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噩耗

經過一番“激戰”之後,“乙”字隊最終以微弱的“點數”優勢取得一場險勝,摘得這次對抗賽的桂冠,順便把彩頭攬在手中。

曾經在上一次對抗賽中獲得冠軍的“丁”字隊惜敗,奪得第二名。

訓練時間最短的“戊”字隊竟然得了個季軍,看似有些意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因爲這個隊中全都是年輕力壯的棒夥兒,得個第三名也是很正常的。

對於大旗莊的鄉親們來說,這個結果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不管怎麼說,那片讓人眼饞的水澆地都沒有落在外人手中,而是留在大旗莊,這就夠了。

而那些衝着獎金來的外村人也相當滿意:平日裡作訓之時能賺錢了糧米,比賽的時候還能得到不菲的獎金,這麼美意的事情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和那些因爲得獎而歡天喜地的民兵相比,李吳山顯然更加高興:民團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戰鬥力,至少已經成長爲一支事實上的武裝力量。

付出了那麼多銀錢糧米和心血,不就是爲了這個嘛。

但李吳山卻知道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已經擁有五個大隊六百來號作戰人員的大旗莊民團,看起來已經發育成熟,但卻還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而只能算是地方武裝。究其根本,就是因爲大旗莊民團還缺少一個最核心的東西——軍魂!

民兵們能夠快速成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利益驅使,這個民團其實就是李吳山用揠苗助長的方式建立起來的,民兵們根本就不知道爲何而戰,也沒有核心的軍事思想,就好像沒有靈魂的傀儡一樣。

大旗莊民團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架構和組織度,和同時代的軍隊相比,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看起來很象那麼回事,其實距離“強軍”二字還相差甚遠。

軍魂的建立需要相應的思想建設和血火考驗,軍隊可以速成,但軍魂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就算是李吳山再怎麼着急,也是沒有用的。

比賽過後,當場頒發獎金——這種事情必須立刻兌現,才能極大的調動民兵們的訓練熱情。當然,李吳山並不會直接把成堆成堆的銀錢直接發給民兵們,而是使用布帛、糧米等物品抵衝。

自古以來,民間就很少真的使用銀子和大堆的銅錢,而是在交易的時候採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在鄉民們的心目當中,糧食、鹽巴、布帛這些東西就是比銅錢還要硬掙的硬通貨,李大老爺給大家發東西,比直接給錢還要實惠一些——這樣可以避免商人的盤剝。

領到糧米、鹽巴、布帛的民兵們歡天喜地,一個個全都笑的合不攏嘴兒,那個民兵家屬更是心滿意足,盤算着如何才能進一步改善家裡的生活水準。

頒獎環節結束之後,出手闊綽的李吳山李大老爺又擡出早就準備好的雜和麪饃饃和風乾的臘肉,還專門從釀酒作坊里拉來兩車自產自釀的“高粱燒”,作爲一種福利就地款待民兵們。

拿了獎金,還有酒有肉,這樣的好福利哪裡找去?民兵們全都敞開肚皮山吃海喝,彷彿一場狂歡盛宴。

在這場狂歡的過程當中,李吳山李大老爺當場宣佈了一個重大的消息:每一個民兵大隊的隊長都會得到一個隊總的職銜,每個旗的旗長也會被任命爲旗總,並且很快就會上報官府等待批准。

按照朝廷體制,隊總是個從九品的武職,芝麻綠豆一般簡直低的不能再低了,但是對於這些捏了一輩子老鋤頭的鄉民而言,卻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這就意味着當官兒了。

作爲民團的頭目,甭管幾品官都不能拿到朝廷的一文錢或者是一粒米,但卻相當於得到了一個朝廷認可的出身。哪怕這種任命僅僅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性質的東西,也讓那些個剛剛“出民爲官”的隊長們有了種“平步青雲”“一步登天”的榮譽感,這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啊。

至於說更低一級的旗總,根本就沒有品級,充其量也就算是官軍當中的兵頭目罷了。但是對於這些鄉民而言,卻代表着升官的希望,只要肯賣力氣好好幹,說不準明年的這個時候也能混個“有品級的一官半職”呢。

從這一刻開始,李吳山就給了大旗莊民團一個自創的建制:分巡武備李吳山李軍門自然是絕對是一把手,總教官劉三房是二把手的軍事長官,下設五個從九品的隊總和二十五個沒有品級的旗總,一百多個伍長,總算是象那麼回事了。

這一百多個剛剛被李吳山提拔上來的軍官無比志得意滿,紛紛上來向自己的直屬上司敬酒,搞的好像梁山好漢的分贓大會!

