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

而在此時,他更看到,唐軍的槍兵與騎兵,有如追命死神一般,依然對這些可憐的潰兵追殺不止之時,馬元利心下,更是有如刀割。

可恨啊,五萬兵馬,一朝盡潰,這簡直是自已從軍帶兵以來,最大的恥辱與敗仗!

而他在看到了唐軍騎兵,正展開全面包圍力求圍殲的戰術行動之時,內心之中,卻是更覺膽寒。

這般可惡的傢伙,不但打敗了自已,還想着要把自已的後路徹底截斷,要把這五萬軍兵全部吞入肚中,真真可惡之至!

這時,一名一身是血,狼狽不堪的護衛,急急跑到他身邊,顫聲稟道:“馬將軍,我軍全軍盡潰,已然無法收拾,唐軍騎兵即將合圍,我軍有全軍覆沒之憂啊。眼下之般局面,我等卻該何去何從?”

馬元利望着這名護衛煞白失色的臉龐,內心痛如刀割,不由得長長地嘆了口氣。

事到如今,戰局已崩,我雖身爲主將,又能有何辦法力挽殘局呢。他緩緩擡起頭,眼神中滿是無奈,聲音卻是十分清晰:“傳本將之令,全軍停止抵抗,向唐軍投降。”

聽到這道命令,旁邊的騎兵,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們大張着嘴,望向臉孔怪異扭曲的馬元利,彷彿還未從震驚中反應過來。

不是吧?深受張獻忠信重的左軍將軍,剛纔還信誓旦旦要與唐軍決一死戰的他,竟然要背叛大西國,背叛張獻忠,在這裡臨陣投降,這,這……

“入你娘!狗耳朵聾了麼?!快打降旗!你等再不打,這一衆兄弟,可就都保不住了!”

馬元利雙目血紅,厲聲嘶吼,面孔扭曲而猙獰。

“將軍,這……”

看着面前護衛那驚懼的面孔,馬元利臉色稍稍緩和,他無力地擺了擺手:“不必多說了,與其這般讓這數萬兄弟,被唐軍如殺雞宰羊一般全部殺盡,倒不如及時給他們一條活路。畢竟,這亂世之中,能活下去,纔是最重要的。”

傳令兵不敢稍怠,點頭如搗蒜,急急打出白色降旗,用盡全力在空中揮展。

望着這數面揮舞的白旗,馬元利的內心,頓時在不停滴血。

天殺的!真真運命弄人也!

什麼前程官位,什麼富貴榮華,在這般緊急時刻,都不及老子自已保命重要。在這般時候,爲了保命,就當他孃的唾面自乾的無恥之徒又何妨!

很快,馬元利所在的後陣中,傳來陣陣響亮的鳴金聲,與此同時,數面巨大的白旗從陣中打出,迎風招展,甚是顯眼。

見得敵軍陣中,忽地鳴金退兵,又打出白旗乞降,一直在用千里鏡密切關注局勢的唐軍主將安和尚知道,那一直死撐著作戰的馬元利,終於再也繃不住了,爲避免全軍覆滅,只得趁唐軍尚未全面合圍之際,向唐軍投降了。

安和尚冷冷一笑,放下千里鏡,大聲下達軍令。

“傳俺軍令,準其投降,令他們速速放下武器,跪地接受投降,可保其性命無虞。”

“得令!”

安和尚命令下達之際,唐軍正在戰場上,縱情追殺這近乎無邊無際的潰兵。

這些潰兵毫無目標地四處奔逃,整個陣型徹底潰散再難收拾,每個人都只顧着自已倉皇逃命。

至此,整個偌大的曠野,成了唐軍盡情屠殺的場地,漫坡遍野潰逃的大西軍,則有如瘋狂逃命的牛羊豬犬,任命唐軍追殺砍死,根本就沒有任何保命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在這樣的四散潰逃中,即使有零星的敵軍軍兵想要投降,也立刻被殺紅了眼的唐軍士兵,或砍或捅,登時殺斃,斷不留情。

