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

夕陽西沉,昏黃的天幕下,那名副將帶領着五千名精銳左軍,一齊鼓譟吶喊着衝出工事,向正在行進的唐軍戰陣中最前面的火銃兵,疾速衝去。

見到左軍衝出工事,向自已鼓譟衝來,唐軍軍陣立即停住了腳步,隨即擺開陣型,準備迎敵。

“預備!”

“放!”

“砰砰砰砰!。。。。。。”

隨着領頭的唐軍火銃隊長一聲暴喝,三排唐軍火銃手,迅速擺成前後三排的三段擊式陣型。

4500杆魯密銃中,最前排的1500杆,首先打響。

然後,第一排退下,至第三排後面,第二排的1500杆魯密銃緊跟着打響。

接着第二排再退到第一排後,第三排銃兵頂上來,再打放了1500杆魯密銃。

至此,一次完整的三段擊,打放完畢。

到了第三排的銃兵打放完畢後,原先最早的一排銃兵,已然又裝好火藥與子彈,繼續頂上最前頭,準備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打放,這三段擊流程,又重新開始。

爆豆般的槍聲,綿密響起,槍口餘焰組成一排暗紅色的飄飛火幕,濃重的白煙立刻在排成一排筆直直線的盾牌上,連綿涌起。

無數顆呼嘯的三錢重的細小鉛彈,發出輕微的尖嘯,向對面狂衝而來的左軍,疾射而去。

這些熾熱滾燙的細小鉛彈,呼嘯而去,立刻有如熱刀扎黃油一般,輕易地穿入那些左軍的身體中。

在唐軍這般近乎無休止,彷彿綿密不絕的魯密銃打擊下,那五千名一同前衝而的左軍,在第一次三段擊齊射時,就瞬間被射殺了八百餘人。

領頭衝鋒的那名副將,因爲身上穿的鎧甲鮮明亮麗,相當與衆不同,故他本人,簡直堪稱爲子彈磁鐵。

唐軍的第一番三段擊齊射,整整十五顆鉛彈,同時擊中了他,讓這名副將從頭到腳,佈滿了密密的小血洞。

這名本來揮舞着戰刀,吶喊前衝的左軍副將,彷彿被突然捱了一記重錘一般,生生地停住了前衝的腳步。呆怔了不到一秒,便撲地仰面倒地,再無動彈。

這名領頭的副將一亡,遭遇迎頭痛擊傷亡慘重的左軍,頓是陣型大亂。

剩下的四千來名左軍,稍一呆滯,便是人人如得失心瘋一般,哀嚎着轉身逃跑。更有極多的人順手丟了武器,只求能跑得快些。

只不過,後面的三段擊間隔時間極短,那綿密不停的魯密銃,將他們的逃生渴望徹底打消,無數顆鉛彈追上了他們,又將他們從背後射殺了五六百人。

在見到剩餘的三千餘左軍,以極其狼狽的姿勢逃回本陣之後,唐軍火銃手才收拾武器,在一聲喝令後,繼續與後面的本陣兵馬一起,保持着平穩的陣型,向城中繼續推進。

而看到這一悲慘的一幕,主將郝效忠,和全體躲在緊急修建造的工事後面的左軍,頓時皆被打懞了。

靠!唐軍的火器這般凌厲,這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屠殺。

而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唐軍的火銃不象往日所見的火銃那般打打停停,反而一直不停地連續打放,無休無止,這,這簡直是一場噩夢!

畢竟,在所有左軍的印象中,往常明軍的打銃,只要頂過了第一輪齊射,那麼,在接下來的數分鐘時間裡,明軍因爲要重新裝填上彈,處於防備最是無力的狀態,而自已正好抓住這樣的機會,進行突擊衝殺。

只不過,現在超過了主將郝效忠想象的事情是,這對面的唐軍,那密密麻麻的數千杆魯密銃,彷彿永遠都不會停下來一般,竟一口氣將出陣外想要近戰絞殺的五千左軍部當場擊潰,殺傷極多,這簡直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這樣綿密而集中,且彷彿永遠不會停止的射擊,完全與以往面對的任何明軍都不一樣。這種近乎無休止的火力射擊,這種把攻擊部隊全部消滅的屠殺式戰鬥,對左軍的心裡打擊十分巨大。

這樣近乎必死的結局,讓左軍再無突擊的勇氣,剩餘的全部兵力,皆是龜縮於城中。

在這時候,最爲焦慮也最爲恐慌的,便是城中主將郝效忠了。

怎麼辦?

