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

中國雖然依舊貧弱,但已經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軟蛋了。薩道義突然反應過來,自己還保持着當初對待大清的心態,真是愚不可及。當年方劍雄還是一個地方性軍閥的時候,就已經敢於挑戰大英帝國的尊嚴,並且在**問題上毫不猶豫的出兵,根本就不在乎英國的反應。而且就在場三位公使來看,除了英國,別的美國和法國都在中國的工業發展上給於了幫助。只有英國,很單純的只要市場。正是因爲如此,英國對華貿易現在已經慘不忍睹了,每年全部加起來不足一百萬英鎊,能說這是英國自找的麼?

“委員長閣下,請理解我國政府的擔憂,我國政府沒有干涉貴國內政的意思,中美關係也不會因爲一些意外的因素受到任何影響。”柯蘭總算是反應過來了,開口補救。

方劍雄一直緊繃的臉慢慢的鬆弛,不緊不慢的接過話道:“我理解各位政府的擔憂,但是也請各國政府理解中國政府的難處。去年推出的道威斯計劃,將把德國打造成歐洲經濟復甦的發動機。可以預見,未來整個世界都將因爲和平而迎來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契機。那麼中國該怎麼辦?中蘇之間的軍事對立已經持續了數年,兩國之間爆發的戰爭雖然停止了,但是軍事對立還在繼續。中蘇之間有着漫長的邊界,而且大多數都是環境惡劣的區域。爲了保持對蘇足夠的軍事壓力。中國政府爲此投入了每年軍費開支的三成。我的壓力很大,政府的壓力也很大,中國終究是民選政權。不能在民生上有所作爲,政府是要下臺的。改善中蘇關係,接觸軍隊對立,進一步的裁軍,這不僅僅是政府想做的事情,而是全國人民的呼聲。中國貧弱多年,再不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政府將失去民衆的支持。此番中國代表團訪蘇,可能會建立領事級外交關係,謀求兩國之間關係的緩和。爭取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一旦打成這些目的,中國政府將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之上。在這裡,我坦白的告訴各位,中國政府下一步將針對一些關係國家戰略層面的領域。進行一定程度的國有化投入。”

從方劍雄口中出來的話。在場三位都不敢當玩笑來聽。柯蘭第一個追問:“請問委員長閣下,所謂戰略層面的領域國有化,有確切的目標麼?”

方劍雄微微一笑道:“這個請恕我不能明言,我只能說,中國政府每年進口原油八百萬噸,其中三百萬噸屬於國家戰略儲備資源。各位也知道,中國鐵路國有的根源,在於鐵路交通對國家戰略安全來說太重要了。”

這個話。也算是一點小小的補償了。國家出錢收購一些與國家戰略安全有關的產業,這本身就是一個信息量很大的內涵。那麼實際上呢?沒有說全的方劍雄。心裡暗暗的冷笑。在這個問題上,頂了天也就是一些國家對外採購的訂單。在華的外國獨資企業也好,合資企業也罷,要收拾他們也不用現在這麼着急。等29年吧,哼哼!

中美貨幣結算一事,算是給政府那些親美派潑了一盆冷水,總算有一部分人清楚的認識到了一個問題,美帝國主義也不是啥可以依靠的盟友和夥伴,該出賣你照樣出賣。

三位公使得到了還算滿意的答案後告辭離開,方劍雄沒有送的意思,而是把身子陷在大椅子裡頭,面露疲倦,伸手揉着額頭。爲了工業化,中國付出的代價巨大。這一點方劍雄心裡很清楚,但是同時也帶來民族工業的興旺,中國製造在一些輕工業領域,已經成爲了世界市場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在這個人力資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領域,中國人的優勢無可匹敵。

門悄悄的推開,挺着八個月肚子的愛麗絲走了進來,看着因爲疲倦而打盹的男人,面露憐惜之意,腳步放慢走上前時,方劍雄警覺的睜開眼睛。

“愛麗絲,不是讓你不要亂跑麼,好好的養着身體。”方劍雄趕緊坐起來,伸手扶着愛麗絲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愛麗絲一臉幸福的摸着肚子,擡頭看着男人道:“你說,是男孩還是女孩?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男孩似乎比較好一點。”

這個問題,實在是不太好回答,方劍雄並不在意男孩女孩,問題是再此之前,只有秋菊在22秋年產下一個男孩,用中國人的觀點來看,這叫子嗣不足。一般人也就算了,方劍雄這個身份,沒有十個八個兒子,跟身份不符啊。爲了這個事情,方梅氏都打算親自來京坐鎮,逼着方劍雄多納幾個妾室好開枝散葉。

