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

很快,鐵器鋪中的一名夥計,急急地前往豪格府中而去。

這名夥計一路穿街過巷,一路小跑着來到肅親王府,便立刻向門人稟報,求見肅親王豪格。

令這名夥計十分意外的是,那門人告訴他,肅親王此時並不在府中,而是去了安平貝勒杜度之處。

夥計一愣,也不知道豪格是真去了安平貝勒杜度府中,還只是不方便見自已,他略一猶豫,便向門人說了自已的請求,告訴他鹹旺鐵器鋪掌櫃郝澤仁有要事求見豪格,請他代爲稟報。那門人答應後,夥計便告辭回返。

其實,門人向夥計所說的,確是實情,因爲就在前一個時辰,豪格接到手下稟報,說那一直重病在身的安平貝勒杜度,早在昨天晚上,終於蹬腿咯屁了。

而在今天上午聽到這個消息,豪格心頭,竟然莫名地泛起一絲免死狐悲般的悲涼。

他幾乎在突然之間,就想到了在四年前時,自已與杜度一道入關作戰,一路殺得明軍丟盔棄甲,現在想來,倒是有如在昨天一般。沒想到四年過去,當年強健如牛的驍將的杜度,竟然就這般一病嗚呼了,真真造化弄人哪。

不過,這個杜度,趕到清朝內戰將起之前死掉,也許,還算是種幸運吧。畢竟,等到戰火一起,盛京城被多爾袞派兵團團圍住的話,這杜度想得個好死,怕亦是不能了。

相比這一死了之一了百了的杜度,現在的自已,面對莫測的將來與前程,面對即將到來的規模清朝內戰,這日日所受的煎熬與焦慮,只能一個個默默承受,卻是實不足與外人道啊。

不過,接下來,當豪格聽到軍兵接下來的稟報,豪格頓是瞪大了眼睛。他彷彿能從軍兵的話語,親眼目睹了安平貝勒府那一可怕右悲慘的一幕……

昨天晚上,安平貝勒杜度突然病情加重,躺在病牀上的他,大口喘氣,全身冷汗直流,象篩糠一樣不停地哆嗦着。

見到杜度這副樣子,旁邊服侍他的福晉烏嘛喇氏大聲哭泣起來,她一邊緊緊地拉着杜充枯瘦的手,一邊喝令一旁的管家荊古達趕緊出來叫大夫過來。

杜度卻艱難地舉起了手,制止了她。

“不,不必去叫大夫了,我大限已到,斷難捱過今夜了。”杜度喘着粗氣艱難地回答道:“福晉,現在孩子們都平安離開,爲夫心願已了,縱是一死,亦足含笑九泉了。我只希望,我這些天,向你交待的事情,你要做好,爲夫也就死而無憾了……”

“老爺,你放心吧。”福晉烏嘛喇氏涕淚縱橫,她點着頭,哽咽地答道:“,當家的,你若去後,家裡後事,爲妻我會全力安排好的,然後,我再隨老爺你而去,不讓你一個人在那邊太孤單……”

“很好,很好,若是如此,我就放心了。”杜度臉上費力地擠出笑容,深陷無神的雙眼中,卻是一道凜光一閃而過。

忽然,杜度全身劇烈抽搐了幾下,喉嚨裡咯咯地響了幾聲,便雙腿一蹬,兩眼一翻,吐出了最後一口氣,死了。

見杜度終於掛了,呆在房中的福晉烏嘛喇氏與管家荊古達大放悲聲,二人一同撲在杜度的屍體嚎啕不止。

不過,二人嚎哭了一陣後,還是烏嘛喇氏先行停止哭泣,兩眼已哭得有如一個爛桃兒般的她,雖然還是在輕聲抽泣,但她臉上,已是滿是冰霜之色。

”荊古達,你去把老爺的射弓帶來,再帶上幾名忠心有力的小廝,然後,再喚老爺的三名姬妾,一道來老爺的病房中來。“烏嘛喇氏凝視着杜度僵死的面容,冷冷地下令道。

聽了烏嘛喇氏的話,荊古達忍不住全身一抖。

他當然知道烏嘛喇氏所說爲何意,取杜度的射弓,無非是想用弓弦縊殺那三名姬妾。這種縊殺方式,是女真族的傳統處決手段,尤其用來處決女子。象在當年,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就是被皇太極等人用這樣殘酷的手段當場殺害。

