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5章 閒話

第1655章 閒話

太后本來就很喜歡大孫子朱瑞與大孫媳婦謝慕林。在大行皇帝駕崩之後,她在悲傷之餘,也曾冷眼觀察過這兩個小輩的行事,見他們十分沉得住氣,並不因爲身份驟變而露出輕狂之色,便對他們更加滿意了。

太后對永寧長公主道:“瑞哥兒知道自己的身世,可無論是在之前還是之後,他對阿晟的敬重都沒有改變過,對珞兒也依舊關心親近。哀家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對那個位子沒興趣。哪怕是當日大行皇帝說,要是珞兒無嗣,就要過繼他的嫡長子,他也是不情不願的。倘若他對那個位子有一點貪心,都不可能如此平靜。

“可他又沒打算安心做個富貴閒人。阿晟讓他去北邊鎮守,他也準備好要跟敵國大仗了。該做的事他都會做,不該他得的東西,他眼角都不會掃一眼。這般知所進退又明事理的好孩子,上哪兒找去?大行皇帝膝下五子,就數這一個最讓人省心!倘若不是被大行皇帝耽誤了,鬧得如此身世不清不楚的,我們哪裡還需要爲了儲位的歸屬而憂心?!”

太后想起大兒子年輕時候的騷操作,就忍不住要發勞騷。兩個兒子瞞了她那麼多年,但凡他們有人跟她透露一句,她也能早早替朱瑞安排好出身,哪怕是蕭明珠的身份敏感,在玉牒上給孩子換一個“生母”也不是多難的事兒,那樣朱瑞便又是大行皇帝的兒子了,無論是要出繼燕王府還是入主東宮,都有迴轉的餘地。可惜,她從頭到尾被蒙在了鼓裡。幸好小兒子把朱瑞給認了回來,她又有了個好孫子。否則,好好的孩子只能流落到臣下家中,被不知所謂的婦人蹉磨前程,她想起來都要心痛死了!

還有大孫媳婦謝慕林,這個她本來以爲只是出身平平、教養良好的晚輩媳婦,遠比她想象的要優秀、穩重。從前她就很喜歡謝慕林溫婉平和、細心周到,行事總是不卑不亢。如今她發現,這個孫媳婦與大孫子一般,都是不戀慕權位的好孩子,並沒有因爲地位忽然發生變化,周圍人等都變了嘴臉,就端起了架子。謝慕林如今說話行事一如從前,她都把後宮大權交到前者手上了,對方也沒有獨攬權柄的意思,反而處處拉上永寧長公主,又時時向她請示……

行事如此小心謹慎,真的不象是個年輕剛進門的小媳婦。或許這是因爲孃家父母教養得好?

太后如今真的很喜歡謝慕林。她在後宮待了那麼多年,自問眼光不錯。她看得出來,謝慕林並不是裝出如今這副謙卑穩重的性子,而是自然而然地做出了這樣的姿態……

太后笑了笑:“這哪兒是什麼吃虧不吃虧的事兒?曹氏原本的眼光也不差,不是還看上了你家三媳婦麼?無奈璸哥兒不懂事,最後也只能把現在的媳婦配給他了,圖的不是媳婦的性情人品,只是貪人家的祖父有權罷了。兩口子本來就合不來,璸哥兒還被豬油蒙了心,夫妻之間鬧得如今這般難看,哀家也沒什麼好說的。

相比之下,太后曾經高看過的廢太子妃薛氏,就十分讓她失望了。

明明所有長輩都允諾過,會讓薛氏安心留住宮中的,可她還是免不了想東想西。從前是特地去巴結喬賢妃,如今發現新君換了人選,她又不再靠近喬賢妃了,而是天天粘在妯娌謝慕林身邊,無論說話的語氣,還是禮儀姿態,都透出了幾分諂媚的味道……

永寧長公主幹笑:“母后聖明。瑞哥兒的婚事,您老人家當初是點了頭的。廢太子的婚事,卻是曹氏自己決定的。她不肯聽您老人家的勸,如今吃了虧也是活該。”

太后跟永寧長公主吐嘈着薛氏的事蹟,感嘆道:“哀家都看不下去了,因此便時常給璸哥兒(廢太子朱璸)媳婦安排些差使,省得她老纏着瑞哥兒媳婦不放。”

虧得謝慕林不與她一般見識,明明好幾回都忍不住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但從來都沒把話說透,也是給廢太子妃留一個體面的意思。

謝慕林對她都沒改過態度,依舊客客氣氣地,她又何必把自己放得這麼低?皇家同輩媳婦之間,相處起來就從來沒有過這麼尷尬的時候……

她爲了證明自家母后的話說得很對,還主動提供了別的例證:“從前的二殿下……林昭儀給他挑了何家長房的長女。那姑娘瞧着還不錯,只是母親性情不好,倒把女兒的終身給耽誤了。那時候,二殿下對這門親事也不大上心,林昭儀則是圖何家有兵權,也不知打了什麼主意呢,就定下了婚事,後來果然沒有好結果。”

永寧長公主自然是點頭稱是了。

“依哀家的意思,這娶媳婦的時候,做母親的還是不要太過自作主張的好。倘若罔顧孩子自己的意願,強行給他配了姻緣,將來兩口子過得不好了,孩子要吃苦不說,做長輩的也不會有好日子過。瞧瞧璸哥兒與薛氏,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呢!他們夫妻要不是鬧得太難看了,哪裡有玏兒與那個王氏興風作浪的餘地?!”

