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戰錦州(二)

趙率教率精銳步軍迅速從西門進入錦州,與何有綱、吳三桂等匯合後,立即對城內的金軍展開猛烈進攻,趙率教本來就對錦州熟悉無比,指揮起來更是得心應手,金軍早已疲憊,哪裡是這股巨大生力軍的對手,不到一個時辰,西城大片就落入明軍手中,城中百姓更是熱情幫助,阿濟格組織軍隊阻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他們不但要正面對抗讓熊廷弼訓練了數月的精銳明軍,還要地方城中百姓是不是射出來的暗箭,節節敗退,錦州淪陷才半年,城中絕大多數百姓還都是向着明廷的,反抗,不願意接受金人的統治的事情時有發生,老百姓早就盼望王師到來,現在盼到了,豈能不歡欣鼓舞,竭力幫助?

“滿桂呢,他的五千人馬到那兒去了?”熊廷弼聽聞趙率教派來的傳信的親兵說西城門就只有何有綱三位將軍的關寧鐵騎,不見滿桂將軍,但據吳三桂的判斷,滿桂將軍從今天下午就開始不斷的派軍隊襲擾三門,這才分去了他們大部分壓力,得以堅持到熊廷弼大軍的到來,但是入夜後,滿桂的五千人馬似乎就從三門消失了,熊廷弼連連派探馬去聯繫,現在還沒有回來,這不得不讓熊廷弼百思不得其解起來。

滿桂早已將三支軍隊收攏,清點了一下傷亡,由於是襲擾之戰,傷亡不大,但後金八旗兵的弓箭實在是厲害,居然也傷亡近五百人,着實讓他心疼不已,與左良玉、曹文詔三個人這麼一合計,他這五千兵馬也累了一個下午,如果用來夜間攻城似乎力有不繼,他們三人於熊廷弼想到一塊去了,只不過他們沒有隨帶地雷等犀利的火器,也沒有戰車,碰上後金的的精騎那是又去無回,所以早早的就埋伏在了出錦州到遼陽的必經之路上,正好撞上了尤世祿的五千大軍,幸虧左良玉眼睛好使,認出了尤世祿,差點沒打起來。

尤世祿一見滿桂,頓時一樂,正愁自己這五千大軍能不能當得住後金的援軍,還有萬一錦州的後金守軍棄城突圍,自己可就被前後夾擊呢,大帥只能分出這麼多兵力給他了,正好,撞上滿桂還有他那四千五百完好無損的兵馬,頓時膽氣壯了起來,兩人一合計,尤世祿還帶兵前去阻敵,但帶走了確實七千兵馬和一員虎將曹文詔,而滿桂和左良玉責率領剩下的兩千五百兵馬尾隨其後,作爲預備隊,隨機應變,同時趕緊給熊廷弼報信。

等熊廷弼接到尤世祿的報信,他的兩萬大軍已經有一萬進入錦州城,與何有綱、吳三桂、顏佩韋的關寧鐵騎匯合,展開了對錦州的全面爭奪之戰。

按理說進入錦州的明軍在兵力上還稍遜色後金的守軍一點,但他們已經經歷了一天的苦戰,而且得知城池被圍,雖然悍勇,但士氣已然低落,都說明軍怕死,其實金人也不見得個個都是英雄,阿濟格武勇無雙,但僅憑他一人之力是無法挽回敗局的,錦州城中還有三十萬的漢人百姓,只要被明軍突破任何一道門,這仗輸贏早已註定,阿濟格不得不收縮防禦,將兵力收攏起來,企圖堅守到明天拂曉之前,他心裡很清楚錦州在皇太極心目中的重要性,丟失錦州的責任他可不敢負,況愛新覺羅沒有後退的子孫,他就是死也要死在錦州!

看着從前面傳來阿濟格死戰不退的戰報,熊廷弼心中不禁謂然感嘆,努爾哈赤一代梟雄,就是他生出來的兒子雖然良莠不齊,但沒有一個是孬種,真是令人佩服呀!

