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

第二日清晨,當李吳山帶着幾個民兵去土地廟緝拿“妖言惑衆”的吳瞎子之時,才驚訝的發現吳瞎子已經死了。

破敗的土地廟剛剛經歷過一場大火,被燒成焦炭的吳瞎子仰面朝天的躺着,那尊塌了半邊的土地公神像剛巧不巧的砸在他的身上。

吳瞎子到底是怎麼死的?是被燒死的還是被砸死的?誰也不清楚。

根據一些鄉民的估計,肯定是吳瞎子喝醉了酒,無意中踢翻了香火案,這才引發火災。慌亂中又撞翻了神像,被神像砸了個半死最終葬身火海,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個意外。

還有些敏感的鄉民,覺得這根本就不是意外,而是天罰。

吳瞎子整日裡散佈“十八孩兒掌神兵,泥潭之中躍大鯨”的讖語。漫天神佛惱怒他泄露天機,這才勾走了他的性命。要不然的話,那尊神像怎麼會那麼準確的砸在他的身上呢?

意外也好,天罰也罷,總之就是一句話:吳瞎子死了。

在這樣的年月裡,餓死在縣城裡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誰還會在乎一個老神棍的死活?

作爲本地的富戶,本着積德行善的原則,在給縣衙送去“吳瞎子意外橫死”的消息之後,李吳山出錢置辦了一零薄棺,將吳瞎子安葬在土地廟之後的山坡上,還讓六斤他們幾個孩子在墳前給吳瞎子立了一塊薄薄的木碑……

李大老爺願意出錢安葬非親非故的吳瞎子,自然是因爲他心眼兒好,這絕對是樁積陰德的善行,引得鄉民廣爲傳頌,李大善人的名號更加響亮!

這事兒就好像春日裡的薄霧一般,很快就煙消雲散,再也沒有人記得了。

原以爲“讖語”事件已經結束,再也不會有他提起,但沒過多久就又出現了一樁更加神秘的事件:三月底四月初的時候,有才從青泥河中釣起一尾青鱗大黃魚,拿回家去之後赫然發現魚腹當中竟然有一卷帛書,書上寫着幾個歪歪斜斜的字兒。找人識字兒的看過之後才知道帛書上寫的是:十八孩子掌神兵,泥潭之中躍大鯨!

原本還有人以爲這句所謂的讖語是吳瞎子編派出來的鬼話,現如今吳瞎子墳頭上的草都三尺高了,讖言竟然又一次出現,頓時衆說紛紜輿論滔天。

“說不準這真的就是天意呢。”

“這叫啥?這叫黃龍出水天書現世,這世道啊……怕是不得安穩了。”

“那十八孩兒分明就是在說一個姓李的人,難不成說的就是李闖?”

“屁的李闖,吳瞎子活着的時候就闢謠過了,說李闖命淺福薄,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氣運,這個姓李的另有其人……”

“說來還真是奇怪呢,白毛狐仙出現在咱們大旗莊,出水的黃龍也在大旗莊,難不成讖語中中說的那個姓李的就在咱們大旗莊?”

大旗莊的鄉親多是國朝初年從山西遷過來的移民,多聚族而居,只有一家的姓李的,就是李吳山李大老爺了。

但若是說李大老爺就是天命所歸的那個人,又實在難以取信於人。畢竟李吳山不過是個鄉下土財主,若說他能改天換地,肯定不會有人相信……

這種事情本就是虛無縹緲,再加上各式各樣的猜測和五花八門的引申,自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卻在鄉民的心底埋下了一粒種子,只要遇到合適的天氣,就一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和讖語有關的謠言大家都不要信,也不要傳,要不然的話縣裡一定會治你們一個妖言惑衆的罪名。”關鍵時刻,李吳山主動站了出來,公開表示謠言不可信。

“禁則佳”是千古不亙的道理,越是官方明令禁止的東西,就越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民間也就傳揚的更厲害。有些人甚至覺得讖言中說的那頭“大鯨”很有可能就是李吳山李老爺,只是現在時機未到,暫時看不出來罷了。

開創國朝的太祖洪武皇帝,年輕的時候做過放牛娃、乞丐,還當過和尚,後來不照樣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開創了煌煌大明的嘛。李吳山李老爺的出身可比當年的太祖洪武皇帝高多了,說不準以後也能開創出一番局面呢。

不論外界的謠言傳的多麼厲害,李吳山卻始終不爲所動,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來訓練民團。

這個時候的民團早已今非昔比,已經擁有了五個齊裝滿員的大隊,正式成員超過六百人。除了“甲”“乙”“丙”三隊都是大旗莊本鄉本土的村民之外,其他三個大隊則全都是外鄉人。

