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分家

第997章 分家

周老夫人今日醒了,醒來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分家!

週三爺估計心裡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可當着謝璞的面,他不能實話實說,只能面帶幾分羞愧之色,委婉地懇請謝璞一定要出席:“家母也是考慮到,家裡人口多了,如今住的宅子又是官邸,並非我們自家的私產,如今先父已經去了,我們一家總不好繼續霸佔這座宅子,早晚要搬走,老家的祖宅卻沒那麼寬敞,若不分家,哪裡住得下?既然早晚要分,她老人家還在時分了,也能分得公平些,各房少些爭拗。我們兄弟雖然一直勸說家母,覺得一家子和和樂樂住在一起,纔是大家氣象,不會分家。但家母鐵了心要分,我們兄弟也只得從命了。”

周老夫人要主持四個兒子分家,當然需要有人做見證。這種事他們不可能請燕王府的貴人,只得請了周老夫人的孃家晚輩,周家大房的兩個女婿,週三太太的孃家父親,還有一位與周老大人交好多年的致仕老翰林,再添一位近鄰兼周老大人的接任人謝璞,來充當見證。

這四位見證人裡,有官員,也有本地的世家大戶,還有周老夫人的近親,份量足夠了。雖說周家大房的兩個女婿定然會偏着嫡親的岳父岳母些,但週三太太的孃家父親定會偏着女兒女婿,致仕老翰林還是週三爺的啓蒙恩師,周老夫人的孃家侄兒又素來跟週四爺的私交甚好,所以,周家大房、三房與四房都沒有異議。周家二房倒是不甘心,可他們眼下正理虧,也沒膽子多說什麼。

謝璞其實不大想要摻和周家的事,但他並非唯一受邀請的見證人,週三爺又是位禮數周到的君子,盛情難卻,他略作考慮,還是答應了。

他也問了週三爺,周老夫人的病情究竟如何?難不成真的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麼?

週三爺面露苦笑,沒有回答,但謝璞已經什麼都明白了。等送走了客人,他便回房去囑咐妻子文氏:“周家恐怕用不了幾日,就要再迎來一場喪事了,你把該預備的預備好,到時候隨我一同去弔唁。”

文氏問明瞭是怎麼回事後,不由得有些難過:“前些天見周老夫人時,她老人家還是好好的,只是有幾聲咳嗽,精神頭差些罷了。怎麼才幾日的功夫,她就這樣了呢?週二老爺與週二太太固然是不肖,可她老人家還有其他孝順的兒孫呢,哪裡就到吐血垂死的地步了?!”

謝璞淡淡地說:“周家四房之間只怕已經積怨多年了,只是上頭有父母壓着,纔沒有鬧大罷了。可如今周老大人去了,周老夫人又病着,周大老爺威望不足,無法約束兄弟,週二老爺與週四老爺又各有私心,那些積怨便都發作起來。他們兄弟四人,性情不一,又各有打算,早些分了家,倒也不是壞事。遠香近臭,等到他們兄弟分開來度日了,只逢年過節時相聚一處,興許還能留下幾分情份。日後哪個有難了,其他三個還願意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否則……勉強住在一處,彼此間爭吵不休,便是再深厚的手足之情,也要漸漸消磨殆盡了。”

道理文氏是明白的,只是心裡還是不好受。她低聲對謝璞道:“我們家一定不能走他家的老路。幾個孩子之間,一定要一輩子相親相愛的纔好。”

謝璞怔了怔,隨即微笑道:“這是自然。你我做父母的,肯定要好好教導孩子,讓他們懂得是非對錯,一輩子都不會走錯了道,自然也就不會鬧得手足反目了。”

次日清晨,謝璞先打發人往衙門裡打了招呼,算是告了半日假,便穿了正式衣裳,往周家去了。倒是文氏這頭,提前往幾位鄰居太太那兒捎了信,推遲了探病之事。周家今日要分家,肯定沒功夫招待外客,她們就不必去添亂了。

只是這信捎了出去,不一會兒,各家太太們又都打發人來回信了。大家心裡都很好奇呢,周家怎麼忽然就說要分家了?難不成是周老夫人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所以才決定要主持分家,免得自己死後,幾個兒子媳婦爲了分家之事打起來?

文氏看着眼前的書信,心裡一時無語。她知道大家沒什麼壞心,可是這麼濃重的好奇心,與這麼明顯的看熱鬧架勢,真叫人不知該說什麼纔好……

周家這次分家,大概是因爲有周老夫人主持,又有好幾位份量足夠的見證人的關係,分得挺順利的。午時不到,謝璞就能回家吃飯來了。午飯他要跟妻子說話,就讓孩子們在自個兒院子裡解決,不必到正院上房來了。趁着獨處的機會,他好跟文氏說說周家分家的情形。

周家這次分家,分得挺徹底的。周老夫人的意思,兒子們同時分產和分居。周家歷代積累不少,祖上還有人在京城爲官,當時置辦下了產業。周老大人在北平任官多年,也攢下了不少財產。雖說他去世之前,周家已經處理了一部分產業,但還留着不少呢,尤其是來歷清白的那些,基本全都留下了,這次卻一併都分了下去。

