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扶桑行省(四)

激情過後,周瀅寧膩在朱影龍懷中,拼命的吸着自己男人身上那股子特有的氣息,這是她這一輩子的依靠,她每考慮一件事,或者做一件事都是爲他考慮的。

這一刻,兩個人的心是貼的如此之緊!

雖說已經決定不少田、沈二人,但事情並沒有完,就這麼放過他們二人,便也是心中有些不甘,這件事上面他已經徇私了,一旦開了這個頭,將來就麻煩了!

“寧兒,你說朕生前先立下一道遺詔,等朕百年之後,將遺詔取出,按照遺詔上的人選冊立新君,你覺得怎麼樣?”朱影龍動了動懷中的佳人道。

其實“密詔立儲”制度,朱影龍自己也是思考了許久,這也是一個有利也有弊的制度,利的是諸皇子們不知道誰會成爲儲君人選,大臣們也怕站錯隊,不敢隨意的倒向哪一個皇子,這麼一來不管皇子們怎麼去爭去鬥,朝廷是穩如泰山,不會太影響到朝廷的決策,弊端就是這是一個理想化的想法,因爲朝局是不會因爲人的想象而變化的,這裡面複雜的很,不是三言兩語能說的完的。

周瀅寧身爲皇后,這麼些年下來,若是沒有一點政治眼光和前瞻性的思考那是不可能的,朱影龍從來沒有對她說過這個“密詔立儲”的想法,今天突然拋了出來,想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丈夫想做一代聖君雄主,胸中韜略那是千古未見,這等奇思妙想她也是頭一次聽到,不過她身爲人妻,人母,心中的想法不免也有些私心,雖說這個想法並沒有抹殺掉自己兒子成爲儲君的資格,但若是沒有了嫡長子的優勢,那就跟一衆兄弟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皇帝春秋鼎盛,妃子衆多,再生十個八個皇子怕都是沒有問題,到時候這花落誰家就真的難說了。

朱影龍見周瀅寧沉默不語,就知道她的內心也在做着複雜的鬥爭,這沒有什麼,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沒有辦法能夠迴避的事情,他想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但是這似乎是不可能的,有的時候妻妾兒女成羣並不是一種幸福,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難怪後世有一位帝王發出“願生生世世都不願生於帝王之家”的感慨!

君主立憲?朱影龍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也不是不願意去做,但是在中國固有的政治文化體系下,這怕是最不可能實現的一種制度,且不說大的經濟工業環境和人口素質,就一條,中國人特有的人情世故以及上千年傳下來的森嚴的等級制度,這就是一道無形的枷鎖,把“君主立憲”的想法給關了起來。

有的時候並不等於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了,就可以搞君主立憲了,這只是一些人可笑幼稚的想法!

因爲中國這麼大,只能有一個聲音!這是不容否定的鐵律!

在中國,要麼皇權一直存在,成爲至高的頂端,要麼就是將皇權拉下馬,大家一起平等,不過顯然整個世界環境還沒有進化文明到那個地步,所以不行,所以皇權必須還要有一段時間是存在的。

爲此朱影龍自己內心也是非常矛盾,自己究竟是歷史的推動者,還是毀掉了中華民族一次浴血重生的機會的罪魁禍首?

或者說因爲自己,中華民族會因爲要打破封建王權的至酷而會再流多少鮮血?打下一個大帝國並不難,難的是維持並將這個龐大的帝國發展下去,並且持續不斷的站在世界的頂峰之上。

但是誰都知道則不過是烏托邦式的一個可笑的想法,沒有千年不敗的王朝,這是鐵律,朱影龍自己想要做的是自己怎樣才能夠將這個帝國維持更長久的時間。

“皇上,你想做就去做吧,臣妾永遠都支持你!”周瀅寧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終於想通了道,皇帝是自己的男人,自己的天,兒子做皇帝也好,不做皇帝也好,那是他的命,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他特定的軌跡,如果兒子是做皇帝的料,她可以肯定丈夫選的接班人一定會是他!

“寧兒,有你的支持,朕就放心多了。”朱影龍感激的周瀅寧緊緊的摟在懷裡,親吻那如白玉般晶瑩的額頭道。

按照嫡長繼承製,皇后所出的第一個兒子應該無可爭議的成爲皇太子的人選,朱影龍並沒有說要廢除這個繼承製度,但“密詔立儲”制度的確立無疑是對這個制度的一種終結,尤其是在王朝選拔繼承人的這麼一件關乎王朝傳承的大事上面,這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實在是無人可知。

