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

一天之後,肅親王豪格,也得到了多鐸大敗鎮遠堡,全軍慘敗而歸的消息。

“報應!報應!多爾袞這廝不聽本王所勸,不顧國力衰微,執意動兵西征鎮遠堡,今番慘敗,真真報應不爽!”

客廳中的豪格,一臉得意洋洋的興奮之色,他在客廳中來回踱步,滿是欣悅。

“唉!只可惜,我大清恁多精銳,就因爲多爾袞這廝私心自用,白白在遼西曠野中枉送了性命,想到甚是可嘆。若是當日本王之計,能被朝廷採納,這諸多兒郎又如何會這般枉死,此皆多爾袞之過也!”

豪格抒發完喜悅,又捋着鬍鬚,很是感慨了一番。

就在豪格在客廳之中,來回踱步大發感想之際,旁坐的索尼,卻是一臉平靜地喝茶,臉上神情淡然。

“索尼,鎮遠堡這般慘敗,那現在的話,本王若提議去與唐軍合談,這朝廷之中,應該是再無人反對了吧。”豪格笑吟吟地扭頭說道。

索尼微微一笑,回道:“朝廷經此大敗,再無可征伐之兵馬,國家也可再無可支撐戰爭之財力,若不和談,還能有甚出路。只不過,奴才現在卻在擔心另一件事。“

”什麼事?“

索尼放下茶杯,望向豪格的目光滿是深意:”肅親王,恕在下直言,多鐸這番慘敗,多爾袞自是罪無可脫,但你作爲左攝政王,想要徹底撇清干係,卻是甚難。“

”哼,這是什麼話,這番西征鎮遠堡,全是多爾袞這廝想出的餿主意,本王當時已是極力反對,而且還事先向全國散佈了,是多爾袞這廝定要出兵征伐唐軍的消息,朝廷若要指責於我,豈不是沒有半點道理!“

”那又如何?咱們畢竟在先前,有過與唐軍結盟的黑歷史,這個巨大的把柄被多爾袞與朝廷抓在手裡,他們絕不會放棄把咱們拖下水的機會。“索尼冷冷道:”奴才以爲,待多鐸回來後,朝廷雖會訓斥多爾袞與多鐸等人,但一定會有小人向朝廷稟報,說肅親王你有裡通外國,提前向唐軍彙報了我軍動向與軍情之嫌,從而最終會讓肅親王你與多爾袞一樣,被朝廷所懲治。“

”這,這純是血口噴人,純是惡毒污衊!“豪格頓時急了,他快步來到索尼面前,厲聲道:”朝廷中有小人作怪,本王自是知曉,但他們沒有任何證據,如何敢這般肆意詆譭本王!本王倒要反訴他們一個毀謗之罪!“

”肅親王,這事根本就不需有什麼實際證據,朝廷這樣做,只是要對肅親王你的威望加以打壓,讓現在多爾袞被訓責受懲之際,你也不會因此而獲得威望與羣臣的信重,從而讓你與多爾袞能繼續維持一個相當的勢力平衡。“索尼說到這裡,長長一聲嘆息。

”不過,肅親王你也不必擔心,這事情畢竟沒有實際證據,最終朝廷還是會合稀泥一般帶過,不會對你真正嚴懲的。“索尼頓了下,繼續說道:”奴才認爲,這些事情,說到底,其實都不過是些小事。接下來,要如何派人去與唐軍談判,甚至首先讓唐軍同意談判,纔是重之中重。這件事情,纔是肅親王你要去努力做好的,你一定把這事,當成提升威望,爭取更多臣僚支持的最佳機會。“

”此話怎講?“

”肅親王,這與唐軍和平談判之事,乃是與我大清生死攸關之大事。奴才以爲,肅親王你一定要把此事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裡,讓整件事情盡在掌握。此事若能成功,我們與唐軍暗中之聯繫會更加緊密,你也可以從中獲得的更多的切實利益。“

”聽上去,有點賣國求榮的味道。“豪格苦笑。

”肅親王,恕奴才說得難聽,現在的大清國中,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洶涌,唯有自身勢力鞏固,牢牢處於不敗之地,纔是最爲重要的。其他的細枝末節,反倒可不必太講究。“索尼的眼中,有冷光一閃而過:”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失之不在,你若不主動去爭取談判主動權,萬一被他人所乘,被他人搶了先機,這與唐軍談判中暗裡得到的好處,咱們豈不是隻有乾瞪眼的份麼?“

