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到達

“大人,事已至此,再多抱怨亦是無用,在下倒有一計,應是可行。”家丁隊長洪猛在一旁插話道。

“說!”

“大人,兵部給咱們的命令,是要咱們儘速趕往萬全右衛,但並未說明,定要在何時趕到。”洪猛頓了頓,壓低聲音道:“我軍攜帶銀兩糧草頗多,不妨在路上拖延前行,反正只要向萬全右衛行軍便成。若能多拖一段時日,說不定那些韃子擄掠夠了,便已出關而去,我軍便自可返回山東。即便韃子不退,能在路上多拖些時候,也可少些機會與那些韃子接觸,亦是好事。”

姚文昌聞言直點頭:“唉,現在也就這個拖字可使了。洪猛,就如你所說的辦,我軍從明天開始,每天行軍速度降爲二十里。我軍才至保定地界,至萬全右衛還有五六百多裡之遙,能在路上多拖一個月的時間呢。”

在姚文昌部行軍速度降爲每天只走20裡之時,李嘯軍卻更是加快了行軍速度,一天可走近七十里。

李嘯之所以想盡快到達龍門衛,因爲他知道,按歷史的真實走向,現在韃子大部隊都集中在大同一帶,留在宣府的韃子軍兵,卻是甚爲薄弱。李嘯正需趁此機會,讓自已的這支援軍快速趕赴龍門衛,以儘快展開佈防。

如果等到皇太極率大軍復返宣府,那李嘯這隻在路上辛苦跋涉的部隊,面對洶涌而來的韃子大軍,怕是隻能成爲韃子嘴中的肥羊了。

李嘯選定的路線是,從霸州北上至固安,再到良鄉、昌平、然後進入延慶州地界,再繼續北上,到達南河,最後溯南河西行,最終到達龍門衛。

李嘯估計,按現在的行軍速度,一週之內足以抵達。

五天後,全軍終於過了延慶州地界,到達宣府鎮。

李嘯注意到,到了這裡,當地的風光,與山東之地,完全不同。

放眼望去,目光盡頭是重重疊疊的灰黑色山脈,面前皆是彷彿無邊無際的莽蒼大地,因爲缺少植被,暗黃的土地與棕黑色的沙礫,組成讓人心情壓抑的蒼涼。樹木極少,偶爾見之,亦是一副長得稀稀拉拉的萎頓模樣。往往要走上很遠一段路,纔可隱約可見的寂靜荒涼的村莊,李嘯軍一路行過,發現許多村莊已成一片焦黑的廢墟,似乎還可聞到尚未散去的屍臭。李嘯明白,這無疑是殘忍暴虐的後金韃子的傑作。

走到這樣的地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莫名壓抑的感覺。

李嘯心下暗想,這樣土地貧瘠又飽經戰亂的地方,如果想要種田發展,難度怕是地獄級的吧。

“哥哥的那根肉啊,妹妹夢裡想。。。。。。”

見得全軍士氣不振,甲總總長田威,這個來自與此地類似環境延綏鎮的傢伙,扯着嗓子開始吼信天游。

這個肉字和想字,被他故意用尾音拉得很長,充滿了一種曖.昧的暗示。

全軍將士鬨笑起來,起鬨叫好。田威愈發得意,唱得卻是越發響亮。

聽到這粗俗不堪的歌聲。跟着醫師隊一起行進的祖婉兒漲紅了臉,她恨恨地盯着在前放聲高歌的田威,心裡恨得想把他的嘴扯得稀爛。

跟着李嘯行進千里,祖婉兒還真沒給李嘯增加麻煩。一路上她還不停地與陳麻子及衆夥計一起,照顧救治生病的軍士,給李嘯還幫了不少忙。

一路征塵,風吹日曬,讓祖婉兒這個曾經在深閨中悠閒度日的富家小姐,變得粗黑了不少,一眼望去,倒象個普通農婦一般。

只不過在她心中,卻甚是滿足。這個單純的姑娘認爲,能天天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就是無比的幸福。

全軍沿着南河西行了好幾個時辰,終於在下午時分,趕到了龍門衛。

出現在面前的龍門衛,城周有四里多,是一個頗大的衛所鎮堡。只是此時,卻已成一片觸目驚心的斷壁殘垣,燒得烏黑焦八的殘餘的牆垣兀立着,彷彿還在控訴着往日後金軍的殘暴罪行。見到一座邊關重堡竟是這般殘破模樣,李嘯軍所有人都不覺一驚。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明初時,改望雲縣爲龍門衛,整個衛所城堡於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修築,並於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增修。沒想到,這座費了朝廷頗多錢糧方建成的邊關重堡,卻已成了一片再無價值的廢墟。李嘯心下,亦是唏噓不已。

這時,遠遠地馬蹄聲傳來。

李嘯看到,約有幾十騎的明軍兵馬,正向自已的方向快速行來。

“籲!“

在離李嘯二十來步外,一行人勒住馬蹄。隨後,一名身材粗壯,身穿普通鐵甲的將領,帶着幾名親隨翻身下馬,向已下馬等待的李嘯等人大步走來。

“來者可是來援的山東兵馬?”

