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圍困南京(六)

“皇上,湖廣總督雄大人的急件。”正說話間,門外突然傳來冒襄急切的聲音。

“拿進來!”

朱影龍拆開熊廷弼從武昌給他發過來的急件,飛速展開看了一下,先是露出一絲喜色,後面色突然變的凝重起來。

“皇上,出了什麼事?”袁崇煥問道。

“黔國公沐啓元半個月前病故。”朱影龍放下手中的信箋道,“其子沐天波承襲爵位。”

“皇上,黔國公病故,朝廷理應派人前往弔唁。”袁崇煥道。

“不錯,禮節上朝廷應該這樣做,不過……”朱影龍話沒有說下去,這個消息從熊廷弼哪兒得來的,自然不會有假,但眼下正是朝廷與僞朝決定生死存亡的時刻,沐家世代鎮守雲南,對朝廷忠誠自不必說,但很少摻和政治鬥爭,向來保持中立,誰最後坐穩了江山,他就向誰忠心,按照的沐家內心的想法,只要這江上還是朱家的,他就永遠不會有二心,沐啓元病故這麼大的事情,沐家居然沒有上報朝廷,這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靜觀其變,到時候誰居正統,他就向誰效忠,沐家還是世鎮雲南。

“皇上,既然我們能得知這個消息,那麼魏忠賢也可能得到這個消息,說不定沐老國公病故的消息正是沐天波自己故意散播出來的,所以微臣建議,至少先派個大臣去雲南看看。”洪承疇建議道。

“洪大人的話,微臣也甚爲贊同。”袁崇煥道。

“你們都同意朕先派個大臣過去看看嗎?”朱影龍訝然問道。

衆人異口同聲道:“是,皇上。”

“誰去?”

“若是把消息反饋到京城,再有內閣挑選人選的話,一來一去必定拖下不少時間,微臣建議,就近選派一位大臣前去就行。”洪承疇道。

“那洪愛卿你說說看,朕現在身邊的臣子誰去合適?”朱影龍擡頭問道。

洪承疇想了一下,道:“原詹事府少詹事,現在的揚州知府姜日廣姜大人爲人性機敏,博學多才,堪當此次前往弔唁沐老國公的最佳人選。”

“嗯,是個不錯的人選。”朱影龍點了點頭道,“不過,這揚州知府誰來做呢?”

“可以揚州府丞暫代一下,等姜大人回來之後,還做他的知府。”洪承疇道。

“也好,就這樣吧。”朱影龍點頭同意了洪承疇的建議,這件中途插進來的事情算是暫時有了個解決,接下來的議題還是要不要派出小股部隊在浙東沿海登陸的問題。

按照洪承疇的計劃,杭州灣登陸的部隊需要五千到一萬之間,他是很有信心能打迎這一仗,但要從捉襟見肘的兵力中抽出五千到一萬的兵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洪承疇還要求給自己這一隻部隊配備至少二十門火炮,新式燧發槍兩千枝,組成一支混編的軍隊,突襲上岸後,佔領杭州,堅守半個月到一個月,切斷魏忠賢可能逃離南下的去路,等待大軍南下,拋棄了佔領整個浙江等不切實際的想法,最大限度的鄭芝龍阻止北上的可能。

這麼一想,到讓本來的冒險登陸變成了一個不能不幹的艱鉅任務,只要洪承疇不擅自行動,攻下杭州後,老老實實的守住杭州城,哪兒也不去,袁崇煥做出了一絲讓步,折中了一下,基本上認同了洪承疇的計劃,但他對洪承疇僅僅憑藉那麼一點兵力就想拿下杭州城表示一定的懷疑。

雖然經過一陣討價還價,雖然沒有能達到洪承疇心裡面最想要的,但最起碼皇上和主帥袁崇煥已經點頭同意了他在浙東沿海的杭州灣登陸的作戰計劃,加了諸多限制,兵力也差了少許,但這一切都難不倒洪承疇,從皇上和主帥嘴裡硬是擠出來大約七千左右的兵力,顯然有些單薄了,於是他開始借兵,尤其是漕運衙門,一下字借給洪承疇一千兵丁,還有當初組建水師由於沒有那麼多船,精簡整編下來的都讓洪承疇一股腦的召集起來,正好部隊換裝下來的武器鎧甲,換上,就是士兵了,這部分居然也有三千多人。

再就是抓壯丁了,揚州城裡的乞丐、流氓混混,遊手好閒的都讓他給抓進了軍營,套上鎧甲軍服,然後就有人告訴他“你已經是大明朝的士兵了,你的一切屬於朝廷,只要你奮勇殺敵,升官發財絕對沒問題,嬌妻美婢不再是夢想,捱餓的痛苦已經成爲過去,但是,如果在戰場上後退一步,這一切都將永遠的與你告別!”

沒有人敢表示不滿,因爲他們的統帥是聞名天下的“洪屠戶”,他們非常的愛惜自己的性命。

三天來,朱影龍聽的最多的就是對洪承疇不滿的投訴,揚州城內不少鹽商富戶的公子哥也都被洪承疇帶人拉到軍營裡去了,理由不一,有的是因爲跟人爭風吃醋,有的是因爲行爲觸犯了一點點國法,對小百姓造成了一點點上海,等等理由五花八門,總之,都是犯了錯的,洪承疇給的條件也很公道,以人換人,一個公子換十個家丁或者兩個護院武師(通過考覈的纔算),這樣一來,三天下來通過拉壯丁的辦法,到讓洪承疇有高到了兩三千人馬,兵員素質還不差,差的就是正規化的軍事訓練而已,他有信心,經過一兩個月的實戰訓練,這些人會成爲最精銳的士兵的。

以朱影龍對洪承疇的瞭解,他不是個濫殺無辜的人,就是下手狠了些,因此他對洪承疇這三天的行爲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不要做出太過分的事情來,引起民怨,完全默認他的行爲,再說洪承疇這一手還真實漂亮,把那些紈絝子弟一個個的都敲打了一變,揚州市面上爲之一清,老百姓甚至在背地裡懷念洪承疇在揚州當知府的日子來。

還有一點,這些主意並不完全出自洪承疇的腦袋,那個宋獻策在裡面也扮演了某種很不光彩的角色,一個憤世嫉俗的人遇到一個心狠手辣的人,這樣的組合究竟是對呢還是錯呢?

就這樣七拼八湊的,居然讓洪承疇整出盡一萬五的兵力裡,當然有戰鬥力的不足一萬,其餘的五千目前來說只能算是陪襯,不過將來如何,就看洪承疇的本事了。

按照計劃,渡江戰役後,洪承疇就會率領這支雜牌軍再杭州灣登陸,像一把鋒利的劍刃,狠狠的插進僞朝的心臟。

第10章 戰局(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4章 大婚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二)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7章 平壤之戰(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7章 南下(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3章 軍校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5章 多爾袞(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3章 時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8章 破臉(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4章 挑撥(二)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4章 脫身(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9章 上元燈節(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6章 再起波瀾(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8章 交換(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8章 破臉(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12章 東林黨(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1章 甦醒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
第10章 戰局(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4章 大婚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二)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7章 平壤之戰(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章 風吹草動(一)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7章 南下(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3章 軍校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5章 多爾袞(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3章 時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8章 破臉(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4章 挑撥(二)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4章 脫身(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9章 上元燈節(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6章 再起波瀾(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8章 交換(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8章 破臉(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12章 東林黨(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1章 甦醒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