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

美國人的野心,在一戰的中後段漸漸的露出端倪。拉上中國這個已經被英法認可的陸軍強國,對抗英法這一策略,毫無疑問暴露了美帝對國際事務話語權的爭奪。

站在英法的角度看,中美這個看上去鬆散的組合,在這個時間段的力量毫無疑問是關鍵性的。法國的主要盟友是俄國,要命的老毛子不給力。好在一場內亂之後,克倫斯基的新政府,決定繼續戰爭,中美這個組合對英法俄來說威脅就沒那麼大了。

所以,中美之間走的很近這一現象,英法都睜一眼閉一眼,怎麼說眼下的法國戰場還指望這兩個國家。中國遠征軍有五十萬,美軍正在源源不斷的登陸。美軍計劃動員兵力爲480萬(含預備役),目前登陸歐洲的第一批美軍部隊,約十萬。平行時空的歷史上,美國總共出兵歐洲200萬。一戰毫無疑問充分展示了美國的戰爭潛力,由於方劍雄的訂單,美軍在步槍上的缺口現在不存在了。

大量的7mm山寨版k98的庫存,逼着美軍放棄了7.62的口徑,改用7mm的口徑。

中國遠征軍的辦事效率很高,一個全部由少尉以上軍官組成的交流團,進駐美軍駐地。沒想到第一天進駐美軍營地,就遇到了棘手的事情。

整個馬賽現在就是一個巨大的兵營,郊區立起的新兵營一眼望不到邊。中美兩軍的駐地幾乎是挨着的,軍官團互動的這一天。兩軍士兵就在馬賽某專營皮肉的街區展開了一場數百人拳擊大賽。開始的時候,是四個美軍士兵對兩個中國士兵,因爲都看上了一個妓女的緣故。兩邊互不相讓,美軍仗着人多先動的手。

問題是,這些從戰場上下來的中國士兵,哪裡是那麼好惹的?兩邊打起來,二比一照樣打的美軍抱頭鼠竄。因爲下手太黑,一個美軍士兵的腦袋被開了瓢,一個美軍士兵被打斷了左手。兩位中國士兵正在大街上趁勝追擊的時候。路遇幾個美軍士兵,一看同胞被追殺,立刻加入戰團。這馬賽大街上正在休整的中國士兵也不少。遠征軍連德國人都打了,還怕美國佬這些新兵蛋子?於是,兩軍士兵不斷地投入拳擊大賽,據時候調查結果稱。美軍投入兵力約五百人。中國遠征軍投入兵力約三百人。

如此大規模的鬥毆事件,自然驚動了兩軍的憲兵。中美兩軍的憲兵團趕到現場,一頓木棒加鞋底,一口氣抓了六百多人。兩軍的憲兵意外的配合很好,軍官簡單的碰頭後,各堵一邊的街道,不管是中美士兵,先拿下再說。然後有抓到對方的給送回來,這算是中美兩軍一個不錯的合作開端。

遠征軍指揮部內。一羣美軍軍官正在聽課,講課的是一箇中國上校。美軍司令潘興和中國遠征軍總指揮蔡鍔,並肩坐在臺下聽課。

“德軍的防禦火力很猛,並且士兵素質很高,訓練有素。處在防禦的時候,德軍的火力點佈置的很講究。傳統的密集隊形衝鋒在密集的火力面前跟送死沒什麼區別,作爲進攻一方,必須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根據我軍的經驗,如果不能在炮擊結束後的五分鐘內衝進德軍的陣地,往往意味着傷亡成倍,所以在突擊德軍防禦陣地的時候……。”

一名美軍軍官匆匆而至,低聲在潘興耳邊嘀咕一番,潘興聽罷臉上一陣愕然道:“看來小夥子們精力很旺盛,有必要加大訓練力度了。”

蔡鍔的副官劉明昭轉達了同樣的消息,蔡總指揮倒是很淡定的看了一眼潘興,對劉明昭道:“我知道了。”

上課還在繼續,一堂課結束之後,潘興做了個抱歉的手勢道:“有點事情需要回去處理一下,抱歉,我得先離開了。”

蔡鍔多少有點得意的給人送出去,送走潘興之後,對劉明昭道:“參與打架的兄弟,每人發獎金十塊錢。告訴綜合事務處,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打贏的發十塊錢,打輸的關禁閉三天。”

回到美軍指揮部的潘興,一臉冰冷,衝着自己的副手咆哮:“以多打少都打不贏,這幫兔崽子把美利堅共和國的臉都丟盡了,從今天開始,好好操練他們。”

