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

陳圓圓何許人也?

陳圓圓出身於貨郎之家,母親早亡,育於姨夫家,從姨父的姓“陳“。居於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天生麗質,才華橫溢,因此名聞遐邇,爲吳中名優,戲曲家尤西堂少時“猶及見之“。

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自幼冰雪聰明,豔驚鄉里。時逢江南年穀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遂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

她初登歌臺,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着魔。陳圓圓“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豔出衆,獨冠當時,“觀者爲之魂斷“。

這樣的絕世美人,得到了當代復社才子冒襄的喜愛。據冒襄《影梅庵憶語》載,冒襄與陳圓圓私訂盟約在崇禎十四年秋,此後冒襄因家事牽累,未能赴圓圓約會。其間圓圓屢次寄書冒襄,促其踐約,冒襄皆不及回覆。

才子的軟弱與猶豫,終於使他與一代美人陳圓圓,擦肩而過。

到了崇禎十五年仲春,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也就是崇禎帝田妃之父,給劫奪入京。“十五年春,戚畹田宏遇南遊吳閶,聞歌妓陳沅、顧壽。名震一時,宏遇使人購得顧壽,而沅尤靚麗絕世,客有私於宏遇者,以八百金市沅進之,宏遇載以還京。“

陳圓圓入京後,成爲田弘遇府上的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亂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結交當時聲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吳三桂。

因此,田弘遇刻意盛邀吳三桂赴其家宴,“出羣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衆音,情豔意嬌。“而這位淡妝麗質的歌姬,就是陳圓圓。

前來飲宴的吳三桂,十分驚詫於陳圓圓的美豔,“不覺其神移心蕩也“。

臨近告辭時,田弘遇故意問道:如果流寇逼近京城,怎麼辦?吳三桂直率地說:如果田公把圓圓送給我,那麼我可以保證,田公無恙,國家無恙。

田弘遇聞言而喜,他心中明白,既然吳、陳兩人都有意,自已又能得以攀上吳三桂這根高枝,故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答應了這個請求。

田弘遇遂慷慨解囊,將陳圓圓盛裝打扮之後,並置辦豐厚的妝奩,再派人有如正式送女出嫁一般,敲鑼打鼓地送至吳府。

正當他們如膠似漆,親暱百般之時,朝廷擔心邊城空虛,韃虜乘虛入寇,故催促已任寧遠總兵的吳三桂,趕快出關駐守,不可再留戀於京城。正與陳圓圓纏綿恩愛的吳三桂,本想攜帶陳圓圓同行,但父親吳襄擔心崇禎皇帝獲悉此事,嫌吳三桂沉迷女色會對他的仕途有影響,故勸他把圓圓留在京城,讓他獨自一人先行趕回寧遠。吳三桂十分無奈,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別佳人,獨自前往寧遠。

卻沒想到,造化弄人,他這一去,與自已的家人,與自已心愛的女子,卻是近乎永無相會機會的訣別。

其實,李自成在進入紫禁城後,飽暖思**,他詢問過太監,說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爲何沒有一個國色天香?

李自成問完這番話,那太監便回答道:先帝憂心於國事,拒絕聲色,因此後宮沒有佳麗。不過,只有一個陳圓圓,堪稱是絕代佳人,田妃之父田弘遇,曾想送給皇帝,卻遭皇帝拒絕。後來田弘遇送給了吳三桂將軍,將軍出關,圓圓留在府內,現在與吳襄住在一起。

李自成雖然好色,卻也還算有些頭腦,沒有完全被女色衝昏了基本的理智。

他知道,自已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是儘快派人去收編山海關總兵祖大樂與寧遠總兵吳三桂的兵馬,從而徹底解除明廷在北面的殘餘勢力,使自已一可獲得更多的投降兵馬,二可使治下的領土與滿清交界,獲得足夠的緩衝空間。

因此,如果爲了滿足自已的色心,而去逼迫吳襄交出陳圓圓,那自已只會收穫一個絕對的死敵,這在解決吳三桂這個麻煩前,絕對是一個極度愚蠢的舉動。

當然,這樣的絕世美人,也不能讓吳三桂這樣一個將來的降將獨自享用,李自成在心下作了決定,那就是等到投降吳三桂,收編了他的部衆之後,再隨便找個由頭,一刀宰了他,從此徹底霸佔絕代美人陳圓圓。