唐軍攻勢如此凌厲,自已手下這些士氣低沮鬥志全無的剩餘軍兵,還有那些更不堪用的臨時召集的青壯,真的能頂得住麼?

郝效忠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迷茫。

而這時,唐軍已然又快速行進過來,來到了一百六十步外的準確射擊範圍中。

“預備!”

“放!”

“砰砰砰砰!……”

又是綿密不休,彷彿永遠不會停止的打銃聲,有如爆豆一般密集響起,將任何敢在工事上露頭的左軍,立刻射殺。

這樣一邊倒的徹底屠殺,對唐軍來說,堪爲極度快意之事,而對左軍來說,簡直是置身無間地獄。

隨着死傷人數的快速增加,守防在工事後的各處左軍,皆開始快速出現混亂。甚至還有不少臨時召集來的青壯,哭嚎着扔下武器,掉頭向後逃去。

只不過,他們才起身後逃,那露在工事外的的身體,立刻會被幾顆呼嘯而來的鉛彈給擊中,將他們當場射殺。

整個左軍的守衛陣地,頓時成了極其可怕的人類屠宰場。

“別跑,不許跑,操你孃的不許跑!”

郝效忠雙眼血紅,衝着那些逃跑的青壯大聲喊叫。

只不過,他喊破喉嚨,卻是效果不大,那些已被嚇掉了魂魄的青壯,甚至還有更多的守軍,都開始紛紛離開崗位,趁着越來越深的暮色,向城中深處逃走。

郝效忠怒氣衝衝,一臉猙獰,他厲聲大吼,抽出腰刀,然後率先向轉身逃走的潰兵砍殺而去。

見主將這般無情砍殺,一衆護衛也毫不留情地向逃兵們瘋砍而去。

只不過,在綿密如爆竹般,幾乎不知何時纔會停下的魯密銃聲下,他的斬殺威嚇之法,顯然是毫無效果,而在自家主將的瘋狂斬殺,與對面唐軍的不停射殺下,原本就慌亂成一團的左軍,已到了瀕於崩潰的狀態,逃跑的人數,已是越來越多。

操!再逃下去,老子都要成光桿司令了,這城還守個屁啊!

郝效忠心下,滿是絕望。

難道,自已真的要戰死在這裡麼?

不,不行……

爲左良玉效忠至此,應該是足夠了。自已沒必要真的把性命,斷送在這裡,畢竟,還有多年積蓄的錢財與富貴,等着自已呢,戰死於此地,萬萬不值得……

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美好的東西,自已還未來得及享受夠啊。

唉,他孃的,老子降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終於,郝效忠擡起頭,用一種垂死的眼神,環視了衆人一圈,低聲喝道:“傳我之令,全軍停止抵抗,打出白旗,向唐軍投降!”

“得,得令。”

很快,城中各個守備工事入口,白旗高高舉起,大力揮揚,在昏沉暮色中,倒是十分顯眼。

見到左軍陣中那高高揚起的白旗,黃得功臉上浮起得意笑容,心頭卻是一陣莫名喟嘆。

沒想到啊,原本以爲攻打這九江城,在城破後的奪城戰裡,會與守軍來一場血戰,卻沒想這些左軍這麼不經打,這麼快就這三段擊齊射給崩潰了,連一點爲左良玉那廝去效死的決心都沒有,真令人掃興。

這些往日裡,在湖廣等地飛揚跋扈作威作福的左軍,見到唐軍殘酷而凌厲的屠殺式戰鬥後,竟然徹底喪失了作戰勇氣,實實令人無語。

不過,這九江城這般迅速而下,亦可見現在的唐軍火器威力,是何等的驚人,也許,有了這樣無堅不摧的火器,唐軍將來縱橫天下,亦是完全可能。

黃得功略一沉吟,便揮了揮手,下令全軍停止攻擊。

爆豆般響個不停的射擊聲,瞬間停止,昏黃天幕下,整個戰場上,忽地一片安靜。

只有大團大團的白色哨煙,在無聲地四處瀰漫,最終消失在大片昏黃雲彩的天空裡,消失在如血般殷紅的夕陽中。

很快,九江城東西北三處城門皆是大開,在外面包圍的唐軍,有如洶涌的洪水大批進城,連綿的歡呼聲涌起,響徹雲霄。

而全體左軍與城中青壯,則在主將郝效忠的率領下,扔了武器,成一字縱隊,垂頭喪氣地從陣地中走出,隨即被唐軍分別看押。

至此,這場九江攻城戰,終於結束了。

經統計,包括先前被殺的左軍騎兵在內,共有兩千八百多名左軍與城中青壯,被唐軍打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而唐軍之中,只不過有數名士兵受了一點輕傷。