只不過,兩條腿的步兵,如何跑得過四條腿的騎兵,最終,他們被唐軍騎兵截斷了所有退路,眼前着就要將他們全部包圍剿殺。

這批人當然明白自已的命運,他們紛紛跪地,面對唐軍越來越逼近的冰冷刀鋒,磕頭不止,請求投降。

最終,就在這生死關頭,殺紅了眼的唐軍,終於收到了主帥下達的投受投降的命令。在那些潰兵紛紛棄了武器,跪地投降,這場小潼水旁的伏擊戰,終告結束。

至此,五萬餘人的大西軍兵馬,僅有約三千餘人僥倖逃得性命,另有八千餘人被唐軍宰殺,剩下的四萬餘人,皆成唐軍俘虜,整個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滿地,死人死馬橫七豎八,一眼望去,觸目驚心。

此時,唐軍陣中,響起了連綿的歡呼聲,有如滾滾春雷,響徹原野。

望着在眼前一齊歡呼的唐軍戰陣,降將馬元利麪皮抽搐,臉上的痛苦神色,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該死的,早知唐軍如此能戰,早知現在要被迫投降,當初爲何不及抓住安和尚的勸降機會,率部及時反正,簡直愚不可及!

要是當初自已及時率部投降了唐軍,說不定還是大功一件呢,這升官晉爵之事,只怕亦是手到擒來啊。

哪裡會象現在這樣,這般屈辱地被迫投降,非但白白折損了近萬名弟兄,自已的命運也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而就算唐軍能接納自已與部下,但能獲得的利益與好處,都會大大降低大打折扣呢!

馬元利悔恨無及,卻被一衆唐軍士兵,推搡着來到了唐軍主帥安和尚面前。

見到面前那原先牙尖嘴硬一幅死硬到底模樣的馬元利,現在這般可憐無奈,本打算好好嘲笑他一番的安和尚,頓時也沒了心情,只是甕聲甕氣地喝道:“馬元利,你這廝不聽本將之勸,強要與我軍相戰,現在落得這般境地,又白白死了近萬名手下,皆是爾之罪也!”

馬元利一臉羞赧,不敢正看那正端坐馬上的安和尚。他緊緊地咬着牙,在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後,他來到安和尚馬前,納頭跪拜。

“罪臣馬元利,強抗天兵,悔之無及,現多謝唐軍不殺之恩!”

其他的一衆下屬部將,見馬元利納頭而拜,亦不再遲疑,立即緊隨馬元利,紛紛跪地參拜。

一時間,安和尚的馬前,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左軍將領。

“金將軍,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安和尚心下得意,卻故意一臉痛惜之色,然後長長地一聲嘆息。

馬元利心下慚恨,他不敢起身,只是拱手稟道:“安鎮長,什麼也別多說了。在下愚蠢,有眼不識泰山,強要與貴軍相爭,今日之戰可謂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戰敗來降,亦再無半點顏面可言。將軍要如何裁處我等,但憑處置便是,在下斷無二話。”

“馬將軍,你與諸將,皆且起身說話吧。我軍既已容你等歸降,這先前之衝突,種種不快,亦可就此揭過了。”

安和尚心下快意地俯望地上跪伏的馬元利,冷冷一笑,輕輕地擡了擡馬鞭,示意其起身說話。

馬元利臉皮漲得通紅,他站起身來後,其餘諸將,亦個個沉默起身,氣氛十分尷尬。

馬元利強自擠出笑容,訕訕起身,又嘆道:“在下慚愧,再次謝過安將軍厚德隆恩。貴軍願接納我等,不究既往,這般寬大爲懷,那我等豈能不推心置腹,誓死效忠乎?從今後,我等願在貴軍帳下,投效驅馳,盡效死力。”

安和尚聞言,哈哈大笑,內心卻在不停感嘆。

馬元利這廝,先前這般齒強嘴硬,一味地頑抗到底,現在卻又這般卑躬屈膝一副媚態。看來,此人在現實面前,倒是身段柔軟,頗識時務呢。

安和尚內心鄙視,表面卻故作欣賞之相,他沉聲道:“很好,金將軍這番表態,甚合本將之心。你們放心吧,我軍既能容爾等歸降,自當用人不疑。只要你等忠心效力,又如何會不加信任呢。但是,爾等亦需知,我唐軍可以不咎既往,卻絕不容今後生變。此番來投我軍後,爾等要盡心效忠,再不得有任何反覆,否則,軍法無情,唐王亦必不輕饒!”

