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

徐壽輝和陳友諒前來憑弔的正是李白的衣冠冢。

當時正值五月,山間一片翠綠,加上採石磯又在長江邊,看着這美麗的風景,徐壽輝心情大好。

徐壽輝不禁對身邊的陳友諒說道:“此處風光秀麗,難怪當年李白會對此處流連忘返呀!”

陳友諒接過話茬道:“李白一生雖然仕途不順,但死後能在此與青山綠水常年相伴,也是其人生不錯的一個歸宿呀!”

陳友諒說完這話拿眼直瞅王厚義。嘿嘿!陳友諒這是話中有話呀!

說李白在此處而死、葬於此處是不錯的一個人生歸宿,那潛臺詞就是他給徐壽輝找的這個人生歸宿也不錯嘛!

而他說出這話之後拿眼瞅王厚義,意思很明顯啦,是讓王厚義動手啊!

王厚義何等聰明之人!立即去摸掛在腰間的一柄鐵錘。

王厚義平常並不使用鐵錘作爲兵器,今天這鐵錘是特意爲徐壽輝準備的。

爲什麼要用鐵錘呢?這裡面可有大學問。

既然要製造失足落水的假象,那就不能用刀、劍這等利器。否則這一刀下去,徐壽輝的屍身上肯定會留下血跡。即使將其殺死後拋入江中,血跡會被江水沖刷掉,但身上還是會留下明顯的傷口。

如果用鐵錘,加上王厚義的功夫,可以一錘將徐壽輝的五臟六腑震碎,但在表面上卻看不出來任何外傷。這樣再拋屍江中,然後再撈起,就很容易造成失足落水的假象。

正是因爲平常不使用鐵錘,王厚義就不能把這柄鐵錘隨手拿着。否則,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如果用繩子拴在腰間,一般人就不會太在意。

可也正是因爲不擅長使用鐵錘,這到了關鍵時刻,鐵錘竟然沒有順利取下來。

因爲當着徐壽輝的面,王厚義也不便有太大的動作,更不能轉過頭去看這鐵錘柄是怎麼被腰間的繩子纏住了,只好兩隻手在腰間摸索。

摸索了半天,鐵錘還沒取下來,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原來,安排第二天參加龍舟賽的幾隻龍舟在練習的過程中,正好經過此處。他們見徐壽輝和陳友諒正站在江邊,立即是跪在船上向這邊磕頭,嘴裡還叫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漢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嘿嘿!這下徐壽輝可來了精神,他衝龍舟上的這些人輕輕揮手致意。

這下可不得了,這些龍舟上的人更來勁了,聲音叫得更加響亮了。

陳友諒一看,這麼多兵士在這裡看着,這在江邊解決徐壽輝的A計劃是行不通了,得立即實施B計劃。

待徐壽輝與這些人鬧過一陣之後,陳友諒對徐壽輝進言道:“離此地不遠處有一座五通廟,香火十分旺盛。看皇上今天興致這麼高,我們不如前去拜一拜這五通神,祈求此番順利拿下應天,皇上霸業得成!”

雖然被陳友諒軟禁,但陳友諒說得這幾句話還是相當令徐壽輝受用的。加上今天特別高興,徐壽輝哪有不去五通廟的道理?

殊不知,黑白無常已經在向徐壽輝招手了。

就在徐壽輝與陳友諒趕往五通廟的路上,張定邊早派人去五通廟清場了。

等徐壽輝和陳友諒進入五通廟的時候,閒雜人等早已被“請”走,廟中僧人早已被控制在一間離大殿較遠的屋子內。

當徐壽輝和陳友諒並排站在五通神面前之時,這五通廟中全是張定邊手下的人。

陳友諒親自取了三根香在蠟燭上點燃,然後交到徐壽輝手中。就在他向徐壽輝遞香之時,迅速給徐壽輝身後的王厚義使了個眼色。

剛纔在江邊折騰了半天沒將鐵錘取下來,王厚義早吸取了教訓。在趕往五通廟的路上,他將大鐵錘取了下來,別在了後腰。

這次是別在後腰,而不是拴在後腰。這要取下來,就方便得多。

見陳友諒使來眼色,王厚義迅速取出鐵錘,對着徐壽輝的後心就是猛地一擊!

一代梟雄徐壽輝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他甚至都沒來得及留下任何遺言。

殺死徐壽輝之後,陳友諒命人迅速收殮其屍體,並嚴密封鎖消息。

第二天,五月初五,傳統的端午節!

按照事先的計劃,應該先是百官共同去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然後回到五通廟宣佈徐壽輝昨夜暴病身亡的消息,接下來陳友諒在衆人的再三“勸進”下,宣佈繼承大統。

可是天公偏不作美,從五月初四夜間就開始下雨。

到了五月初五早上,這雨不僅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是越下越大。

什麼情況?這是老天爺要阻止陳友諒登基?還是在爲慘死的徐壽輝哭泣?

