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吳三桂詐降上

吳三桂率領三千前鋒營一路急行軍,身後是他的副將顏佩韋率領的五千薊鎮步軍,拉開了距離,甩開了腳步,遠遠的看去,旌旗蔽日,塵土飛揚,五千人馬還真的看上去有三萬人馬的架勢,後金的斥候兵們不敢靠的太近,自然看不清楚,又沒有先進的偵察設備,往回報的自然是三萬大軍了。

坐以待斃絕對不是吳三桂的作風,他有個大膽的計劃,不過這個計劃要得到副將顏佩韋的信任和支持才行,吳三桂自然知道顏佩韋是皇上和大帥放在他身邊的一顆棋子,只要他稍有異動,隨時會人頭落地,軍國大事,皇上不可能這麼草率,重用他是沒錯,但不能不防着他,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權謀之術,用兵之道,吳三桂出生官宦世家,父親吳襄早年還是一個商人,無論官場權謀機變、鬼蜮伎倆還是民間的人情世故他可是通透的多了。

詐降,這是古就有之的兵略,但是吳三桂這個時候提出來,這不禁讓顏佩韋心中疑竇從生,他接到皇上的密旨,不干涉吳三桂的任何軍事指揮,但吳三桂稍有投降之心,立刻將其捉拿,斬首,這三千前鋒營其實真正能指揮動他們的是他,而不是吳三桂。

吳三桂自然看出顏佩韋心中的疑慮,這個大膽的想法他本來是不想提出來的,但思前想後,還是這個辦法能保存這支八千人的隊伍,並且能在關鍵時刻給皇太極以重創!

顏佩韋內心也是很矛盾,他這是 第 200 章 的漢人從來就不會成爲自己人。”吳三桂怒喝道。

“吳少將軍可否讓範某單獨跟你談談?”范文程問道。

“你想幹什麼?”吳三桂警惕道。

“吳少將軍難道不想知道令尊大人的近況嗎?”范文程問道。

“你想以家父脅迫我?”吳三桂怒不可遏道。

“範某又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呢?”范文程依舊微笑道,“令尊又幾句話想讓我單獨告訴你,這是少將軍的家事,你的這些部下總應該回避吧,同樣範某的這些手下也應該回避,你說是不是呢?”

“這……”吳三桂眼珠子一轉,知道這個范文程要玩什麼把戲了,利用自己跟部將的不合,施行離間之計,這麼好的機會不把握一下,豈不是太沒有天理了,但他還沒有一口答應下來,猶豫道。

“吳將軍,雄大帥就快到了,你私會敵軍將領如果被大帥知道了,你知道後果的!”顏佩韋配合的指責吳三桂道。

“顏副將,本將自有決斷,不用你多說,你帶人退後三十丈!”吳三桂好像有了決定,命令顏佩韋道。

“吳將軍!”顏佩韋想再一次勸諫道。

“這是軍令,退後!”吳三桂拔出佩劍,喝道。

“是,將軍!”顏佩韋眼中閃過一絲憤怒退下,收回范文程脖子上的刀,這一切又被范文程瞧在眼裡,同時范文程帶來的五百精兵也在他大手一揮之下退後了三十丈。

“有什麼話,你現在可以說了嗎?”吳三桂冷冷的道。

“令尊大人被我主皇太極好生伺候着,吃的最好的酒菜,穿的也是最暖和的皮裘,大汗準備建立漢八旗和蒙八旗,已經恩准他入了正黃旗下任漢八旗正黃旗的旗主,如果少將軍歸附的話,大汗說了,先是給少將軍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然後選一個漂亮賢惠公主下嫁給少將軍,這樣的前程和恩賜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范文程拿出他與皇太極商量給吳三桂的條件道。

