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囑託

第1644章 囑託

皇帝看着高閣老的表情,只覺得心情舒暢無比。

內閣的幾位大臣,無論是不是他的心腹,都是他多年來仔細觀察留意過,確認可以信任的。他剷除了曹家在朝中的大部分勢力,也將林家的黨羽清洗得差不多了,能留在內閣裡的大臣,自然是他覺得可以信任、交託大事的。他還讓燕王與蕭明德出面去壓制住了武將們,還鎮壓住了宗室。他原本以爲,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沒有想到,他只是爲了穩妥才讓弟弟燕王去爲小兒子攝政,內閣卻忽然跳出來跟他作對。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

被自己曾經信任的大臣背叛。

這種感覺令皇帝怒火中燒。他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原諒高閣老等人。偏偏之前他對他們還有信任的時候,爲了讓他們出面穩住文官圈子,他設法助他們在朝中積攢了太多的威望。過去這種威望十分有利於他壓制曹林兩家所親近的文臣,可現在卻讓他感到束手束腳。

如果他還有足夠的時間與足夠的精力,他就可以慢慢分辨出哪些文臣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哪些是跟內閣沆瀣一氣的,還可以慢慢想辦法收拾那些膽敢背叛自己的人。

無奈他沒有。

匆忙中他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了,腦子裡只有“既然你篤定朕會爲了顧全大局對你退讓,朕就直接讓你盤算落空”的念頭。

內閣在他心中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只是顧及小兒子繼位之後,尚未到親政的年紀,需要有人代理朝政罷了。既然他原本選出來的代理人不可靠,又沒有時間再找幾個可靠的,那索性就別找代理人了!小兒子需要顧命大臣輔佐,弟弟卻不需要。反正弟弟對他總是忠心耿耿的,也沒有親生兒子。別說弟弟不會殺他的小兒子,斷絕他的血脈了,就算弟弟真這麼做了,弟弟的兒子不也照樣是他的骨肉麼?!

皇位的歸屬,終究會落在他的兒子手中。

看着高閣老和他的同黨們露出那悔恨不已的表情,皇帝的心情就無比愉悅。

愉悅過後,他就不想再看到內閣衆人的嘴臉了。

他轉頭去看方纔宣讀了詔書的翰林學士們:“就這麼定了,把詔書傳告天下吧。也好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新君是誰。”

皇帝苦笑道:“母后仍舊慧眼如炬……但您有一句話說錯了。朕並沒有信不過阿晟。朕正是因爲信得過他,纔會把位子傳給他的。”他擡頭看向燕王朱晟,示意後者到自己牀前來,又喚了一聲小兒子。

高閣老被噎住了,恨不能當場撞柱,被跪在邊上的禁衛統領何萬安給攔了下來:“高相,別鬧了。皇上病着呢,你在御前失儀之後,還要再衝撞聖駕麼?!你這樣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忠臣?!”

四皇子從聽到傳位詔書的內容開始,就一直是一臉呆滯的模樣。因爲皇帝的旨意實在太出他的意料之外了。他本以爲今天皇父就要去世了,而他也會接任皇帝之位,卻萬萬沒想到,自己還要在儲君的位子上坐下去。

他還要做多少年的儲君?還能順利繼位爲帝麼?

高閣老撲通一聲跪倒在皇帝面前,老淚縱橫:“老臣縱使有違逆聖意之處,也非出於私心,而是爲了皇上着想,爲了朝廷與百姓着想!皇上即使對老臣有再多的不滿,事關皇位歸屬,此乃國家大事,還請皇上三思!莫因爲對老臣的厭棄,便聽信讒言,做出衝動莽撞之事,日後危及江山社稷……”

四皇子擡頭看向跪在一旁的燕王朱晟,頭一次覺得自己對這位皇叔,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把握。從前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請求皇叔爲自己攝政,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太后彷彿這會子才反應過來,含淚哽咽着對皇帝說:“何至於此?就算你把皇位傳給珞兒,阿晟也會替你守好江山的。你忽然來這麼一出,是不是心裡仍舊信不過你兄弟,所以纔打算把皇位給他做補償,好讓他心甘情願替你守好江山?”

高閣老呆呆地看着他,終究還是被左右衆人給勸了下來,請出殿外去了。

還有一些大臣與武將留了下來,宗室們也在。

四皇子慢慢走到皇帝牀前跪下,期間忍不住偷偷看了長兄朱瑞一眼,心裡十分沒底。他很清楚那是他的親兄長,本來因爲名分問題,朱瑞爲了生母與嗣父燕王的名聲着想,拒不肯公開身份。可如今燕王成爲了新君,朱瑞就是新君的“親生”兒子了,沒有了名分上的約束,反倒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子”。如此一來,他還會繼續拒絕成爲儲君麼?哪怕同樣是皇帝的兒子,燕王對朱瑞的感情跟對四皇子還是不一樣的。四皇子實在沒有把握,燕王會越過疼愛的嗣子朱瑞,真的將皇位交到他這個侄兒手中。

皇帝已經不想聽他說的話了,輕輕擺了擺手:“朕怎麼不知道你是這等忠臣良士?從前曹家得勢時,你還說要爲了大局,與他們交好,爲此向朕請罪。你說你忠於的是大明江山,不是單一哪一個人。朕那時候雖生氣,也被你的話逼得沒辦法罵你。既如此,那你今日就不要食言。你忠於的是大明江山,朕的弟弟已經被朕指定爲新君,是這大明江山的新主人,也就是你日後的君主。你要效忠於他,竭盡全力輔佐他。若是做不到,就離開吧,不要賴在朝中,成天想着要怎麼跟君王作對,步上曹家人的後塵,成爲你所不齒的逆臣!”

