道:“這事長青兄可的好好籌劃,別讓南京一干齷齪官員看了笑話,以長青兄如今的處境,賑濟事宜應該儘快展開,攤子鋪的越大越好。”

這話有理,將攤子鋪的大到無人敢接手,如此,即便成爲衆矢之的,嘉靖也不會罷他的官,雖說回福建漳州是個不錯的選擇,罷官也並非一無是處,但魚臺和南京的賑濟,卻是不能半途而廢,這畢竟關係到彩票的聲譽。

不過嚴世藩今晚連着兩次提及賑濟的話題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微微沉吟,他才道:“東樓對賑濟工程有興趣?”

嚴世藩心裡一喜,忙笑道:“小弟有個親戚在南京做些土木活,託小弟攬些活兒,如今活兒少,賑濟工程雖是利薄,卻也能保個溫飽。”

說着話,在附近遊弋的小船已是靠了上來,話才說開,嚴世藩自然要乘熱打鐵,當即毫不猶豫的緊隨着上了小船,笑道:“跟老頭子在一起拘的慌,小弟再送長青兄一程。”

胡萬里自然清楚他的意圖,微微一笑,道:“南京乃江南都會,你們日常用度不菲,想來手頭都是頗緊吧?”

“還是長青兄看的透徹。”嚴世藩輕笑道:“南京攀比成風,別看那些個高官勳戚子弟一個個表面光鮮,實則時時窘迫異常。”說到這裡,他狐疑的看了胡萬里一眼,他口中的“你們”是指的那些人?

他反應極快,立時就猜到胡萬里的心思,可能是想將南京一衆高官當然是文官的子弟拉進賑濟工程中來,這主意不錯,有道是法不責衆,人多他更無須擔心,不過利潤可就攤薄了。

胡萬里看了他一眼,含笑道:“西南兩城被毀五條街,皆要修復擴建,如此大工程自然是要分包出去,均給東樓一點自是無妨。”

聽他如此表態,嚴世藩不由大喜,忙一揖道:“長青兄爽快,小弟明日邀約一衆好友在曲中設宴答謝。”

“後日罷,明日怕是抽不出時間。”胡萬里含笑道,這幾條街的工程他可是應承了徐清曼給廣寧伯劉泰的,這事要商議一下。(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53章 南京(九)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32章 相遇第50章 南京(六)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93章 風起第144章引狼入室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21章 贏家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5章 色藝雙全第211章 王廷相第87章 恩威並施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48章 金印第310章 攻心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11章 三天第240章 規矩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349章 蠱惑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9章 女兒節第269章 哺乳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71章擢升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385章 暗助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75章 有野心第129章完敗第265章 遇險第406章 堅守第31章 赴任第185章天降祥瑞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83章 登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0章 三寸金蓮第97章 鑄私錢第158章禮物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134章大凶之兆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4章 穩定人心第158章禮物第66章 琉球第105章 緝私錢第 389章 生路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88章刁難第286章 萬順合第94章 雛形第229章 紛爭起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22章 禮物第363章 有喜第76章 漳州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158章禮物第477章 求盟第173章改制第195章 籌錢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39章 封侯第482章 吉日第187章府尹柴奇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426章 飛剪第123章管閒事第3章 吃大戶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28章家難當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84章 鋪開第195章 籌錢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7章 會票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3章 白送第9章 女兒節第 99章 錢法第77章 邸報第124章 分功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409章 強攻第222章 聯手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37章 會票
第53章 南京(九)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32章 相遇第50章 南京(六)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93章 風起第144章引狼入室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21章 贏家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5章 色藝雙全第211章 王廷相第87章 恩威並施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48章 金印第310章 攻心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11章 三天第240章 規矩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349章 蠱惑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9章 女兒節第269章 哺乳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71章擢升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385章 暗助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75章 有野心第129章完敗第265章 遇險第406章 堅守第31章 赴任第185章天降祥瑞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83章 登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0章 三寸金蓮第97章 鑄私錢第158章禮物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134章大凶之兆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4章 穩定人心第158章禮物第66章 琉球第105章 緝私錢第 389章 生路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88章刁難第286章 萬順合第94章 雛形第229章 紛爭起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22章 禮物第363章 有喜第76章 漳州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158章禮物第477章 求盟第173章改制第195章 籌錢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39章 封侯第482章 吉日第187章府尹柴奇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426章 飛剪第123章管閒事第3章 吃大戶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28章家難當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84章 鋪開第195章 籌錢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7章 會票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3章 白送第9章 女兒節第 99章 錢法第77章 邸報第124章 分功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409章 強攻第222章 聯手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37章 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