1917年下半年的法國相對平靜,不是德軍不想繼續進攻,而是豬隊友又出問題了。俄軍臨時政府再次拼湊了200萬軍隊,奧匈帝國一如既往的吃了敗仗。德軍高層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後還是決定先幹掉俄國,迫使其退出戰爭。當然,這是建立在美軍全部抵達歐洲,需要至少一年半時間的前提下。

德軍的新戰術雖然犀利,但是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坦克的壽命。一輛坦克,正常只能堅持200小時就要大修,而戰時的德國工業能力,在坦克的建造速度上明顯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同時德軍缺乏足夠的燃油。所以每一次戰鬥之後,都需要相當的時間進行補充。

這也是德軍在佔領巴黎之後,其裝甲部隊不得不停止進攻的原因。一戰的德國,其坦克生產能力還遠遠不夠。

世界大戰打的就是極限暴兵能力,打的就是工業能力,打的就是後勤能力。很明顯,隨着戰爭的進程,德國的綜合實力在下降,各種戰略物資嚴重不足的現象,制約了德軍的戰鬥力發揮。

巨大的歷史慣性還在往前滾動,中國的歷史雖然被改變,歐戰的歷史也有所扭曲,但是蝴蝶翅膀沒能阻止俄國的鉅變。

德軍主力轉向東線,短短的時間內再次重創俄軍。實際上這個時候的俄軍毫無鬥志,臨時政府堅持戰爭的政策無疑是自取滅亡。二月革命之後,俄軍的主流聲音是不要戰爭要麪包。

當俄軍再次戰敗之後,十月革命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冬宮的抵抗者只有一些軍校生,其中有不少是女生,這些女生的命運,在“滾滾的革命洪流”之中,很難有人得知。

革命的結果是布爾什維克暫時掌握了政權,布爾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派的意思,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接下來俄國究竟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呢?

十月革命當中,列寧多次說:“自由派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力圖使革命半途而廢,把君主制保留下來,由君主即舊政府來召集立憲會議,實現君主立憲制。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則力求把革命進行到底,徹底廢除君主制,由臨時革命政府來召集立憲會議,實現民主立憲制,即民主共和國。”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他的意料。就在布爾什維克掌權的條件下,選舉按期於11月12日至15日進行,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布爾什維克獲得23.9%的選票,在703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於社會革命黨所獲得的40%選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175席,佔24.7%,僅僅略高於最初結果。而社會革命黨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會革命黨佔40席),孟什維克16席,立憲民主黨17席,各民族政黨86席,其餘幾個席位屬於幾個小組織。這就是說,布爾什維克在他們主持的這次選舉中只得到四分之一的議席,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佔有30%的議席,而主要的民粹派政黨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佔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顯然,布爾什維克輸掉了這次選舉,而且輸得很慘。其慘還不在於得票少,而在於這是在它當權條件下、由它組織的選舉。它沒有理由、而且的確也並未指責這次大選有舞弊、賄選一類的污點。後來布爾什維克反對的理由只是說立憲會議的選舉是根據臨時政府的法律進行的,而這個法律現在已經過時。反對者指出,這個理由顯然太過牽強:既然這次選舉本來就沒有合法性,爲什麼又要組織這次選舉呢?考茨基也認爲:“在立憲會議居於少數之後,才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這真是一樁充滿了諷刺意味的歷史事件!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不會因爲某些掩蓋而消逝。

“武裝修正選票箱!”這一將面具撕下的行爲,徹底了揭示革命的本質。

沙皇時代素來同情布爾什維克的左派作家高爾基,作《1月9日與1月5日》一文,嚴厲譴責布爾什維克。其中有以下文字:“布爾什維克的來複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爲之奮鬥的夢想。”

羅莎?盧森堡說:“列寧和托洛茨基曾經強烈地要求召開立憲會議”,而十月革命後的立憲會議選舉又“是根據世界上最民主的選舉”,“在完全自由的條件下進行的第一次人民投票”,布爾什維克卻“毫無敬畏之念,乾脆宣佈投票結果毫無價值”,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爲。

考茨基說:“蘇維埃組織優於普選,在於它更加專斷,它可以把一切它看着不順眼的組織排除在外”。“我們的布爾什維克同志把一切都押在歐洲普遍發生革命這張牌上,因爲這張牌沒有拿到手,他們就感到不得不依靠行使**裸的權力,即實行專政來代替他們所缺乏的條件。”

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章 代表團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
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章 代表團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