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

天啓七年九月八日夜皇太極的中軍大帳,此刻他正召集帳下所有謀臣武將商議軍機大事,到此刻後金皇太極率領八旗七萬大軍已經圍困了寧遠整整二十六天了。

十六根嬰兒臂粗的紅燭將諾大的中軍大帳照的入白晝一般,皇太極眯着眼睛坐在虎皮汗位上,帳中文臣武將分兩列站的滿滿的,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發出任何的聲音。

“這個雄霸是什麼來頭,明廷總兵以上的官兒本汗幾乎全都知曉,這個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皇太極突然睜開眼睛,看着帳中文武問道。

三貝勒莽古爾泰出列道:“管他是什麼來路,就明狗那些蝦兵蟹將,我看那個什麼雄霸的也就是一個膿包來,召集這麼多人商量幹什麼?大汗只需給我一萬精兵,必能將這個雄霸的首級取來獻給大汗!”話裡含話,矛頭直指皇太極,說他畏首畏尾,膽小如鼠,繼承汗位,代善等其他三貝勒宣誓效忠皇太極,皇太極隨後設了八大臣管理國務,稱八固山額真,在旗內總管一切事務,國家有事,與諸貝勒“偕坐共議”,狩獵出師,各領本旗兵行,還負有稽察責任。固山額真的設立,削弱了諸貝勒的權力,卻使得自己的權力得到了加強。莽古爾泰縱有不滿,現在也只能在嘴上說說而已。

皇太極不動聲色,他知道他繼位後削弱了其餘三大貝勒的權力,他們都記恨在心,偏偏他們有都發誓效忠自己,礙於誓言,他們不能把自己怎麼樣,但言語上的頂撞時不時有發生,如果不是骨肉親兄弟,他早就處置這幾個人了。

“憲鬥,內線有這個人的生平資料嗎?”皇太極轉向站在文臣當中的范文程問道。

“啓稟大汗,內線雖然傳來一點消息,只是微臣看對我軍沒有絲毫的用處。”范文程俯身道。

“說說看。”

“內線的情報說,此人是信王未登基前潛邸中人,來歷似乎非常的神秘,魏忠賢逼宮事變後,曾協助一個叫做麗孃的女子和他的妃子葉漣漪一起整頓京營,後因爲女子主軍,且後宮皇妃也參與其中,朝臣非議,被迫撤去那個叫做麗娘職務,讓一個叫做陸皓天的年前人走到了前面,這個雄霸緊跟着就被委任接替了崔呈秀的弟弟崔凝秀薊鎮總兵的職務,現在又被明廷的皇帝加了寧前道按察使的職務,統領三萬三千援軍馳援寧遠。”範文臣敘述道。

“看來這個雄霸倒是挺神秘的。”皇太極自言自語了一下,旋即笑道,“南明的這個漢人皇帝居然讓自己的妃子去整頓軍隊,實在是夠荒唐的!”

皇太極這麼一說,堂下後金諸臣俱哈哈大笑起來,像范文程等漢官臉上就有點發燒的感覺,如此荒唐的做法,幸虧及時收回,不然恐怕天下的笑柄,他們雖然是後金的臣子,但血管裡流的地地道道漢人的血,漢人有這樣的皇帝,沒有希望了,再看後金愈益強大,遲早會入主中原,希望到時候他們能善待漢人。

“大汗,如今南明的漢人都無將可用了,居然讓一個娘們管他們的京營,如此說來,這個雄霸也不足爲慮,此戰我們必勝!”阿巴泰站出來道。

“對,此戰我們必勝!”皇太極也從白虎皮椅上站了起來,涌起強大的自信,一揮手,擲地有聲道。

帳中諸將頓時被主帥這種必勝的信念感染了,紛紛揮舞拳頭,一起喊道:

“此戰必勝!”“此戰必勝!”“此戰必勝!”

“莽古爾泰、阿巴泰聽令!”皇太極看帳中諸將戰意高昂,士氣如虹,當即從帥案抽出一支金色的令箭,喝道。

“臣莽古爾泰、臣阿巴泰聽候大汗調遣!”莽古爾泰和阿巴泰一齊跪下道。

“本汗給你們一萬精騎,你們可有把握擊敗這個雄霸?”

