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

山東姓張,至少張大娃是這麼認爲的。

南至淮安,北到大清河一線,西起陽谷東到大海,囊括了大半個山東和半個黃淮,全都是張大娃的實力範圍,山東王的名號可不是說着玩兒的。

現如今的張大娃再也不是往日裡的那個鄉野窮子,而是實打實的一方諸侯。

“山東王”張大娃威嚴日甚,生活起居都是按照諸侯的標準,不要說是一般的百姓,就算是朝廷委派的官員,若是不能表現的足夠恭順,“張大王”至少有一百種手段讓他收拾鋪蓋卷滾蛋。

如此囂張跋扈的張大娃,因此得了個諢號:張大王。

但是,這位張大王對李吳山的態度始終保持着絕對的恭敬。

聽說李大帥要來山東,張大娃親自率衆迎接,擺開的場面極是隆重,那叫一個客氣。

“哎呦呵,大娃你這場面不呢,光是擺這個場面就花了不少的錢吧?”銀雀兒笑呵呵的說道:“我聽韓福財他們說,你這個山東王最是有錢有勢了,家裡的銀子堆了好幾庫,當官的見到你都打哆嗦呢……”

“銀雀姊姊休要聽韓福財那烏鴉嘴瞎絮叨,我哪裡有什麼錢了?”

銀雀兒哈哈大笑着說道:“有錢就是有錢,又何必在我這裡哭窮?我又不查你的賬……”

李吳山笑道:“你有沒有錢我還能不知道嗎?張大王的名號總不是亂取的吧?”

“大帥這是笑話俺呢,俺就是大帥的一條狗,大帥讓俺咬誰俺就咬誰,保管往死裡咬。至於說我積攢的那些銀錢……只要大帥有使錢的用項,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鼎力相助的。至於說這張大王……都是別人隨口亂說的,大帥說俺是那俺就是了,說俺不是俺就啥都不是……”

“再者說了,大帥難得到這山東地面上來一趟,這是給了俺天大的臉面,這迎送之事怎麼也不能寒酸了,總是要用些銀錢的麼……”

自從底定天下局勢以後,李吳山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大旗莊,這還是他第一次深入到大旗軍實際控制的地面上。

而這次出行的首站,就選在了山東。

這一次來到山東,並非只是李吳山一人,他帶着一家子全都來了。

爲了迎接李大帥,張大娃專門把府邸裝飾一新,做足了準備,也着實花費了不少的銀錢。

“平少爺可真是一表才才,看看着眉眼,像極了大帥呢。”既然李吳山帶着一家子來了,張大娃的一家老必然是要作陪的。酒席之間,張寡婦不停的誇讚李吳山的這一雙兒女:“還有燕姐,也是周正的很,實打實的就是個美人坯子呢。當年我給你爹孃保媒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天作之合……”

作爲張大娃的老孃,張寡婦總是有意無意的說起當年爲李吳山和銀雀兒保媒的事兒,無形之中就把關係拉的更近了些。

李吳山的心情似乎非常不錯,每次張大娃敬酒都會酒到杯乾,片刻之間就已有了些醺醺之態,話也就顯得有些多了:“你在這山東地面上做的那些個事情,我多是知道的。你這個人,忠心還是有的,只是太過於跋扈了些。旁的不說,就說去年黃河決口的事兒吧,着實給我惹了不的麻煩,朝廷裡邊對你的風評可不怎麼好哇……”

去年春汛黃河決口,七個縣頓成澤國,光是受災人口就有二十幾萬。“張大王”一口氣斬了大大十三個官員,幾乎將河道衙門徹底清洗了一遍。然後將“火線提拔”了一批親信,轉眼之間就把朝廷的河道衙門變成了自己的“後花園”。

爲了這事兒,江南的言官們參奏山東張大娃的摺子鋪天蓋地,幾乎把他罵翻了。

總的來看,這事兒張大娃並沒有做錯:水患嚴重,就算是說破了天那也是河道衙門的責任。以非常嚴厲的態度追究責任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但張大娃卻做的太過分了:朝廷的官員就算是犯了錯,也應該由朝廷處置,輪不到你張大娃打掉他們的烏紗帽,更何況直接拉出去砍頭這麼血淋淋的手段?

