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

倒不是不信任王天縱,主要還是擔心他沒多少帶正規軍的經驗。等部隊編好了,王天縱這個師長,還是要去陸軍大學進修一段時間的,不然一個甲種師交給他帶,也不是那麼放心的。更別說,王天縱這個特殊的出身的師長,方劍雄是準備用來對付河南、陝西、山西這幾個省的綠林好漢專用的。

方劍雄很乾脆了走了,張鎮芳回到家裡,豫軍統領趙倜派來的使者趙會正在不安的等待。趙倜的部隊現在駐紮在陝西境內的鴉片產地興平、武功一代,北洋這一倒臺,趙倜沒了靠山,對面的陝西革命軍張鳳翽部,卻主動倒向了方劍雄。

眼下趙倜的處境艱難,手裡二十個營的兵力,何去何從很是苦惱。於是悄悄派來使者,求見張鎮芳,目的是爲了打探消息。

張鎮芳得知趙倜派人來此,不是很想見趙會,一者趙倜是帶兵的將領,與之勾搭萬一被發現解釋不清楚。二者,張鎮芳也不太喜歡趙倜,他的部隊軍紀太壞。真正是兵匪不分。

仔細一想,張鎮芳還是決定見一見,畢竟都是河南老鄉,往日裡趙倜對自己還算恭敬,點撥兩句好了。派人去把使者趙會叫書房裡。見面之後趙會先問候,然後遞上一封私信。

信裡趙倜先問了一下老上級薑桂題的事情,又請張鎮芳代爲指點迷津。如今他的一萬多人,困居陝西,何去何從,還請不吝賜教云云。

張鎮芳先對趙會道:“姜老將軍泰安兵敗後,據說與張勳一道逃亡青島,乘船去了天津租界裡。趙周人欲求善終。不外兩條路。第一。解散部隊,卸甲歸田。第二,主動聯繫國防軍,向他們投降。”

趙會沒有久待,趁天沒黑出了城往回趕。趙倜最終兩條路都沒選,而是選擇了進軍甘肅。指望靠着手裡的部隊,去天高皇帝遠的甘肅打下一塊地盤,繼續當土皇帝。這些是後話不提。

專列到北京時。已經是次日凌晨。先到一步的孫寶琦、湯化龍等人不辭勞苦接站。弄的方劍雄下車的時候很不好意思對衆人道:“給大家添麻煩了。”

孫寶琦卻很高興的樣子,擡手撫須道:“不麻煩,很多事情都等着扶國來商議。”

湯化龍在旁略帶譏諷之意。笑道:“我派人去通知代大總統,結果黎宋卿又生病了。”

方劍雄多少有點好奇道:“黎宋卿是代總統,怎麼好煩勞他來接站?再說了,他也沒有怕我的道理不是?”

孫寶琦揭開謎底道:“黎宋卿想插手臨時內閣之事,被我擋回去了。”

提起這個。方劍雄才明白,自宋教仁之案後,趙秉鈞請辭內閣總理,袁世凱以段祺瑞代理內閣總理一職,即所謂的戰時內閣。如果歷史不變化,段祺瑞由此漸成一派之氣候形成。現在歷史變化了,段祺瑞奉袁世凱之命下令北洋各部投降後,丟了一份辭呈給黎元洪,讓他轉交參議院,然後回家裡呆着足不出戶。

黎元洪假惺惺的挽留了幾句,就收下了辭呈,轉身準備活動讓梁啓超臨時代理內閣總理。不料剛開個頭,就讓孫寶琦給頂了回來,讓黎元洪看清楚了現實。這個代總統還能代多久,都是個未知數。因爲退出了共和黨一事,黎元洪擔心方劍雄這傢伙心狠手辣,乾脆躲他家裡不出來。梁啓超或許還做夢指望大選,黎元洪是徹底的死心了。

“呵呵,既然黎總統生病了,明天我去看望就是。臨時內閣的事情,濟武先生先擔起來吧,擬一份任命,明天我帶着去看黎宋卿,讓他用印。然後拿到參議院通過就是。”

新的任命拿到參議院去通過,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袁世凱倒臺之後,參議院那些議員在孫寶琦、湯化龍的運作下,紛紛改換門庭,宣佈加入共和黨。用方劍雄的話說,這些人就是投票機器。這個過程其實不算太難,有的人呢,花點錢能解決,有的人則要讓軍情局上門做工作。總之現在的民國參議院,大多數人是聽招呼的。

現在這個參議院的大多數議員,說實話方劍雄真是看不上。北京城裡議員聚會最多的地方,就是八大胡同。這是袁世凱當政時期的一大特色,或者說這個特色貫穿了整個民國時期。民國時期,青樓文化也算是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大多數政治交易,都是在青樓裡達成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時代逛窯子,真不算什麼品格問題,這叫風流本色。