“臣等原意立下軍令狀!”莽古爾泰和阿巴泰對視了一眼,俱露出無比的信心道,論野戰,明軍十萬也不一定是八旗精銳騎兵一萬的對手,這個軍令狀有什麼不可以立的呢?

“好,給本汗活捉這個雄霸,我倒也看看南明這個乳臭未乾的小皇帝給本汗派了個什麼樣的人物,哈哈哈!”皇太極大笑起來,將調兵的令箭扔給了跪在帳下的莽古爾泰的手中。

“臣莽古爾泰、臣阿巴泰謹尊汗令!”莽古爾泰和阿巴泰轉身退出大帳,下去調兵遣將去了。

“大汗,寧遠就快要彈盡糧絕了,眼看就要入冬了,袁崇煥手下的士兵還沒有發放過冬的棉衣,以臣下看,他們撐不了幾天了。”說話的是投降後金的降將,原撫順遊擊將軍,現在的額附和三等總兵官李永芳。

皇太極對袁崇煥的敬畏之心是從努爾哈赤的死開始的,可如今袁崇煥被他困在寧遠這座孤城,死死的圍住,直到將其困死,餓死在城中,讓他拿自己毫無辦法,他的這股畏懼之心滿滿的就消失了,開始自信心膨脹起來,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如果這次不能拿下寧遠,打通南下通道,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有這樣的機會了,除非明廷再發生一次巨大的變故,但像這樣的變故不是說來就來的,何時何地我纔可以入主中原,把欺壓了我們金人幾百年的漢人踩在腳下,讓他們成爲我金人最卑賤的奴才!

與此同時,寧遠城上是一片黑暗,圍困這二十多天來,城上官兵們是人困馬乏,飢寒交迫。不知道哪天后金的軍隊會進攻,袁崇煥從後金,每天進攻的次數有原來的不定次數,到現在一天下來只有草草的四五次,就知道皇太極的意圖向將寧遠城城內的數萬將士困死在這裡,城中的糧草一天一天的在減少,天氣也愈來愈冷,將士們沒有禦寒的棉衣,一到晚上就冷的瑟瑟發抖,只能幾個人團在一起取暖,眼看這冬天就快來了,如果在下雪之前,寧遠之圍沒能解開,將士們得到過冬的棉衣的化,恐怕這寧遠不戰自降了。

放棄寧遠,袁崇煥有些不甘心,他在這裡整整生活近五年了,對這裡的百姓還有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果讓這些無辜的百姓落到後金的手裡,等待這他們的就是殺戮和奴役,這和親手殺了他們有什麼分別,可他現在被困孤城,與外界頓覺一切聯繫,也不知道朝廷現在怎麼樣了,錦州丟了,如果寧遠再丟的話,那麼山海關之外都將是皇太極狩獵場了,關外近百萬的漢族百姓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金人的殘暴是天下皆知的,這個剛從茹毛飲血走出來的民族是不懂得什麼聖人之道,教化之功的,他們征服別人的靠的只有武力和殺戮,他們現在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血腥征伐得來的,對於他們來說漢人只是他們的獵物,而不是可以平等對待的人。

;

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二)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7章 夜審(三)第11章 李香君(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11章 明山會晤(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8章 英雄所見(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10章 戰局(二)第3章 謎團(一)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7章 刺客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7章 撲朔迷離(四)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4章 挑撥(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三)第8章 日審(四)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8章 倭寇(二)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7章 有鳳來儀(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7章 生擒卓巴(二)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9章 勒索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
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二)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11章 姐妹團圓(三)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7章 夜審(三)第11章 李香君(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11章 明山會晤(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8章 英雄所見(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10章 戰局(二)第3章 謎團(一)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7章 刺客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7章 撲朔迷離(四)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4章 挑撥(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三)第8章 日審(四)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8章 倭寇(二)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7章 有鳳來儀(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7章 生擒卓巴(二)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9章 勒索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11章 寧錦再捷(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