“和平發展,當今世界的主旋律!”《民國時報》頭條標題,評論中有這麼一句:有着最長陸地邊界的中蘇兩國能否迎來和平發展的契機,將是未來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

“紅色政權在其領導人更迭之際,迎來了中國政府的代表團,這一特殊的事件是否意味着更深層次的政治意義?”《華盛頓郵報》。

“中國政府對紅色政權的妥協,昭示着協約國對紅色政權的圍剿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自1918年以來,西方國家的努力化作泡影,迫於自身戰略安全和國家發展需要的中國,在西方國家無能爲力的前提下,做出了妥協的決定,不能不說這是一件讓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深感無奈的事實。”路透社報道。

“與蘇聯妥協,這是民國以來政府外交政策最重點的錯誤,我黨決不認。紅色政權從沒有放棄過向世界輸出革命,今天的妥協,意味着未來民國被赤華的開端。”《民立報》。

1924年1月21日,列寧去世,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丘吉爾曾說:俄國人民掉進泥潭苦苦掙扎,對於他們來說最壞的事情莫過於列寧的誕生,而第二壞的事情則是他的死亡。

列寧的死因,有一種偏門的說法是因爲梅毒,好吧,這個說法可以當做一種參考,即便是真的,也無礙於列寧作爲一個時代對世界影響巨大的人物。

列寧死後,托洛斯基寫了《列寧論》和《十月的教訓》,直言不諱的批評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追隨列寧的人。站在托洛斯基的角度看,列寧死後,他應該是當仁不讓的最高領導人,實際上他也有這個實力。但是,肆無忌憚的托洛斯基,在打壓列寧餘黨的時候,也爲自己的失敗埋下了禍根。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與斯大林快速的苟合,一個反托洛斯基的陣營形成,並且這是一個足夠心狠手辣的集團。

中國代表團訪蘇,在這個節骨眼上,毫無疑問成爲了一份沉甸甸的政治籌碼,作爲前列寧的最鐵桿嫡系加米涅夫,一度秘密訪華,促成中蘇停火。中國代表團的訪華,無疑爲斯大林爲首的集團增添了政治積分。

方劍雄很清楚中蘇關係的改善會給斯大林帶來什麼好處,但這也是方劍雄願意看見的結果。沒有斯大林,就沒有大清洗,更沒有烏克蘭大饑荒。也許,還不會有卡廷慘案。

很多事情是無法改變的,方劍雄不是神仙,既然無法改變,就只能找一個最符合中國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即便是註定了將來斯大林會背信棄義翻臉無情,現在也只能這樣做。托洛斯基的性格,決定了他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必將是一個失敗者。

蘇聯內部鬥爭最爲激烈的時候,中國政府代表團的出現,毫無疑問增加了斯大林集團的威望。當今的蘇聯被全世界排斥,一直在謀求外部環境緩和的蘇聯,無法拒絕中國政府拋出的橄欖枝。在蘇聯黨內高層,獲悉中國政府的善意後,斯大林等人的氣勢一下就起來了。用蘇聯官方的語言來說,這是偉大的列寧同志在其生前爲蘇聯的發展埋下的伏筆,沒有列寧同志的堅持,就沒有加米涅夫同志的秘密訪華,也就沒有今天中國代表團的公開訪問。這是蘇聯政府外交事業的一次重大勝利,這一勝利將西方帝國主義打造的包圍圈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西方敵對勢力在這一由列寧同志的思想指導下的偉大勝利面前瑟瑟發抖。

3月30日,一架運一型飛機緩緩降落在莫斯科機場,中國代表團團長,內閣中立顧維鈞率先走出飛機,蘇聯政府給於了最高規格的接待。顧維鈞的訪蘇日程爲期一週,先後會見了蘇聯高層的主要領導人。4月7日,中蘇發表聯合公報。顧維鈞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兩個世界上有着最長邊界線的鄰國,中國和蘇聯的和平進程推進,將給世界和平帶來巨大的影響。中蘇就兩國關係進行了系列層次的深入探討,達成一致並提出以下原則。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好吧,五項基本原則就此提前出爐。中蘇雙方一致聲明,在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解除兩**事對立、談判解決邊界爭議問題、發展兩國經濟文化交流。

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六章 歸來者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一百零七章擴張(十三)騎牆派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
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六章 歸來者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一百零七章擴張(十三)騎牆派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