燕王的表情在最開始的震驚過後,已經恢復了平靜。他心平氣和地對皇帝道:“皇兄不需要如此。無論您怎麼安排,臣弟都會依照您的意思,守好大明江山,將它安安穩穩地交託到侄兒手中的。”

皇帝露出一個微笑:“正是因爲相信你會這麼做,朕纔會讓你繼位……若你只是攝政王,那些居心叵測的人還不知道會如何爲難你呢……如今你是君,他們是臣,朕倒要看看,他們還能耍什麼詭計?!”

燕王嘆了口氣:“也罷,臣弟會替四殿下穩住朝廷的,也會照看好他的衣食起居,再讓真正有德行的大儒教導他學問。等他滿了十六歲,臣弟就會讓他參與朝政,慢慢學習着如何處理政務。臣弟是武人,實在不擅長那些庶務,四殿下需要多用點心纔是,也免得將來接位的時候手忙腳亂。”他看向四皇子,“只是將來臣退位時,就不是親王而是太上皇了,不能隨便找個莊園住着休養。到時候還得四殿下費心。”

四皇子眨了眨眼,慢慢地領悟到燕王的言下之意,臉上不由自主地透出幾分驚喜來。

(本章完)

第398章 功德第1125章 恩賜第1654章 評價第127章 犯病第311章 提醒第541章 逃跑第350章 正室第943章 雙保險第522章 派人第769章 方案第344章 反省第1104章 喜憂第527章 糕點第258章 複診第2章 差評第1611章 慌亂第669章 暗示第902章 好詩第174章 收拾第317章 固執第1126章 建議第1527章 揚州第314章 選秀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613章 借人第706章 忽悠第252章 診治第1563章 清醒第1439章 波瀾第1619章 誓言第351章 魚餌第870章 提親第479章 祖孫第447章 相邀第1669章 朱玦第1523章 等待第999章 警惕第782章 嫌棄第433章 悔恨第727章 暗示第923章 打情第6章 書房第929章 學習第402章 災後第1485章 打擊第130章 氣憤第1017章 怨氣第1190章 盤算第107章 往事(中)第1170章 決裂第473章 打擊第1105章 私心第123章 荒唐第474章 紅白第1220章 力勸第1225章 梅珺第1256章 源頭第1153章 上門第49章 討論第720章 黃岩第1462章 分說第1326章 憂心第546章 貴人第319章 察覺第1369章 厚顏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511章 套路第1228章 親迎第1475章 嫁禍第752章 同理心第416章 聯想第1617章 苗頭第625章 責任第524章 邀請第814章 母子第300章 害怕第517章 原委第582章 重寫第1324章 追問第1304章 病因第147章 相爭第127章 犯病第1283章 相見第1077章 疑惑第568章 惶恐第523章 二月二第1422章 擔憂第171章 開會第1604章 驚聞第925章 旁觀第611章 震驚第318章 疑心第1119章 親疏第158章 扭送第200章 謠言第894章 對策第747章 喜悅第320章 老實第456章 坦言第474章 紅白
第398章 功德第1125章 恩賜第1654章 評價第127章 犯病第311章 提醒第541章 逃跑第350章 正室第943章 雙保險第522章 派人第769章 方案第344章 反省第1104章 喜憂第527章 糕點第258章 複診第2章 差評第1611章 慌亂第669章 暗示第902章 好詩第174章 收拾第317章 固執第1126章 建議第1527章 揚州第314章 選秀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613章 借人第706章 忽悠第252章 診治第1563章 清醒第1439章 波瀾第1619章 誓言第351章 魚餌第870章 提親第479章 祖孫第447章 相邀第1669章 朱玦第1523章 等待第999章 警惕第782章 嫌棄第433章 悔恨第727章 暗示第923章 打情第6章 書房第929章 學習第402章 災後第1485章 打擊第130章 氣憤第1017章 怨氣第1190章 盤算第107章 往事(中)第1170章 決裂第473章 打擊第1105章 私心第123章 荒唐第474章 紅白第1220章 力勸第1225章 梅珺第1256章 源頭第1153章 上門第49章 討論第720章 黃岩第1462章 分說第1326章 憂心第546章 貴人第319章 察覺第1369章 厚顏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511章 套路第1228章 親迎第1475章 嫁禍第752章 同理心第416章 聯想第1617章 苗頭第625章 責任第524章 邀請第814章 母子第300章 害怕第517章 原委第582章 重寫第1324章 追問第1304章 病因第147章 相爭第127章 犯病第1283章 相見第1077章 疑惑第568章 惶恐第523章 二月二第1422章 擔憂第171章 開會第1604章 驚聞第925章 旁觀第611章 震驚第318章 疑心第1119章 親疏第158章 扭送第200章 謠言第894章 對策第747章 喜悅第320章 老實第456章 坦言第474章 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