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

李嘯一行人,策馬出城,徑往阿布達裡崗而去。

而巴布海則是緊跟在李嘯馬後,拼命地大步奔跑,以期跟上李嘯的坐騎。

不多時,李嘯等人,一路來到了阿布達裡崗的盤蛇谷口。

李嘯看到,在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裡,這盤蛇穀道中,已然挖了二里多長,深達六步的深塹,而全部的韃虜,皆垂頭喪氣地站在這塹道之中,等待下一步指示。

看到這一幕,李嘯的臉上,頓時滿出滿意的笑容。

他轉過頭,向一旁的田威,微笑着點了點頭。

田威抱拳拱手,隨即轉過身來,對穀道中一衆韃虜大聲下令,讓他們先把那穀道口外,已被大太陽曬得發鼓的屍體,全部拖到穀道中掩埋。

不多時,戰死清軍的屍體皆扔入坑道中後,那些喘着粗氣的韃子,正欲休息一陣再填埋時,這時,傳來了一聲尖銳的哨響。

這密謀已久又極其殘忍的一幕,終於開始了。

只見坑道的四周,忽地涌出無數端着4米長槍的唐軍槍兵,他們向正欲往上坑道上爬的韃子們,吼叫着捅剌而去。開了深深血槽,鋒利無比的三棱精鋼槍頭,立刻把那些猝不及防的韃子捅了對穿,他們悽慘地哀嚎着,翻身滾落坑道之中。

而在這些槍兵旁邊,是數千名唐軍輔兵,正有發瘋一般往坑道里不停的填落方纔刨出的黃土,滾滾黃土從天而降,將這些大聲哭嚎四下亂竄的韃子,活活坑殺填埋。

隱藏到現在的唐國公李嘯,終於露出了他的猙獰面目。

在這一刻,徹底暴露了這個人本質上,魔鬼而殘忍的一面。

望着這下被活活填埋坑殺的韃虜,李嘯臉色平靜,他的嘴角,似乎還泛起了一絲微笑。

真是天道好還,報應不爽哪。

既然你們這些韃虜,曾經作惡多端,曾經雙手沾滿了漢人的鮮血,而現實條件又不容許本公大發善心,那麼,就讓本公用這樣方式,送你們早入輪迴吧。這也算是,爲被你們殺掉的無數漢人百姓,小小地償還了一筆血債。

想想清軍自起兵以來,記錄在歷史上的那些血腥的屠殺記錄,李嘯回想起來,心下猶是無限的憤恨。

天命十年,老奴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命令八旗軍兵,對境內全部的漢人大肆屠殺,“分路去,逢村堡,但遇漢民,莫問緣由,即下馬斬殺。”一時間,遼東數十萬漢民,幾被狗入的老奴給殺絕。

崇禎十二年清軍入關擄掠,攻入趙州,三萬漢人被殺,攻入濟南,十三萬漢人被殺。

而在崇禎自盡,清軍入關之後,更有畿南之屠,潼關之屠,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江陰屠城,常熟之屠,南昌之屠,廣州之屠等等,漢人被殺人數,零碎加起來,多達數千萬,滿清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血債累累,罪惡滔天。

“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屍如山莽充斥。

死者無頭生被擄,有頭還與無頭伍。

收得遺骸十餘萬,作普同塔疊葫蘆。

血浸焦土掩餘腥,孤孩悲啼探娘乳。“

回想起這些悲慘的詩句,李嘯便覺心如刀割,怒髮衝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如果說,以往李嘯收留清軍降兵,多有政治與軍事上的考慮外,現在這樣純爲發泄性的屠殺,其實更符合他的內心真實所想。

要知道,相比清軍的無數次血腥屠城,動輒殺死上萬乃至數十萬百姓的殘暴行徑,自已的做法,倒還是相當仁慈了。

李嘯看到,有無數韃子發瘋一般哀嚎着,扎手舞腳地想從坑道中逃出。只不過,他們每每爬到坑道邊緣,正欲再進一步向上攀爬之時,便有唐軍士兵衝過來,將他們狠狠地一腳踹下坑道中去。隨後,便有大團大團的黃土從天而降,將他們活活埋葬。

一名韃虜婦人,在極其費力地爬到坑道邊緣時,一名唐軍槍兵,怒喝着將手中的精鋼長槍向她狠狠刺來。這名婦人眼尖手快,忽地用手緊緊抓住了一名唐軍槍兵的槍尖,雙手被尖銳的槍尖割得鮮血直流,嘴中卻在不停地用滿語,大聲哀求唐軍士兵放過自已。