周家大房是長子嫡孫,除去北平城的官邸不是私產不能分以外,老家的祖宅、祖產全都給了他這一房,另外還有在老家保定的許多田產、鋪面,以及位於江寧的一處小莊子。後者是預備三孫子週三公子上京趕考時落腳用的。周老夫人希望長子一家在自己七七之後,扶靈回鄉,便老實在老家守孝,三孫子也老實在老家苦讀備考,不要理會京城或北平城裡的瑣事。周大老爺心裡不大樂意,但周大太太和幾個兒女、女婿都答應了,他也只得答應下來。

周家二房分得了周家早年在京城置下的房產。那是一處三進的大宅子,還帶着個小花園,乃是周家先祖任京官時的住處,都有好幾十年沒住人了,只留了一房老僕看宅子。不過幾個月前,週三公子剛中舉的時候,周家想着他要上京參加明年春闈,所以打發了下人進京打掃修繕宅子,因此眼下還是可以住人的。週二老爺夫妻倆明顯野心勃勃,京中又還有周家的親朋故舊,貴人也多。倘若他們家在京中有本事能攀附上誰,從此平步青雲,那便是他們的本事。他們不會再受其他幾個房頭的拖累,但同樣的,也不能再強求其他親人的幫助了。

除去這一處房產,以及周老夫人額外補貼二兒子的五千兩銀子,以及單給週四姑娘的一匣子首飾、三千兩嫁妝銀以外,周家二房再無所得。這就是周老夫人對令自己傷心失望的二兒子和二兒媳的懲罰。

(本章完)

第173章 振作第221章 流言第497章 江家第1110章 安歇第528章 冒名第987章 八卦第1671章 用心第173章 振作第213章 端午(下)第1340章 斜眼第654章 旅途第1174章 野望第1404章 抱怨第988章 內情第352章 貶斥第557章 閨蜜第1106章 勸撫第1493章 威脅第1264章 哭求第1536章 一意第721章 慈父第552章 招供第374章 欲來第1355章 相求第519章 賓主第389章 告誡第216章 掩人第139章 進宮第532章 水深第269章 放話第1584章 表態第345章 家書第1656章 擇配第214章 友人第1229章 廟見第347章 探聽第383章 算計第1040章 吃瓜第20章 結論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268章 聳聽第1123章 疑慮第1154章 緣由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1423章 吃瓜第424章 應允第737章 提醒第1160章 無能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第1604章 驚聞第711章 安排第1121章 上門第1455章 朝賀第1248章 細問第1060章 風險第1630章 放話第1514章 甜言第793章 耳目第929章 學習第130章 氣憤第1012章 矯詔第890章 相看第498章 心涼第1527章 揚州第1444章 雄起第863章 待客第1636章 等待第1007章 大雪第692章 心機第1548章 疑惑第11章 無恥第883章 天定第819章 擔憂第1453章 簪子第221章 流言第81章 傳聞第1310章 歸寧第90章 火光第703章 告知第1447章 夜語第757章 靈通第232章 路途第1000章 搞事第686章 臺階第805章 行船第1145章 迎駕第675章 用意第940章 內鬥第1272章 攔路第1344章 急召第286章 心事第934章 算計第482章 艱辛第886章 決定第608章 提議第55章 婚約第1292章 羣情第602章 好處第670章 錦包第1580章 震驚
第173章 振作第221章 流言第497章 江家第1110章 安歇第528章 冒名第987章 八卦第1671章 用心第173章 振作第213章 端午(下)第1340章 斜眼第654章 旅途第1174章 野望第1404章 抱怨第988章 內情第352章 貶斥第557章 閨蜜第1106章 勸撫第1493章 威脅第1264章 哭求第1536章 一意第721章 慈父第552章 招供第374章 欲來第1355章 相求第519章 賓主第389章 告誡第216章 掩人第139章 進宮第532章 水深第269章 放話第1584章 表態第345章 家書第1656章 擇配第214章 友人第1229章 廟見第347章 探聽第383章 算計第1040章 吃瓜第20章 結論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268章 聳聽第1123章 疑慮第1154章 緣由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1423章 吃瓜第424章 應允第737章 提醒第1160章 無能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第1604章 驚聞第711章 安排第1121章 上門第1455章 朝賀第1248章 細問第1060章 風險第1630章 放話第1514章 甜言第793章 耳目第929章 學習第130章 氣憤第1012章 矯詔第890章 相看第498章 心涼第1527章 揚州第1444章 雄起第863章 待客第1636章 等待第1007章 大雪第692章 心機第1548章 疑惑第11章 無恥第883章 天定第819章 擔憂第1453章 簪子第221章 流言第81章 傳聞第1310章 歸寧第90章 火光第703章 告知第1447章 夜語第757章 靈通第232章 路途第1000章 搞事第686章 臺階第805章 行船第1145章 迎駕第675章 用意第940章 內鬥第1272章 攔路第1344章 急召第286章 心事第934章 算計第482章 艱辛第886章 決定第608章 提議第55章 婚約第1292章 羣情第602章 好處第670章 錦包第1580章 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