“咱這些皇子、公主們的功課都怎麼樣了?”朱影龍忽然想起,自己平日裡很少關心到自己的孩子,這個做父親的實在是有些失職,問道。

“你還知道你這個當爹的,連自己的孩子的學業都不關心一下。”周瀅寧委屈道,這些年她操持後宮,又要關心老的,還要關心小的,這後宮之首的皇后當的比誰都累。

“朕知道錯了,好了,你寧兒,你就給朕說說,不管皇子還是公主,你挨個的跟朕說就是!”朱影龍道。

“那臣妾可就說了。”周瀅寧理了理頭緒,清了清嗓音道。

“說,說,快說。”朱影龍有些急不可耐的道。

“那臣妾就從長公主徐影說起,影兒她天資聰穎,十分好學,只是不喜歡女紅,整天喜歡穿男裝,跟着一幫大臣的男孩子們混在一起,那些個無法無天的小祖宗喲,都管她叫‘大姐頭’……”

“豈有此理,怎把一個女孩子教育成這樣,這長大了還嫁得出去嗎?”朱影龍埋怨一聲道。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嘛!”

“這到也是,這到也是,嘿嘿!”朱影龍得意的一笑,誰叫咱是皇帝呢,還怕女兒嫁不出去嗎?催促道,“接着說,朕要聽聽這幫兔崽子在朕不在家的這段時間內都給朕鬧出些什麼事情來!”

“烺兒是諸兄弟之首,不論是詩書典籍,還是弓馬騎射在諸兄弟中是最刻苦用功的一個,他還有一個理想,就是想要跟他外公一樣,馳騁沙場,爲他父皇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做一個大將軍!”周瀅寧道。

朱影龍聽了之後甚是寬慰,頻頻點頭道:“等到烺兒十八歲成年,朕就讓他去軍隊中歷練,假如他吃得了那個苦,朕封他一個大將軍王也不無不可。”

“皇三子朱慈煜個性就比較文弱,詩詞歌賦倒也學的不錯,不過就是不喜歡那些經史子集一類的,這在諸皇子中也是一個另類,尤愛書法,董其昌董老可是喜歡,還想收其爲關門弟子呢,可沒有皇上您的許可,臣妾也不敢隨意做主。”周瀅寧接着道。

“這個好,書法能陶冶情操,三兒不喜歡那些個,就讓他跟董老學書法繪畫也不錯,朕雖然被人說成不學無術,可要是生出一個才子的皇子來,也是好的。”朱影龍並沒有不高興,皇子們各有喜好那纔好,省的都惦記一個皇位,大家斗的你死我活的,這都沒勁!

“四公主朱紫雲,打小就喜歡擺弄那些歌壇壇罐罐,上一次一把火差點將淑妃妹妹的儲秀宮給燒了,自己也給燒的跟黑鬼似的,嚇得淑妃妹妹哭的跟淚人似的……”

“這丫頭,不會在做什麼化學試驗吧,她纔多大的膽子?”朱影龍吃驚的道。

“臣妾也不知道,就是後來聽她自己說不知道放錯了什麼粉的,就差點燒着了,後來淑妃妹妹將她那件做試驗的房子給封了,不讓去,這才平安無事了。”

朱影龍砸吧一下嘴巴,自己還生出這麼一個求知慾強的女兒來,要好好培養一下,說不定成爲一個能跟居里夫人差不多的存在來!

“下面該說咱們那寶貝兒子了把?”朱影龍問道。

“別說他了,一說他,臣妾就來氣,這孩子太頑皮了,上課的時候不認真學習,就喜歡聽故事,還用香蕉皮捉弄先生,差點吧先生摔的骨折,這還不算,上書掏鳥蛋,御花園那蓮花池裡捉魚,這就沒有他不敢幹的!”說起兒子的管教,周瀅寧真有些力不從心。

“你呀,這是慈母多敗兒,這混小子,看朕怎麼教訓他!”朱影龍一聽之下,有些光火道,尊師重道,這可是咱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要是頑皮一些也就罷了,這連老師都捉弄了,就不能饒恕了!

“臣妾有錯。”周瀅寧忙道。

“算了,這也不能怪你,畢竟你是他的親孃,這孩子朕要親自教育他!”朱影龍決定道,“接着往下說。”

夫妻二人絮絮叨叨的談了半夜,直到黎明時分這才昏沉睡了過去。

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1章 周王(一)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5章 藏寶圖(二)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五)第7章 南下(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4章 脫身(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2章 整合(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4章 黔驢技窮(三)第9章 海蘭珠(一)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4章 迫從(二)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4章 挑撥(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8章 交換(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12章 東林黨(二)第7章 南下(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10章 秦淮(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五)
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1章 周王(一)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5章 藏寶圖(二)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4章 被迫遷都(五)第7章 南下(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4章 脫身(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2章 整合(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4章 黔驢技窮(三)第9章 海蘭珠(一)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4章 迫從(二)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4章 挑撥(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4章 被迫遷都(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8章 交換(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12章 東林黨(二)第7章 南下(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10章 秦淮(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