這名將領尚未走近,便遠遠地喊道。

“正是,末將乃是千戶把總李嘯,特帶全軍一千餘軍兵入援宣府。”李嘯連忙大聲回道,

“好,來了就好,我軍現在極缺駐守兵力,爾等前來,卻是及時。”這名將領看到李嘯軍兵力不多,臉上頗有些失落。他頓了頓,又忙說道:“某家也自我介紹下,本官是龍門衛指揮僉事秦國英。”

“末將拜見僉事大人。”

“不必多禮。現在天色已晚,爾等還是速去駐營地安營歇息要緊。”秦國英止住了李嘯的行禮。

見得李嘯一臉疑惑狀,秦國英一拍腦門,嘆了口氣道:“忘了跟你們說了,現在龍門衛主堡已被韃子燒燬,衛指揮使杜詩大人,現已暫駐龍門衛附近的小白陽堡。現在這龍門衛處,臨時改設爲一簡陋墩堡,由本僉事駐守於地,專門負責接待各地來援我龍門衛之兵馬。指揮使前些時日,已聽得萬全都司傳令下來,說會有一支山東兵馬入援我龍門衛。杜大人便作了安排,若你這隻兵馬到龍門衛後,需即刻前往北面湯泉河旁的金家莊堡駐守。”

秦國英隨後趕緊拿出杜詩的軍令給李嘯過目,待李嘯看完後,他又神情鄭重地說道:“李千戶,我龍門衛,地處宣府北三路之中北路,倚山爲邊,乃是大明北面藩籬,與那土默特蒙古部只隔一道邊牆。其中,龍門堡關塞其孔道,三岔口堡守其要害,而金家莊堡則爲我龍門衛北面後衛,這三座邊堡,極關緊要。李千戶萬須謹慎駐守,要緊,要緊。”

李嘯拱手道:“多謝僉事大人提醒,李嘯定會心心駐守,小心行事,那末將便即刻帶領軍兵前去。只不過,末將有個請求。”

“講。”

“大人,我軍行軍至此,糧秣存量已是不多,宣府之地,土地貧瘠市鎮稀少,想要補充糧食十分不易。末將請大人速拔糧草,以安軍心。”李嘯鄭重地說道。

“哦,這個。。。。。。”秦國英頓了頓,他捋着鬍鬚猶豫地說道:“實不相瞞,我龍門衛,因爲主堡被韃子焚掠,現存之糧食亦是不多。這樣吧,爾等先去,待我稟明杜大人後,再由其劃拔部分糧草給貴軍吧。”

李嘯聞言,忽覺心中一緊,卻也不好多說什麼,他想了想又問道:“那金家莊堡,現在卻是何人駐守?”

秦國英忙答道:“現在金家莊堡處,有一名千戶千總杜少如率五百軍兵駐守。前段時間,爲抵抗韃子入侵龍門衛,原金家莊千戶駐守官與副千戶率兵入援,已一併戰死,只留得衛鎮撫安謙一人,帶着些須殘兵駐守金家莊堡。杜大人見金家莊防衛薄弱,將先調了杜千總及手下500軍兵前去。”秦國英說到這裡,又壓低聲音道:“杜千總是杜大人之侄子,李千戶到了那裡,卻需好生與此人搞好關係。”

看着秦國英有些複雜的眼神,李嘯眉頭一皺,隨之釋然道:“多謝提醒,那末將就此與大人別過。”

“嗯,路上多加小心。”

李嘯軍渡過南河,一路北進,來到金家莊堡外時,已近黃昏。

在這金家莊堡外,李嘯清楚地聽到,堡內突然傳來混亂嘈雜的喧譁聲,更夾雜着女人驚恐的尖叫。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韃子進堡了麼?

只是這城頭分明高掛着大明的日月雙龍旗啊?

李嘯正疑慮之時,堡門打開,一名身着從五品武官服的官員,帶着幾名隨從,從堡內出來迎接。

“某家李嘯,千戶把總,特帶山東兵馬入援此堡。爾是何人,堡內何事喧譁?”李嘯忙問道。

那官員神情憂慮憔悴,他嘆了口氣回道:“稟千戶大人,下官便是金家莊堡內鎮撫安謙。這堡中喧譁,實是。。。。。。”

見他欲語又止,李嘯喝道:“究竟何事,便說無妨。”

安謙一咬牙,忽地撲通跪地,聲音顫抖地說道:“稟李千戶,堡內這般喧譁,實是千總杜少如正帶着兵將擄奪民財,強搶民女,在下無能,反覆哀求勸阻不得。求李千戶速速帶兵入堡,以止杜千戶這般不良行徑!”

安謙說完,李嘯尚未回答,一旁的甲總總長田威已是怒喝起來:“入他奶奶!這堡中百姓,好不容易僥倖躲過韃子毒手,卻又要讓這幫傢伙這等禍害,實實氣殺俺也!李大人,你給俺傳個令吧,我這就率軍殺入堡內,將這些傢伙就地正法!”

看到旁邊田威暴怒的模樣,同樣心下怒火騰騰的李嘯大喝道:“全軍入城!本官倒要向那杜千總問個究竟,這大明天下,究竟還有沒有王法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九章 祖府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
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九章 祖府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