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

方劍雄暗暗感慨之餘,堅定了一定要關照好蔡鍔身體的決心。這樣一個軍事大才,要是英年早逝真是太虧了。不知道歷史就算了,知道了就不能讓悲劇重演。

“英雄所見略同!”方劍雄滿意的微微一笑,稍作停頓,調整了一下語氣才道:“鬆坡兄大才,方某佩服。聽說鬆坡兄身體有恙,不妨去蕪湖修養一段,一方面可以在陸大瞭解一些我軍推出的新戰術思想,另一方面蕪湖的醫療水平不敢說當今世界第一,國內是肯定能居首位。不過這個時間最多半年,好好修養,半年之後我等着鬆坡兄出山執掌十萬雄兵。”

方劍雄這話很有說法,蔡鍔是聰明人,轉念之間就明白了,這是在明示蔡鍔,將來他是要下去帶兵打仗的。而且還是執掌十萬以上的大軍。

“扶國兄話裡未盡之意,不妨明說。”蔡鍔倒是乾脆的很,能夠放棄雲南都督這個土皇帝的位置,本身就是不拘泥於權威,相當灑脫的人。民國初年,蔡鍔、蔣方震、張孝淮這些人,爲何除了蔡鍔以護國之戰名聲顯赫,蔣、張二人則相對沉默,蓋因天才都是有性格者。

這三位說實話,放在這個時代,如果不是因爲方劍雄這個搗亂的傢伙,他們的性格決定了各自的命運。大概也只有方劍雄這樣的穿越者,纔敢於大膽的使用這樣的人才。袁世凱也好。後來的蔣介石也罷。都是把兵權看的比命都重要的主。不聽話的,太有主見的,威望太高的,你一邊涼快去吧。

“百里兄,你是總參謀長,你來說。”方劍雄及時的拋出蔣方震,這也是一種態度。就是要讓蔡鍔看看,在國防軍這個系統內,方大帥是怎麼知人善用。

蔣方震沒那麼多huā頭心思,理所當然的笑道:“總參經多方考量決定。半年之內,完成一共十六個甲種師的建成,加上之前的八個甲種師,就是二十四個。其中十個師進軍東北。成立東北大軍區,十個師沿着津浦路駐紮,重點是濟南極其周邊,以此成立濟南大軍區。兩個大軍區司令的人選,基本確定爲鬆坡兄和潤農兄。”

蔡鍔聽的仔細,結合之前的談話,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的一個兵力部署,有很明顯的針對性。一個是東北,一個是山東。毫無以爲都是針對日俄兩國。

“〖日〗本的師團編制要大於我們的步兵師編制,以〖日〗本現有十八個師團的兵力,我們至少要有兩倍的兵力。”蔡鍔很明確的提出自己觀點,其中暗含中**隊戰鬥力不足的意思很明確。雖然沒有明着點出來這個計劃不足以應付〖日〗本,更別提俄國,意思卻是藏着的。

蔣方震這準備繼續解釋,車已經停在淞滬警備司令部門口。新任淞滬警備司令,是李燮和這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籌安會”六君子之一,這個時空的李燮和,雖然還是遭到民黨的打壓和排擠。但是及時的抱住了方大帥的大腿,在上海這塊地盤穩穩的站住了腳跟。方劍雄對這個人的能力雖然不算看好,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李燮和這個人即便有野心,也不是什麼心狠手辣之輩。至少比起陳其美來說。光明正大的多了。方劍雄用他來擔任淞滬警備司令,蘊含的意思是多層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李燮和聽話,對上海的情況也夠了解。

實際上“籌安會”六君子,其中的李燮和、劉師培、胡瑛、孫毓筠這四位,都是原來同盟會的出身。劉師培就不說了,在〖日〗本的時候就是著名的民黨槍手,很早就在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中出局,後來投靠端方,歷史上自然是名聲大大的臭。李燮和就不說了,差點被陳其美玩死,胡瑛也一度是〖革〗命的積極分子,孫毓筠在歷史上是安徽都督,柏文蔚讓老弟對韓衍下了毒手,孫毓筠爲保住小命遠遁北京。

某種意義上來說,北洋內部的鬥爭,很少有把對手往死里弄的,開了壞頭的大概就是民黨這幫人。爲了全力和利益,不折手段的風氣,在民黨內部更爲盛行。總而言之,方劍雄對民黨這種路子極爲反感。

李燮和沒有隨行,不是不想,而是方劍雄不需要。這個時候早早站在門口,給大帥打開了車門。如果非要說他的神態有點狗腿,也不算過分,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感恩的心態在起作用。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翻臉無情這些詞語,用來形容民黨更爲合適一點。