所以,李自成在詢問過此事後,便決定暫時不再對陳圓圓有任何舉動。與此同時,爲了防止有人趁機打陳圓圓以及吳襄的主意,他還特意派了數十名軍兵,去吳府對他們加以保護。

李自成是想着,等到追贓助餉差不多完成後,再派遣降將唐通,帶了犒賞銀子四萬兩,以及吳襄的家書,前往寧遠招降吳三桂。

只不過,李自成萬萬沒想到,他自以爲做得十分隱秘,連最親信的將領都沒有告訴。應該無人知曉這吳府之中,還有這樣金屋藏嬌的故事。

卻沒想到,現在卻被駱養性這廝,提前告訴了號稱大順第一色魔的劉宗敏,這簡直就是把一隻香噴噴的烤雞擺在野貓子面前,焉有不下嘴的道理!

剛剛飽吃了一頓酒飯,喝得醉矄矄的劉宗敏,聽了駱養性的稟報,當即喜不自勝,立即便帶着一從隨衆,由駱養性帶路,前往吳府而去。

一行人來到吳府處,府外有稀稀落落有十餘名兵士在看門。他們一見到夜幕中,有一行人正快速地朝吳府過來,這些看門的兵士中,一名什長模樣的人見狀心疑,衝着他們厲聲大喊:“喂,你們哪部分的?闖王有令,此處不許進入!”

聽到這名小什麼的喝令,劉宗敏瞪着血紅的眼睛,長長地了個飽嗝,臉上便是兇相畢露。他搖晃着走近這名小什長,二話不說,啪的一聲,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在他臉上。

那什長一聲慘叫,噗地一聲,吐出一顆帶血的牙齒。

“你個瓜慫!竟敢盤問起老子來了!真是討打!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老子是誰!”劉宗敏叉着腰,衝着這名什長厲聲大罵。

這名什長捱了這兇狠的耳光,又看清了來人是劉宗敏,頓是心下大懼,遂再不敢違抗,他與一衆手下,唯唯喏喏退到一邊。

此時,聽到外面動靜聲大,裡面的吳襄等人,急急跑出府來,他們一見到竟是劉宗敏前來,各人俱是一驚,慌忙跪倒於地。

“小老兒拜見將軍!”年過花甲的吳襄,顫顫巍巍地跪倒在劉宗敏面前。“小老兒不知將軍駕到,有失遠迎,實是罪過。”

劉宗敏一聲冷笑,隨即擡了擡手,示意他起身說話。

”吳襄,俺來這裡,也不想與你這廝說甚虛頭巴腦的廢話,你就把那陳圓圓,給俺交出來就行了!“

聽到劉宗敏這句大咧咧毫不掩飾的話,吳襄臉色大變。

”將軍,不可啊!“吳襄急急回道:”圓圓乃是犬子愛妾,是名有夫之婦,如何配得上將軍你呀。對了,本府尚有數名姿色尚可之歌姬,若將軍不棄,可讓她們出來與將軍相見。“

”去你孃的吧!“劉宗敏聞言大怒:”吳老狗,你他孃的耳朵聾了麼?老子想要的是陳圓圓,你竟敢找些歌姬來打發俺,真是他孃的給臉不要臉!老子再給你一次機會,立刻把陳圓圓交出來,不然,老子現在就要打爆你的狗頭!“

吳襄一臉戚色,又苦苦哀求道:”將軍,不可如此啊,圓圓乃是犬子……“

他一語未完,劉宗敏已是狠狠一腳踢來,正中其胸,可以清楚聽到胸骨的碎裂聲。

吳襄一聲慘叫,撲通一聲,仰面摔倒在地。

”入你娘,老子說的話,你他孃的沒聽到嗎?非要逼老子動手是吧?“劉宗敏罵罵咧咧,他刷的一聲,插出腰刀,橫擱在吳襄脖子上。

見到這柄在月色下寒光凜冽的腰刀,吳襄嚇得渾身哆嗦,臉色煞白的他,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只是下意識的後退着。