這一瞬間,爲了活命,她甚至還騰出左手,一把扯開自已的胸衣,露出自已的潔白跳蕩的胸部,向這名唐軍槍兵,作出最下流的暗示。

這名唐軍士兵,稍稍一怔,臉上露出了猶豫的神色。不過,他迅速地反應過來,立刻暴怒地從她手中,狠狠抽出長槍槍尖,復向她胸口狠狠刺去,只聽得噗哧一聲輕響,這名韃婦胸口鮮血狂噴,踉蹌着仰栽入坑道中,隨即一鏟飛揚而下的黃土,埋住了她猶在不停顫抖的屍身。

有許多唐軍士兵,懷着極大的惡意,故意用長槍去捅刺那些韃婦的下體與胸部,當長槍深深捅入那些韃婦的隱密之處,看着她們在槍尖下掙扎哀嚎之時,這些唐軍士兵縱聲狂笑,好象發現了一件極其有趣的事情一般。

而看到這種充滿了人性陰暗面的醜惡而殘酷的事情,李嘯一臉平靜,只裝着視若不見。

李嘯還看到,一名不過四五歲的小韃子,大聲哭泣着,連滾帶爬地想從坑道上爬出來,卻見一名唐軍輔兵衝上去,嘴中怒罵了一句,狠狠一鍬,將他的腦袋象砸西瓜一樣,給拍得稀爛平扁,潔白的腦漿與鮮紅的血液一同飛濺。這名小韃子的屍身,搖晃了一下,便倒栽入坑道中,不復可見。

這極度悽慘殘忍的一幕,李嘯旁邊的巴布海也看到了,他臉色慘白,雙腿直打哆嗦,幾乎就要跌坐於地。

他以一種極其驚怖的眼神,望向一旁的李嘯。卻發現這個英武俊朗的唐國公,臉色十分平靜,似乎臉上還隱隱泛起了一絲微笑。

難道說,這樣大規模地活埋赫圖阿拉全城百姓,就是李嘯所說的,要讓自已一同觀賞的一出活生生的大戲?

這個李嘯,他不是人,他是個魔鬼,他是個來自地獄的,嗜血而變態的魔鬼!

巴布海整個內心都在滴血,都在不住地顫抖,他的眼中,竟有淚光在不停打轉。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李嘯,在他英俊而極富魅力的面孔後面,卻有着一顆如此殘忍變態的心靈。

看着數千族胞,就這樣在自已面前,或被坑埋,或被捅殺,這一瞬間,巴布海心如刀割。

造孽啊!

因爲自已一時貪生,而至全城軍民於死地,自已這樣的苟且活着,簡直是一件無可言說的恥辱!

巴布海心如死灰之際,卻忽地看到,自已那兩名清俊小廝,每個人都是一臉黃土與血污,瘋狂地從坑道中混亂的人羣中,疾竄到巴布海腳下,大聲哀求。

“主子,主子爺!你就開開恩,向唐軍求求情,放我們一條生路吧!在下一定一世一生忠誠於你,你老人家,以後想咋弄我就咋弄啊……”

“是啊,主子,在下對你何其忠心,下面本來又剛剛塗好了油,又嫩又軟的,就等着你再度臨幸啊,你怎麼捨得我們就這樣死在你面前。主子爺哪,你就發發慈悲,去向唐軍求求情,救救在下吧……”

聽到這兩名他最喜歡的清俊小廝,這樣向他發瘋一般地苦苦哀求,巴布海有如萬劍刺心,肝腸寸斷。

只是,他轉頭望向李嘯時,發現李嘯根本沒有在看他,此時的李嘯,已經擡起頭,目光深邃而複雜,彷彿在看極遙遠的地方。

巴布海的嘴脣,象兔子一樣囁嚅了許久,最終還是沒敢開口。

“主子,我快不行了,你快求求唐軍啊!”

“主子,你快救救我們啊,在下願意給你當牛做馬啊!”

下面兩名小俊的呼喊之聲,越來越瀕急,卻也越來越微弱。一鍬鍬的黃土洶涌撒下,已然將他們半埋其中,兩個人原本清秀的面目上,已是佈滿黃土,根本再看不清臉龐模樣。

在紛揚而下的黃土,將他這兩名小廝徹底埋葬之後,巴布海終於一聲嚎啕,撲地跪在地上,他雙手捂面,抱頭痛哭。

李嘯卻只是冷冷斜了他一眼,沒有說任何話語。

在數千名唐軍的共同努力下,半個多時辰後,整個盤蛇穀道的活埋行動,終於全部完成了。

放眼望去,穀道之中,黃塵漫漫,一眼望不到盡頭。除了晚風蕭蕭外,便是一片死寂。只是,還可以偶爾看到,在一片半鬆不緊的黃土上,有微微露出的頭皮與手掌,彷彿還在昭示着,這裡剛剛發生了一出多麼慘烈的人間悲劇。

