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收成

六月初三,李植騎行在山東的鄉間,看着百姓們收穫豐收的麥子。

從李植的角度望過去,只看到夏日的明亮天空下,到處都是金燦燦的一片。金色的麥子彷彿是大地的衣服,把整個視野都鋪成了金黃色。

經過一年的賑災,山東熬過了這一年的旱災。如今新一年的冬小麥已經成熟,百姓們開始收割自己勞動的成果。鄉野裡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看到李植的國公儀仗,收割莊稼的百姓都遠遠朝李植鞠一個躬,然後就繼續忙他們的農活。

“報社總管”桓義華笑道:“國公爺,去年沒有旱災澇災,百姓們的收成不錯。餓了一年的肚子,百姓終於可以吃飽飯了。”

李植點了點頭。去年雖然算不上風調雨順,但是久旱不雨和水漫田野的情況都沒有出現,小麥都有比較穩定的產出。這樣一來,山東的賑災就算是完全成功了。

這一年,李植爲了賑災投入了一千三百五十萬兩白銀購買紅薯、稻米和米麪。雖然李植通過操縱糧價賺取了士紳七百萬兩銀子,但是還是另外花了六百五十兩銀子。可以說,打滅鄭家後抄獲的銀貨全部投入賑災了。

不過在李植財政吃緊的時候,他在日本又搶到一千萬兩銀子和兩百萬石稻穀。那些稻穀李植準備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而在日本搶來的銀子,李植準備用來擴大軍隊規模。

如今日本駐紮着五千兵馬,李植能用的兵力只有兩萬五千人,並不充裕。李植準備再募兵一萬。

李植正在鄉野間信馬由繮,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件新修的小祠廟。小廟顯然是土地廟之類的老建築改造的,看上去有些年份了。但小廟門口進進出出的婦孺不少,還有幾個孩童在祠廟門口玩泥巴,一副香火不絕的樣子。

李植走到那小廟門前一看,卻看到大門上寫着“李國公祠”。

桓義華看到那匾額,大聲說道:“國公爺,這是百姓給你建的生祠啊!”

李植愣了愣,跳下馬走進了廟裡。

廟裡上香的百姓看見李植的儀仗,都嚇得匍匐在地。李植走進小廟,果然看到生祠正中擺着自己的長生牌位。牌位前面的香爐裡插着幾十根燃盡的香,顯然老百姓十分感激李植,來上香的不少。

李植笑了笑,倒是覺得新鮮。以前只聽說官僚們拍魏忠賢馬屁給九千歲建生祠,沒想到在山東還有人給自己建生祠了。

李植在生祠裡休息了一會,這才帶着儀仗走了出去。但一走到了祠堂門口,就看到幾十個老人和農民捧着罈罈罐罐走了上來。

李植愣了愣,停住了馬。

那些農民走到了李植面前,一個個跪在了泥地上,給李植磕頭行禮,然後才爬起來。一個頭花白的鄉老手裡拿着一張大餅,激動得眼含淚花,大聲說道:“國公爺在上,我等小民是韓家村的村民,這一年全靠國公爺的紅薯活了過來。”

“如今莊稼豐收,我們算是熬過來了。國公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爲報。這一張大餅是我們莊稼裡新收穫的小麥磨成麪粉做的,請國公爺嚐嚐味道。”

李植剛剛被人刺殺,不敢隨意吃陌生人的食物,看了看桓義華。桓義華接過老農的大餅,一口咬了下去,咀嚼了幾口,笑道:“這冬小麥磨的麪粉口感不錯,今年百姓的口糧沒有問題了。”

那些鄉老和農民們看桓義華吃了餅,一個個又跪在了地上,給救了一省百姓的李植磕頭。

李植笑着扶起那個送餅的白老人,笑道:“鄉老何需如此大禮?”

頓了頓,李植說道:“大家放心,這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

天津靜海縣的農民蔡老大推着一車麥子進入自家院子裡的倉房裡,擦了擦頭上的汗。

這六月的天氣着實炎熱,蔡老大和媳婦收完四十多畝小麥田,整個人忙得和虛脫一般。身上的汗浸透了蔡老大的粗布衣服,他像是剛從水裡撈起來一樣。

然而雖然疲累,蔡老大卻是滿心的歡喜。

今年的收成,十分喜人。

蔡老大站在自家倉房裡堆得高高的糧堆前面,滿心的自豪。他用手在那麥堆裡抓了幾把,感受了那麥粒在手指尖摩梭的感覺,這才心滿意足地走出了倉房。

他一出門,卻看到二弟蔡老二一頭細汗的跑了進來。

“大哥!好消息!好消息啊!”

蔡老大拍了拍手,氣定神閒地問道:“什麼好消息?”

“津國公又募新兵了,這次招募一萬人,這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好事啊!”蔡老二抓着大哥的手臂,大聲說道:“大哥,我們一起去應募。若是當上大兵了,以後好日子就過不盡了!”

蔡老大看了看弟弟,想了想,說道:“我不去應募,你自己去吧!”

蔡老二愣了愣,問道:“大哥,你不想跟上津國公的隊伍,出人頭地?”

