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

此刻的宋教仁正在方劍雄的指揮部外頭不安的等待,一路不停趕到武昌,見了居正之後獲悉如今武漢之局勢,不禁心裡暗暗糾結。

同盟會方面向來聲音很雜,方劍雄主動挑戰北洋的舉動,同盟會內部分成了好多派別。大體是三類,第一類代表是陳其美,他的論調稱:方劍雄和袁世凱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狗咬狗正好看熱鬧。第二種聲音以黃興爲代表,認爲方劍雄野心很大,又不是同盟會的人,一旦他在京漢線戰勝了北洋,好不容易有點清晰的國內政局,又要亂了。應該儘早把他吸收進同盟會,實在不行就要體現做好約束和預防此人將來做大之後的局面。第三種聲音來自軍方一些將領,比如南京的徐紹幀就稱:袁世凱陰險狡詐,不足爲信。應當支持方劍雄打敗袁世凱,武力推翻清室纔是正本清源之舉。徐紹幀還稱,如今南京軍中不穩,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各地臨時政府遲遲沒有對方劍雄的舉動有聲援之舉,江蘇第一、二兩師官兵,已經跑掉了數百人,都跑去了漢陽,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年輕軍官,其中還有很多原來就是同盟會員。

爭論的結果,各省都督代表聯合會議最後決定,繼續和談。只有主導南北之和談,纔有可能在方、袁之戰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當然,前提是袁世凱打贏了。不過各方勢力也確實看好袁世凱,方劍雄的安徽革命軍才建起來幾天的?就敢跟成軍多年的北洋正面交鋒?

上海一些報紙。已經開始唱衰方劍雄了,同時誇大北洋的力量,稱其“蚍蜉撼樹”。當然也有報紙爲方劍雄叫好的,比較過分一點的稱:方氏於當今局勢之下,外有夷狄之威脅,內有北洋之壓力。此爲難只求,其逆流而上。爲當今鮮有之偉男,所部安徽革命軍,可稱民族之脊樑。

報紙上吵架是常有的事。宋教仁並不太在意。他的心思全放在了方劍雄這個關鍵人物的身上,同盟會吵架的結果,還是決定讓宋教仁辛苦一趟。對方劍雄進行說服教育。勸他不要開戰,顧及眼下的和談局勢之難得。

可惜一路走來,見安徽革命軍一副大戰來臨前的架勢,宋教仁本來有五成把握,現在一成把握都沒了。

“黎宋卿怎麼搞的?”宋教仁低聲抱怨了一句,居正在旁聽着苦笑搖頭:“黎宋卿自身難保,此戰一旦方氏得勝,這武漢三鎮怕是要姓方了。”

“此話當真?”宋教仁大驚之下追問,居正點點頭,神態黯然道:“方劍雄叫板英國人後。民心民氣全都在他這邊了,湖北軍中年輕一輩更是紛紛北渡,現在你想在武昌找到一兩個年輕軍官很難了,各地來的學生兵,更是全都來了漢陽。”

宋教仁突然發現。方劍雄已經成了一個不可預料的因素。其壯大的勢頭如脫繮的野馬,根本沒有辦法讓他停下來。

擡眼看看前方,衛兵進去已經十分鐘了,裡頭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門口的衛兵,端着奇怪的槍,眼神死死的盯着兩人。不懷好意的那種。

宋教仁想到了一個問題,一個軍事實力強大到沒有對手的方劍雄,能容的下同盟會麼?尤其是在同盟會處理方劍雄一事的態度上,很明顯的在天下人面前失分了。宋教仁不免暗暗後悔,早知道就該在會議上力爭讓同盟會表態,支持方劍雄之舉。好歹做個樣子嘛,現在這局面失控,一旦方劍雄打贏了,南北和談不是成笑話了麼?

裡頭總算是有了動靜,兩個士兵拎着馬燈開道,副參謀長漢密爾頓一臉嚴肅的陪着一個洋人出來,這個洋人居正認識,駐漢口的英國領事葛福,這個洋鬼子氣呼呼的出來,似乎在方劍雄那裡沒逃到便宜。宋教仁一顆心揪了起來,方劍雄遲遲不肯見他,這就是一種態度。

總算是副官段風出來了,笑眯眯的請兩人進去。宋教仁、居正跟着往裡走的時候,居正問一句:“洋人葛福來幹啥?”宋教仁立刻把耳朵豎起來,走在前面的段風怒道:“葛福代表漢口租界警告我軍,租界周邊五百米之內,都是戰時禁區,交戰雙方不得進入該區域。”

宋教仁立刻也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羞辱感,這是中國人的領土!

