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

顧維鈞身子狠狠的搖晃了一下,腦子裡突然想到一個事情,好像幾家國內的大公司,用的電壓標準都是一樣的。比如長江電力、蘇浙電力、蕪湖電力,都是220v的標準。而這三個電力公司,似乎也有各自的勢力範圍,長江電力九江開始往西,囊括了贛、鄂、湘、川、雲、貴等省份的省城以及周邊。蘇浙電力則沿着海岸線席捲了蘇、浙、閩、粵所有大中城市。北方電力公司,則割據京、津、直、熱、察、晉、蒙,加上一個蕪湖電力控制的東北市場。這幾家電力公司,似乎很有默契的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發展。

顧維鈞出了一身的冷汗,要推出標準只能是這四家公司執行的標準。越想越深的顧維鈞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標準纔是方劍雄想要的東西,至於國有化想得到執行,五十年內想都不要想得到國會大多數人的支持。

“少川,工業化離不開標準化,標準化意味着節省和高效。現在我們在國內推行的標準,將來應該是亞洲的標準甚至世界的標準。你要做的是制定標準,我要做的是把標準強加給別的國家。有的標準我們已經落後了,只能學習別人的標準。但是不要緊,這個世紀的變化之快,根本就不是人的思想能夠跟上的。工業化給這個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不想被世界頂尖的國家甩開,就該埋頭苦幹,只爭朝夕!”

這是一次成功的談話,或者說是一次成功的忽悠。總之這一次事件不算太長的談話,給了顧維鈞足夠深刻的認識。平靜下來深刻自省的顧維鈞,很快就從內閣總理的身份出發看待很多以前不被他重視甚至詬病的問題。比如鐵路的問題,一直以來顧維鈞對這個問題都有不同的看法。當年四川護路運動,打的旗號就是保護路權。轟轟烈烈的反抗。後來民國成立,收回鐵路權的手段更爲直接。顧維鈞是反對鐵路國有化和反對把鐵路經營權交給外國資本的。但是現在看來,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樣簡單。

就鐵路而言,20年8月,蕪湖長江大橋通車,美國人的資本和技術。去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通車,還是美國人的資本在運作。三十年的經營權加上當前自由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深深的刺激了美國資本在中國的投資**。自蕪湖、武漢南京長江大橋通車之後,美資道格拉斯路橋公司決定在長江中下游的南京再建一座長江大橋。把津浦路和滬寧路連接起來。該橋依舊是上下兩層,建成後單單是收費一項,就能在十五年內收回成本。

這個道格拉斯。就是當初的那個花旗銀行在華總裁。此人充分利用了與中國政府官員關係良好的優勢,拿下了兩座大橋的修建權和經營權。表面上看起來,讓外資修鐵路和橋樑出賣了國家的權力,尤其是這個長江大橋絕對算是戰略大橋。但是當你冷靜下來看的時候,如果不是依靠外國資本和技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建起這麼一座大橋?當年的粵漢鐵路,張之洞斥巨資從洋人手裡收回路權,但是然後呢?可以說幾乎就沒有然後。整個鐵路的運作全部癱瘓,幾年的幾年的時間就這麼白白浪費了。一直到方氏打進北京城,粵漢鐵路的修建才重啓。雖然拿出了三十年的鐵路經營權,但是三十年後等於白白得了一條粵漢鐵路。

顧維鈞在敬佩方某人的同時,並沒有想到前面還有一個很大的坑。那就是三十年代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到時候在華的美資越多,民國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大。這個坑,只能是深深的埋在心裡,方劍雄也沒法跟人說去。這個就好比當年跟德國人貸款,後來就賴掉了。要不怎麼德國人對中國有牴觸情緒呢?不是逼着無路可走了。德國人不會選擇跟中國合作。

利用穿越者對歷史走向的瞭解挖坑,素來是方劍雄最喜歡做的事情。爲了體現對外資的一視同仁。雲、貴、川、陝、晉、桂、粵這些個省的鐵路修建,在這次中德合作的蜜月期,可都是交給了德國人去修建的。單單這些個省的鐵路,德國人的投資就多達十個億的人民幣。方劍雄可就等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爆發呢。要不是大西北的鐵路沒有太多的油水,洋人不願意去做,方劍雄巴不得德國人去投資修鐵路。

顧維鈞當然不會知道方劍雄的算盤,只能就事論事。民國工業快速發展的現實雖然看的到,但是更要看到的是,除開歐亞集團這個怪胎之外,其他的民間資本主要集中在見效快的輕工業領域。

