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

安慶城裡不太平,馮煦上任之後可謂殫精竭慮。一面要安撫地方,一面要編練新軍,安慶是省會不假,奈何地方貧瘠,省財政能力有限,最後暫編一個三十一混成協。7月份,恩銘被刺,馮煦才得以來接這個巡撫。

好不容易地方上基本平靜下來,馮煦得以忙裡偷閒,午後在家休息一番。馮煦寫的一手好書法,平日得閒也都是練字,別的愛好不多。

門子手捧拜帖和書信進來,懷裡揣着十個大洋的賞錢,這一路跑的好不輕快。在門口的時候,門子叫幕僚李師爺給攔下,一問什麼事情,接過書信和拜帖進來書房。

“東翁,衙門外頭來了一個叫方劍雄的年輕人,帶着兩個洋人跟班,託了門子送一封信來。”李師爺進來說話,他是馮煦最信任的幕僚。

“慕言,看看這個字如何?”馮煦對寫好的一副字很滿意,搖頭晃腦的沒聽太在意。等到反應過來後才急問:“洋人?”聽到洋人,馮煦臉色一驚。

“嗯,東翁看看便知。”書信和拜帖遞上,馮煦飛快的先看了拜帖,名字很陌生。再看看書信,這才笑道:“信裡說孫寶琦在德國收的學生,說是在德國軍界有一定的影響力。這話我看不免言過其實,既然是故人之友,不妨請他進來。”

馮煦自持身份,自然不會像朱繡封那樣出門去迎接,好歹相當於省委書記,能抽空見一下就算很給孫寶琦面子了,至於用不用這個人,還得見了再說。不過話又說回來,安徽新軍的這個混成協,也確實缺得力的人手。

咔咔咔!很整齊的腳步聲傳進耳朵,馮煦不免暗暗稱奇,下意識的走到門口看了一眼。但見三位英武的軍人,一前兩後,行進之間步調一致,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控制他們保持一致。在看這三人的裝束,並不是當下新軍的裝束,但這一身軍裝是很明顯的,想來是德軍的。

軍裝筆挺,皮鞋鋥亮,一股濃烈的軍人英武之氣迎面撲來。尤其是這三人行走時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看着只有三個人,氣勢卻是驚人的很。

馮煦雖然不懂軍伍,但是眼力不差的。兩個洋人也就算了,前面這個年輕人沒留辮子,臉上的那種特別自信的表情,真是難得一見。“人才啊!”馮煦在心裡暗暗讚了一聲!

“立定!敬禮!”方劍雄在前,啪的一個敬禮,兩個洋鬼子幾乎同時舉手。

馮煦直接就看呆了,安徽新軍那些人,見了撫臺大人,哪一個不是拱手彎腰的?這個年輕人,那腰桿子挺的叫一個直!

“方劍雄,見過撫臺大人!”

嘖嘖嘖,心裡一番暗暗稱奇,馮煦任巡撫之後,對新軍很看重,沒少去軍中轉悠。原本以爲安徽新軍也就是比北洋和武昌的新軍差點,現在一看這三位走出來的氣勢,安徽新軍那些軍官就是稀鬆的樣子貨啊!這纔是世界第一流強軍的樣子吧?

“這兩位是?”馮煦看看兩個洋鬼子,往那一站跟木樁似的,雙手背後交叉,似乎對方劍雄很是恭敬,不免問了一句。

“報告撫臺大人,這兩位是在下於德軍中實習時的下屬,退役的德國軍官,跟着來看看。”

馮煦一直注意方劍雄的表情,發現不像在說假話,便笑道:“讓他們退出去吧,站這別嚇着後院的端茶來的丫鬟。”其實這裡是公事房,後宅的丫鬟除非有要緊事情,不然不會來這。

“簡森,你們到院子門口等着!”方劍雄隨口吩咐,就跟在軍中一樣。

“是!長官!”德國人這個心眼不是一般死啊,到現在都改不過來口。馮煦雖然聽不懂說啥,但是一看這兩位啪的立正,然後整齊的轉身,並排而出。心中陡然一驚,看來這兩人確實是這個少年的下屬。有的東西,那是騙不了人的。

“慕韓兄在德國可好?”馮煦轉身進門,方劍雄跟進來後,也不讓座,自己坐下說話。

方劍雄習慣性的一個立正,挺胸道:“老師在德國很好。”

“唔,扶國啊,慕韓兄在心中大力推薦你來安慶新軍,不過這安慶新軍裡頭暫時沒位置了,只要陸軍小學還缺幾個教員,不知可願屈就?”馮煦不緊不慢的說話,方劍雄又是一個立正,大聲回話道:“回大人,在下有孝在身,來安慶是老師的意思,不能不來。見過撫臺大人後,在下要回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才能上任。”

唔?馮煦聽出點意思來了,這年輕人沒有拒絕,守孝是一個因素,別的因素嘛,怕不是孫寶琦準備了好多手吧?孫寶琦和袁項城,那是換帖兄弟。方劍雄能先來安慶,估計跟家裡的情況有關?想着這個,才注意到方劍雄的袖口,繡着一塊黑布。看來所言不虛。

“坐吧,扶國!”馮煦這纔開口讓座,剛纔的一番試探,真是煞費苦心。

“慕韓兄信上說,你在德國留學六年,又在德軍之中的精銳第七軍實習了半年?”

