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封賞

聽到李植的話,皇極殿中的百官們一個個興奮莫名。

要論功行賞了。

以前每一次李植升官,或者一鎮九省勢力的擴大,李植的麾下官員們都能得到賞賜。如果李植升官,那麼手下們就能隨李植的戰功一起報上朝廷,晉爵。如果李植的勢力擴張,官員們就會被提拔到更重要的崗位,升官,擔任更重要的管理者。

現在李植當皇帝了,一下子管理整個中國,大家的官位和爵位顯然都要更進一步了。

雖然李植對官場紀律管得極嚴,對官員的政績考覈非常看重,種種措施讓官員敢貪腐,但是李植給予官員們的薪酬是極高的。李植信奉高薪養廉,也願意給予好品質官員封妻廕子的物資條件。

所以對於“大齊”的官員來說,升官同樣意味着發財,是一件十分令人興奮的事情。當然,這和明朝文官們靠上下其手破壞社會秩序發財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最後造成的社會後果更是完全不同。

當然,從儒生的角度看,李植當皇帝並不一定是大齊官員的好消息。從中國的歷史上來看,當了皇帝后就開始打壓功臣的皇帝比比皆是。宋太祖趙匡胤當了皇帝后就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更是一批一批地屠殺元老功勳。

但是“大齊”的官員們瞭解李植,卻不懷疑李植會對下屬發難。

李植是不一樣的皇帝,李植的目光並不侷限在中國這個東亞大陸的土地中。李植是要帶領漢人殺向全世界,讓炎黃的子孫佔領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的。從這個出發點來說,李植不可能做自斷雙臂的事情。

百官們欣喜地對視了一眼,然後看到李植從皇位上站了起來。

如果朱由檢在這裡,是絕對不會輕易從龍椅上站起來的。大明的皇帝都是靠血緣繼位,並沒有威望和功績,講究的是天子威儀垂拱而坐。

但李植不同,李植做出的事業惠及所有天下百姓,讓每個人都得到了利益。就算是他孤身站在荒野中,路過的百姓們也沒有一個會不尊敬他。李植並不需要時時刻刻端着天子的架子塑造權威。

他在高臺上左右走了走,仰頭看着皇極殿的雕金柱子,摸着嘴脣想了想。

最後他停了下來,淡淡說道:“鎮南伯李老四隨朕南征北戰,更率南路軍遠征中南半島,平東南亞,克印度,勞苦功高。”

“朕封李老四爲大齊鎮國公,以彰良將開疆拓土之功。”

聽到李植的話,巍峨皇極殿中的百官們不禁對視了一陣。

伯爵上面是侯爵,侯爵上面纔是公爵。本來按道理,李老四是該先升侯爵才升爲公爵的。但是李植十分看重李老四取得的成績,直接把他提拔爲國公。

國公上面就是王爵了。李老四現在在印度已經打敗了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如果繼續揮師北上直取西北,攻取已經在虎賁軍面前喪膽的中亞,是不是要封王了?

衆人對視了一眼,暗道開國以後就對付功臣這種事情果然和李植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李老四的爵位可以看出來,李植雖然做了皇帝,卻不準備做一個絕對權威的中央帝王。只要下屬立了功,李植是可以以王位封之的。國公和王位不是一般的爵位,按照中國的傳統,那是權威大到碾壓地方官的稱號。

在這個公德元年,也就1655年的通訊條件下,有線電報還不能建設到每一個前線。比如想從北京拉有線電報越過新疆的荒漠和中亞的高原連到印度去,那可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李植對印度的指示必須由輪船傳遞到印度去,那可能需要一、兩個月。

至於北美洲、大洋洲的地盤上,有線電報就根本無法越海傳遞命令了。而大齊現在的疆域不但越過大洋,而且高速擴張。

這樣的地理條件下,李植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指示海外的事情。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地方存在國公,甚至一個因功封王的功勳重臣在,那個地方基本上變成重臣的一言堂,變成一個高度自治的區域。所以在這種條件下,說王爵的重臣在外面是分疆裂土都絲毫不爲過。