就算是出於“災情緊急”“安定民心”的考慮,勉勉強強能把擅自屠殺朝廷官員的罪名遮掩過去,但你卻換上了自己的人,這算怎麼回事?還有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

“朝廷算個鳥!”在公開場合的時候,張大娃還會保持着對朝廷的那麼一點點最起碼的尊重,但是在這種完全私下的場合,尤其是在李吳山面前,張大娃不對自己的跋扈神態做絲毫遮掩,反而理直氣壯的說道:“我就砍了幾個吃糧不幹事的狗官,朝廷能把我怎麼樣?再者說了,這也是爲了安置咱們大旗軍的弟兄,只要大帥不說啥,輪得到朝廷胡說八道?我這就是聾子殺豬,聽不見他們瞎哼哼……”

“這天下是大帥打下來的,這山東就是我……就是大帥給我的,我才懶得理會什麼鳥的朝廷……”

張大娃的這個說法,幾乎代表了大旗軍的態度:這江山是我們血裡火裡打下來的,是用人命硬堆出來的,我們只服從李大帥,至於江南那個鳥毛的朝廷……根本就懶得理會。

李吳山笑了笑,並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做任何深究,而是哈哈大笑着說道:“張大娃啊張大娃,我還是那句話,你這個人忠心肯定有,終究是格局太了些。你瞅瞅人家三娃子,可就比你強多了……”

雖是一奶同胞,但張三娃的成就卻遠遠超過了張大娃。

實際控制從倭國到呂宋的所有土地和人口,還有廣闊無垠的海疆,幾乎囊括了半個東太平洋沿岸,這個格局可不是一個的山東可以比擬的。

“嘿嘿,三娃子是大帥手把手教導出來的,肯定比我強,何況三娃子手中還捏着一支海軍……”張大娃笑道:“三娃子是俺親兄弟,他有出息我也是高興的呢。”

“要不怎麼說你就不如三娃子呢,你子就是太沒有出息了。”李吳山笑道:“我這次來到山東,可不管是爲了遊山玩水吃吃喝喝,還有正事要和你仔細商量……三娃子那邊的情形你應該是知道的吧?”

“知道一些。上個月三娃子還來信了呢……”

“三娃子和鄭家不和,這事你也是知道的吧?”

不說這個事情還好,李吳山一提起來,張大娃頓時火冒三丈,在酒席之間就破口大罵起來:“鄭家算個什麼東西?典型的人,若是我當場就和他們翻臉了,不就打仗麼?咱們大旗軍怕過誰?”

雖然張三娃已經成了太平洋東岸的霸主,但卻並不是事事順心,反而憋屈的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鄭家不和,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和整個兩浙嚴重不和。

潞王臨死之前,曾經組織過遠征軍,由當地的富商出錢贊助鄭家攻打爪哇,與荷蘭人打了個熱火朝天。

開始的時候,這種純粹海盜式的搶掠行徑確實讓很多人大發橫財,甚至一度攻佔了不少島嶼。但是,荷蘭人終究是昔日的海上霸主,不是任人欺負的軟柿子,沒過多久就組織起了強大的海上力量,給這些來自大明朝的“海盜們”迎頭痛擊。

鄭家吃了大虧之後,馬上向呂宋的張三娃求援。

正有擴張想法的張三娃馬上出動了艦隊,與荷蘭人展開了一場血戰,雖然最終擊敗了荷蘭人的主力艦隊,卻落了個狗咬尿泡空歡喜的局面:不論是鄭家還是兩浙的海盜,竟然不允許張三娃登陸爪哇諸島,只是給了張三娃一筆錢作爲“勞務費”,拒絕讓他插手爪哇事宜。

