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

夜幕降臨的時候,上海灘依舊喧鬧。碼頭上的鹹水妹擦着品質粗劣的香粉登場,糾纏着每一個路過的外國水手,希望能做一筆生意好爲明天有口飯吃。碼頭上的苦力們三三兩兩的下工,一身洋裝的買辦腳步匆匆,人模狗樣的鬼子依舊是趾高氣揚的走在華燈初上的街道上。

徐州正在進行的一場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戰爭,似乎在上海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緊張氣氛。長三堂子裡的女先生們,照樣還得打開門做生意。

“德興堂”的酒菜在好,陳其美也無心下嚥。一桌子的菜,筷子沒動幾下。一起喝酒的黃郛、李平書,表情也都有點難看。回到上海搞二次革命的陳其美,意外的發現自己在上海灘吃不開了,即便是李平書,也沒了往日的那種竭力幫襯的意思。

黃郛倒是跟以前一樣,不過他手裡號稱一個師,實際上只有三千多人槍。王一亭、沈縵雲這些地方士紳,對陳其美避而不見,當初在上海呼風喚雨的陳都督,再回上海四處冷遇。

南京方面和武漢正在談判,陳其美在上海有心爲孫謀劃籌備點本錢,現實卻是他根本出不上什麼力氣。

“方扶國這個小癟三,以前怎麼就沒看出來他野心這麼大。不但要吃點北洋,還要連同盟會一口吞下去。”陳其美端起酒杯喝着悶酒,邊上的兩位也不知道該怎麼勸。

國內政局的變化快的讓人眼花繚亂。徐州丟的太快,民黨手裡的一點本錢眨眼之間縮水一大半,拿什麼跟方劍雄討價還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民國”後,宋教仁的死讓民黨看清楚了袁世凱的真實嘴臉,也看清楚了方劍雄的野心。在南京的時候,陳其美曾力勸孫文不要接受方劍雄的合作計劃,結果孫文沒聽。堅持與聯合自治區政府談判。

現在看來,孫和陳都錯了,兩人都沒有預料到徐州那麼快就丟了。毫無準備的南京方面。匆忙之間讓陳其美來上海,重組上海的軍隊,作爲民黨的本錢。再回上海。可以說是要錢沒有,要人沒幾個願意跟陳其美乾的。

拄着一根柺杖的張靜江姍姍來遲,陳其美見其進來,趕緊站起拱手道:“二哥!辛苦了!”

張靜江面前沉重的擺擺手道:“不提這個。”說着拿出一張匯票來,放在桌子上道:“英士,我能拿出來的就這些了,有句話你可能不喜歡聽。”

陳其美心裡一涼,大致猜到他要說啥,還是很恭敬的點頭道:“二哥請講。”對上張靜江,陳其美是一點架子都拿不起的。孫文都稱張爲二哥的。大概也就是後來的蔣,才能做到翻臉不認人的地步。

“英士,如果方扶國在徐州贏了,就不要跟他爭這個天下了。”張靜江丟下一句話,拱手之後轉身就走。一臉陰沉的陳其美目送其遠去後。端起酒杯想喝,又狠狠的砸在地上,也不知道罵的是誰,總之爆了一句:“冊那。”

張靜江送來的是五萬塊匯票,黃郛手下的三千人,一個月的餉是有了。歷史上那個傾家蕩產支持革命的張靜江。在這個時空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大概是因爲有對比的緣故,張靜江比較之後,才發現方劍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沒有太多名利心的張靜江,算是做到了仁至義盡。

徐州城外,陰沉了一天之後,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終於降臨。鵝毛大雪下了一夜,天色微明之際,大地已經是一片雪白。殘酷的戰爭造成的傷口,暫時被雪遮蓋。

搓了搓手,楊醉啐了一口,回頭看看身後的兄弟們,一個一個都在做最後的準備。張敬堯從邊上冒出來,手裡多了一個銀酒壺,討好的笑着遞過來道:“營長,喝一口暖一暖。這鳥天氣,說下就下,凍死個人。”

楊醉接過酒壺,狠狠的喝了一口,烈酒入喉,身子一暖之際,天邊升起了三發紅色信號彈。楊醉瞬間興奮了起來,嘿嘿的笑了笑。寧靜的清晨,在信號彈升起的瞬間被打破,徐州城防片刻之間被硝煙籠罩,大地因猛烈的炮火而顫抖。

趁早在雪地上覓食的麻雀,嚇的驚慌失措,高飛遠遁。

這一次的炮火準備只有半個小時,師屬炮兵團將前方的敵軍陣地犁田一般的掃蕩了一遍又一遍,望遠鏡裡不時能看見驚慌而走的北洋兵。這一場雪,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是啥好事,不過就裝備而言,國防軍明顯要準備的更充分。打頭陣的警衛營每一個士兵,都分到了二兩酒。每人都裹着厚厚的棉大衣耐心的等着炮火的延伸。