太后輕哼了一聲:“何家兄弟的家教……哀家就覺得信不過。太會投機了!只因爲旁人幾句閒言碎語,他們竟然差一點兒就辜負了大行皇帝的信任!何家二房的主母倒還罷了,養出來的女兒性情也不壞。珞兒自打見過那姑娘一面,就沒提過要換人了。哀家覺得讓他娶何家二房的女兒也無妨。雖說何家兄弟靠不住,可只衝着姑娘的母親,哀家就覺得這個孫媳婦娶得過。只要姑娘本身不是愛生事的性子,心裡有主意,能攔得住孃家親人亂來,那珞兒就不愁會走上他老子的舊路了。”

永寧長公主忙道:“何家二房的主母畢竟是咱們朱家的血脈,總比外姓人明事理知輕重一些。”

太后又嘆了口氣:“何家二房應是無妨的,但他家長房……終究是個隱患。他家那大姑娘原本是瑛兒的媳婦,既然兩人有緣無份,也沒必要強求了。可她一日未定下終身大事,她母親總是免不了要在何大面前說三道四……”

“那麼……”永寧長公主頓了一頓,“方纔東原王妃提起的那件事……母后覺得怎麼樣?”

(本章完)

第1097章 好奇第555章 信心第1208章 後患第1215章 閒談第1255章 插曲第287章 玻璃第1021章 初一第592章 上門第801章 揚州第664章 盤算第1316章 建議第869章 打趣第939章 相見第587章 貴客第854章 怨氣第692章 心機第433章 悔恨第587章 貴客第1373章 交好第88章 盜案第619章 難處第50章 哄騙第1323章 察覺第422章 鹹魚第390章 心事第17章 打聽第926章 意圖第1233章 安利第478章 合作第570章 關照第759章 推測第937章 推論第1547章 心虛第1300章 不捨第1610章 議定第924章 罵俏第1332章 中秋第1038章 燈會第348章 眼腫第1307章 棉花第360章 離開第626章 送別第1484章 繼續第376章 撤離第1083章 催促第1379章 憂心第1341章 不安第417章 薛家第433章 悔恨第1414章 壽宴第1170章 決裂第612章 轉道第120章 決定第682章 咬牙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1354章 獎勵第1531章 回宮第791章 擔憂第49章 討論第767章 預備第1507章 暗示第480章 馬車第1515章 引導第1485章 打擊第254章 安排第1253章 傳授第19章 溫飽第1495章 感慨第783章 好消息第99章 報備第1305章 聰明第1643章 新君第1573章 請求第1314章 談資第1381章 前情第243章 興趣第1489章 手記第305章 援手第153章 請求第561章 產業第1263章 議事第755章 吃醋第671章 選擇權第390章 心事第46章 探監(下)第362章 打版第316章 閒書第1528章 懷疑第1089章 打聽第535章 出殯第1417章 挑撥第257章 氣和第710章 心思第1125章 恩賜第1355章 相求第786章 異狀第974章 臘八粥第600章 搞事第1437章 質問第1136章 腦洞
第1097章 好奇第555章 信心第1208章 後患第1215章 閒談第1255章 插曲第287章 玻璃第1021章 初一第592章 上門第801章 揚州第664章 盤算第1316章 建議第869章 打趣第939章 相見第587章 貴客第854章 怨氣第692章 心機第433章 悔恨第587章 貴客第1373章 交好第88章 盜案第619章 難處第50章 哄騙第1323章 察覺第422章 鹹魚第390章 心事第17章 打聽第926章 意圖第1233章 安利第478章 合作第570章 關照第759章 推測第937章 推論第1547章 心虛第1300章 不捨第1610章 議定第924章 罵俏第1332章 中秋第1038章 燈會第348章 眼腫第1307章 棉花第360章 離開第626章 送別第1484章 繼續第376章 撤離第1083章 催促第1379章 憂心第1341章 不安第417章 薛家第433章 悔恨第1414章 壽宴第1170章 決裂第612章 轉道第120章 決定第682章 咬牙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1354章 獎勵第1531章 回宮第791章 擔憂第49章 討論第767章 預備第1507章 暗示第480章 馬車第1515章 引導第1485章 打擊第254章 安排第1253章 傳授第19章 溫飽第1495章 感慨第783章 好消息第99章 報備第1305章 聰明第1643章 新君第1573章 請求第1314章 談資第1381章 前情第243章 興趣第1489章 手記第305章 援手第153章 請求第561章 產業第1263章 議事第755章 吃醋第671章 選擇權第390章 心事第46章 探監(下)第362章 打版第316章 閒書第1528章 懷疑第1089章 打聽第535章 出殯第1417章 挑撥第257章 氣和第710章 心思第1125章 恩賜第1355章 相求第786章 異狀第974章 臘八粥第600章 搞事第1437章 質問第1136章 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