大旗軍何曾吃過這樣的大虧,一時間羣情洶洶,大有對兩浙那些海盜動武的架勢,要不是李吳山竭力彈壓着,張三娃就真的和以鄭家爲急先鋒的閩浙勢力開戰了呢。

“我就不信鄭家的那幾條破船能打得過三娃子,他們之所以如此的不要臉,就是吃準了大帥不想內戰,要我說呀,就應該讓三娃子直接打過去,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

“沒那個必要。”李吳山笑着擺了擺手:“爲了爪哇的那幾個破島就撕破臉真的不值,我已給三娃子下了別的命令,讓他繼續南下,去攻佔澳洲。”

攻佔了呂宋之後,尤其是盤踞在爪哇的荷蘭人被趕走之後,通往澳洲的海里已經完全打開了。

征服澳洲佔領那裡的計劃書已經得到了李吳山的批准。

一方大陸絕對比爪哇諸島要重要的多。

雖說澳洲已經有了紅毛鬼,但卻數量稀少,順利攻佔澳洲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

“這澳洲廣袤無比,其幅員差不多相當於大明國,憑藉三娃子的海軍肯定不夠,必須要有相當數量的陸軍墊底,才能實現有效佔領。”

“你也知道咱們大旗軍的規矩,誰打下的地盤就算是誰的。”李吳山笑道:“韓福財、湯江流、莫田基還有楊樹林,他們幾個都搶着要去澳洲,他們已經擬了具體的方略。攻佔澳洲之後,周圍諸島全都歸三娃子所有,澳洲本陸三娃子不得插手……”

借三娃子的力氣給自己謀實惠,這不就是鄭家做過的事情麼?

“我曾經仔細看過他們的方略,覺得比較可行,只是這還不是還有你呢麼?”李吳山舉起了酒杯,一口氣喝了個乾淨:“咱們大旗軍最講究的就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於是乎我就是想到了你。”

“你要是願意去打澳洲,我還是那句話,只要是能打下來那片地盤就算是你的了。要是打不下來,那是你子沒出現也怪不得別人,你到底願意不願意……”

“我願意,我一百個願意啊。”張大娃已經下意識的站立起來:“我和三娃子打配合,絕對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字,更何況還是嫡親的兄弟。無論澳洲最終是張大娃盤子裡的菜還是張三娃的口中食,都是屬於他們張家的利益,根本就是一回事兒嘛。

若是由張大娃去打澳洲,就不存在海陸相爭的說法,而且一定會更加默契更加和諧。

“那好,既然你想去,那我就把澳洲許給你了。”李吳山給張大娃倒了一杯酒:“回頭我讓參謀部出個作戰計劃書,你們兄弟參詳一下,好好的準備準備……”

張寡婦第一個反應過來,趕緊說道:“大娃子你傻了麼?還不趕緊給大帥磕頭?這是裂土封疆呢!”

將那麼大的一片地盤許給了張大娃,絕對是裂土封疆般的莫大信任。

“你先別忙着磕頭!”李吳山笑道:“咱們需得先把醜話說在前頭,若是你子不濟,佔不住澳洲,我就要換湯江流他們,到時候澳洲就不是你的了。若是你真的能夠替我佔住那裡,這山東之地我是需要收回的。”

用澳洲交換山東,這纔是李吳山的本意。

對於澳洲那邊的情形,張大娃知道的並不多,僅僅只是有一個比較模糊的印象:那是一片孤懸海外的大陸,廣袤之極,但卻是一片典型的蠻荒之地,甚至可以說是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但那片地盤真的很大,具有難以拒絕的誘惑力。

稍一猶豫,張大娃就答應了下來:“好,既然大帥這麼說了,那俺就這麼辦。若是俺攻下了澳洲那塊地,大帥就把這山東之地另委他人。若是俺們兄弟攻下了澳洲,那……澳洲就是俺的了……就是俺替大帥統轄了。”

“不用替我統轄,你打下來就是你的。應還是不應?”