“標下游擊將軍吳三桂參見大帥!”滿臉血污,渾身血跡斑斑,有幾處還是剛剛沾上的,盔甲破損五六處,頭盔早就不知道被誰砍飛了,髮髻凌亂的吳三桂跪倒在熊廷弼面前。

“你起來吧。”熊廷弼面色冷峻道,五千關寧鐵騎一下子就讓他給打殘了,擅自作主攻擊錦州,險些釀成大禍,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學生吳三桂見過恩師!”吳三桂從地上爬起來,不敢擡頭,以弟子之禮重新見過道。

“本帥不是你的恩師,本帥沒有你這樣的弟子,你的膽子不小呀,就憑你的兩千人馬,就敢攻擊兩萬重兵防守的堅城,我教不出來這樣的學生!”熊廷弼心頭火起,指着吳三桂的鼻子罵道。

吳三桂頓時被嚇了一跳,慌忙跪下道:“學生知錯了,還請恩師饒過學生這一回吧!”

“饒了你,如果明天拂曉之前拿不下錦州,你還有我這個不成器的師父就都得在大牢過下半輩子吧!”熊廷弼怒氣洶洶道。

“恩師,這麼說只要在拂曉之前拿下錦州,就有轉圜的餘地了嗎?”吳三桂又不是笨人,這次他闖的大禍,恐怕皇上就算在寬容,也不能饒他了,如果能拿下錦州,還能將功補過,如果拿不下錦州,恐怕等着軍法、國法一齊處置了。

“都怪本帥事前沒有囑咐你一聲,以致你如此魯莽膽大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看來你暫時不能帶兵了。”熊廷弼捫心自問了一下,自己也有錯,他太信任他這個弟子了,以爲他會有分寸,豈料他還是太年輕了。

“恩師,您不能這樣,您至少讓學生打完這一仗,無論輸贏,到時候學生任憑恩師處置。”吳三桂頓時急了起來,跪下懇求道。

熊廷弼長長的吸了一口氣,沉思了一會兒,擡頭道:“吳三桂,不是本帥不答應你,只是國法、軍法不容本帥這麼做。”

“恩師,學生求您了,家父丟失錦州,一直視爲一生奇恥大辱,如今他老人家已然出戰在前,我這個做兒子的不能袖手站在一旁呀,恩師!”吳三桂淚流滿面懇求道。

隨侍熊廷弼左右的副將朱梅看着吳三桂一臉的懇切,心中有些不忍,出口道:“大帥,法理不外乎人情,況此當時也是用人之際,吳少將軍武勇國人,大帥要處置等到拿下錦州再處置也不遲呀!”

其實熊廷弼也不想處置吳三桂,因爲如果碰到自己,遇到這麼好的機會說不定他也會這麼幹的,畢竟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但是這是戰術上的考慮,他不是一軍之將,而是一軍之帥,考慮的更多的是戰略層次的,這次閃電突襲就是爲了打痛皇太極,又不能打的太痛,太痛了會讓皇太極受不了,到時候挑起全面戰爭可就麻煩了,熊廷弼也知道拿下錦州有多好,但是這恐怕會打的皇太極太疼,狗急了還跳牆呢,他擔心一旦打下錦州,會逼得皇太極調大軍前來爭奪,到時候誰負的起這個責任,皇上可是再三在密旨中囑咐過他的。

眼下已經吳三桂把事情已經做了,是好是壞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希望皇太極冷靜一點,不要做出發瘋的事情來。

“好吧,本帥可以答應你,但你必須立下軍令狀,一點要生擒錦州守將阿濟格!”熊廷弼想了想,冷靜的對吳三桂道。

“學生願意立下軍令狀,不生擒阿濟格,學生就提頭來見恩師!”吳三桂想都沒想就跪下寫下軍令狀,然後朝熊廷弼再一次跪下“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轉身一言不發的衝了出去。

