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

站在指揮艦頭的鄭芝龍,一臉驚慌失措地大聲喊叫,一旁的軍兵聞令,拼命地向兩邊的船隻,不停打出旗語。

他這般舉動,被唐軍水師總頭馮式從千里鏡中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在指揮艦上,身穿良好盔甲,正手舞足蹈大跳大嚷的傢伙,很可能就是敵軍主將了。

遇上了我,算你倒黴!

馮式的臉上,頓上劃過一絲陰狠的冷笑。

“艦首七門六十磅巨炮,一齊裝霰彈!全力攻擊敵軍指揮艦!“馮式向炮手們大吼道。

一衆炮手緊急衝至艦首的巨炮炮位,立刻開始裝填升龍號艦首那七門六十磅巨炮,往那黑洞洞的巨大炮口中裝填火藥,和由散碎鐵珠及碎石組成的霰彈顆粒。

在離敵軍指揮艦隻有一百來步的距離,七門巨炮全部準備完畢。

“點火!“

“預備!”

“放!”

“砰砰砰砰!……”

七門六十磅巨炮炮口,飄飛的餘焰有如飛舞的紅布,又似死神舐血的舌頭。7門六十磅炮幾首同時打響,濃密的硝煙之中,無數霰彈從炮口尖嘯着飛噴而出。

這些大拇指或小拇指粗的鉛丸鐵砂,有些還是尖銳的小石組成的霰彈,帶着可怕的嘯音,滿天疾飛,密密麻麻有如鐵石暴雨一般,向已不到一百步遠的敵軍指揮艦狂掃而去。

其實霰彈的有效攻擊距離,是在六十步內,但七門六十磅巨炮的密集攻擊,還是讓在近一百步的敵船上的人員,遭到了慘烈襲擊。

每名炮手都可以清楚地聽到,對面敵軍指揮艦上,連綿的慘聲劇烈地響起,鮮血與碎肉四處飛濺,整個指揮艦的船舷與甲板上,都噴滿了暗紅的鮮血與花花綠綠的人體組織,整艘船隻有如地獄屠宰場般,極度血腥恐怖。

站在艦首的鄭芝龍,從頭到腳,全身上下,都滿是密密麻麻的粗大血洞!

他象被霰彈颳起的颶風吹起來了一般,從艦首以一個拋物線的姿態,仰撲在後面的甲板上。

鄭芝龍雙目瞪得極大,嘴中嗬嗬連聲,大股鮮血從嘴中泛涌而出,身上滿布了近上百個彈孔有如血人的他,在劇烈抽搐一陣後,再無動彈。

“鎮南侯!”

“鄭將軍!“

”鄭家主!”

鄭軍指揮艦上的水兵大聲嚎哭起來,隨即一名大副模狀的鄭軍軍官,大聲吼道:“鎮南侯已死,快,快撤回澎湖!”

想跑,沒那麼容易!

此時,升龍號艦首處的七門六十磅巨炮,又是齊聲打響,不過,此次打響的,卻是鏈彈,專門攻擊敵艦船帆所用。

鄭軍指揮艦上的白布帆布,立刻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大洞,整艘船隻瞬間失去了風力的支持,被後面的升龍號霎時趕上。

“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馮式令水兵們打出讓敵艦投降的旗語,這艘在海面上已是動彈不得的敵船,終於無奈地打出了白旗。

升龍號隨即與其接舷搭板,大批精神抖擻的輔兵,手持刀劍衝上敵船,接管了駕駛權。

見到敵方指揮艦投降,唐軍船隊士氣大振,立刻四下攻擊追殺那些士氣低沉驚恐萬狀的鄭軍船隻,不到半個時辰,剩餘的鄭軍船隊,再無作戰的動力與勇氣,紛紛打出白旗投降。

在夕陽完全西沉,天色漸漸被一片黑暗籠罩之際,這場在澎湖列島近島海面的戰鬥,終於以唐軍大獲全勝而結束。

本次戰鬥,唐軍共擊沉敵船十一艘,擊傷十六艘,擊斃敵軍水師主將鄭芝龍。馮式下令放棄受傷船隻中損毀嚴重的船隻七艘,最後統計的結果爲四十餘艘大大小小的鄭軍水師船隻,皆被自已俘獲。

這些船隻,已全部分派了輔兵與水手,接管了俘獲船隻的駕駛權。

而唐軍四十餘艘船隻,只有三艘最小的鷹擊級武裝輕型戰艦,被鄭軍水師不幸打中尾艙排水口,從而擊沉傾覆。另有兩艘虎嘯級艦船與一艘鷹擊級艦船受了輕傷。故而唐軍的損失,與鄭軍水師相比,堪爲極其輕微。

在全軍將士一片如雷的歡呼聲中,馮式下令,全體船隻直去澎湖,將澎湖那已成甕中之鱉的鄭軍,團團包圍。

此時,一直在海邊觀戰的鄭軍守將鄭成功,在千里鏡中,親眼目睹了這場讓他目瞪口呆的大敗。

他嘴脣哆嗦,一臉煞白,整張俊秀的臉都扭曲變形,並彷彿不受控制般地一抖一抖。

我軍,真的就這麼敗了?