這場所謂的酒宴持續時間很長,一直到了暮色降臨之際,作爲校場使用的打穀場上依舊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就在這個時候,張寡婦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在人羣拉起張大娃的手就走。

現如今的張大娃已是一名光榮的民兵,正式身份是大旗莊民團“乙”字隊二旗四伍的士兵。這孩子對外宣稱已十七了,其實真實年齡是十五歲,嘴巴上剛剛冒出一抹細密的絨毛。如同所有急於長大的少年一樣,爲了證明自己是條真正的漢子而不是孩子,咬着牙吃了幾碗酒勁很大的“高粱燒”,臉色紅的如同猴子腚,嘴巴里噴着酒氣對自己的親孃說:“幹啥哩?俺還要和大家夥兒一起吃酒……”

“還吃個屁!”張寡婦高聲的叫罵着,一巴掌拍在兒子的腦袋瓜子上:“再吃連命都沒了,快跟娘回家去……”

不管怎麼說張大娃都是民團的正式成員,平日裡總是裝的象個大人一樣,現在被老孃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打了一巴掌,落了個沒有臉面,心中很是不忿,將身兒一扭掙脫了張寡婦的拉扯:“民團的事情還沒有完,大家都沒有走,我也不回家……”

“再不回去就淨等着當死鬼吧,”張寡婦心疼兒子,再也顧不得掩飾什麼,急赤白臉的大叫着:“辮子兵已經攻破了縣城,眼瞅着就要殺過來了,趕緊跟我回家收拾收拾跑路要緊!”

此話一出,衆人皆驚,忍不住的朝着南方望去。

昏暗的夜色當中,幾點赤色的火光若隱若現,片刻之間就變得熊熊烈烈,生生的映紅了半邊夜空。

北運河沿岸的烽火臺已經點燃了!

辮子兵真的殺過來了!

熱鬧喧囂的打穀場上頓時鴉雀無聲,死一般的沉寂。

早在今年的二月中,辮子兵就已經殺進了關,而且鄉親們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但卻並不怎麼在意,因爲類似的事情已經歷過不是一回兩回了,早已司空見慣甚至變得麻木了。

自崇禎朝以來,清兵數次入關大掠,搶走很多人口、牲畜,每一次都殺的大明官軍退避三舍,甚至有好幾次直接就把京城給圍了,真不是多麼稀罕的事情。

因爲清兵入關搶掠的次數太過於頻繁,鄉親們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八旗辮子兵只會朝着人煙稠密的富庶之地進發,就算是京城附近出現一些人馬,也不過是爲了起到牽制的作用而已。雖然八旗兵和大明官軍屢屢在京城一帶鏖戰,但大旗莊附近卻是血火刀兵中的一方世外桃源,辮子兵從來都不會騷擾到這一片地方。究其原因,就是因爲沿河十三莊距離北運河太近,辮子兵若是深入到這裡來,很有可能會被沿河而上的勤王之師給拖住,會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戰略局面。

以往的年份,辮子兵總是在深秋或者初春打破長城礙口,深入到關內大肆搶掠,這一次也不例外:清軍兵分三路,西路從宣府直插晉西北,中路從瓦房溝一帶深入到京師附近,東路則從將軍石破關而入一路南下。

清兵的東路軍曾經一度逼近香河,到大旗莊的直線距離不足一百五十里,但鄉親們卻不怎麼害怕,甚至沒有太當一回事。根據以往的經驗,清軍肯定會在香河東部一路南下。事實和鄉親們所料想的完全一致,清軍又按照往年的老路數朝着南邊去了。

所有的這一切,全都是玩濫了的老套路,完全用不着擔心。只是做夢也沒有想到,清軍沒有按照來時的路線原路返回,而是在飽掠一番之後直接攻打縣城,然後沿着北運河朝着西邊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吳山騰的站起身來,一把揪住張寡婦的衣衫領子:“清兵真的奔着這邊來了?”

張寡婦被李吳山那兇狠的眼神嚇的一哆嗦,結結巴巴的說道:“千真萬確啊,我看的真真兒的,整整十萬辮子兵,鋪天蓋地的掩殺過來。巡河營的官軍已經敗了下來,正朝着這邊撤退。得虧我跑的快,要不然呀,就回不來了呢……”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一百二十九章 熊衛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一百二十九章 熊衛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