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搞事

第1000章 搞事

周老夫人去世的消息,對於外界而言,固然很突然。但周家自打周老大人亡故後,在北平城中的地位就已經大不如前了。如今周老夫人走了,對公衆的影響並不大。除了故交親友們前來弔唁上香以外,門庭前繁忙的程度,還不及周老大人新喪時的一半。

巡撫夫人主辦的宴席,也照常在第二天開席了。

巡撫的品階本身就在周老大人生前之上,雙方又沒什麼交情,因此巡撫夫人完全不象布政使司衙門衆官員那般束手束腳的,該請客就請客,該宴樂就宴樂,一點兒都沒有顧及誰的打算。她甚至爲了不犯晦氣,沒有馬上前往周家弔唁,而是等自家宴席結束之後再說。

周家對此完全沒有埋怨的資格。

不過,巡撫夫人考慮到自家官邸距離秦家宅子比較近,所以沒有另選場地舉行宴會,而是直接在自家後花園設了宴。但也由於巡撫官邸的後花園面積有限,不能象燕王府那般大宴賓客,各家前去赴宴的人數,便少了許多。

文氏只帶了謝映慧出席,其他女兒都留在了家裡。謝慕林是不想在大冷天裡總出門吹冷風,吃些半冷的食物;謝映容倒是想出門,卻從一開始就被嫡母否決了;謝映芬無可無不可,偏偏生母宛琴姨娘近來感染了些小風寒,令她掛心不已,就沒有跟着摻和。於是,十分怕冷的謝映慧只得硬着頭皮隨文氏出門了。

她其實也不想去的,但想到自己已經跟黃岩定了親,明年就要完婚。黃家人丁單薄,未來婆婆甄氏是寡婦,性子又軟,沒辦法指望她去出門交際,只能謝映慧自個兒上了。趁如今還未嫁人,她可以跟在文氏身邊,先跟北平官場上的誥命女眷們混個臉熟,將來獨當一面了,也不至於手忙腳亂。這是她的責任,她是逃避不得的。爲了將來着想,如今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謝映慧是豪門宴席的常客,這種事對她來說,並沒什麼難的,只是從前她在皇親宗室勳貴家的閨秀圈子裡混,如今則改而跟文武官員的妻女打起交道來罷了。稍稍試試水,很快就能適應過來。文氏又一直非常關照她,父親謝璞的官位也有足夠的震懾力,不會有哪個沒眼色的人惹她生氣。所以謝映慧在宴席中如魚得水,還能跟主賓袁夫人搭上幾句話。

今日袁家婆媳只來了袁夫人,她向主人家巡撫夫人告罪,說是婆婆年紀大了,身上不大好,犯了老病,只得留在家中休養。巡撫夫人心裡早有準備,知道袁老夫人有一半的可能不會出席自家宴席,也不是太在意,只一味熱情招待袁夫人。

巡撫夫人請來的南戲班子,也很有真材實料的功夫。雖然他們唱的是衆人熟悉的《岳母刺字》,但無論唱、念、做、打,都比那天在燕王府看的北戲還要出色兩分。袁夫人本就喜歡南戲,看了這場精彩的表演,更加歡喜了。她也知道巡撫夫人這是特地給自己準備的助興節目,心裡領對方的情。

袁夫人在宴席上十分盡興,但她帶來的大丫頭,被領着去下面專給各家有體面的侍女僕婦準備的小宴上吃席,心情就有些不大好了。

這屋子裡坐了四大桌,全都是各家太太、夫人、小姐們跟前得力的大丫頭和管事媽媽。有些人彼此相熟,在席間吃得高興了,還會搭個話,聊些家常瑣事的小事,或是交流一些小道消息。有坐得離袁家丫頭不遠的人,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說起了周家老夫人被不孝子媳氣吐血、一命嗚呼的傳聞,其中就提到了徐夫人上門,荒唐地要求周家女兒幫她去勾引袁小將軍,好奪取燕王府的兵權……

徐夫人女婿的老孃與幾位嬸孃們,今日也同樣是巡撫夫人的座上客。她們的心腹大丫頭,此時也坐在這間屋子裡。哪怕她們原本沒有留意到席間的閒言碎語,也自會有人引她們去“偷聽”的。

雖然文氏有言在先,劉參議太太附和在後,囑咐了布政使司衙門衆官員的太太不要把消息再泄露出去,萬太太這樣存了心要搞事的人,也會私底下找到願意替她出力的人,幫她達到目的。

於是,等巡撫夫人家的宴席結束時,袁夫人已經聽說了關於徐夫人在算計自家寶貝獨苗苗的傳言,而徐夫人的親家及其妯娌,則黑着臉心情大壞地踏上了回家的馬車。可以想見,今晚徐夫人的女兒在夫家只怕不會太好過了。

萬太太私底下的手腳,文氏隱有察覺。但袁夫人沒有向她打聽什麼,也無人在她面前提起徐夫人與周家之間的爭端,她又能怎麼辦?只得裝作不知道了事。

不過,巡撫家的宴席結束後第二天,巡撫夫人與袁夫人倒是先後出現在周家靈堂,弔唁周老夫人了。據說她們二人都表現正常,並沒有與周家人產生任何口角,而且禮數周到,後者還上了挺厚的一份帛金,甚至還對送自己出門的周大太太與週三太太溫言勸慰了很久,端得是位大度又溫厚的長輩。周家人越發覺得無地自容,其他知情的人則對袁家人的大度讚歎不已。

只有聽說了消息的萬太太在家裡暗罵:“又是個愛裝相的!若是在自家男人面前,裝作賢良大度,容得下小妾的模樣,也就罷了,反正人人都是這麼做的。可她都是個死了男人不知多少年的老寡婦了,兒子又得了世上第一等的好姻緣,還裝模作樣做什麼?難道多頂個賢名,朝廷還能升她的誥命不成!”