”但是,索尼你也知道,太后與多爾袞關係不一般,朝中羣臣也多爲多爾袞黨羽,自是會先讓多爾袞去與唐軍談判,我們要想搶得先機,只怕甚難。“豪格面露憂色。

”呵呵,朝廷自是向着多爾袞,奴才豈會不知,太后肯定會先讓多爾袞派出人員去與唐軍和談,這都是板上釘釘之事。但是,我們左右不了朝廷,卻可左右唐軍啊。“索尼冷笑道。

”左右唐軍,這話有意思了,你倒是給本王好好說說。“豪格來了興趣。

”肅親王,奴計之計是,在朝廷派出使者去與唐軍談判前,我們先與城中的唐軍密探頭目郝澤仁溝通好,讓他派人提前秘密地與平遼王李嘯聯繫,讓唐軍一定要攪黃多爾袞的好事,讓他所派出的人員無功而返,從而讓朝廷在無奈之下,最迫向肅親王求助,這時,肅親王才故作勉爲其難地,派出我方人員,去與唐軍談判,並最終達成協議。“

索尼說到這裡,臉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若我等最終能與唐軍達成協議,唐軍定會對我們十分有好感,與我們的暗中聯繫也會不斷加強加深。反過來,有唐軍爲外部倚恃,我們在朝廷中的威望,一定也會大大提高。在羣臣之中,也定會有許多人開始見風使舵轉向我們這一邊。相形之下,多爾袞的威望自會大受打擊,我們在朝堂之上,說話做事,都會更有份量了。“

“很好,索尼你這份言論,甚合我心,那本王就立即派你爲使,先去與郝澤仁聯繫。這樣的好事,當然不能白白便宜了多爾袞這廝!”豪格一臉興奮。

“是,奴才謹遵肅親王之令!”

接下來的事,果然不出索尼所料,在多鐸帶着殘存的軍隊返回盛京之後,朝廷立即召集衆臣,對此戰相關責任人員,一一處罰。

多鐸身爲主將,敗軍失利,自是責任最重。他被裭去豫親王之爵銜,改爲和碩豫貝勒,鑲白旗旗主之職改爲暫領,奪去十個牛錄,暫時補入正黃旗,同時罰銀一萬兩,馬五百匹,並被罰去天命汗陵園掃墓一個月。

副帥碩託,其罪亦無可推,只是相比多鐸爲輕,故其貝勒之銜不變,鑲紅旗旗主之職改爲暫領,奪去五個牛錄,暫時補入正紅旗中,罰銀五千兩,馬二百匹。

多爾袞身爲右攝政王,計策有誤,用人失當,戰敗有責,爲示懲戒,其正白旗旗主一職改爲暫領,奪三個牛錄,暫時補入鑲藍旗中,同時罰銀五千兩,馬三百匹,布匹五百疋。

肅親王豪格,有與唐軍暗通之嫌,雖無實證,亦需戒懲,着太監當面訓戒,其正藍旗旗主一職,亦改爲暫領。

太后布木布泰,親自在朝堂上宣佈這個結果,羣臣跪拜,俱是領旨謝恩。

而站於階下的肅親王豪格,對於這個結果,心下雖有不滿,但也還能接受。

要知道,對他的處罰都是表面性的,朝廷並沒有捕風捉影地刻意懲戒。象多鐸的十個牛錄,還暫時補在自已所掌握的正黃旗下,這倒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其實,豪格也能隱隱感覺到,那太后布木布泰,從福臨登位後,就開始刻意籠絡正黃鑲黃兩旗,似乎想把這兩旗兵馬勢力,從自已手中剝離,轉而爲她自已所控制。

只是,正黃旗與鑲黃旗,乃是先帝皇太極留給自已的私產,自已亦在其中安插了極多親信,布木布泰想要憑些須小手段,便從自已手裡奪去這兩旗,哪有這麼容易!

不過,她現在到還沒什麼實質性動作,如果她真的頭腦發熱,想動自已的根本,那本王也不是吃素的,到時定要她好看!