馬元利內心一凜,便急急應道:“此爲自然,將軍何必多慮。我等敗軍之將,得容唐軍收留,實是不勝感激,安敢再起異心乎。我軍部下,任憑貴軍安排分配,在下無不從命。還望唐王與安將軍,能不計前嫌量材爲用,爲我軍各位將士,各自謀個前程出路,在下就心安無礙了。在此,且容我先代他們,先行謝過安將軍了。”

安和尚點點頭,捋須道:“嗯,你這這話倒甚是中聽。我唐軍之中,向來不容山頭,你部兵馬,既來相投,自然要由我軍徹底整頓改編,將領軍兵,亦會各自謀取出路,這個你自可放心便是。不過,這些都是將來要做之事,現在,你等要有一件要事,要與我軍一同行事。”

“多謝黃將軍!那在下就代全軍將士,在此謝過將軍了!”馬元利一臉喜色,納頭長叩,又急急道:“敢問將軍要我部兵馬去做何事,但請吩咐。”

“你聽好了,俺要你們,暫時先做爲輔兵,與我軍一道,往攻保寧府州城閬中。如果爾部能立得功勳,本鎮亦會爲你們向唐王請功。”安和尚大聲說道。

“好!我軍全憑安鎮長安排,爲唐王效死盡忠!”馬元利大聲回道。

經過了近半天功夫,全軍整編完畢,安和尚一聲令下,全軍渡過小潼水,直攻保寧府城閬中。

現在唐軍轉而從西進攻,故可完全繞開那小小的南部縣,從而徑直進攻首府閬中,更何況,現在唐軍有充足的兵力優勢,南部縣那不足千名的守軍,借他們每人十個膽,也沒膽量出城來阻擋唐軍進攻。

人數總人有八萬餘衆的大軍,氣勢十分雄壯,在疾疾地趕行了一天後,到達了閬中城外。

“將軍!前面就是閬中城了!”

一名唐軍護衛伸出手指,遙指遠處那矗立在高崗上,影影綽綽的一座高大城池,一臉欣喜地向一旁的主將安和尚,大聲稟道。

安和尚點點頭,舉起千里鏡,向前方眺望許久,當他從千里鏡中,看到閬中城頭那稀稀拉拉的守軍與歪斜不堪的旗幟時,安和尚的臉面,不禁泛起淡淡笑容。

閬中古城,乃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古戰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蜀漢的大將張飛曾率軍駐守此處,卻沒想到,千年一過,自已也要率部來攻城了。

安和尚放下千里鏡,便大聲喝令:“傳我軍令,全軍加速前進,務必儘快抵達閬中城下。本鎮要讓那閬中城,徹底斷絕與外界聯繫,成爲一座真正的孤城。更要把這座城池,圍得一隻鳥兒也逃不出去!”

“得令!”

很快,唐軍有如洶涌的潮水一般,迅速地撲向閬中城,立即將這座滇西重鎮,圍得有如鐵桶一般。

見到唐軍規模如此之大,氣勢如此雄壯,城頭那些原本就士氣低落的守軍,頓時愈發氣沮。他們呆立於城頭,雙股發顫,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應對。

而城中的主將,閬中主將孫可望,見到唐軍如此兵精將銳,一副氣勢如虹的樣子,他的心下,同樣滿是惶恐與失落。

怎麼辦?

唐軍如此勢大,城中守軍又如此士氣低落,這閬中城,真的能守住嗎?

孫可望心情低落,久久無言,他下意識地遠望天空,只能看到,有一輪正漸漸西墜的斜陽。

夕陽西墜,暮色蒼茫,些須殘軍,困守孤城,說不盡的剩山殘水,吟不完的末路絕程,一時間,孫可望心下充分了莫名的悲涼。

就在這時,唐軍陣中,忽然有如波開浪裂般地分開一條線,一名頭戴八瓣纓盔,身着鋼製山紋鎧甲,足蹬覆銅包靴,身系鮮紅披風的唐軍將領,在一衆同樣鎧甲鮮明護衛的保護下,正策馬向閬中城西門緩緩行來。

見到來人這般打扮,孫可望心下暗道,此人看來,必是唐軍主將無疑了。

他猜得沒錯,那名唐軍將領,便是唐軍第二鎮鎮長安和尚。現在的他,正在一衆護衛簇擁下,很快就來到離西門一箭之外。

這時,他旁邊的一名護衛,便扯着脖子向城頭大喊道:“喂!城上的人聽好了!我家主將安和尚鎮長,想與城中主將一談,請速去通稟!”

聽到唐軍的喊話,城頭的守軍愈發惶恐不安,他們下意識地將無助又慌張的目光,全部集中在眉頭緊皺的主將孫可望身上。

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八章 船戰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
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八章 船戰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