事到如今,只要生擒了阿濟格,或許纔是唯一的轉機,有人質在手,諒他皇太極會有所顧慮。

吳三桂如同殺神般的重臨戰場,左右是他精心訓練出來的特種作戰隊員,一路往錦州總兵府衝殺過去,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勢不可擋,殺的金兵是鬼哭狼嚎,邊殺還一邊高喊:“阿濟格,我是吳三桂,還記得我活捉過你一次嗎,今天老子還要再活捉你一次,你給吳爺爺出來吧,不要讓你的這些龜蛋手下送死了!“

錦州總兵府如今是燈火通明,阿濟格聽了帳下親兵的稟告之後,當場氣的將帥案拍成粉碎,當初被吳三桂活捉,阿濟格一直視其爲平身大辱,如今這個吳三桂居然高喊着要再活捉一次,尤其金軍聽了吳三桂等人的高喊之後,更是士氣陡降,軍心混亂,敗亡就在頃刻了。

“貝勒爺,咱們撤吧!”阿濟格帳下的親兵托住披上甲冑要衝出去的苦苦勸說道。

“貝勒爺,次戰之敗非貝勒爺之過,明軍突然變的這麼厲害,恐怕大汗也不一定會料到呀!”

“是呀,貝勒爺,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吳三桂正是用激將法激您出去呢!”

“漢人有句話不是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我們突圍出去,貝勒爺是大汗的親兄弟,大汗不會太責怪您的,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阿濟格漸漸被屬下親兵勸說的冷靜下來,要說莽古爾泰丟了近兩萬精騎,那是中了明軍的奸計,而且他還是三貝勒的身份,地位要比自己高的多,部下黨羽衆多,皇太極即使想動他,恐怕還要仔細掂量一下,所以只是降了一級,還守着遼陽的重任,而自己呢,雖然也封了一個貝勒,但勢單力孤,部下就那麼點人馬,差不多都在錦州消耗光了,突圍出去固然能活下性命,恐怕再也不會有榮華富貴可享了,所以錦州絕對不能在他的手裡丟掉,而且他更是要出現在大金的將士面前,鼓舞士氣,守住總兵府這幾條街,等待援軍,就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衆親兵還以爲主子被他們說的意動了呢,都慢慢的放下抓住阿濟格的手,豈料他們這麼手一鬆,就把他們的主子送到了吳三桂的手裡,勝利的天平一下子就傾斜到了明軍手裡。

主將都遭受生擒,金兵頓時士氣低落,熊廷弼立刻指揮大軍迅速佔領另外三個城門,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有道是兵敗如山倒,不到半夜,大軍就控制住錦州全城。

時隔半年,錦州又重新回到明廷手中,第二天天一亮,錦州城牆上的旗幟上就改爲紅底大黑的“雄”字,迎着寒冷的春風,在朝陽初升中被吹的臘臘聲響!

;

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0章 戰局(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8章 觀戰(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倭寇(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3章 故人(二)第1章 草原來客(四)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4章 迫從(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11章 西南戰局(三)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真相(一)上架了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6章 定計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5章 駐軍琉球(二)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5章 歸順(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1章 張嫣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11章 周王(二)第11章 實業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5章 駐軍琉球(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2章 袁崇煥(二)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3章 謎團(二)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4章 年關(一)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7章 圍困南京(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8章 日審(四)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5章 真病(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1章 甦醒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2章 朱恭枵(一)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9章 海蘭珠(一)
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0章 戰局(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8章 觀戰(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倭寇(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3章 故人(二)第1章 草原來客(四)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4章 迫從(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11章 西南戰局(三)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真相(一)上架了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6章 定計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5章 駐軍琉球(二)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5章 歸順(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1章 張嫣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11章 周王(二)第11章 實業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5章 駐軍琉球(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2章 袁崇煥(二)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3章 謎團(二)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4章 年關(一)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7章 圍困南京(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8章 日審(四)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5章 真病(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1章 甦醒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2章 朱恭枵(一)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9章 海蘭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