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這貨要是在丁毅面前說這番話,我敢肯定,立馬被丁毅一刀把頭給砍了,能動刀的事,丁毅絕不比比。

劉宗周這個人本質並不壞,爲官清正,很有節氣,明朝亡國後,清朝來招降,他自己絕食而死,爲大明盡忠。

但他和這個時代的大部份讀書人有點像,就是讀書讀傻了。

大明朝都快被建奴打成狗屎一樣,被殺死的軍民數以百萬計,還堅持治心之說,要以仁心感化別人。

用丁毅話說,對付野蠻人只有更野蠻,能動刀的事,千萬不要多比比。

於是,崇禎十五年,最後一次打造火炮,增強火器營,爲大明續命的機會,就這在劉宗周的強力反對下,流產了。

要說這崇禎這也是個奇葩,他殺敗兵之將,殺袁崇禎,祖寬等統兵大將時,完全不聽勸,說殺就殺。

但是幾次練新兵,打造火器等事情,包括幾次議和的事,一有人反對他就算了。

很快進入崇禎十六(1643)年年初,給事中李永茂、鄖陽府監紀推官朱翊辨等明朝官員驚呼:

“賊以禁殺課耕,張官設吏,簧惑民心,立定根腳。”

“賊又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牲,務農桑,爲久遠之計。”

“民皆附賊而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

大明朝已經發現李自成在建立根據地,不但設官,還給牛百姓,勸農桑,畜禽牧,完全和政府一模一樣。

加上當地老百姓都附賊,

卻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

這等於是李自成從造反,進化成爭霸天下。

崇禎帝感覺到深深的恐懼和憤怒。

他連忙省起孫傳庭,這個開口以五千精兵就能橫掃天下的能臣呢?

不問不知道,一問之下崇禎更生氣了。

原來孫傳庭在陝西的屯田工作並沒有多大成效。

孫傳庭在永城縣、商丘縣等囤田時,還算不錯,但一旦往全陝西推廣,就行不通了。

他在永城縣和商丘縣先後幹過,而且政績很突出。

他是怎麼幹的?

斷案不畏權貴,豁免苛捐雜稅,均平朝廷加派;主持祭祀,修築水利工程;訓練鄉勇,整備防務;救濟本縣災民。

作爲一個明朝地方官,孫傳庭基本上做到了最好,他和明末其他有作爲的官員一樣,發現了根本性的問題:

天災是導致老百姓活不了的重要因素,可光是天災,還不至於遍地都有老百姓造反,真正的問題在於官府不僅沒有救濟,還加強盤剝。

所以孫傳庭給出的應對方案就是:把朝廷的加派均攤到富戶頭上,既減輕百姓壓力,又讓官府用度充足,有能力安置災民,就能從根本上避免農民起義的發生。

在一個縣的範圍內,碰上這麼一個有能力的人,這種做法還是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的。

但其中的關鍵是什麼,孫傳庭可能自己都沒搞清楚。

他在永城縣時,當地最大的豪紳丁氏家族的丁啓睿是孫傳庭的同年,他在商丘縣時,商丘最大的豪紳侯氏家族的侯方域也和孫傳庭關係不錯,正因爲有這兩家人支持,孫傳庭的做法並沒有出什麼亂子。

等到了現在,他想在全陝西這麼搞,那有這麼多同年,和好兄弟支持你?

李自成有一支自己一手拉出來的隊伍,所以他的政策能執行得下去,丁毅也有自己的兵馬和大刀,所以他的政策也在各地能執行下去。

你孫傳庭敢像丁毅那樣,強闖代王府嗎?敢和李自成一樣,直接拿刀上門嗎?

此時闖軍派到各地的縣令、掌旅在清丈田畝、均平賦稅的時候,可以不給任何人面子,誰不服就砍誰。

有本事你找我們李大元帥告我呀。

丁毅在大同囤田,量地,收礦山時,誰敢阻止,也直接拿刀砍。

孫傳庭卻不能這麼幹,他出身衛所,身屬縉紳,除非他扯旗造反,否則就得在這個圈子裡混。

如果他真的能像丁毅那樣用軍權壓倒紳權,直接掀桌殺人,那麼他或許真的有能力解決陝西的土地問題,有能力通過屯田練出一支強軍。

但孫傳庭不可能這麼幹,他自己就是縉紳,怎麼可能砍自己。

所以孫傳庭在陝西清丈土地,調查侵吞衛所公地的行爲,嚴重損害了陝西縉紳豪強的利益。

他的行爲激起全省官憤,陝西的官員縉紳紛紛上書給孫傳庭穿小鞋。

“士大夫厭苦傳庭所爲,用法嚴,不樂其在秦。相與譁於朝曰:‘秦督玩寇矣。’又相與危語恫脅之曰:‘秦督不出關,收者至矣。’”