“你說什麼?你當我吳三桂是什麼人了,像你一樣做漢『奸』嗎?”吳三桂聽了之後暴怒的佩劍架到范文程的脖子上喝問道。

“今天本將就用你的命換我爹和兄弟的命!”吳三桂厲聲道。

“沒有用的,只要我主見不到我和這五百名軍士回營,明天你就會收到令尊大人和你一家人的腦袋!”范文程絲毫不懼道。

“你——!”吳三桂憤然放下佩劍。

“少將軍,希望你考慮一下,令尊已經歸順我大金,就算你對明朝一片忠心,但坐在紫禁城裡面的皇帝會饒過你嗎?”范文程最後一句敬告道。

吳三桂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這一點到不全是在演戲,有一點是真的,他看范文程從頭到尾都說的那麼鎮定,一個以爲對方稚嫩,自以爲手到擒來,哪會想到對方居然在演戲,另外一個卻真的以爲父親吳襄已經投降後金了,想起那個他在皇上面前發的誓言,他心痛無比,自古忠孝難兩全,後金還沒有發現自己身後根本就沒有三萬大軍,而且前鋒營雖然他是主將,一旦自己變節,恐怕死的將會是自己,況自己真的能變節嗎?當然不能,大帥實在太精明瞭,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不然他大可不必派自己這個隨時可能變節的人完成這個任務,如果自己變節大帥那邊就將萬劫不復,如果自己這麼做,就算以後高官顯爵,恐怕都會遺臭萬年,被成千上萬的漢人痛罵爲漢『奸』!

漢『奸』是絕對不能做的,吳三桂猛的一擡頭道:“姓範的,本將今天決不能放你走,否則本將難以向屬下這三千將士交代,對不起了!”上前一把扣住范文程,將人一下子提到自己的戰馬之上,橫劍在范文程的脖子上,頓時嚇的跟隨范文程前來的五百八旗精銳騎兵忙衝了過來。

“少將軍,你!”范文程想不到吳三桂會突然對他發難,駭然道。

吳三桂咧開嘴朝他嘿嘿一笑道:“範先生放心,你的這些人我不能留,只有殺了他們才能不讓我的部下懷疑,您說是不是?”

“這麼說,你……”范文程又驚又喜。

“殺!”吳三桂下達了攻擊命令。

一頓風捲殘雲,三千對五百,還是包餃子,這還打不過就丟人丟到家了,不小片刻,五百八旗精銳被屠殺的乾乾淨淨,收拾好戰利品,四百多上好的戰馬,押着范文程繼續啓程往寧遠方向而去!

另外,在寧遠西南五里處,左輔率領的三千突擊營在這個小小的山坡下被後金猛將阿濟格率領的三千步軍和兩千八旗騎兵死死的咬住不放,左輔這三千突擊營是爲了突圍出去給朝廷的援軍報信,成錐形陣勢,找到一處防守薄弱之點,一下子就楔入了後金大軍當中,自然個個都是拼了命的殺,左輔更是衝在最前面,手中大刀就如同雪片似的往後金八旗士兵身上招呼,大明的官軍和後金士兵個個都殺紅了眼,一方面是拼了命就算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出去,另外一方面是絕對不能放走一個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廝殺,無論勝的一方還是敗的一方,除非人死絕了也不會退縮。

皇太極知道阿濟格這裡的情形之後,立刻判斷出這支三千人的騎兵想要幹什麼?同時對袁崇煥如此壯士斷臂的決斷感到心驚,如此人才難怪阿瑪對他如此推崇,輕視之心不由的收了三分,因此不斷給他增兵,一萬多人將已經不足一千多人的突擊營緊緊的困在了方圓只有三裡的山坡下,而且後金士兵越聚越多,他們的防禦圈也越來越小,左輔沒揮一刀,身邊就有一個大明的士兵力竭倒下,或者身亡,後金猛將阿濟格更是猛不可擋,手中之槍如毒龍入海,變化多端,大開大合,凡是碰上他的基本上在他槍下沒有一合之將,現在正被參將孫祖壽、尤世祿兩人合力捉住廝殺,孫祖壽和尤世祿也是遼東軍中少有的猛將,原本以前他們一對一對着阿濟格都不在話下,現在由於寧遠缺糧,就是連他們這些將官都吃不飽,而且還又力戰多時,兩個人才堪勘擋住了阿濟格,不然又不知道多少大明官兵死在了他的槍下。

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1章 寧遠(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3章 軍校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5章 歸順(一)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8章 湘西長城(二)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4章 挑撥(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2章 演變(二)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三)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8章 九·一八(四)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11章 寧遠(二)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真相(四)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12章 袁崇煥(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10章 沈溪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5章 歸順(一)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13章 來信(二)第4章 迫從(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4章 真相(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6章 重陽賞菊(二)
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1章 寧遠(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3章 軍校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5章 歸順(一)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8章 湘西長城(二)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4章 挑撥(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2章 演變(二)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三)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8章 九·一八(四)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11章 寧遠(二)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真相(四)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12章 袁崇煥(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10章 沈溪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5章 歸順(一)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13章 來信(二)第4章 迫從(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4章 真相(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五)第6章 重陽賞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