方劍雄回包廂休息,興奮了一夜的顧維鈞也回去補覺,距離南昌還有時間可以睡一覺。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的時候,總統孫寶琦親自出席了通車儀式,這座橋採取的是當今最新的技術,上下兩層,橋高比起平行時空後來的那座要高,避免了未來一些麻煩。

凡事出頭風光的事情,方劍雄都很少出面,這也是常例了。今天的武漢長江大橋兩側,氣氛不同尋常,收橋的部隊高度戒備,禁止任何無關人員接近五百米之內。

專列到武昌停車半個小時,顧維鈞在武昌下車,開始他的沿江視察。雜交稻的事情,有方大帥去就足夠了。與方劍雄溝通之後,顧維鈞收穫不小,決定就勢沿江視察,然後把電力公司標準的事情定個調子。方劍雄既然抓了大方向,自己就執行好了。從幾大電力公司的標準來看,統一電力標準的事情,方劍雄還在蕪湖的時候就開始了,等自己來操心真是晚了點。

歐戰結束後海軍進行了重新整編,海軍第四艦隊的司令部搬離廣州,遷移至湛江。就實力而言,第四艦隊是四大艦隊中最弱的,僅有兩艘艘青島級戰巡湛江號、三亞號,還是上海江南造船集團設計生產。不過這兩艘戰艦,一直是中國海軍的驕傲,因爲是中國自行設計並生產的萬噸以上的戰艦。

方劍雄的專列在霞山車站停靠時,海軍第四艦隊司令陳策已經等候多時。如今的民國海軍實力在世界上排名第四,僅次於英美日三國的海軍規模。經過多年的整合,海軍已經不是舊日那種暮氣沉沉派系林立的局面。陳紹寬、陳策這兩位年輕的海軍將領脫穎而出,分別擔任第三、第四艦隊司令,軍銜都是少將。

迎接儀式很簡單,方劍雄一句“趕時間,有話穿上談”便結束了在火車站的過程,接着乘車到碼頭,登上了第四艦隊巡洋艦寧海號。之所以上這艘艦艇,原因是三亞的榆林軍港目前在建,無法停靠大型的戰艦。再說這個榆林港,也不是什麼大型碼頭,而是海軍潛艇部隊的一個基地。把潛艇部隊放在榆林港,自然是盯着南海的海上交通線去的。整整三十六艘最新式的潛艇,說句不好聽的,派出去一半,就能讓南海的航線癱瘓一半。

整體開看,海南現在還比較落後甚至是原始,也就是在共和黨第二個執政期的下半段,內閣纔開始加大對海南開發的支持。在此之前,海南的開發主要依靠的是南洋的華僑,在海南開墾種植園,種植天然橡膠。作爲戰略資源的橡膠,過去一直依賴南洋的進口。南洋華僑在海南大面積種植之後,得到了國家的重視。是否在國內大面積的種植橡膠,方劍雄一直很難下決心。橡膠這個東西太霸道了,大面積的種植必然導致生態失衡。隨着國家工業的發展,橡膠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不用方劍雄出手,內閣就已經先動手,在雲南、雷州、海南等適合種植橡膠的地方,出臺鼓勵橡膠種植的政策,短短几年就吸引了大批南洋華僑回國,僅僅一個海南就出現了大大小小五十幾個橡膠種植園。

海南昌江的富鐵礦已經開始開發,不過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三亞附近的田獨也有高品質的鐵礦,不過規模不大。平行歷史上的田獨鐵路,在抗戰期間被日本人挖的七七八八。這個時空,這種事情自然不會發生。

從湛江到榆林大概一個小時,陳策抓緊時間向方劍雄“彙報”,實際上是叫苦。

“扶帥,不是我喜歡抱怨,第四艦隊一向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好不容易三亞多了個榆林基地,結果還不歸第四艦隊管,人家直接是艦艇部隊直屬。”陳策操着一口味道很怪的官話,廣東腔重的緊,聽着叫一個別扭。這時空可沒有人以說話帶粵語腔爲榮,能說一口流利的京片子,那纔有叫有範。

方劍雄倒真的不在意這些,知道陳策肯定會抱怨。這個是國家戰略的考慮,第四艦隊的重心在南洋,爲十幾年後的二戰佈局。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之後,十五年的海軍假期還長着呢,總不能這個時候就把大傢伙都弄到第四艦隊來,那不是找英國人的不滿麼?

“你也別抱怨了,就說想要點啥吧,我先聲明,要萬噸以上的戰艦沒有,最多給你兩艘驅逐艦還有兩個大隊的海軍航空兵編制。”方劍雄拿這些喜歡纏人的傢伙沒太好的辦法,每次都是先打預防針。

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二章黑 星曲尺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
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二章黑 星曲尺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