炮火漸漸淡了,吐了一口唾沫,楊醉脫掉身上的面大意,衝鋒槍舉起,刺耳的衝鋒號響起。楊醉第一個衝出隱蔽戰壕,踩着嘎吱響的白雪,聲嘶力竭的喊:“跟着我衝。”

同樣的場景,機會在三個方向同時上演。國防軍每一個部隊都有相似的傳統,衝鋒的時候,軍官必須在前。

儘管早有準備,一場意外的大雪還是帶來了僥倖的心理。本希望綠皮能因爲大雪的來臨而停止進攻,結果希望就像肥皂泡一樣,很快的破滅。陳宦幾乎是在炮擊開始的時候,就從指揮部的小牀裡跳了起來,匆匆的套上大衣,帶着衛兵就出了指揮部。

綠皮的炮火依舊猛烈,炮彈就跟不要錢似的,下雨一般的落下。每一次這樣的經歷,對於北洋兵來說,都是一次人間地獄的煎熬。

前方陣地上昨夜調上去的一個營長在炮火中驚慌失措,丟下部隊帶着幾個人跑了下來。陳宦冷笑着迎上去,二話不說,擡槍就點了他。身邊的參謀長有點不安的低聲道:“師長,他是華帥的遠方侄子。”

陳宦輕輕的把槍歸套,面無表情的衝着退下來的兵喊:“膽敢撤退,他就是下場。”

當機立斷的執行軍法後,北洋兵的陣腳穩住一些,不過這僅僅是暫時的。眼瞅着一支部隊,高舉這紅旗往前衝,這些身穿綠色軍裝的國防軍士兵們,衝的很兇,氣勢十足。連續突破了幾處陣地,生生在中路撕開一個缺口。

陳宦及時的帶着預備隊堵上去,雙方在一片陣地前展開對射的結果是北洋軍根本無法對抗,對面的綠皮兵裝備了大量的自動武器。那種被稱爲炮擊炮的小炮,更是咚咚咚的一直在響着。陳宦眼看陣地要丟,這已經是徐州城外最後一道防線。

急眼之下,陳宦抽出戰刀,高喊一聲:“跟他們拼了!”喊罷第一個往前衝,一個衛兵及時的擋在前面,就在陳宦的眼前,這個衛兵的腦袋被打成了爛西瓜,陳宦心中一驚,下意識的往地上一趴,一發子彈擦着腦門過去。嚇出一聲冷汗,陳宦正準備找一個掩護繼續射擊,一聲怪叫從天而降,炮彈落在身邊的一個機槍陣地上,陳宦眼看着一塊彈片鑲在肚子上,然後才感覺到疼還有巨大的衝擊力,搖搖晃晃幾下,陳宦摔倒在地。

綠色的潮水涌過去,眼前一片模糊,似乎看見幾個衛兵被彈雨打倒。陳宦又急又氣,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濟南城南有多處山峰,能否守住濟南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牢牢的扎住這些山頭。濟南地勢北低南高,如果北洋軍從北面過來,濟南防守困難。現在的關鍵是,齊正鴻率領的這幫人,很可能遭遇到北洋軍的兩面夾擊。

實際上陳光遠的第四鎮,昨天深夜已經從北京裝車完畢,連夜南下。

齊正鴻把一幫教導隊的同學叫來,商議了半夜之後,決定強行將城內的居民趕出城。一大早起來,膠東自衛隊的兩個師抽出一個團的兵力,負責全城趕人。其他部隊抓緊修築工事,城內城外都在忙活。正如方劍雄在電報中所稱,能否殲滅北洋軍東線主力,關鍵在於守住濟南。這一仗,是對教導隊一期學員們最大的考驗。

齊正鴻手裡有隻有兩個師的兵力,分別爲暫編第一、二師。兩個師都是齊裝整員,如果僅僅是守備北洋的北洋軍,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現在的關鍵是南下的北洋軍。

北京火車站上一片忙碌,緊急抽調的第一師正在裝車準備南下。段祺瑞和徐樹錚都在車站,看着老底子是八旗兵的第一師,心裡很是擔憂。正準備上車的第一師長何宗蓮,看見兩人趕緊跑步過來,敬禮之後道:“芝帥!”

段祺瑞回禮之後道:“能不能保住北洋第三、五兩個師的精華,關鍵是濟南能不能奪回來。此去濟南,關係到北洋的生死存亡。”

徐樹錚在邊上聽着直歪嘴,心裡很不是不屑的想,這旗人的兵能打仗麼?第一師在袁世凱當了大總統之後,進行了大換血,軍官全部換掉,士兵也換了一半,即便是這樣還有半數的旗人爲了餉銀留在部隊裡。這樣的部隊南下,配合第四師打濟南,怎麼能讓人不擔心?

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四十一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2)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五章臨時制度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八十章 核心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一百五十章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四章 風聲〔2〕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泗水餘波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八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四十一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2)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五章臨時制度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八十章 核心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一百五十章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四章 風聲〔2〕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泗水餘波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八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