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女人當家(上)

無論旅順半島上發生了什麼樣的風風雨雨,等傳到北京城中時,就都只剩下一絲漣漪了——大明帝都麼,任是外面再大的風波,在自認爲見過大世面的京城人士眼中,終究不算什麼。

就算是最近一段時間,在京師中大肆流傳的,關於瓊州短毛的各類消息:什麼短毛要和勳貴老爺結親了,什麼短毛又要向朝廷進貢銀子了……種種傳聞,除了那些真正與之有關聯的,其他人也無非聽個熱鬧,當個閒話在茶館裡聊一聊,回家之後還依然要面對生活,面對現實,面對日常的柴米油鹽。

——越來越侷促的柴米油鹽,對於北京城中絕大多數普通民衆來說,就是如此。

每年春季,京師裡照例要鬧一陣子春荒——自家米缸和朝廷庫房裡的存米都漸漸傾盡了,江南糧食還沒送上來。家底殷實的還好,一般小門小戶,這段時間就有些難熬了——而這還是正常年景,漕運保持通暢,南方產糧區也沒遭遇大災的狀況。若是遇到“不正常”的,比如崇禎二年京師被圍,或者崇禎五年登萊之亂,叛軍雖未殺到運河區,可朝廷的“剿匪”部隊卻將漕運糧食物資都挪去充了軍用……若是出現這種變故,那對京城百姓的影響可就更大了。

崇禎六年初春的大明朝雖然還沒有遭遇到此類人禍,但最近幾年從各地報來的天災卻是延綿不絕。諸如歉收,絕收,請求賑濟之類的言辭充斥在各處送來的奏報之中——若非如此也不會引得崇禎想方設法搜刮銀子,最後爲了鹽稅積欠朝文官集團大動干戈……地方上的天災折射到京師,便是春荒的加劇,在這種艱難時期,北京城裡的糧食變得愈發短缺。

——原本應該是這樣,歷史上也確實如此。只是在這個時空裡的北京城,局面略有些不同,因爲來自海南的短毛在這裡開了一家瓊市坊。

……

“外面好多糧店都關張了,瓊市坊那邊倒還有米賣?”

“沒錯,還是白花花的大米呢!就是樣子有點古怪,很細很長,可煮出來還是大米飯肯定沒錯……據說是產自南方暹羅,安南那一帶的稻種。”

“聽說瓊市坊裡的貨物都是專供貴人所用,有些還是進上的貢品,咱們這種尋常人家怕是買不起吧?”

“我原先也這麼想的,可昨個兒隔壁三嬸就去買到米了,說起來也不是很貴。況且如今這市面上,除了瓊市坊還有哪兒賣米呢?家裡都快要斷炊了,總不能讓孩子們捱餓吧。”

“好吧,那明天去瞧瞧,早就聽說那邊的各種新奇南貨極多,明個兒就算買不到米,看看熱鬧也好的。”

……諸如此類的對話,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北京城那些尋常百姓家中,本來麼,象他們這種階層的人,很少能有閒情逸致去注意自家生活以外事情,因爲這年頭光是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就已經是太艱難的一件事,很難再有精力去關心其它方面。

瓊州短毛名氣雖響,但在他們心目中,終究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偶爾在大街看見一輛金碧輝煌的四輪大馬車從身邊駛過,最多也只是羨慕一下對方的富貴豪華,但多半不會覺得自己這輩子會和那些古怪的南方髡人發生什麼聯繫——除非像現在這樣,被逼的沒法子了,纔不得不去那家瓊市坊裡碰碰運氣。

而去了之後才發現,他們的運氣着實不錯。

——瓊市坊裡仍然能買到糧食,還都是上好的精白米!

——瓊市坊裡的糧食居然不是很貴,價格比起去年並沒有上漲太多!

——進入瓊市坊其實並不像傳說中那樣有什麼限制,任何人都能進,除了要把碎銀子換成銀元稍微麻煩一些外,其它各方面都很寬鬆。而換銀元本身也並不讓人感覺吃虧,因爲那種精美的“崇禎通寶”銀元一看就知道是很正規,很可靠的貨幣,即使在兌換時需要額外支付一些火耗費用,但用銀元買東西也可以打折扣,折算下來,好些東西感覺反而還便宜了一些——這是和外面有的比,至於那些除了瓊市坊裡外頭就沒得賣的,那就更不用多想了。

當然了,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往年這種春荒時節,原本也是京師各家大糧商一起發財的好時機。人麼,活就活在一張嘴上,但凡一天不死就總要吃。歷朝歷代,糧商向來是只有大後臺撐着才能做的生意,爲何——就是爲了這種時候。哪怕把糧價提的再高,也不愁沒人買。哪怕城門洞裡拖出去的死屍再多,也堅決不能降價,這種生意,尋常商家可做不了。

這種時候朝廷也肯定會有一些限制措施,比如限定一個最高糧價,不得突破。但這種來自官方的限制也只能騙騙小孩子——最簡單的手法:我嚴格遵守朝廷的指令,我賣的糧食絕對平價。可我本小利薄存貨有限啊,每天賣個百來斤就關門了。這還是客氣的,不客氣的直接門板一上歇業,別人買不到糧食咋辦?——那關我屁事,朝廷能限制糧價,可總不能強逼咱們商家開門做生意不是。

當然了,對於那些“真正”的客戶,小夥計自會悄悄介紹到後面,從某個掮客手中買到糧食,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願意出高價。而若是真有人追查起來,那肯定是某個臨時僱傭的夥計揹着主子私下交易,與我糧鋪無關。