李燮和的恭敬落在眼裡,蔡鍔不免有點驚訝。他是認識李燮和的,這一位算是〖革〗命的老前輩了,當年在東京的時候,也算是風雲人物,怎麼到了方劍雄跟前如此的小心翼翼。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方劍雄,似乎沒有絲毫反應。

“燮和兄,東京一別多年,沒想到在此相遇。”蔡鍔按照自己的路子去做人,李燮和麪對蔡鍔,沒有了那種討好的神態,卻也沒有尷尬,神情自若道:“鬆坡兄風采更甚。”

“燮和兄現在是淞滬警備司令,坐鎮上海。”方劍雄解釋一句,蔡鍔追問:“警備司令是個什麼職務?”蔣方震笑着解釋道:“相當於護軍使,不過沒有政務權力。國防軍人不得干政,這是鐵律。”

“哦。”蔡鍔點點有,回了個微笑,衆人一道往裡。進了淞滬警備司令的辦公司,李燮和沒有留下的意思,客氣一句就退出去。蔡鍔多少有點感慨,看着李燮和消失後便道:“上海之事,蔡某也有所耳聞。當年的同盟會何等聲勢,如今有分崩離析之勢。”

“這個怪不得別人,同盟會自身力量還很弱小的時候,猶自內鬥不休。”方劍雄多少有點不屑的來了一句,蔡鍔聞言面露思索,久久方道:“不提這個了,繼續剛纔的話題,既然建軍思想是針對日俄,兵力不足的問題不可輕視。”

蔣方震接過話道:“除了甲種師之外,還有乙種師,按照計劃大約要編成六十到七十個。乙種師的編制爲一師兩旅,人數約爲一萬兩千人,不設騎兵團,但是會增加技術兵種和新型的武器裝備。現階段國內的道路狀況太差,師一級單位暫時不裝備重炮。將來交通有所改善,每個師至少裝備一個營的105重炮,這是相對遠景的規劃。目前只有一個75山炮的裝備。”

如果說二十四個甲種師還不算什麼,這六七十個乙種師就讓蔡鍔震驚了。清末的新軍編練,計劃是全國編成36個鎮,也就是36個師。其中大多數省份都沒能完成編練一個鎮的要求,都是編成所謂的混成旅湊數。

蔡鍔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錢從哪來?軍官從哪來?裝備從哪來?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很現實的困難。一時有點消化不了,蔡鍔陷入了呆滯狀態,看着眼前幾位笑眯眯的軍方大佬。很快蔡鍔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這些都是絕對的軍事機密,就這麼告訴自己,這說明什麼?這就是態度。

既然明瞭對方的態度,蔡鍔也不客氣了,坐直了身子道:“扶國、百里、潤農,你們別跟我兜圈子了,直說到底國防軍有多少家底?”

方劍雄見他如此,心裡得意不已。笑眯眯的看看蔣方震,這活還得他來。蔣方震一直在總領建軍事務,諸多數據瞭然於胸。不緊不慢的笑道:“裝備的來源有兩個途徑,第一是對外採購,第二是自己生產。不出意外,明年武漢和蕪湖加起來可以達到年產步槍十萬支,各種火炮五百門。上海的江南製造局,主要生產炮彈,還有做一些技術積累上的事情。我們跟美國和德國有合約,引進一些技術和貸款,資金和裝備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現在的關鍵還是人才的培養,目前採取的方式是兩條腿走路,一是送人去歐美各國學習軍事,一是自己培養。目前武漢、安慶分別設立培養基層軍官的軍校,蕪湖的陸大專門培養高級參謀人才。建軍計劃爲兩年,優先與半年內完成甲種師的編成,然後揮師東北,先覺得臥榻之側的問題。東北問題一旦解決,南方各省不難傳檄而定。原則上,我們不想打內戰。”

蔡鍔是堅定的軍隊國家化分子,眼前蔣方震勾勒出來的一幕,令人心馳神往。夢寐以求的強國夢,在百萬大軍的建成後,不難看見曙光。

三日之後,蕪湖江面上。

篤篤篤!戰艦汽笛長鳴,甲板上的蔡鍔任憑江風吹亂衣袂,躊躇滿志之情寫在臉上。按照方劍雄的要求,到蕪湖修養半年,順便學習研究一番國防軍的新裝備,以及衍生的新戰術。

新的戰術,確實是建立在新裝備的前提之下,想到方劍雄提起新戰術時,順口遍地了一下〖日〗本的死板線性攻擊戰術,蔡鍔有點迫不及待的想搞清楚,方劍雄領銜的國防軍,是憑什麼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北洋軍。

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一章航空隊(上)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二十章 蕪湖方家(下)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結盟的原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六章 蕪湖整編
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一章航空隊(上)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二十章 蕪湖方家(下)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結盟的原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六章 蕪湖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