方劍雄都想去見識一下大名鼎鼎的八大胡同,想看看到底都什麼樣子。想到這個,方劍雄不禁想起了蔡鍔,他的那個著名的相好紅顏知己小鳳仙,貌似就是在八大胡同裡認識的。

人還真不經念想,剛剛想到蔡鍔,邊上就走過來一個蔣方震,腳下步伐很快,大聲道:“扶國,好消息,武漢轉來蔡松坡來電,明日赴重慶,乘船到武漢,從漢口乘火車赴京。”

方劍雄一聽這個,倒是嚇了一跳道:“蔡松坡要來,誰接替他的督軍職位?”方劍雄其實是在擔心,雲南是邊境省份,接壤英法的殖民地緬甸和越南,萬一唐繼堯那種野心勃勃的人回了雲南,跟列強勾搭起來,要收拾起來就難了。

“電報裡沒說,怎麼了?”蔣方震沒有想太多,眼下的關鍵還是在北京,把京城的關係理順纔是頭等大事,雲南是窮山惡水的地方,對大局影響不多。

“回電蔡松坡,雲南絕對不能交給唐繼堯,此人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之輩。”方劍雄交代一句,蔣方震轉身又回了火車上去,用無線電聯繫武漢,然後從電報局轉蔡鍔。

“扶國,蔡松坡是樑卓如的學生,他來北京,恐怕要站在那邊。”孫寶琦提醒了一句,言下之意不要給蔡鍔兵權,這算是一句善意的提醒。

不料方劍雄卻一擺手道:“蔡松坡爲人高潔,軍事才能卓著,他既然能放棄在雲南的低位,我就敢把國防總陸軍元帥的位置讓給他。”

所有人聽了都是大吃一驚,孫寶琦連忙勸道:“扶國,不可,他當總司令,你幹啥去?”

方劍雄笑道:“老師誤會了,我是打算任命幾個元帥。第一個是黃興,出任國防部長,蔣百里算一個,總參謀長,張潤農、蔡鍔,都是國防部副部長兼副總參謀長。”

孫寶琦想到了這個命令被拿到黎元洪跟前請他蓋印時的場景,忍不住微微一笑道:“這個得大總統通過才行了,還有黃興的國防部,扶國是打算架空他麼?”

“黃興帶兵打仗的能力有限,偏偏聲望又高。國防部長不一定要帶兵打仗嘛,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總參擬了一個預備役制度的規劃,我覺得黃興來推動比較合適。以中國人口的基數,預備役制度搞好了,總動員的時候很輕鬆能拉出一千萬兵員來,嚇都能把人嚇死。再者,爲了體現軍事民主,國防部之上還有一個國家軍事委員會,作爲三軍的最高領導機構。學生親自擔任這個委員長好了,黃興也是軍事委員會常委。”方劍雄沒有明說,但是很肯定的不會給黃興帶兵打仗的機會了,虛名是一點都不會少的。

有這個說法墊底,孫寶琦倒是放心了。實際上軍事上的事情孫寶琦不會過問太多,他擔心的是方劍雄心軟,軍隊是根本,絕對不能鬆手。

方劍雄沒有進城,而是去了南苑的兵營,這裡駐紮着國防軍第三師的一個旅,還有李純的北洋第六師、北洋新編的盧永祥師。因爲怕方劍雄算山西太原的那筆賬,盧永祥帶着家小,丟下部隊去了天津,轉道去日本避禍。

方劍雄才不在意盧永祥這樣的角色,他關心的是另外一個人。進入軍營駐地,方浪已經等在這裡,看見方劍雄就上前敬禮:“大帥好。”方劍雄不動聲色的點點頭,交代身邊的尹銳志兩句,然後繼續跟一幫人進去商議諸多事情。一個會開到上午九點,決定了臨時內閣由湯化龍領銜,大選之前提前想參議院定都武漢的議案,以及各種分工。

會議結束,衆人各自散去忙碌,方劍雄回到自己的住所時,方浪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方劍雄咳嗽一聲,睡的不沉的方浪立刻跳了起來,看見方劍雄進來立刻站起立正。

方劍雄擺擺手道:“事情辦的如何?”

方浪道:“樑士詒果然決定逃亡東交民巷,我們的內線及時報信,他還沒來得及出門,就讓我的人給控制起來了。經過審訊,樑士詒交代他手裡還有一千萬英鎊的善後大借款,交通銀行還有兩千多萬元的款子。樑士詒還交代,前清的一些王爺,把瀋陽故宮裡的一些文物賣給了洋人,得了五百萬元的款子。這筆錢,掌握在幾個遺老的手裡,作爲宗社黨的本錢。”

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十一章 離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八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匠王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八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章 縱橫之道(下)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
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十一章 離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八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匠王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八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章 縱橫之道(下)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