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乾武朝

時間一晃便到了年關,歷來年關不好過,欠租、負債的人必須在這時清償債務,各商鋪商號也派人四處收債,一旦翻年,這債就有可能成爲陳年老賬,對窮人對商賈而言,過年像過關一樣,其實沒人知道,朝廷也怕過年!國庫空虛,捉襟見肘,過年處處都要銀子,豈能不怕?

內閣值房,內閣首輔翟鑾揹着手,皺着眉在房間裡來回的踱着,桌子上散落的幾份摺子無一例外都是要銀子的,但銀子從哪裡來?今年秋糧是收上來了,倭國的金銀礦山租出去也收了二百萬的押金租金,但轉手就用的乾乾淨淨。

他倒是想跟乾武開口借個百萬左右,但想到乾武今年的開支極爲龐大,哪裡張的開口?正自鬱悶,兼着戶部尚書的夏邦謨走了進來,一見翟鑾的神情就知道他是爲銀子發愁,當即含笑道:“首輔大人可是爲銀子發愁?”

“舜俞有法子?”翟鑾停下腳步欣喜的問道。

“東興銀行。”夏邦謨含笑道:“東興銀行低息放貸,月息二分,不扣利,不滾利。”

跟東興銀行借貸?翟鑾不由的一愣,不怪他想不到,朝廷從來沒有跟銀號借銀子的先例,要借也沒銀號肯借不是?誰不擔心給朝廷借銀子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過,這東興銀行卻是例外。

不過,二分的息,着實讓翟鑾有些心痛,隨即他便是一喜,讓乾武出面,或許能夠不要息錢,他當即含笑道:“舜俞提醒的好,我現在就去見皇上。”

待的太監稟報後。翟鑾便快步走進乾清宮,進的西暖閣,就見伍子順正躬身稟報,“興王已經率着一萬人馬先行啓程前往西非,下一批要到開年之後才能成行。”他忙趕緊上前跪下見禮。

乾武伸手指了指杌子,示意他落座。這才接着道:“李健可有消息?”

“回皇上,李健正向升龍東都進軍。”伍子順斟酌着道:“可能要到年後纔有消息。”

乾武微微頜首道:“快過年了,這段時間留意下京師的情況。”

“微臣遵旨。”伍子順連忙躬身道:“微臣告退。”

待的伍子順退下,翟鑾才躬身道:“年關將至,不知東興銀行是否會給朝廷借貸?”

“這事何須來問朕?”乾武含笑道:“朕雖是大股東,卻並不管理具體事務。”

見乾武裝糊塗,翟鑾開門見山的道:“皇上,二分的息錢,朝廷有些難以承受。能否無息借貸?”

乾武瞥了他一眼,道:“朝廷若是無息借貸,日後如何理直氣壯的向東興銀行徵稅?”

聽的這話,翟鑾登時吶吶的說不出話來,見他臉上掛不住,乾武接着道:“這點息錢能有多少?東興銀行一年的商稅至少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可不能因小失大。再則。要促進商業的發展,朝廷就必須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商業規則,而不是破壞!朝廷可以無息借貸,官員能不能無息借貸?上樑不正下樑歪!”

“微臣惶恐。”翟鑾連忙起身跪下道:“微臣糊塗。”

“起來罷。”乾武輕聲道:“你也是出自公心,朕知道,這家不好當,其實朕也在向東興銀行借貸。同樣是二分的息。”待的翟鑾起身,他才輕嘆了一聲,道:“這息錢確實有點高,不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大明之前的息錢普遍高。只能一步步降下來,年息至少要在一成之下,纔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這事不能急,一步步來。”

這是要將月息降到一分以下?那可是真正的低息了!翟鑾連忙躬身道:“皇上聖明。”

聖明,確實是聖明,建立東興銀行意義非凡,但翟鑾等一衆朝廷大員現在遠遠理解不了,乾武不以爲意的擺了擺手,道:“朝廷明年的日子就好過了,你也無須擔憂,北條家已經投降,大大小小好幾個金礦開年就可以售賣或租出去,下去吧。”

“微臣告退。”翟鑾雖說碰了個釘子,心裡卻喜滋滋的,北條家就投降了,這是不不錯的消息!挺過今年,朝廷的日子確實要好過的多,西北戰事平息,兩大水師艦隊也並如了東興艦隊,邊軍又大幅度的裁減,節約的白銀可不是小數目。

海外分封,不僅宗藩的祿米逐步削減,邊軍也跟着藩王分流海外,大量的王田、屯田以及海外鉅額民田納稅,也將增加不少收入,還有海貿的收入,東興銀行的商稅,倭國採礦的收入,相比起這些增加的收入,廢除人頭稅、馬政、建蒙學等等開支根本就不算什麼,這一增一減,朝廷每年的歲入少說也要增加五百萬兩之上!