接下來,到了第二天重新上朝之際,在崇政殿內討論的重點話題,自是如何要與唐軍議和。

對於這樣的大事,原本垂簾聽政的布木布泰,在多爾袞不便出面的情況下,自是要親自主持。

之所以不由權摭朝野的多爾袞出面議定,反而要向來不出面理政的太后布木布泰來垂簾主持,乃是因爲鎮遠堡剛剛大敗,多爾袞威望嚴重受損,這時再來大包大攬乾綱獨斷,就頗有些不知廉恥了。

“各位愛卿,這鎮遠堡之敗,已成過往,再談無益。現在我大清當務之急,便是如何與唐軍議和。各位有何高見,但可直言,哀家定當擇善而從之。”

布木布泰說完這番客套話,朝堂之上,一片寂靜,沒有一個大臣出來說話。

其實,之所以沒有人說話,是因爲一衆朝臣都知道,布木布泰這番話語,不過僅是虛言客套,其實在她心中早就想好了,最終要右攝政王多爾袞去派人和唐軍談判。所以這樣的問話,不過僅是走個場面而已。

一片沉默中,只有那尚不懂事的六歲皇帝福臨,正在龍椅上跳來蹦去,彷彿那金燦燦的龍椅,倒是個燙屁股的爐子,讓他十分不耐又無趣。

“福臨!如何這般叵耐,你身爲天子,怎麼垂坐朝堂都這般不安穩,真真成何體統!”

見衆人皆是不語,明顯不想給自已這個太后面子,布木布泰心下惱怒,又無從發作,只得拿尚不懂事的福臨來訓斥撒氣。

聽到母親的訓斥,福臨垂下頭,不敢亂動也不敢說話,他一聲不吭,默默玩弄手上的祖母綠大扳指。

見到這樣的尷尬的場景,豪格心下卻在冷笑,只是表面故作平靜。

而在另一面的多爾袞,則是臉現羞慚之色。他想出來說話,卻又不便直言,心下的羞惱,何以言之。

而且,非但他不便說話,他在朝堂中的一衆黨羽,爲了避嫌,也個個不敢吭聲。

最終,還是須發皆白的禮親王代善,一聲長嘆,顫顫地走出朝班,向那重重珠簾拱手而拜。

“臣代善,有話要講。”

自去年至今,大清時局劇烈動盪,禮親王代善雖然洞觀時局,採取了兩邊押注之策,並最終成功保全了自家的權勢與財富,但這樣你死我我勾心鬥角的內訌,還是讓這位大清最年長的親王爲之心焦力瘁。這半年多下來,他明顯地衰老了許多。以前行走如風,現在走路都已是顫顫巍巍,老態盡顯。

“禮親王,你有甚話,儘可對哀家直說。”見代善這位年紀最大的大清親王出來說話,布木布泰心下一動,柔聲說了一句。

“微臣以爲,爲了挽回時局,需派肅親王豪格,親去與唐軍面談,方可最終達成和平協議。”

代善這句話,讓整個朝堂都驚呆了,包括肅親王豪格。

這老親王,不是老糊塗了吧,他難道不知道,布木布泰只是想走個過場,最終還是要安排多爾袞派人去與唐軍談麼?他這番話,簡直是在拆在布木布泰和多爾袞的臺呢。

另外,自已與他並無甚親密交情呀,怎麼他今天卻向着自已說話呢?

難道,他想投向自已麼?感覺也不象呀……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時間,豪格感覺自已有些糊塗了。

相比豪格此時的發矇,低垂着頭的多爾袞,卻是對代善恨之入骨。

這老東西,你不會說話,儘可閉嘴,沒人當你是啞巴!

你他孃的當衆拆我多爾袞的臺,你究竟是何居心!

該不是,因爲我與布木布泰商議,處置了你的兒子碩託,才讓你這般銜恨於我,才這樣幫豪格說話麼?

多爾袞內心銜恨不已,卻又不便出來說話,只得把一口惡氣吞了又吞,纔沒有當場發作。

當然,代善這番話,讓整個朝堂上,最下不來臺的人,其實是太后布木布泰。

她原本以爲,代善出來僅僅只是打個圓場,讓情郎多爾袞好出來接話,卻沒想到,這個老糊塗調頭爲豪格說好話,這簡直是當衆打自已的臉呢。

布木布泰銀牙緊咬,好不容易纔控制了內心的憤恨情緒,她沉聲回問道:“老親王,哀家倒想問問,爲何我大清非得派出肅親王,才能與唐軍進行談判呢?”

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十章 劫持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三十章 規劃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
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十章 劫持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三十章 規劃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