見吳襄兀自不答話,劉宗敏心下暴怒,臉色陰狠的他,下意識地加了一把勁,吳襄的脖頸,立刻有暗紅色的鮮血滲出。

”老東西,你到底叫不叫,你再不叫她出來,老子先一刀宰了你,再去屋中搜查,陳圓圓一樣逃不出俺的手心!“

劉宗敏一邊說話,一邊手中繼續加勁,眼見得吳襄脖頸鮮血如注,怕是下一步就要被切斷脖頸動脈之際,從府中傳來一聲嬌叱:”休得無禮!快放開我公公,我跟你走!“

劉宗敏聞言一愣,他扭頭望去,只見讓他垂涎三尺的陳圓圓,正站在院子門口,對他怒目直視。

陳圓圓這般嗔目直視,卻讓劉宗敏這個粗魯的武夫,給看得呆住了。

此時此刻,也許只有陳圓的舊情人冒襄的詩句,足以形容她的美貌。

“其人澹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

“婦人以資質爲主,色次之,碌碌雙鬢,難其選也。慧心紈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則獨有圓圓爾。“

劉宗敏雙眼放光,嘴角流涎,他嘿的一聲,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俺滴個乖乖!這世上真有這麼標緻的美人呢,哈哈,老天待劉某不薄哇!今天晚上,俺老劉要不拿出渾身解數出來,就他孃的不是個男人!“

他一說完,放聲大笑,旁邊的軍士,皆齊聲鼓譟歡呼起來。

劉宗敏快步走到陳圓圓面前,用淫蕩至極的目光,將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放肆地用鼻孔湊近她臉蛋嗅了嗅,忍不住又嘿嘿笑了起來。

陳圓圓見他這般無狀,心下噁心得緊,卻又只能強自抑住。

她輕嘆一聲,臉無表情地對劉宗敏說道:”將軍,妾身願隨將軍而去,只希望,將軍不要再爲難我老父親。“

”這個好說,好說。“劉宗敏忙不迭地笑道:”只要小娘子願隨俺而去,吳老爺子咱定不會爲難他。那麼,俺也不多說啥了,就請小娘子隨俺離去,今晚一齊樂得快活吧,哈哈。“

陳圓圓淚光盈盈,她用哀慼無助又幽怨無比的目光,凝視着猶呆坐於地的吳襄,良久,才哏地一聲,跟着劉宗敏走出府門而去。

此時,一直守在府外的駱養性,已安排了一頂小轎過來,見到陳圓圓出來,駱養性忙上前迎接。

見到這位前錦衣衛指揮使一臉諂笑地迎了過來,冰雪聰明的陳圓圓立刻想到了,劉宗敏這廝,與吳府向無交集,他突然來找自已,定是駱養性這個前錦衣衛指揮使出的壞主意。

這個傢伙,真是端的可恨!

在行過駱養性身邊時,陳圓圓故意停了一下。她目視前方,冷冷地說出這句話:“駱指揮,小女子送你一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駱養性聞言,頓時臉色大變,只不過,他尚未回話,陳圓圓已昂然前行,自行走入轎中。

夜色微茫,涼風瑟瑟,劉宗敏騎着高頭大馬,哼着小曲率先在前開路,一行人穿街過巷,很快就消失在夜色深處。

而眼見得劉宗敏一行人走遠,一直站在府門外呆呆眺望的吳襄,噗的一聲,吐了一口老血出來。

整個人瞬間站立不穩,軟軟地向門檻倒去。

“老爺!……”旁邊的家隨家僕阿貴眼尖,急急地將他扶住,才讓吳襄免摔了一跤。

吳襄在阿貴的摻扶下,踉蹌着回到屋內。

阿貴正要去打水,想把身上沾滿血漬的吳襄給擦洗乾淨,卻被吳襄一把叫住。

”老爺……“

”阿貴,家裡的事,不要你管了。我交待你一件事,你立刻去辦吧。“吳襄雙眼望着遙遠的窗外,面無表情地說道。

”老爺有何吩咐,阿貴立刻去做,絕無二話。“

”那好,我要你立刻做好準備,趁這些時日京城混亂之機,早早混出城去。然後,徑去寧遠,通知我兒家中之變故。“吳襄說到這裡,臉上是說不出的感傷與怨怒:“你記住,要告訴吾兒,說爲父在京城中,受了流賊之大辱!圓圓亦被流賊劉宗敏擄走……,他將來若有機會,一定要爲爲父,爲圓圓,報此深仇大恨!”

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三章 女子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十章 門第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章 軍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四十二章 分功
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三章 女子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十章 門第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章 軍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四十二章 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