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孫傳庭的性情愈發暴躁。

“督工苛急,夜以繼日,秦民不能堪。”

(打倒馬逆)對待麾下的軍官,他也越來越嚴苛,“軍法威嚴,繩下過刻”。

崇禎本來就不信任孫傳庭,因爲實在沒人用,纔不得已啓用他,現在見孫傳庭這麼長時間(其實才一年)都沒有成效,大家又都說孫傳庭養寇自重,於是在崇禎心裡,孫傳庭就是養寇自重。

給孫傳庭籌款的自主權、允許孫傳庭斬殺總兵一級大將,這樣的事情本來就讓崇禎滿懷不安,如果孫傳庭在陝西屯田數年,手上有錢有兵,大明的秦軍恐怕就會變成孫家軍,到那時,不就是另一個丁毅出來了?

其實崇禎也是想多了,他根本沒給孫傳庭什麼錢,而孫傳庭不搞追贓助餉,不學丁毅大規模沒收明朝權貴的財產,就去搞屯田,既沒有足夠的啓動資金,又有大批豪強掣肘,怎麼可能搞得成。

崇禎現在給他五年時間,孫傳庭都不一定能搞的成,你沒錢沒糧怎麼練兵。

儘管孫傳庭一再強調,陝西正在鬧饑荒,軍隊缺乏糧餉,而且之前的精銳都送掉了,新集結的士兵缺乏訓練,但崇禎對孫傳庭越來越不信任,終於“下手敕催戰”。

--------

進入崇禎十六年(1643年)後,在三月份時,丁毅的兵馬終於在山西境內堵住伊爾登的三千騎兵。

這伊爾登從去年進山西,然後一路跑的挺歡的,專門在山西境內跑來跑去,有意帶節奏,拖時間,想拖住丁毅的兵馬。

丁毅當然無所謂拖住,他原本就不想去勤王入衛京師。

但他想把伊爾登往榆林逼。

偏偏這伊爾登不知趣,就在山西境內,從北跑到南,從南跑到西,再從西跑到東。

周光寶和嚴雄追了兩個月沒追到,也是氣的半死。

滿清騎兵移動能力太強,且有心遊走,還真不容易追。

後來還是是嚴雄想了個辦法,不追了,咱們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蹲住。

於是嚴雄派出一支千人騎兵假裝在後面追,另五千人藏在太原府靜樂縣附近。

伊爾登也不知道後面追的人少了,反正繼續跑,他的任務就是在山西跑個不停,拖住丁毅兵馬。

他又跑來跑去,跑了半個月,終於跑到靜樂縣附近的梁山北。

嚴雄和周光寶的五千兵馬突然出現,伊爾登嚇了一大跳。

但這時南面是梁山,北面被堵住,東面又有一千騎兵追來,他二話不說,趕緊往西跑。

這次好不容易堵住他,周光寶和嚴雄緊追不捨,步步緊逼,不給他往北和往南的機會。

況且這時伊爾登也沒機會往北和南,因爲現在往北和南都是小道,戰馬跑不快,爲了跑快點,只能走大道,於是一路往西,先過興縣,然後一咬牙,打進孟家峪,過了孟家峪後,就進入陝西境內了。

伊爾登是想,丁毅的兵馬可能不會追過山西吧,等他們回去了,我再繞回山西。

而且此時這次滿清入關接近尾聲,伊爾登也準備回去了。

他打定注意,先進入陝西,甩開丁毅的兵馬,然後殺個回馬槍入山西,從山西進河北,然後出關回大清。

不料他的兵馬從孟家峪進入陝西后,丁毅的兵六千兵馬也緊跟着衝了過來。

丁毅的兵馬瘋了?我都到其他省了?關你屁事啊。

伊爾登他們前幾次入關,基本上各部明軍都只守自己的地盤,有清兵通過,就不管了。

沒想到丁毅的兵馬跨省來追,這和當年的盧象升一個德性。

伊爾登被追的沒辦法,繼續往陝西跑吧。

這邊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出關的,而且距離較近。

僅在榆林總兵範圍內,就有長樂堡,榆林衛鎮北臺兩個地方可以出關。

榆林衛鎮北臺是榆林總兵駐地,兵馬衆多。

伊爾登只能選擇長樂堡。

長樂堡有明軍守軍三百多人,也算是個大堡,伊爾登要攻破此堡,才能出關,他派哨騎觀察後面,發現身後明軍還有點距離,當下決定攻破,趕緊從長樂堡出關,並約定,若一刻鐘不破堡,立馬撤。

就在伊爾登攻長樂堡時, 駐守在榆林的姜氏兄弟已經知道清兵來了,丁毅的兵馬也來了。

三兄弟當時心態是炸裂的。

這丁毅是不是有病啊?

