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好詩

第902章 好詩

燕王妃沒什麼特別的指示,只是讓大家多多欣賞屋外盛開的臘梅花,再品嚐侍女們送上來的新制臘梅茶罷了。

雖然這次賞梅茶會只是個幌子,但燕王妃岳氏的性子,就是要把一個幌子也做到最好,叫人挑不出錯來。

有她這位東道主打岔,週二太太與萬太太自然就吵不起來了,連帶徐夫人的捧週四姑娘的計劃,也只能暫時中斷,大家夥兒先喝了茶、賞了花再說。

只是茶喝過,天聊過之後,徐夫人與週二太太又不甘寂寞地要繼續自己的計劃了。在場的官眷裡,有按察使夫人這般沒興趣捲入他人口角暗鬥的官眷,便藉口要去近前賞臘梅,向燕王妃告了罪,離開茶會所在的軒館出去了。她們哪怕是要吹寒風,也不想再尷尷尬尬地坐在那裡看一幫子女人鬥法。

萬太太當然是不會逃避的,她從來都是位女鬥士,壓根兒就沒怕過誰。她不但自己沒走,連兩個女兒都沒支開,反而還湊到文氏身邊聊天,只是聲量壓得小些,也不知道是在說什麼。兩位萬姑娘似乎知道自己母親的打算,沒有湊過去,卻暗暗盯着週四姑娘,相互小聲議論幾聲。

謝慕林與謝映慧仍舊坐在永平郡主這一席,沒有參與太太們之間的眉眼官司,頂多只是時不時留意一下週四姑娘那邊的動靜罷了。但無論徐夫人與週二太太怎麼誇獎週四姑娘,燕王妃都只是微笑聽着,沒有發表任何評價,也沒有誇獎幾句,永平郡主則直接裝作沒聽見似的,這個態度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謝慕林猜想,估計是徐夫人夾在裡頭,所以燕王妃與永平郡主不愛搭理周家母女,冷淡以對,卻也沒有阻攔她們的意思,這大約是……由得她們去?

燕王妃與永平郡主都是知道蕭瑞身世的,既然她們是這樣的態度,謝慕林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她淡定了不少,與永平郡主說話時,臉上的笑容都多了許多。

可徐夫人與週二太太又怎會甘心接受燕王妃這樣的冷淡態度?來之前徐夫人打聽到的消息說,蕭瑞與謝家二姑娘的親事還未議定,只是正在進行中,因此她告訴周家母女,她們還有插足其中的機會。可如今到了茶會上,探過文氏的口風,似乎這樁婚事已經定下了,她們得的消息滯後不少,事情就麻煩了許多!

燕王沒有趕在周布政使去世之前帶回皇家過繼來的嗣子,以致周家安排好的世子妃或世子側妃人選未能定下名分,若再不能把自己人安插到那燕王獨子的身邊,徐夫人將來就真真只能看燕王妃的臉色過活了!她怎會甘心?!

若沒有足夠的理由,燕王夫婦又怎會在庶子的婚事上變卦?謝璞也不是什麼隨意打發的阿貓阿狗,周家更不見得比謝璞更得燕王信重。真要壞掉燕王之子已成了定局的婚事,周家是要冒大風險的,週四姑娘更會面臨名聲敗壞的未來,那就連一點兒退路都沒有了!

就算今日未能將周雅清與蕭瑞的婚事定下,又如何?徐夫人就不能讓燕王妃順心如意了!既然燕王妃不肯接她的話頭,承認周雅清纔是更適合燕王獨子的正妻人選,那她就把燕王妃看中的人選踩到泥地裡去!

週四姑娘已經有些猶豫了。她受家族精心培養,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會乖乖聽從父母長輩的指令行事,但並非真的是個傀儡,自己也是有點想法的。她甚至沒見過那位燕王獨子,不知道對方相貌性情,沒有爲了他賭上自己一輩子的勇氣和動力。更何況,她從小聽着家裡人的吹捧長大,深知自己將來是要嫁給貴人,享一輩子榮華富貴的,當然不樂意爲了一樁沒影子的婚事,就徹底斷送自己的未來。

抱着這樣的念頭,徐夫人忽然叫住了週四姑娘,露出一個虛假的微笑:“雅清,你素來詩才出衆,今日看着這樣的美景,這樣的好梅花,難道就沒有好詩詞,讓我與王妃、郡主好生品鑑品鑑麼?”

可徐夫人卻沒那麼輕易放棄。她雖然自負身份,卻也知道自個兒沒多少倚仗了。燕王太妃去世兩年,周布政使也即將歸西,徐家早已式微,女兒因爲肚皮不大爭氣,女婿丟官之後,夫妻關係就大不如前,連帶親家也對她態度冷淡不少。燕王府其他支脈的人,在如今這位燕王的安排下,有本事的都各得了官職,沒本事的也不愁生計,漸漸地不象從前那般,願意圍在她身邊,聽從她的號令,去跟燕王夫婦爭權奪利,就連曾經無比支持她的軍中將領,也是疏遠的疏遠,因罪革職的因罪革職,少數幾個還願意支持她的,都勸她行事更謹慎些,別敗壞了亡夫曾經的好名聲——簡直是狗屁!