而想到杜度那三名姬妾,將在這樣殘忍而可怕的手段下,被活活處死,荊古達的內心深處,感覺十分震怖,對這三名姬妾的可憐命運,也充滿了莫名的憐憫。

不過,作爲效力貝勒府多年的老管家,荊古達迅速地控制了自已的心態,低低地應了一聲是,便立刻轉身出門,遵令行事。

很快,四名身高力壯的小廝,率先帶着杜度那柄粗長的射弓,來到了杜度的病房之中,而不多時,管家荊古達帶着那三名姬妾,一路哭哭啼啼地進行杜度的病房中來。

她們一進門來,見到病牀已然死翹翹的杜度,立刻大放悲聲,爭先嚎哭着撲上前去,抱着杜度已然發涼的身體,一口一聲老爺啊,你怎麼先離我而去呀,諸如此類的哀切之辭,哭了個稀里嘩啦。

烏嘛喇氏見她們三人個個哭個不休,一副十分悲痛欲絕的模樣,臉上卻是涌起厭惡心之色,深深皺起眉頭。

哼,你們這三個小騷蹄子,你們雖然表演得這般真切,個個悲痛欲絕的樣,但誰知道你們這番嚎哭,到底是有幾份真心在裡頭。

不過,現在的你們三人,既然已經進門,那無論你們到底在心裡是怎麼想的都不重要了,反正接下來,本福晉便要送你們去地下,與老爺杜度相會合了……

在默默地目睹了這三名姬妾嚎哭了一陣後,烏嘛喇氏冷冷地喝了一聲道:“好了,你們別再哭,都跪在老爺牀前,給他磕三個響頭吧。然後,本福晉有話要對你們說。“

聽到烏嘛喇氏這般吩咐,三人頓時皆不敢怠慢,立刻齊刷刷地在杜度靈前跪成一排,砰砰地分別磕了三個響頭。

這三名姬妾一磕完,烏嘛喇氏的聲音便冷冷傳來:“你三人聽着,老爺已吩咐過了,待其歸天后,着你們三人同殉,以解老爺地下寂寞。這事是老爺生前所定,你們縱不情願,卻也怨不得我。”

聽到烏嘛喇氏這般話語,三名姬妾魂魄都幾乎嚇飛。她們三人,一人嚇得當場昏厥,一人則有如被雷劈中一般,呆呆地跪在原地有如木頭,只有最小的一名小妾,她嗷地一聲大叫,一把飛撲過來,立刻緊緊地抱着烏嘛喇氏的大腿不放。

“福晉主子,你就放過我吧,我今年纔不過二十三歲,跟着老爺也不過幾年時間,實在是不想這麼早去地下陪老爺。福晉主子大人大量,你就放過我罷。小婢子給你當牛作馬,給你立長生牌位,只求福晉主子放小婢子一條生路啊……”

聽到這女子這般哭求,烏嘛喇氏亦曾一陣心軟。要知道,在現在的清朝,皇太極已頒律令嚴禁各家族私殉人口,家主死後,其妻妾只能由國家再行分配,私殉人口可是大罪。

只不過,這條律法對於現在的烏嘛喇氏來說,已經毫無意義了。

她知道,自已在處死這三名姬妾之後,自已也要與她們一樣,都追隨那病死的杜度而去,也不會再於這世間苟活了。反正,她的三個兒子都已離開清境,前往山東投靠李嘯,就算現在一死,自已也無甚遺憾了。

其實在真實歷史上,杜度的幾名姬妾,烏嘛喇氏也是打算將她們統統私刑處死的,只不過,她只來得及處死最小的一名小妾,便被家人告發,另外兩名姬妾,才得以死裡逃生。

再說了,現在的盛京城,乃至整個大清,都將處處戰火紛起,這樣的流離亂世,縱然苟活下去,又有甚意思呢。

於是,烏嘛喇氏板起臉孔,厲聲喝道:“住口!你聽好了,這是老爺臨終前的要求,你們縱然不情願,本福晉也要執行老爺的遺令,你們休怪本福晉狠心,來人,先送她送上路!”