所謂的外鄉人,其實就是附近幾個村落的民衆而已,彼此相聚並不遙遠,全都屬於“沿河十三莊”的範疇之內,可以算是大旗莊的近鄰。

說起“沿河十三莊”,就得先說說大旗莊一帶的地理形勢了。

青泥河是桑乾河的支流之一,是附近這一帶唯一的地表水源。流經大旗莊之時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彎,形成一個倒置的“u”字型河灣。河灣之內總共有十三個村落,而且每個村落當有一個“莊”字,故而得名。

這十三個村莊有大有,規模最大的大旗莊、大王莊差不多有千把人口,王莊、張家莊那樣的袖珍型村落則只有三幾十戶人家。十三個村落的百姓們沿河而居,全都聚攏在青泥河的河灣之內,彼此雞犬之聲相聞多有往來。比如說孫家莊和大旗莊之間僅僅只隔着一道土嶺子,那邊有人罵大街這邊都能聽的清清楚楚,除了村落的名字不同之外,其實已經可以算是“同村人”了。

李吳山李老爺在大旗莊辦民團募民兵,給出的待遇極是豐厚,各村各莊的鄉親們紛紛前來加入,讓民團的規模再一次急劇膨脹。

和大旗莊的鄉親們一樣,大家如此熱心的加入民團,並不是爲了“保家衛國”,而是爲了討生活過日子。

李老爺給民兵的待遇實在是太好了,與其打短工做苦力,還不如直接給李老爺當民兵來的爽利,有吃有喝還有穀子和鹽巴,若是能夠成爲一等兵,不僅每個月都有不菲的月份前,冬夏季節還有補助,這麼美滋滋的營生真是打着燈籠都找不到哩。

辛辛苦苦的給地主家扛長活打短工,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鬥糧,就算是再怎麼愚笨之人,也能算出民兵的好處來。

當民兵,隔日訓練一次,根本就不耽誤家裡的農活,傻子纔不幹呢。

尤其是李老爺把那片河灘地作爲彩頭分給在比賽中獲勝的民兵之後,很多年輕力壯的後生心思就開始活動了:只要訓練的時候肯賣力氣,就一定能夠在今年夏天的比賽中獲勝,到時候就能分到幾畝上好的水澆地了。

沿河十三莊的總人口才不過六千多人七千不到的樣子,光是加入民團成爲民兵就有六百多人,幾乎把這一帶的年輕丁壯抽調了一半,真可以算是全民皆兵了。

李老爺的民團不光需要能踢能咬的民兵,還需要其他人手。比如說做飯的幫廚、幫竈,整備器械、分發糧米的幫工,反正只要肯吃苦,總能找到一份工作。各村子的閒漢和健婦們無不趨之若鶩,紛紛來到大旗莊找一口飯吃。

算是雜七雜八的各色人等,依靠民團吃飯的人數已經破千了,差不多相當於沿河十三莊每兩家就有一個參與其中。

現如今各個村落的人們說的唸的都是今夏的比賽,除了刻苦訓練之外,全都把心思用在如何作戰上。

怎樣才能打出更好的配合,怎樣突進,怎樣進攻,怎樣才能在比賽中擊敗對手,等等這些本不屬於鄉民範疇的東西全能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李老爺懸出的彩頭實在是太誘人了,大家都想得到那片旱澇保收的水澆地,所以人人努力個個爭先,這些個土包子們好像全都成了作戰前線的大將軍,張口閉口就是“誘敵深入”“分進合擊”之類的戰術術語。

隨着比賽日期的臨近,李老爺再次加碼:按照去年的約定,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肯定會得到那片上好的水澆地。第二名也不會白忙,每個人可以得到五緡銅錢,第三名三緡,第四名一緡,最後一名……都最後一名了,當然也就沒有額外的彩頭了。

這個消息一公佈,就好像是鼎沸的油鍋裡撒了一把鹽,不光是每一個民兵熱血沸騰,就連那些民兵家屬也眼紅心熱起來。

“五緡錢吶,足夠一家子整年的用度了,千萬要好好打,就算得不到第一,撈個第二也是不錯的。”父親囑咐當民兵的兒子時這樣說。

“若是打輸了,就不要進這個門兒,自打嫁進這個門,連件子像樣的衣衫都沒有置辦過,全指望你打贏了過一過好日子哩。”媳婦兒對丈夫這樣說。

夏收夏種過後,在一個晴朗的好天氣裡,第二屆大旗莊民團演習正式拉開了序幕。

沿河十三莊的鄉親們,只要是能走動的全都來了,這可謂萬人空巷。男人女人,老人娃娃,全都圍攏在大旗莊打穀場之外,實在沒有空閒地方就上樹上房也要瞧個紅火熱鬧。那些個民兵家屬們則更是足尺加三,竟然帶着嗩吶鑼鼓組成了鄉土版的拉拉隊,在民兵們激戰正酣之際搖旗吶喊助威鼓勁。

這一日,安詳寧靜了半年的大旗莊如同鮮花着錦烈火烹油,好不熱鬧!

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三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
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三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