榆林總兵姜讓更是要瘋。

他兩個弟弟在大同先後被丁毅趕到陝西,好,我認了,姜讓也沒話說,暫時兩弟弟都在他榆林這邊,等着朝廷的旨意再安排。

不料,原本和他們沒有關係,隔着千山萬水的清兵,居然被丁毅的兵馬一路攆着進了陝西,然後還跑到他榆林來了。

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545章 只有上帝能救西勒第968章 賣地啊第28章 魯密銃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876章 橫跨太平洋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713章 天災遍地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355章 嫂子你誤會我了第875章 還想再活五百年第852章 喪心病狂的法典第160章 歷史的偏差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937章 世道就是這樣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320章 幫我捅他一刀纔好第1010章 我說揀鉛筆你信不信第709章 丁毅不死,你輔助多爾袞第780章 白銀破100000000第786章 宮內改革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489章 突襲第279章 沒有坑?第782章 不缺錢,很缺糧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522章 報仇血恨了第322章 分田第960章 大案第267章 金州絞肉機(2)第388章 擋不住第880章 皇帝不能進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第792章 江南造反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內第998章 臉皮厚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99章 炭火鍊鋼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第419章 工匠被你搶光了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245章 剌蝟之城第704章 明軍膽小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766章 不聽話的左良玉第122章 鹽商第548章 裡送人頭第733章 隻手遮天第721章 我何需向朝廷交代?第246章 丁老鼠第632章 築陣第587章 是在下一盤大棋啊第52章 開天劈地的捷報第269章 金州絞肉機(4)第10章 從未見過如此齷齪之人第311章 代掌東江事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737章 碾壓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316章 皇太極滿血復活第387章 騎戰第119章 全家當斬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77章 最正確的決定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590章 不管他們有沒有這麼幹第737章 碾壓第367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68章 養敵自重第495章 甘薯和土豆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570章 亞洲無敵戰艦第79章 丁毅挑兵第169章 他想殺我?第763章 騎兵對騎兵第171章 都是歷史名人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634章 激戰第36章 銅牆鐵壁(3)第264章 守住咱們的家第72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95章 糧戰(中)第818章 銀行與新錢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732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973章 中獎了?
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545章 只有上帝能救西勒第968章 賣地啊第28章 魯密銃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876章 橫跨太平洋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713章 天災遍地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355章 嫂子你誤會我了第875章 還想再活五百年第852章 喪心病狂的法典第160章 歷史的偏差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937章 世道就是這樣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320章 幫我捅他一刀纔好第1010章 我說揀鉛筆你信不信第709章 丁毅不死,你輔助多爾袞第780章 白銀破100000000第786章 宮內改革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489章 突襲第279章 沒有坑?第782章 不缺錢,很缺糧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522章 報仇血恨了第322章 分田第960章 大案第267章 金州絞肉機(2)第388章 擋不住第880章 皇帝不能進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第792章 江南造反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內第998章 臉皮厚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99章 炭火鍊鋼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第419章 工匠被你搶光了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245章 剌蝟之城第704章 明軍膽小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766章 不聽話的左良玉第122章 鹽商第548章 裡送人頭第733章 隻手遮天第721章 我何需向朝廷交代?第246章 丁老鼠第632章 築陣第587章 是在下一盤大棋啊第52章 開天劈地的捷報第269章 金州絞肉機(4)第10章 從未見過如此齷齪之人第311章 代掌東江事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737章 碾壓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316章 皇太極滿血復活第387章 騎戰第119章 全家當斬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77章 最正確的決定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590章 不管他們有沒有這麼幹第737章 碾壓第367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68章 養敵自重第495章 甘薯和土豆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570章 亞洲無敵戰艦第79章 丁毅挑兵第169章 他想殺我?第763章 騎兵對騎兵第171章 都是歷史名人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634章 激戰第36章 銅牆鐵壁(3)第264章 守住咱們的家第72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95章 糧戰(中)第818章 銀行與新錢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732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973章 中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