六十二艘已方戰船,與僅僅四十餘艘唐軍軍戰船對打,竟然,就這樣快速地全軍覆滅了?

雖然心下早有預料,但真的看到這般結果時,鄭成功心下,依然有種強烈的不可置信之感,更是極度牽掛自已父親的安危。

直到夜幕降臨時,看到唐軍收攏投降的鄭軍船隻,依然浩浩蕩蕩地向澎湖開來之際,鄭成功一聲長嘆,緩緩放下手中的千里鏡,怔然的雙眼中,竟有兩行熱淚緩緩而落。

完了,全軍覆沒,父親看來不是戰死就是被俘了。

而依父親的性子,不會臨陣而降,更大的可能,是已經戰死海疆。

想到這裡,鄭成功頓是熱淚滾滾。

不過鄭成功很快從父親戰死的憂傷中清醒過來,迅速地想到一個更加嚴峻而現實的問題。

父親若是戰死,那自已接下來,到底該怎麼辦?

現在,夜色已然昏沉,鄭成功完全不必擔心唐軍會在黑夜中登陸作戰,只是,明天呢?

明天又該怎麼辦?

明天天亮後,已如甕中之鱉一般的自已,和在澎湖列島上不過數千部衆的部下兵馬,真能戰勝士氣如虹,整支艦隊都將到達的唐軍麼?

一時間,鄭成功頭腦中一片迷茫。

失魂落魄的鄭成功,完全不知道,自已是怎麼在愛將甘輝的陪伴下是返回軍帳的。

入得帳來,鄭成功卻有個木偶一般,一動不動,彷彿根本就沒從方纔目睹的這場戰鬥中回過神來。

“世子,現在時局已然如此,不必過於神傷。”見他這般模樣,甘輝忍不住勸了一句。

鄭成功漠然斜視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總兵,現在我軍雖已被唐軍團團圍住困於澎湖,但依在下看來,事情未免沒有轉寰的餘地。”甘輝走近一步,壓低聲音對鄭成功說道。

甘輝此話說完,鄭成功身子輕輕一顫,他扭過頭,以一種極其複雜的眼神,向甘輝望去。

甘輝同樣目光深沉地向他微微點點頭。

目光交流,雙方其實皆已明瞭對方之意。

“甘輝,你卻是有何計策,但可直說。”鄭成功的聲音很低。

他的話語剛完,甘輝卻撲通一聲,跪於地上。

“世子,我軍在澎湖之處,水師已滅,外援難助,島上僅有數千兵馬,唐軍這般強力來攻,我軍何以擋之!於今之計,唯有趁唐軍尚未正式攻島,我軍便立即反正,投唐效力,方可保全我軍殘餘將士之性命啊!”甘輝顫聲言道。

鄭成功心下一顫,臉上表情卻猶是漠然,彷彿未聽見甘輝所言一般。

“世子,恕在下說句誅心之語,現在我們已經沒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了,無論鎮南侯是戰死或被俘,我等皆只能將此事放於一邊,老老實實地向唐軍投誠,方是隻唯一可行之舉。除此之外,皆是死路。若世子執意與唐軍對抗,在下只怕,鄭家基業真的只能就此毀於一旦了!”甘輝見鄭成功不應,又低泣着說了一段。

鄭成功一臉痛楚,他緊鎖眉頭,眼中淚光點點,臉上卻籠上一層灰色,他一聲輕嘆,終於低聲道;“要是父侯早聽我言,何至於落得這般地步。可我鄭家一世基業,最終卻落得如此結局。”

“世子,現在唐軍四面圍島,我軍已成甕之中鱉,明天天亮後,是勝是敗,是個傻瓜也看得出來了!再不立做決斷,只恐會有不測之憂。以在下來看,現在要保全我軍將士性命,定要立即向唐軍投誠,方是唯一求活之計。”甘輝急急而道。

鄭成功站起身來,緩緩走到窗前,許久方道:“唉,形勢比人強,由得不我了。就依你之見,立即點齊島上兵馬,明天一早,便全軍前去海邊,向唐軍投誠。”

“得令!”