轉眼便是小年,過了小年,年節的氣氛也就越發的濃郁起來,雖然內庫乾乾淨淨,但因爲是登基第一年,乾武不想太冷清,刻意擠出三十萬銀元過年,給宮內妃嬪宮女太監一律加發一個月的月例過年,宮裡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

不過景仁宮的徐清曼卻是高興不起來,平常還好,逢年過節,她分外的思念留在琉球的兒子,偏偏還連個訴說的人都沒有,有時候她真後悔支持乾武爭這個皇位,也特別懷念在漢武的那段自由自在的日子。

貼身宮女一溜小跑着進來,蹲身道:“娘娘,皇上來了。”

衙門封印之後,乾武幾乎日日都來,徐清曼也習以爲常,連忙起身迎了出去,出的房門,她才留意到外面飄起了雪花,見的乾武一身便服緩步而來,她連忙蹲身見禮,起身才瞥了乾武身後的幾個太監一眼。

能在乾武跟前侍候的太監哪個不是一按就動的角色,一見她帶有責怪的眼神,連忙躬身道:“皇上說要賞雪,奴婢們不敢掃了皇上雅興。”

乾武含笑道:“整日裡悶在房裡,陪朕去海邊散散。”

徐清曼擡頭看了一眼下的越來越大的滿天飛雪,笑道:“皇上好雅興。臣妾豈能敗了皇上的興致。”一聽這話,幾個宮女連忙七手八腳的爲她準備厚實的披風。

乾武口中的海,指的是西苑的太液池,寒冬季節,整個太液池都結了冰,兩人乘轎出了玄武門一路西折。不遠就是,漫天大雪兩人自然不會散步,而是上了瓊華島,乾武早就令人在廣亭殿生了炭火。

進殿之後,徐清曼才發現這殿內面湖的一面居然都換成了玻璃,雖是在房間裡,但外面的景色卻是一覽無遺,她不由驚喜的道:“東興港能夠產出如此大塊的玻璃?”

“新出的產品。”乾武含笑道,見的太監送上了茶水點心。他便揮了揮手,道:“都下去,唐金寶在外候着就成。”

望着漫天的大雪紛紛揚揚,徐清曼半晌才輕聲道:“不能讓麟兒入宮嗎?”

“名不正則言不順,以何名義讓麟兒入宮?”乾武說着輕輕將她摟進懷裡,柔聲道:“無須擔心,麟兒在小琉球的成長環境比宮裡好。”

父母都不在身邊,能好到哪裡去?徐清曼知道他這不過是寬慰之言。半晌才輕嘆道:“忽見陌上楊柳青,悔教夫婿覓封候。”

乾武聽的一笑。道:“人永遠都在得與失之間選擇,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咱們如此,麟兒也是如此。”

說着,他緩緩走到落地窗前。仰望着外面紛紛揚揚的大雪,半晌才沉聲道:“能讓大明稱霸世界,咱們這點子遺憾算不的什麼。”

徐清曼輕聲嘀咕着道:“稱霸世界有如此重要?”

“很重要!”乾武語氣篤定的說道:“大明此時能否稱霸世界,將關係到數百年後的國運!”

乾武說的是實話,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個世界後世的走向。中國不想再遭遇後世的屈辱,就必須乘着歐洲文明纔剛剛萌芽,利用大明龐大的人口基數快速發展人口,發展經濟,在火器足以保持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聯合奧斯曼帝國聯手滅了歐洲,在他的引導下,大明完全可以創建更輝煌的中國文明!

聽的關係到今後數百年的國運,徐清曼不由疑惑的道:“蒙古金帳汗國當年何其強大,不也才六十年的國運?”