李老四靠功勞做到了國公,距離王爵只差一步。李老四可以做到的,皇極殿中的衆人同樣可以做到,百官們一個個突然間都覺得無限的未來在等着自己。只要能創下功績,那麼什麼都是可能的。

李興呼吸急促起來,他睜大眼睛看着李植,等着李植宣讀對自己的封賞。

李植看了看李興,淡淡說道:“定興伯李興本是朕的胞弟,幾十年來忠心耿耿追隨朕,在南方大敗江北軍,功勞殊著。封定國公。”

李興眨了眨眼睛,略微有些失望。

他是李植親弟弟,本來以爲李植會至少封他一個郡王的。

顯然,李植雖然廣泛啓用親族中的可用之人,但並不會因爲這些人是自己的親族就肆意封賞。升官晉爵的標準還是功勞。

周圍的文官武將們還是紛紛轉身,朝李興恭喜。不過李興知道這些人其實是慶幸自己李興沒封王爵,自己沒封王爵就意味着最高爵位不會全部被李家人霸佔,那其他的平民官員就有機會立功取賞。

李興吸了口氣,虛虛朝周圍的官員還了一禮。

不過慢慢的他還是高興起來,畢竟一下子從伯爵升爲國公,這也很厲害了。李植現在到北京來了,會不會把天津的老國公府賞給自己?

李興想着想着,笑了起來。

李植擡頭想了想,沉默了一會,說道:“崔昌武慷慨激昂,爲國爲民毫無保留。朕命他在大明變法,他做得可圈可點。最後雖因爲廢帝朱由檢倒行逆施而失敗,但他不惜以一死明肅大義,此志足以令天下人動容。”

“崔氏本是清河郡人士,朕封崔昌武清河侯,以彪彰其人大公無私之精神。”

“待崔昌武傷愈復出後,令他擔任大齊首相,協助朕管理天下百姓。”

聽到李植的話,衆人對視了一眼。

崔昌武這個人,百官們沒一個不服。雖然說這個人在做紀檢工作時候殺了不少人,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因爲崔昌武實在太清廉正直,被崔昌武得罪的人真是找不到一點他的把柄。而在崔昌武被朱由檢關進天牢後,崔昌武在大齊的聲望更是達到新的高度。

崔昌武雖然資歷不是最老的,但是這個侯爵衆人口服心服。

李植沒有看百官的反應,以李植現在的威望,不管怎樣安排人事都沒人敢閒言碎語。

接下來的事情就按部就班,不需要李植一一宣佈了。

一個負責禮儀事務的小官看了看李植的臉色,走出來大聲喊道:“天子妻室崔氏貞良淑德,椒蘭惠質,奉爲大齊皇后母儀天下。”

然後他拿着李植昨天晚上寫好的封賞名單開始宣讀:“平東伯鄭開成老成有功,進平國侯。”

“鎮北伯鍾峰多謀善戰,進鎮國侯。”

“遼東巡撫鄭元克己奉公,升任東北三省都督,封北勤伯。”

那封賞的名單非常長,小官員一個個念下來,最後花了足足一個時辰,纔在狂喜的百官面前把封賞的名單全部讀完。

最後,皇極殿中的百官雖然都恭敬站着不說話,但殿中的氣氛已經陷入一種白熱化。

李植看了看眼睛發亮的百官們,沉默了好久。

最後他正色說道:“大家今日升官晉爵,不能沾沾自喜。世界很大,紅夷、英夷和白夷仗着遠在萬里之外的歐洲,還在挑釁我們。諸位權力變大,責任也就更大。要時時記住公德,記住這個民族的利益,要記住我們的使命是讓這個民族成爲世界的主人。”

百官們被李植嚴厲的提醒說得臉上一凜,一個個都從狂喜中清醒過來。

李興大聲喊道:“兄上聖明!我等豈敢絲毫懈怠?”