這樣的戰鬥,完全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而從清晨到現在,唐軍所花了總共不到一天時間,便順利打下了這座左良玉苦心經營的東南重鎮九江城,其效率可謂驚人。

黃得功心下十分得意,現在九江城破,東南崩缺,自已手下的唐軍當可從這裡長陸兩處長驅直入,直攻武昌,左良玉那廝大勢去矣。

黃得功正感慨之際,那舉旗投降的郝效忠本人,則很快被唐軍士兵推搡着,帶到了正端坐馬上的黃得功面前。

黃得功與一衆護衛,皆以得意又鄙視的眼光,臨高居下地俯視着他。

“本將便是唐軍第九鎮鎮長黃得功,你是何人,能聽懂得漢話麼?”

聽到黃得功故知故問,郝效忠心下暗恨,卻又不能發作。他略一思索,隨即撲通跪地,打扦叩首。

“在下是寧南侯手下總兵郝效忠,在下奉命駐守九江城,可嘆在下有眼無珠,不識天兵,竟敢對抗唐軍天威,以致城破兵敗,實是罪該萬死。“

郝效忠一邊用結結巴巴的話語回稟,一邊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見這郝效忠身爲主將,現在竟這般奴顏卑膝地在自已面前跪求饒命,黃得功心下十分鄙視。他用一種諷刺的眼神,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

說來好笑,黃得功尚未說話,地上伏跪的郝效忠,以爲黃得功不肯接受自已的投降,不由得心下大懼。

他仰起頭,苦着一張滿是灰塵的臉,嘴角卻又掛着討好的笑容,向黃得功急急稟道:“黃大人啊,但求看在大下率衆投降的份上,饒了在下一條賤命吧!在下雖死無足惜,但畢竟還算識時務,未與天兵對抗到底啊。黃大人,只要能饒得在下性命,在下從今往後,就是做牛做馬也願意啊。“

郝效忠這般聲調狼狽又卑切至極的話語,引起了旁邊圍觀的一衆唐軍士兵吃吃竊笑。

只不過郝效忠求生心切,全不以爲意,他象一隻向主人哀乞的流浪狗一樣,伏跪於地,卻又雙眼直瞪瞪地,望向馬上端坐的黃得功。

黃得功對此人鄙視到極點,臉上卻是微微一笑,朗聲回道:“郝效忠,不必如此驚怕。本將向來賞罰分明,公平無偏。雖然你不識時務,對抗天兵,本該重懲於汝,但念你迷途知返,有率衆投降之功,也算是微功一件。本將就饒你死罪。“

“黃將軍果然肚大撐船,心胸似海,在下感佩之情,何以言表!謝謝黃將軍了!“

聽了黃得功這句決定自已生死的話,郝效忠一臉欣喜,滿是輕鬆之色,又急急地磕頭如搗蒜。

這時,他彷彿又想到了什麼,一臉諂笑地向黃得功輕聲問道:“黃大人,您既恩准我部投降,那接下來,在下的這些手下兵馬和守城青壯,您卻又要如何處置?“

黃得功見他羅唣,便面現不悅之色,立喝道:“此事本將自有決斷,又何需你這廝多問!“

郝效忠見黃得功發怒,頓時臉現悚懼之色,他啪啪幾聲,掌了自已幾個嘴巴,大聲道:“在下該死,多嘴多舌,萬望黃將軍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與在下一般計較。“

黃得功見他這般膽小驚懼,心下不由得更是對此人鄙薄非常。

左良玉用此等怯懦之輩守城,這九江城不下,真真沒有天理了。

“城中降兵與百姓,本將自有安排,不需你擔心,你且起身說話吧,若有何事,本將自會問你。“黃得功冷笑着答道。

郝效忠顫顫起身,點頭哈腰地站在黃得功馬邊,臉上的表情,諂媚與委屈交織,說不出是何等可笑模樣。

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
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