因爲今日的端午慶典是早就確定的,不少官員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早早在江邊等候。雖然這斗笠加蓑衣的裝備並不能完全擋住大雨,但好歹是能確保這前胸後背不被雨水淋溼。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在江邊列隊的兵士們了,他們可沒有這麼齊全的避雨裝備,能有頂破斗笠頂在頭上就不錯了。甚至有不少兵士連個斗笠、草帽什麼的都沒有,只能站在雨中任他風吹雨打。

眼瞅着到了巳時時分了,雨勢還沒有一點兒減弱的意思。陳友諒跟身邊的張必先、張定邊、康泰等人一合計,這龍舟賽索性就取消了。讓原本參與慶典的大小官員及兵士都趕到五通廟來。

約巳時末的時分,五通廟是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大小官員及陳友諒的親兵衛隊在五通廟裡面,好歹不用淋雨了。其餘的兵士就只能在五通廟外列隊聽令了。

一頓嘈雜過後,在張定邊、王厚義率領的親兵衛隊的維持秩序之下,五通廟裡終於是恢復了寧靜,只聽得見廟外下雨的聲音。

張必先當即宣佈了一條重大消息:昨夜,皇上駕崩了!

除了親兵衛隊及陳友諒的幾個近臣,五通廟內的大小官員都慒了!

什麼?皇上駕崩了?怎麼死的?

五通廟內頓時又亂了起來,不少官員在議論紛紛,甚至還有幾個官員立即就跪下號哭起來……

這時,張定邊、王厚義再次展現了其非凡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在他們二人的親自組織下,親兵衛隊再次控制了場面。

待衆官員再次安靜下來之後,陳友諒開始講話了。

他聲淚俱下地告訴衆人,連年的征戰,本就讓皇上積勞成疾。特別是此次東征以來,皇上日理萬機,時刻心繫着前方的戰事。

昨天夜間,皇上突然發病,還沒來得及留下任何遺言就駕崩了。天亮之前,皇上的遺體就已經收殮完畢了。

陳友諒表示,他將帶着皇上的遺體迅速返回江州。從皇上年幼的諸子之中找出一位賢者,繼承天完大統。

誰知這話還沒說完,就又不少官員跪下,大呼“漢王不可!”其爲首之人正是張必先。

張必先大聲說道:“眼下應天唾手可得,如果此時退兵,不光是功虧一簣,讓朱元璋死灰復燃不說,還極有可能遭受朱元璋部從後追擊。”

張必先此話一出,康泰等一衆陳友諒的死黨紛紛進言,此時萬萬不可退兵……

陳友諒朝衆人擺了擺手,讓衆人噤下聲來。他接着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眼下選定國君纔是頭等大事,這謀取應天就只能等待下次機會了。”

陳友諒這話一出,張必先等人立即大聲叫道:“眼下皇上諸子都十分年幼,肯定是擔不起天完這個重擔。臣冒死進言,請漢王立即繼承大統,然後兵鋒直指應天……”

張必先的話還沒說完,陳友諒厲聲喝道:“大膽,這等忤逆之言豈可亂講?我陳友諒是那種忤逆犯上之人嗎?”

經過陳友諒的喝斥,張必先不僅是沒有住口,反而是一邊磕頭,一邊繼續大聲說道:“昔日孟子有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漢王爲天完立下赫赫功勞,眼下實是繼承天完大統的最佳人選!”

陳友諒“發怒”了,他“氣急敗壞”地叫道:“來人,將張必先這等亂臣賊子給我拉下去砍了。”

親兵衛隊由張定邊、王厚義掌控,雖然陳友諒下了命令,但張定邊、王厚義沒有動,衆親兵也是沒有一個人敢去拉張必先。

反而是張定邊、王厚義也紛紛跪在陳友諒面前,哭訴道:“張將軍的話也是爲了天完,請漢王息怒。”

張定邊、王厚義這一下跪求情,當然又有不少官員跟着跪下替張必先求情……

陳友諒似乎是不領這個情,他繼續喝斥道:“你們這些人是要反了嗎?連我的話都不聽了嗎?”

就在陳友諒喝斥衆人,衆人在下面不斷勸進的同時,王厚義飛快地起身,變戲法兒似的,不知從哪裡就找來一件黃袍給陳友諒披上了。

陳友諒是一邊扭身假意推脫,一邊喝斥王厚義。王厚義可不管這些,把黃袍披在陳友諒肩上,死死地將他按在座位上。

陳友諒是掙得臉紅脖子粗,也沒奈王厚義何!

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圍闖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
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圍闖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