蔡老大笑道:“就算不去當兵也有好日子,我還是喜歡種莊稼,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

蔡老大確實有底氣拒絕虎賁師的誘惑,他今年的收入,着實不錯。

蔡家有二十一畝旱田,以前這些旱田要交七石的田賦,蔡家人苦不堪言。四口人每年只有十石的口糧,飯都吃不飽。蔡老大生了三個孩子,前面兩個都餓病餓死了,只有最小最瘦的一個還活着。

但這幾年,隨着津國公在天津統治的不斷深入,蔡家的生活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津國公均平田賦後,每畝地收田賦七升一合,蔡家只需要上繳一石半的田賦,收入一下子多了五石半的收益。因爲這均平田賦一項改革,蔡家的收入就翻了一番。

今年他家二十一畝旱田收穫了二十石糧食,除去田賦和種子還有十六石的收成。這就是四十兩的收入。

不僅如此,津國公這些年在天津廣開水利,又大量抽調年輕勞動力到臺灣去墾荒。天津有大把的空餘田地,人均耕作面積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津國公法庭開設後,社會風氣不斷好轉,靠權勢侵吞別人良田的現象徹底杜絕。私有產權得到保護,不少地主和農民都主動建設小型水利設施,開荒灌溉。天津的總田地數量快上升。

蔡老大所在的餘家村餘老爺二十二畝旱田空出來沒人佃種。蔡老大、蔡老二和蔡老大媳婦三人還有餘力,把這些田地也佃租過來。今年這些佃田上收穫了二十一石糧食,除去地租和種子,蔡老大收進家九石糧食。這又是二十多兩的收成。

合起來,蔡懷水一年能收二十五石米麪進自家倉房。

二十五石糧食相當於六十二兩銀子,一家四口可以活得很體面了。蔡老大有家有口,不想去當兵。

第七百二十二章 兇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練一套人馬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災再起第一千四十二章 婆羅洲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孽障第八十一章 研究玻璃產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佔領第九百七十三章 皇天第六百九十章 錢謙益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庭經費第一千五十六章 恐慌今天有事只能晚上一更,明天三更補回來第三十四章 巡撫賀世壽第四章 皂化反應第一千九十一章 恐慌第一百四十章 百姓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天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英雄第五十九章 試用水泥第一千八十章 根基請假一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爾摩沙第六百四十四章 瀋陽第四百零四章 天津日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高地第二百五十章 關羽斷頭第五百一十二章 清官第一千零五章 救急第八百零六章 大阪第七百零七章 阮大鋮第八百五十六章 米飯第五百九十七章 收成第二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王樸第六百七十四章 事大主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兩班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賬房的老花眼第八百四十九章 馬來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恐懼第七百四十六章 神仙第二百五十三章 除此強敵第六十二章 鄭元家的喜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顆粒火藥第三百六十章 救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試射第九十六章 支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吳三桂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傅第六百三十七章 功勳分第一千零七章 出名第三百章 東洋南洋第二十章 生產擴大希望大家支持正版第二百七十四章 使詐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封賞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命第十七章 殺價第五百六十七章 稻穀第六百八十章 節度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英雄第五百三十八章 抽水馬桶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一千零一章 官身第九百四十六章 兵工廠第七百零二章 火箭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八十五章 東林黨魁錢謙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業務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五百三十章 不可一世第三百九十五章 貧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八十章 津王式第三百三十五章 蓋倫船第八百三十一章 甲信越第五百二十六章 教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貧民的新生活第一千五十一章 城市第三章 純鹼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頭牛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六百九十三章 豆粕第四百九十八章 英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學第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零九章 老花眼鏡第六百二十章 番椒第三十九章 紗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養雞場和電第六百八十三章 逃跑第一千一十五章 諮政協商會第四百七十六章 殺奴第八十九章 初入官軍大營第六百八十九章 見識第七百一十章 理工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祥之身第九百零四章 李定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
第七百二十二章 兇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練一套人馬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災再起第一千四十二章 婆羅洲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孽障第八十一章 研究玻璃產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佔領第九百七十三章 皇天第六百九十章 錢謙益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庭經費第一千五十六章 恐慌今天有事只能晚上一更,明天三更補回來第三十四章 巡撫賀世壽第四章 皂化反應第一千九十一章 恐慌第一百四十章 百姓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天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英雄第五十九章 試用水泥第一千八十章 根基請假一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爾摩沙第六百四十四章 瀋陽第四百零四章 天津日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高地第二百五十章 關羽斷頭第五百一十二章 清官第一千零五章 救急第八百零六章 大阪第七百零七章 阮大鋮第八百五十六章 米飯第五百九十七章 收成第二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王樸第六百七十四章 事大主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兩班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賬房的老花眼第八百四十九章 馬來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恐懼第七百四十六章 神仙第二百五十三章 除此強敵第六十二章 鄭元家的喜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顆粒火藥第三百六十章 救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試射第九十六章 支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吳三桂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傅第六百三十七章 功勳分第一千零七章 出名第三百章 東洋南洋第二十章 生產擴大希望大家支持正版第二百七十四章 使詐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封賞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命第十七章 殺價第五百六十七章 稻穀第六百八十章 節度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英雄第五百三十八章 抽水馬桶第一千五十九章 後裝炮第一千零一章 官身第九百四十六章 兵工廠第七百零二章 火箭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八十五章 東林黨魁錢謙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業務第二百三十四章 國有虎臣第五百三十章 不可一世第三百九十五章 貧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八十章 津王式第三百三十五章 蓋倫船第八百三十一章 甲信越第五百二十六章 教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貧民的新生活第一千五十一章 城市第三章 純鹼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頭牛第六白二十一章 糜爛第六百九十三章 豆粕第四百九十八章 英雄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學第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零九章 老花眼鏡第六百二十章 番椒第三十九章 紗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養雞場和電第六百八十三章 逃跑第一千一十五章 諮政協商會第四百七十六章 殺奴第八十九章 初入官軍大營第六百八十九章 見識第七百一十章 理工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祥之身第九百零四章 李定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場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