“不要呀,福晉,我不想死,奴婢真的不想死呀!福晉你就開開恩,放過小婢子吧……‘這名小妾哭得眼淚鼻涕一起流出,把整張漂亮的臉孔弄得十分難看。她死死地摟着福晉烏嘛喇氏的大腿不鬆口,那修剪得極好的指甲,幾乎就要掐入烏嘛喇氏的大腿肉中。

見到這名小妾求生意識這般強烈,烏嘛喇氏亦是心如刀割,她的淚水,亦一下子奪眶而出,她哽咽道:“好妹妹,別怕,這是老爺的遺令,本福晉也是沒法子。況且,大清馬上內戰將至,這樣的亂世之中,你孤身一人,失了倚助,又如何生存下去。你們不要以爲,本福晉只讓你們去陪老爺,本福晉在送你們上路後,也會前去地下與你們共聚的。放心吧,很快就過去了,不會很痛的……“

不過,她話未說話完,那小妾已是哀嚎着打斷了她的話:“不要!不要啊!福晉,我不想死,小婢我寧願在這亂世中苟活下去,也不想去……“

她話還沒說完,立刻四名小廝一齊上前,用力地把她從烏嘛喇氏大腿處掰開,然後其中二人分別按住她的手腳,一人按住她的腦袋,最後一人顫抖着平舉那把杜度的射弓,把那細細的弓弦,迅速地套在她潔白細膩的脖頸上。

“絞!“

在那名小妾發出最後一聲慘叫之時,蘇嘛喇氏眼中噙淚,咬着牙吐出了這個字。

那名小廝聞令,心下一發狠,雙手持弓柄迅速地絞動,那半透明狀的細細弓弦立刻嘎嘎作響地扭緊,緊緊地勒住了那小妾的脖子。

那名小妾的眼睛,立刻以一種駭人的方式暴突漲起,竟如兩隻突起的牛眼一般,她大張着嘴,鮮紅的舌頭有如一條滑綢一般,從嘴中迅速吐出,在口外打卷擺動,而整張秀麗的臉孔,則因爲極度的痛苦,扭曲猙獰至完全變形,模樣十分可怕。

與此同時,她的眼角、鼻孔、耳朵與嘴角,皆開始不停流血,她的整個身體,更有如一條被鋼箍卡住的魚兒一樣,瘋狂地抽搐着,掙扎着,幸得那幾名小廝緊緊地按住了她,纔沒讓她得以暴然掙脫。

見到這悲慘而可怕的一幕,蘇嘛喇氏的眼淚又悄然而落,她一把捂住了臉孔,肩膀一聳一聳地縱聲飲泣。而那管家荊古達,則是一臉不忍之狀地將臉扭向一邊,不願觀看這樣的人間悲劇。

這樣的縊殺,極有效率,僅在數息之間,那細細的弓弦便深深地勒入了小名小妾的脖頸深處,整條弓弦迅速地被鮮血浸染成了深紅色。這時,房中的各人,又隱約聽到了啵的一聲輕響,那是喉管被勒爆的聲音。

很快,這名小妾最後劇烈地彈動掙扎了一下,便身體一軟,再無動靜。

她死了。

被這樣用弓弦縊殺的她,雙眼暴突如厲鬼,七竅流血,嘴巴大張,長長的舌頭象吊死鬼一樣耷拉在外面,彷彿還在輕輕顫動,鮮血不停從舌尖滴嗒而下,看上去這死狀十分地恐怖嚇人。

一直在神情緊張費盡全力地按着她的幾名小廝,這時,才長出了一口氣,鬆開了按她的手,癱軟在一旁。

不過,他們喘氣未定,烏嘛喇氏那有如死神催命般的聲音,又再度冷冷響起,

“去,再送她上路吧。“

烏嘛喇氏指着那一名一名木頭一樣呆呆跪立的姬妾,冷冷地下令道。

幾名小廝不敢怠慢,又向着那名姬妾一擁而上。

只不過,這名看上去有如木頭一般跪立,彷彿已徹底嚇傻沒有了神智一般的姬妾,在那滴着鮮血的弓弦套上了脖頸之後,她一直微閉着的眼睛猛地睜開,兩串晶瑩的淚珠,有如斷線的珍珠,潸然而落。

與此同時,撲上去的那幾名小廝,皆聽清了她的一聲喃喃低語。

“額娘,孩兒來與你做伴了……“

很快,在弓弦嘎嘎響動之後,這名姬妾,也同樣被弓弦迅速縊殺,她的死狀,與方纔那名小妾一樣恐怖而駭人。

最後,那名一直昏厥於地的姬妾,也被這些小廝擡起,在昏迷狀態下,同樣被弓弦就地縊殺。

只不過,在縊殺這名姬妾後,那根浸滿了鮮血與怨氣的弓弦,忽然繃的一聲,斷了。

房間中,一時一片讓人窒息的死寂。

蘇嘛喇氏用一種呆滯垂死的眼神,打量了一番地上已了無生機的三具屍首,她的臉上,忽然閃過一絲慘笑。

“老爺,等等我,現在爲妻,就要和她們一起,來地下陪你了。“

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十五章 反目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十八章 軍令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
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十五章 反目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十八章 軍令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