萬太太氣得不行,直到聽說徐夫人的女兒吃了婆婆的排頭,第二天就哭着回孃家抱怨親孃去了,她才重新歡喜起來。

萬太太也曾到文氏面前嚼舌。文氏倒是勸過她,不要太計較這些小事,平白氣着了自己。但萬太太不聽,她向來就是這樣的性子,吃過別人的虧,無論如何都要報復回去,否則這口氣咽不下,她就沒法安心過日子了!

文氏只得由得她去,等把人送走了,便不由得大大鬆了口氣。

謝慕林笑吟吟地掀簾子進屋,給母親倒了杯茶:“娘辛苦了,快喝口茶潤潤喉。”

文氏一口氣喝下了大半碗茶,嘆道:“萬親家這樣的脾氣,怪不得在平昌侯府不受待見。我雖然跟她很熟了,但有時候真的很看不慣她的行事。”

“她自個兒要找氣受,你理會她幹什麼?她來嚼舌頭,你當八卦小道聽聽就完了,沒必要放在心上。”謝慕林從袖套裡掏出一個小本子,“我把給女先兒編的說書本子改好了,娘你瞧瞧怎麼樣?”

(本章完)

第412章 信中信第1388章 路遇第531章 破壞第1431章 偷聽第1351章 察覺第305章 援手第1561章 閉門第1016章 猜測第1375章 疑惑第1505章 弔唁第1041章 緣故第1268章 來信第306章 人選第1319章 受教第1511章 套路第547章 失望第1089章 打聽第534章 自救第1221章 心路第1228章 親迎第1656章 擇配第1282章 第四次第1186章 寬心第1357章 心驚第200章 謠言第1309章 熱心第1217章 冊封第1627章 醒悟第1271章 反響第1313章 家書第1026章 串門第1610章 議定第1576章 閨密第889章 鎮定第859章 提醒第979章 消息第580章 發瘋第21章 忽悠第1384章 進宮第710章 心思第92章 遞話第888章 慈母第687章 商議第355章 中秋夜第1371章 見面第675章 用意第557章 閨蜜第724章 開宴第1164章 打發第262章 前來第1055章 投靠第329章 新聞第1212章 道別第305章 援手第812章 耳目第1119章 親疏第890章 相看第668章 不言第348章 眼腫第454章 攻勢第1436章 訓斥第624章 和樂第973章 日程第680章 不平第1495章 感慨第1232章 推廣第577章 謝禮第445章 質問第1047章 新聞第774章 父王第806章 相見第707章 戒心第1424章 相約第1116章 贈園第657章 報應第582章 重寫第345章 家書第1243章 小議第739章 助拳第298章 正軌第1363章 辭別第663章 嗣子第1307章 棉花第902章 好詩第1461章 抽薪第1570章 探病第71章 姑嫂第1640章 吵嚷第415章 捎話第1315章 婆媳第562章 金山第1659章 選擇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370章 天真第943章 雙保險第1609章 發現第1056章 懲罰第979章 消息第79章 計劃
第412章 信中信第1388章 路遇第531章 破壞第1431章 偷聽第1351章 察覺第305章 援手第1561章 閉門第1016章 猜測第1375章 疑惑第1505章 弔唁第1041章 緣故第1268章 來信第306章 人選第1319章 受教第1511章 套路第547章 失望第1089章 打聽第534章 自救第1221章 心路第1228章 親迎第1656章 擇配第1282章 第四次第1186章 寬心第1357章 心驚第200章 謠言第1309章 熱心第1217章 冊封第1627章 醒悟第1271章 反響第1313章 家書第1026章 串門第1610章 議定第1576章 閨密第889章 鎮定第859章 提醒第979章 消息第580章 發瘋第21章 忽悠第1384章 進宮第710章 心思第92章 遞話第888章 慈母第687章 商議第355章 中秋夜第1371章 見面第675章 用意第557章 閨蜜第724章 開宴第1164章 打發第262章 前來第1055章 投靠第329章 新聞第1212章 道別第305章 援手第812章 耳目第1119章 親疏第890章 相看第668章 不言第348章 眼腫第454章 攻勢第1436章 訓斥第624章 和樂第973章 日程第680章 不平第1495章 感慨第1232章 推廣第577章 謝禮第445章 質問第1047章 新聞第774章 父王第806章 相見第707章 戒心第1424章 相約第1116章 贈園第657章 報應第582章 重寫第345章 家書第1243章 小議第739章 助拳第298章 正軌第1363章 辭別第663章 嗣子第1307章 棉花第902章 好詩第1461章 抽薪第1570章 探病第71章 姑嫂第1640章 吵嚷第415章 捎話第1315章 婆媳第562章 金山第1659章 選擇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370章 天真第943章 雙保險第1609章 發現第1056章 懲罰第979章 消息第79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