——以往多少年,一直是這麼操作的,京師中經營糧食的幾家彼此間也都熟識,互相配合起來一同賺錢,那叫一個輕鬆愉快。

但這回,他們卻遇上了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兒。

……

小心翼翼維持着正襟危坐的姿勢,時不時輕輕挪動一下身體——屁股下面那柔軟滑溜的皮革沙發坐起來其實很舒服,如果能夠倚靠或者乾脆躺下來就更好了。可惜在這裡,這個環境中,卻無論如何不敢顯出鬆懈失禮的架勢,必須要小心翼翼保持着平衡,所以這樣坐着反而難受,真不知道是此地主人故意如此,還是僅僅因爲自己太拘謹而在自討苦吃。

反正,對於坐在這裡的幾位京師大糧商來說,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不敢有絲毫失禮之舉,畢竟,眼下是他們有求於對方。

這幾位糧商首腦並不是頭一回來到瓊市坊的招待處,不過他們此刻依然像是鄉巴佬一樣悄悄四下張望着——這裡比起上次來時又有了很大變化。瓊市坊本身是一座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建設起來的新建築羣,這裡的房子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急就章的味道。以前這處招待用房也是如此。但這一回,雖然外觀上還沒有多大變化,裡面卻已經完全變樣了。

瓊海軍辦公場所的標配:大玻璃落地窗,真皮沙發,玻璃茶几這些自不必說,光是這幾位眼下手中捧着的茶杯就不一樣:上回他們來時招待他們的是玻璃茶杯,配上綠茶,拿在手中晶瑩透亮,就已經很是讓他們羨慕不已。而這一次,侍者端上來的居然又迴歸了傳統瓷杯,但其細微之處,卻與大明本土的截然不同。

首先是其杯壁極薄,看上去彷彿只有一張紙的厚度,這在燒窯時幾乎是不可能保持完整的,太容易碎了,就算不碎也肯定變形。但偏偏這裡拿出來的幾隻杯子都是一般厚薄,形狀也極標準,顯然短毛掌握了某種秘法,可以確保這麼薄的瓷胎也能通過高溫燒製而不虞破裂。

其次便是顏色極純,這杯子是在白瓷底上點綴着青色花紋,其白色如雪,青色如玉,完全沒有一絲雜質。而更妙的是這杯子居然隱隱透光——當裡面的紅茶微微傾動時,外面也可以看見陰影變化,甚至於,當一位糧商舉起杯子,對着燈火之處映照觀看時,更可以隱約看到火焰的影子透過瓷杯在晃動。

——這瓷器居然能象琉璃一樣透光!

中國人麼,但凡有點文化水平,家中資產也配得上的,多多少少對於茶道和茶具都會有些愛好。這幾位糧商都是識貨的,就算起先沒在意,端起杯子後也肯定發現了——這杯子可嚇人!

若說以大明地域之廣,民間巧匠之多,偶爾出現一兩隻類似於這種精緻的瓷杯也不是不可能,但那些肯定是貢品,絕對要作爲祥瑞進貢到皇家的。即使千年難得有一件流入民間,那也必然是珍而重之的收藏起來,偶爾拿出來賞玩一番也必然是小心翼翼,萬分仔細,唯恐稍有磕碰的,怎麼可能當真拿來沏茶倒水?

這幫短毛還真是不怕糟蹋東西啊,這種在王公貴族家裡都能當作傳家寶的好東西居然隨隨便便就用來待客?你們不怕摔着我們還怕呢!

幾位糧商之所以坐的如此辛苦,一半原因也是由於這杯子——他們唯恐一個坐不穩,導致手中這薄瓷茶杯滑落,即使地上鋪着厚厚的羊毛地毯,卻也難保磕個沿兒什麼,就是短毛不計較,自家也要心疼死了。更何況看那地毯雪白蓬鬆的樣子,恐怕也不是什麼便宜貨,若是沾了水多半就廢了,至少也不可能再放在這裡充作迎賓之用。

——總之,這裡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很拘束。這些糧商有膽量有心氣把持京師的糧食市場,在京城商界肯定也都中上層的人物了。但在這裡,他們卻分明覺得有一種被壓制的感受,就好像他們自家也常常用豪奢氣派去震懾那些底層的土包子一般。

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七八八 最好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四方(中)七八二 小插曲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二百三十八章 軍隊建設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馬的絕技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第四十七章 戰術計劃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六十一章 時代的碰撞(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吃黑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案(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議(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培訓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涉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大傻結婚記第六百四十章 福利第二百零二章 聰明的信使七五零 阮鄭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玫瑰盛開(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基地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第六百零三章 肖朗的謀劃(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六百二十四章 船上的戲班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七八九 稀裡糊塗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上梁山?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暗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七百零二章 大開眼界(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體大會(三)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舒中的婚事(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三百七十六章 納降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下)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攻!進攻!第七十七章 較量!明朝千戶官VS退伍偵察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第六十九章 咱們的大殺器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戰爭,他媽的該死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七百零二章 大開眼界(中)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玫瑰盛開(中)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
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七八八 最好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四方(中)七八二 小插曲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二百三十八章 軍隊建設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馬的絕技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第四十七章 戰術計劃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六十一章 時代的碰撞(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吃黑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案(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議(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培訓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涉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大傻結婚記第六百四十章 福利第二百零二章 聰明的信使七五零 阮鄭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玫瑰盛開(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基地第一百五十章 天使來啦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第六百零三章 肖朗的謀劃(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六百二十四章 船上的戲班第七百零五章 雙贏七八九 稀裡糊塗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零一章 威海(下)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上梁山?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暗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七百零二章 大開眼界(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體大會(三)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舒中的婚事(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三百七十六章 納降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下)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攻!進攻!第七十七章 較量!明朝千戶官VS退伍偵察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第六十九章 咱們的大殺器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戰爭,他媽的該死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七百零二章 大開眼界(中)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的時代!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玫瑰盛開(中)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