這時,全體唐軍靜默無聲,他們站在穀道的邊緣,每個人都陰沉着臉,臉上滿是肅然之色。

殘酷的殺戮之後,這些士兵,很多人從內心開始感覺不適,心中更多有莫名的空虛與迷茫。這說明,李嘯手下的唐軍,還是具備人類的良知,而不是墮落成與韃虜一樣,純以殺人爲樂的人形野獸。

而李嘯自已,亦是一臉蕭瑟之色,他眼神複雜,默默環視這一片黃茫茫的穀道,心下喟嘆不已。

自古殺俘不詳,更何況這樣慘絕人寰的活埋。只不過,在唐軍糧草有限,又要追求機動快速撤離的情況下,將這些俘虜全部殺掉,自然是最爲理智的選擇。

更何況,這個盤蛇穀道,當年薩爾滸之戰中,老奴在這裡,殘酷殺掉了劉綎部近五千名明軍,今日李嘯再於這穀道中坑殺多達三千餘人的全城韃虜,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而且,李嘯希望,通過這樣殘酷無情滅絕人性的殺戮,來給整個清廷,來給來到此地的清軍援兵,一個極其殘酷的心理打擊。

要知道,這些忘恩負義的蠻族,自古畏威不懷德,只有這樣殘酷至極的殺戮與凌辱,才能讓這些只會畏服於刀劍的兩腳野獸,徹底屈服於李嘯的心狠手辣。讓他們最終明白,與地獄魔鬼一樣殘忍無情的李嘯,繼續對抗下去的話,只會有慘死一條路,斷無任何生還的機會。

活埋坑殺完全城的韃虜後,已是黃昏,李嘯下令,全軍返回赫圖阿拉城休息。

不過,在當天晚上,李嘯令巴布海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讓他在一塊大木板上,寫出了一封洋洋灑灑的告白信。在信中,巴布海表明自已是故意投降李嘯,與清朝徹底劃出界限,並且詳細講述了,自已是如何配合唐軍斬破龍脈,以及坑殺全城軍民百姓的。李嘯希望,用這封信,讓讓將來的援兵能看到,給他們一個更加沉重的心理打擊,要讓他們從骨子裡感覺到絕望。

當天夜晚,李嘯在老奴與其大妃的寢宮內休息,躺着那寬闊平整的大炕上,李嘯心下,卻是莫名快意。

哼,狗入的老奴,老子今天滅了你的軍隊,活埋了你的百姓,還要睡了你這忘恩負義的叛賊的寢宮,到了明天,更要把你這苦心營造的赫圖阿拉城,給徹底地燒成灰燼!

次日天亮後,李嘯全軍,拔寨起營,然後點起大火,將整個赫圖阿拉城,燒成如同一個火焰爐子一般。

這座在中國歷史上極其有名,堪爲研究滿族文化最爲重要的歷史古城,就這樣,在一把沖天的大火中,徹底化爲灰燼,最終燒成了一片黑乎乎的斷壁殘垣。

只不過,在這沖天大火爲背景下,李嘯全軍,卻是人人衣甲鮮亮,精神抖擻,一路上馬踏金鉦響,人奏凱歌還,全軍將士人人滿臉歡笑,皆爲極爲快意的神色,從這裡徑返朝鮮而去。

在這歡聲如潮的唐軍中,只有那位清朝的鎮國將軍巴布海,還是哭喪着臉,踉蹌地跟在唐軍的隊伍中隨行返回,一路上,他低垂着頭,目光空洞而呆滯,整個人有如提線木偶一樣,亦步亦趨地跟着唐軍東返。

巴布海現在,能感覺到自已似乎成了一具空殼,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在這天地之間,有如行屍走肉般的活着。而未來會是如何,巴布海根本無從知曉。

在唐軍離開了整整三天後,清朝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才急匆匆地率兵趕到。

當他看到,眼前燒成了一片黑乎乎的斷壁殘垣的赫圖阿拉城時,他驚慌得差點從馬上掉了下來。

而當他再近一步走近,看清了立在城外,由巴布海親筆書寫的大木牌後,濟爾哈朗更是恨得咬牙切齒,眥裂髮指。

“天殺的唐軍,天殺的李嘯,我大清誓報此仇!”

濟爾哈朗的聲音,就象受傷的老狼在嗥叫,在灰沉的天空下,久久迴旋。

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一百章 到達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章 夜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
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一百章 到達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章 夜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