當然宋漁父在政治上也是有大志向的,不過大志向不等於政治上成熟就是了。不然也不會以爲靠議會政治就能搞定袁世凱,最後把小命還搭上。再者大志向這個東西,跟野心應該是近義詞。

有一個問題,宋教仁一直很奇怪,爲何黃興和陳其美都不喜歡方劍雄,陳其美提到方劍雄甚至都不掩飾臉上的厭惡。宋教仁沒見過方劍雄,上一次打算去安慶,結果方劍雄先到了漢陽,行程放棄。沒曾想,到最後還得走上一趟。

方劍雄臨時辦公的地方很簡陋,就是一家普通的民宅。走進之後,能聽見不時有滴滴滴的響聲在傳來,應該就在隔壁。方劍雄正在簽署一份命令,看見兩人還算客氣,主動上前拱手道:“宋漁父之大名,劍雄久仰!”

眼見着方劍雄一臉的輕鬆,似乎沒有太把洋人當一回事,宋教仁對於說服方劍雄的事情全無信心,只能盡點人事,不冷不熱的回禮道:“我來就想問一問,方司令對於上海和談的開啓,作何感想?”

這話說完,宋教仁就有點後悔了,心裡有氣也不能這個時候發。意外的是,方劍雄聽了居然一點都沒生氣的樣子,反而呵呵呵的笑了起來,擡手招呼兩人落座後才道:“和談的先決條件,應該是雙方勢均力敵。從我的角度看,南方現在是一盤散沙,各自爲戰。如果不是安徽軍,漢陽都守不住,談判桌上的代表們腰桿子能硬的起來?如果我沒有猜錯,現在南京、上海方面,已經決定組建臨時政府。請問,臨時政府是總統制呢?還是總理制?如果和談成功,袁世凱代理大總統,再請問,是不是要改成總理內閣制呢?”

宋教仁狠狠的楞了一下,表情怪異的看了一會方劍雄才道:“採取什麼制度,現在還沒確定。然推翻滿清,創立民國,此乃我輩之共識。”宋教仁刻意迴避了袁世凱代理大總統的問題,這個是南北議和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其實我是不贊成組建什麼臨時政府的。因爲這樣的一個政府,註定是短壽的政府。甚至會給南京人民帶來災難!”方劍雄收起了臉上笑容,宋教仁正欲反駁,方劍雄已經繼續道:“漁父兄彆着急反駁,等着看吧。就這樣了,南北議和也好,臨時政府也罷,都不要算上我方劍雄了。我是一個軍人,對政治沒興趣。來人,送客!”

方劍雄語氣堅決的說完,轉身就走。宋教仁、居正內心憤怒,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發作?

“方扶國,你蓄意發動戰爭,破壞和談,不怕在史冊上留下千夫所指的千古罵名麼?”宋教仁喊了一嗓子,方劍雄站住回頭,笑了笑,淡淡道:“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人寫的,是根據統治者的需要編寫的。而我,註定是一個勝利者!這一點,我堅信,從不動搖!你們繼續跟袁世凱談吧。當年回國,在船上遭遇張靜江,我拒絕了他邀請我加入同盟會。其實,我一直都認爲,同盟會這樣一個結構鬆散的組織,不足以在將來波詭雲譎,風雲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取得勝利。”

這一次方劍雄真的走了,衛兵上前來送客,不走就夾着走的意思很明白。宋教仁和居正臉色慘白,自覺的邁步離開。兩人的心情還不一樣,居正的感覺方劍雄簡直狂妄到了極致!宋教仁卻在爲鬆散組織的說法有所思,似乎有所觸動。不過這個觸動也就是那麼一下,很快就煙消雲散,因爲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問題,南北議和的結果還有用麼?

回去的路上,宋教仁一直在想,如何解決眼前的危局。思來想去也就是那麼幾條,第一是通報上海方面,第二是發動媒體喉舌,對方劍雄口誅筆伐。問題是,這第二條的效果很難說,沒準還能起反作用。第三就是隻能暫停和談,等待戰爭結果了。

漢陽指揮部裡一派肅靜,腕錶上的指針走到了18日4時59分。蔡甸方向,安逸在看着時間,腕錶是教導度成績優異的獎品。青山方向,在海軍戰艦護衛下的第一旅,已經悄悄到達指定地點。田激揚也在不斷的看錶,並豎起耳朵聽,睜大了眼睛看漢陽的天空。王景略也在看錶,作爲第一期的短期班成員,他和李逸風比起那些長期班的,多少有點壓力。兩人雖然都是旅長,但是李逸風已經在皖北立功,王景略卻是寸功未立。

指針終於指向了零,德國人精確的思維發生了作用,機器一樣的漢密爾頓大聲道:“時間到!”方劍雄作爲總司令,點點頭。

“開始!”漢密爾頓暴喝一聲,三發紅色信號彈次第升空。

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百七十章 遠見和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九十七章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八十八章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六十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八十四章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二百零六章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章 英雄會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八十四章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
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百七十章 遠見和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九十七章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八十八章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六十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八十四章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二百零六章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章 英雄會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八十四章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