“蒙古可汗豈能與朕相提並論?”乾武微微一哂,緩步走了回來,在火盆邊緩緩坐下,道:“大明與蒙元不同,蒙古當年是以少馭多,既沒有持續性的發展,統治方式也簡單粗暴,所以輝煌只能是曇花一現。

大明則不然,首先大明不存在以少馭多的情況,大明人口有數可查的就有六千三百四十萬,實際人口應該可以達到八千萬,算上歸附的,應該已經上億,如今大明境內無戰事,隨着美洲高產作物的推廣,人頭稅的廢除,天花的控制,東南亞糧倉的建立,南洋的開發,大明的人口將呈幾何數字倍增,二十年內,至少就能翻一番,甚至能夠達到三億人。

大明爭霸海外,不是以少馭多,而是移民海外,融合外族,這一點與蒙古當年有着根本的區別,也是大明稱霸世界的根本!

再則,火器能夠源源不斷的改良和換代,只要大明能夠在百年內保持火器的優勢,就足以在全世界豎立霸權,至於統治,不論是大明還是小琉球的模式,都有着強大的同化能力,這也不是蒙元所能比的。

還有一點,經濟,大明的經濟不是蒙元能夠比擬的,大明在地理上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明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也是世界的軍事中心,大明的輝煌絕不可能象蒙元那般短暫!

大明的輝煌也將遠朝元蒙,疆域將橫跨六大洲,成爲世界最大的日不落帝國,憑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大明不會給任何國家和地區崛起的機會!”

廣濟寺的鐘聲響了,悠揚而渾厚,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迴盪,乾武站在午門的城樓上,眺望着暮色下的京師,過了今夜,嘉靖朝就將徹底成爲歷史,大明將迎來嶄新的乾武元年!大明也將翻開一頁新的篇章——乾武朝!(未完待續……)

ps:全書完——

感謝一直支持本書的朋友們!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07章 索賄第107章 索賄第52章 南京(八)第61章 出海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40章 二爺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64章月港內訌第94章 雛形第284章 算總賬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06章 堅守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1章 被點撥第223章 揣摩第373章 生意經第75章 有野心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47章 贖金第394章 爭權第206章 好色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35章 招攬第76章 漳州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184章再回金陵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76章 嫁衣?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484章 鋪開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83章 挑釁第26章 明朝海禁第470章 雄辯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6章 三字真經第395章第148章 殺手鐗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149章 安撫第246章 機會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75章 望遠鏡第384章 出征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06章 堅守第165章橫插一腳第182章 離任第321章 強勢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90章 一把火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202章 嚴嵩意第48章 南京(四)第116章 狂知縣第282章 情敵第221章 東廠第256章 走親戚第293章 被坑第15章 風波起第78章 作秀第287章 障眼法第412章 轟動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01章 錢弊第82章 豁出去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47章開戰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15章 衝突第 99章 錢法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414章 擔憂第169章投鼠忌器第388章 布袋陣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35章 招攬第433章 找死第36章 三字真經第202章 嚴嵩意第221章 東廠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
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07章 索賄第107章 索賄第52章 南京(八)第61章 出海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40章 二爺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64章月港內訌第94章 雛形第284章 算總賬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06章 堅守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1章 被點撥第223章 揣摩第373章 生意經第75章 有野心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47章 贖金第394章 爭權第206章 好色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35章 招攬第76章 漳州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184章再回金陵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76章 嫁衣?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484章 鋪開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83章 挑釁第26章 明朝海禁第470章 雄辯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6章 三字真經第395章第148章 殺手鐗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149章 安撫第246章 機會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75章 望遠鏡第384章 出征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06章 堅守第165章橫插一腳第182章 離任第321章 強勢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90章 一把火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202章 嚴嵩意第48章 南京(四)第116章 狂知縣第282章 情敵第221章 東廠第256章 走親戚第293章 被坑第15章 風波起第78章 作秀第287章 障眼法第412章 轟動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01章 錢弊第82章 豁出去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47章開戰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15章 衝突第 99章 錢法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414章 擔憂第169章投鼠忌器第388章 布袋陣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35章 招攬第433章 找死第36章 三字真經第202章 嚴嵩意第221章 東廠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