方劍雄正要坐下,聽他一說話,立刻站起立正道:“回大人,實習期只有三個月,我是在德國從陸軍中學讀起,後來進了慕尼黑士官學校。”

馮煦還是頭一回見到方劍雄這樣的作風,看着人很秀氣,可一舉一動那個有勁,真是一個軍中的青年俊傑。心裡頭對這個年輕人,不禁生出了喜歡,便笑道:“坐下說話吧,不用每次說話都站起來,也不嫌累的慌。來人啊,上茶!”

幕僚李師爺,這才邁步進門,不緊不慢的走到馮煦身邊,笑着拱手道:“恭喜東翁,得一虎將!”李師爺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他跟着兩個德國鬼子出了院子,結果那兩個鬼子道了院子門口,啪的立正轉身,背對着院子門背手站立,一動不動的,不管誰來了,都當着沒看見。要知道,這兩鬼子是聽那個姓方的招呼。能把洋鬼子調教成這個水準,那得多大的本事?

馮煦對李師爺絕對信任,聽他這麼一說,心裡更是喜歡。

“撫臺大人,在下適才有一事不明,想請教一二。”方劍雄突然開口,馮煦聽了心裡不解道:“哦,何事不解?”

“是這樣的,剛纔來的路上……。不知爲何,有人叫了一聲革命黨來了,整個街面全炸了。革命黨不過一羣烏合之衆,何懼之有?故,在下身爲不解。”方劍雄說罷路上發生的事情,提到革命黨時很是不屑。

馮煦一聽這個話,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這一路上來時還有這麼一檔子事情。這事情,方劍雄沒必要撒謊,不然是真的。

“扶國有所不知,今年七月,你還在德國的時候,巡撫恩銘爲革命黨作亂所害,本官是來接任者。沒想到,慕韓兄身在德國,與國內的聯繫來往的倒是密切,消息靈通。”馮煦這話,倒是有感而發。如今的安慶城,並不算太平。

方劍雄歷史不行,自然不知道徐錫麟起義之舉,更無從知曉明年的熊成基新軍起義。方劍雄沒打算留在安慶,來這拜見馮煦,求的是留在蕪湖,最不濟要拿下巡防營的統領。

“原來是杯弓蛇影,在德國就聽說過亂黨不斷生事,沒想到安慶也不能倖免。”

正說着話呢,門子又來了:“方大人,門口來了一個後生,說是你大哥,給你送行李來的。”方劍雄笑道:“不錯!下船的時已經是三點,怕耽誤了見大人,就讓大哥帶着行李在後面。老師還託我給撫臺大人帶了點禮物,我去去就來。”

方劍雄起身出去,李師爺立刻上前道:“大人,此子目光純淨,不像是奸邪之輩。”

馮煦搖頭苦笑道:“慕言,怕是留他不住咯,人家自有去處,來此不過是代師送禮。孫寶琦在德國的日子不長了,回來放一個巡撫不難,到時候一封信,這人就得去投奔老師。”

話音剛落,方劍雄的腳步已經傳來,手裡拿着一副卷軸和一個方盒子進來。

“這是老師在德國蒐羅到的一幅字畫,說是什麼董其昌的真跡。在下一介武夫,不懂風雅之道,只好挑了一塊最新出產的瑞士金錶孝敬撫臺大人。”

什麼瑞士金錶,在馮煦眼裡怎麼能跟董其昌的真跡相比,二話不說就拿過卷軸,展開桌子上仔細的看起來。好一會才長出一口氣道:“不錯,是真跡,上面還有聖祖乾隆爺的印鑑。怕是庚子年拳變時流出宮外,被洋人帶去了德國。”

這幅字畫,確實是孫寶琦所贈,讓他帶給馮煦的禮物。孫寶琦也知道馮煦喜好這個,算是投其所好。

方劍雄見狀,笑着立正敬禮道:“禮物送到,在下告辭了。”

馮煦心中一驚,本能的擡手道:“且慢,扶國沒看過慕韓先生寫的信?”

方劍雄道:“沒看,老師的信怎麼好隨便看的?我這還有兩封信,一封是給袁世凱大人,一封是給張人駿大人。不過,沒有禮物,我打算讓人代爲送去,自己留下在母親跟前盡孝。”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四章安慶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百零七章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一章春天裡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八十七章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六章 和平將軍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四章安慶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百零七章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一章春天裡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八十七章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六章 和平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