百官們齊齊雙手前揖,跪在了地上,齊聲喊道:“吾皇聖明!我等豈敢絲毫懈怠?”

第六百二十三章 晉商第四百零三章 安居樂業第七百零六章 爆炸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聖裁第四十章 曾作澤的新圓領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潰流賊騎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嚴寒第六百八十章 節度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兵威第十六章 進貨第一百六十九章 御賜衣冠鏡第八百四十六章 搶灘第六百九十七章 雲泥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琉球第一百六十九章 御賜衣冠鏡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術第四百章 自毀長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太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墳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地動山搖第六百七十五章 黑土地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青史留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欣喜的清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抓捕劉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風塵僕僕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首級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獨往矣第五十七章 現代化體檢第八百一十章 奇蹟第四百二十五章 豪紳第二百七十四章 使詐第三百一十五章 底線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勳第九百一十三章 大越國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撒旦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上馬車伕第二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王樸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曹將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闖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首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抵押貸款第五百二十三章 技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僕寺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六百九十章 錢謙益第一千七十五章 遊行第五百六十二章 火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陝西第四百四十九章 殺奴第八百四十九章 馬來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潰流賊騎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二百一十二章 招募新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灌溉水渠糾紛第四百四十二章 屠殺第五十五章 槍匠學徒制度第七百五十章 分公田第三百三十五章 蓋倫船第一千五十三章 工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湯若望第一千三十二章 尷尬今天剩下兩章推遲兩小時第一千三十四章 翻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阪第六白零五章 關寧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第九百六十四章 把柄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旗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皇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三十章 家丁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方六鎮今天第二更推遲兩小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中伏第九百一十章 義字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老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酒井忠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騎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一百三十九章 欣喜的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擊潰流賊步卒第一百零二章 衆將觀摩試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集兵今天剩下兩章更新延遲一個半小時第五百九十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七章 屠宰場第六百五十章 狙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光明第六百九十一章 耋耄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第二十九章 飛梭織布機 下
第六百二十三章 晉商第四百零三章 安居樂業第七百零六章 爆炸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聖裁第四十章 曾作澤的新圓領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潰流賊騎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嚴寒第六百八十章 節度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兵威第十六章 進貨第一百六十九章 御賜衣冠鏡第八百四十六章 搶灘第六百九十七章 雲泥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琉球第一百六十九章 御賜衣冠鏡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術第四百章 自毀長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太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墳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地動山搖第六百七十五章 黑土地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青史留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欣喜的清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抓捕劉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風塵僕僕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首級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獨往矣第五十七章 現代化體檢第八百一十章 奇蹟第四百二十五章 豪紳第二百七十四章 使詐第三百一十五章 底線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勳第九百一十三章 大越國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撒旦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上馬車伕第二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王樸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曹將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闖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首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抵押貸款第五百二十三章 技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僕寺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六百九十章 錢謙益第一千七十五章 遊行第五百六十二章 火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陝西第四百四十九章 殺奴第八百四十九章 馬來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潰流賊騎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二百一十二章 招募新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灌溉水渠糾紛第四百四十二章 屠殺第五十五章 槍匠學徒制度第七百五十章 分公田第三百三十五章 蓋倫船第一千五十三章 工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湯若望第一千三十二章 尷尬今天剩下兩章推遲兩小時第一千三十四章 翻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阪第六白零五章 關寧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第九百六十四章 把柄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旗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皇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三十章 家丁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方六鎮今天第二更推遲兩小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中伏第九百一十章 義字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老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酒井忠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騎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一百三十九章 欣喜的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擊潰流賊步卒第一百零二章 衆將觀摩試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集兵今天剩下兩章更新延遲一個半小時第五百九十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七章 屠宰場第六百五十章 狙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光明第六百九十一章 耋耄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第二十九章 飛梭織布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