“應了!”

用一省之地換一個大陸,絕對划算啊。

“你應的這麼痛快,分明就是翅膀硬了想要單飛的心思……”銀雀兒笑道:“你在山東,咱們老爺在大旗莊,離的這麼近,怕是你早就不想受老爺的轄制了呢……”

張大娃確實有這樣的心思。

雖然張大娃早就成了山東王,但他離李吳山太近了,就好像在頭頂懸着一座永遠都無法逾越的大山,無論他想要做什麼都必須先考慮李吳山的感受。

所謂的山東王,只不過是替李吳山看守山東而已,雖然位高權重卻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諸侯。

要是去了澳洲,那就不一樣了。

天高皇帝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尤其是在唯一的海路聯繫掐在自己的親兄弟手中,就可以更加的肆無忌憚。成爲澳皇……至少是一個澳王,世世代代的統治那片廣袤的土地,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北邊的周國柱,西邊的郎太平和桑德子,不就是這麼幹的嘛!

在李大帥的羽翼之下,他們都是角色,時時事事都要受到李吳山的轄制和影響,一旦放出去就真的成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形勢,廣闊天地大有作爲呢。

要是真的成就一番事業,就不能始終停留在李吳山的陰影之下,一定要走出去,而且是走的越遠越好!

離開了山東之後,李吳山一家人繼續南下,出了淮安之後到了揚州。

先是到梅花山憑弔了史可法,然後登門拜訪了史德威和史環,稍做停留之後又去了泰縣,和駐守在當地的劉良佐見了一面。僅僅只停留了兩日,就泛舟長江逆流而上了……

淮右、江西、湖廣諸地,李吳山一家人每到一處,就受到當地的熱情歡迎……

四個月之後,當轉了一大圈的李吳山再次回到大旗莊的時候,已是天高氣爽的初秋時節。

“老爺,張大娃率一萬一千戰兵揚帆出海,由張三娃的艦隊護航,分三批出海了,會在呂宋進行一次集結,然後就要南下攻澳,這是他的書信……”

李吳山並沒有看張大娃的這封信,而是微微一聲嘆息。

攻佔澳洲,確實是總體戰略的一部分,但是在這個宏大的戰略當中原本沒有張大娃什麼事兒,鼓動張大娃出兵攻澳,完全就是出於政治需要。

現在的大旗軍已不再是一種必要,李吳山必須爲昔日的大旗軍將士們找到新的出路。

隨着學生兵的崛起,大旗軍的衰落只不過是一個最後時間問題,這個盤根錯節的武裝團體只接受李吳山的轄制,若是沒有了李吳山,很難說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杯酒釋兵權這種事,李吳山不是做不到,如果他強行收取大旗軍的所有權利,誰也擋不住他。但大旗軍是一個體系,而不是某幾個人,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大旗軍解散,必須做出相應的安置。

讓大旗軍出兵海外,就成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也是唯一切實可行並且可以被大旗軍將士接受的辦法——雖然這個辦法一點都不完美。

李吳山這次攜帶全家“出遊”,其實就是出於這樣的目的。

隨着越來越多的老舊大旗軍走出國門,參與到各處的征服戰爭之中,國內的大旗軍數量越來越少,對於國內的影響也越來越了。

曾經叱吒風雲的大旗軍正變得越來越分散,到海外去實現他們的抱負和雄心,正在逐步退出大明朝這個狹的舞臺。

在大明朝這個舞臺上,新一輩的年輕人正在取代他們的父兄,成爲主宰乾坤的力量粉墨登場。不僅僅只是在軍事層面上,而是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一章 吃大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三百零八章 導火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十六章噩耗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一章 吃大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三百零八章 導火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十六章噩耗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