當一輪鮮血的太陽,從海平面上躍升出來之際,黑暗便悄然遁去,暗藍色的海面上,一層淡淡的薄霧涌動,一時間,整個澎湖沿海地界,有如夢幻。

在這夢幻般的景象中,唐軍多達五百餘艘海船,終於齊齊趕到澎湖之外。隨即船隻靠岸,大批的唐軍軍兵,沿着船隻的舷梯,下船登陸。

隨後,一萬餘名從第三鎮調來先頭戰兵,在鎮長李定國率領下,列隊上岸,很快就在海灘上排成整齊的戰陣,鐵甲森森,刀槍耀目,充滿了肅殺與威嚴色的氣勢。

此時,站在海灘的主將李定國,滿臉都是洋溢的笑意。

他看到,就在此時,海島中的兩處營地上,皆有大隊的鄭軍,空手列隊打着白旗,向自已的軍陣前,緩步而來。

“李鎮長,想不到,昨日我軍海戰獲勝,敵軍破膽,今天竟皆主動來降了。”一旁的水師副總頭馮式,亦是滿臉欣愉之色。

李定國仰頭大笑:“這說明他們還算識時務。現在我軍南北兩路艦隊齊至,已將整個澎湖圍得有如鐵桶一般,再敢頑抗,我軍兩處夾攻,這幫鄭軍定會全部葬身此地,一個也脫逃不得。”

很快,李定國斂起笑容,因爲他看到了,對面的來軍中,有兩名軍將打扮的人走在最前頭,應該就是島上的守軍主將了。

昨天晚上突審俘虜,李定國已知曉島上駐守的最高主將乃是鄭成功,副將便是甘輝,現在他暗暗想道,這兩名前來的軍將,應該就是鄭成功與甘輝二人。

在距離李定國約五步開外,鄭成功與甘輝二人,率領一衆部下下跪。

“罪將鄭成功,不識天軍之威,實是罪不可赦。現在罪將已統領島上餘部,願以獻出澎湖及守軍之功,求李鎮長準允我部兵馬,就此投效唐軍,爲唐王效力。”

鄭成功紅着臉向李定國大聲喊完這段話,然後雙手高舉着伏跪下去,在地上連磕三頭。

李定國快步上前,迅速將他虛扶起來,這時,兩人目光重新相碰,在李嘯灼熱的目光接觸下,鄭成功訕訕地將臉扭向一邊。

“李鎮長……“

“不用多說了。昨日之戰,算是兩軍之間一點小衝突。你能不走你父親老路,及時率部來投,免卻一場廝殺,也算大功一件了。“李嘯緩緩而述,然後輕輕地拍了拍鄭成功的肩膀,讓鄭成功更覺臉上莫名躁熱,眼中卻有熱淚險些淌出。

果然,鄭芝龍是在昨天黃昏這場戰鬥中被唐軍打死,只不過,現在的自已,縱然心下有再多悲傷,亦只能不多出一語了。

畢竟,現在的自已,都已成爲唐軍的砧上魚肉,再要頑抗下去,可是沒有半點好果子吃。

想到這裡,鄭成功一聲暗歎,拱手道:“父侯不識時局,強與天爭,落得這般下場,我縱是心下悲傷,卻又能多說什麼。況且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父侯命喪其中,也是軍將之命是歸宿。”

李定國點點頭,又拍了拍他肩膀,鼓勵道:“成功你有這般認識,甚好,相信唐王也一定會對你們鄭家格外加恩,不記前仇。還望你加入我軍之後,要好好爲唐王效力,再不可生任何異心。”

鄭成功連聲道:“在下定會爲唐王誓死效力,斷無二心,還望李鎮放心便是。”

李定國笑了笑,複道:“成功,現在澎湖已定,鄭軍在金廈集結的十五萬兵馬,已成甕中之鱉,再無任何脫逃之可能。本鎮在想,你乃鄭家世子,地位尊崇,能否請你出面,前去金廈勸降這些兵馬。若能成功,一可免卻廝殺,保全諸多唐鄭兩軍將士性命,二可立下更大功勞,從此讓你更受唐王信重,鄭家的財產與爵祿,也可更好地得以保全。”

鄭成功聞得此話,便深揖而拜,沉聲道:”李鎮長之令,成功安敢不尊。一定盡已之力,全力招降鄭家兵馬。“

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章 到達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十六章 暗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十七章 職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十七章 職爭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
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章 到達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十六章 暗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十七章 職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十七章 職爭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