週四姑娘自然是有好詩的,這個她事先就已經準備好了。雖然參加茶會的決定十分倉促,但她還是準備了一首很好的詩,只是原本已經放棄了計劃,纔不想拿出來罷了。留着這首詩,她將來有的是機會可以在其他宴席花會上露臉的。

她悄悄扯了扯母親的袖子,暗示母親不要再繼續了。如今在燕王妃面前說了她這許多好話,已經足夠,若是透露出她們的真實用意,在燕王妃心裡便成了不知廉恥攀附權貴的賤人,那她還有什麼臉面?見好就收吧!沒瞧見燕王妃壓根兒就沒有對她們示好的意思麼?

週二太太雖然不甘心,但她是疼女兒的人,也有些猶豫了。

可既然徐夫人都開了口,她也只能應了:“是,表姑母有吩咐,雅清就獻醜了。”她把自己準備好的那首詩唸了出來。

詩是詠臘梅的,十分應景。燕王妃要開的是賞梅的茶會,而燕王府的臘梅花頗有名聲,每年總會有那麼一兩場宴席,是以這片臘梅林爲主題的。週四姑娘從前是燕王府常客,當然對這裡很熟悉,所以念出來的這首七言律詩,既貼切又對仗工整,用典完全沒有問題,後四句還直接拔高了主題,更顯得這首詩不是一般閨閣中人能有的手筆。

不但熟讀詩書的燕王妃用驚訝而欣賞的目光看向週四姑娘,就連謝家姐妹、萬家姐妹以及聞詩趕回來的按察使劉家千金,都忍不住露出了讚歎的神色。

徐夫人滿意地看了週四姑娘一眼,轉頭看向謝慕林:“謝二姑娘,你覺得我們雅清這首詩作得如何?你也是官宦人家之女,必是自幼熟讀詩書的,不如也來作一首,與我們雅清比一比?”

(本章完)

第1241章 慈愛第1174章 野望第1535章 傳信第1076章 小宴第1492章 因果第374章 欲來第1002章 設宴第21章 忽悠第1117章 糾結第775章 勸說第311章 提醒第466章 自薦第1220章 力勸第900章 冷遇第77章 敗壞第1518章 善意第1477章 爭持第1095章 興奮第1366章 操江第1432章 寧王第1070章 親家第471章 鬧翻第597章 大案第405章 告知第3章 身世第325章 考較第987章 八卦第188章 蠱惑第868章 表揚第525章 春盤第154章 誤導第1089章 打聽第541章 逃跑第1392章 尷尬第416章 聯想第1603章 威脅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921章 霸佔第1037章 約定第752章 同理心第1334章 互吹第1127章 出繼第1433章 驚愕第791章 擔憂第1647章 轉變第1640章 吵嚷第844章 賠禮第206章 分歧第312章 讀信第732章 永齊第712章 煩躁第427章 初提第304章 調戲第322章 修繕第1050章 退讓第737章 提醒第884章 試探第91章 聞訊第1145章 迎駕第226章 說服第809章 傳話第815章 北方第1036章 參贊第111章 搬家第378章 狠毒第570章 關照第1432章 寧王第582章 重寫第1271章 反響第452章 剖析第1444章 雄起第1559章 野望第957章 結果第1011章 選擇第534章 自救第1474章 佛堂第1121章 上門第159章 處置第562章 金山第68章 往事第1653章 確認第198章 傷心第1504章 把柄第1087章 暮春第377章 警告第1548章 疑惑第239章 甩鍋第1535章 傳信第709章 籌備第1454章 新年第1089章 打聽第749章 驚訝第1538章 分析第1630章 放話第1107章 大姐第354章 中秋第525章 春盤第1408章 困惑第79章 計劃第267章 危言
第1241章 慈愛第1174章 野望第1535章 傳信第1076章 小宴第1492章 因果第374章 欲來第1002章 設宴第21章 忽悠第1117章 糾結第775章 勸說第311章 提醒第466章 自薦第1220章 力勸第900章 冷遇第77章 敗壞第1518章 善意第1477章 爭持第1095章 興奮第1366章 操江第1432章 寧王第1070章 親家第471章 鬧翻第597章 大案第405章 告知第3章 身世第325章 考較第987章 八卦第188章 蠱惑第868章 表揚第525章 春盤第154章 誤導第1089章 打聽第541章 逃跑第1392章 尷尬第416章 聯想第1603章 威脅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921章 霸佔第1037章 約定第752章 同理心第1334章 互吹第1127章 出繼第1433章 驚愕第791章 擔憂第1647章 轉變第1640章 吵嚷第844章 賠禮第206章 分歧第312章 讀信第732章 永齊第712章 煩躁第427章 初提第304章 調戲第322章 修繕第1050章 退讓第737章 提醒第884章 試探第91章 聞訊第1145章 迎駕第226章 說服第809章 傳話第815章 北方第1036章 參贊第111章 搬家第378章 狠毒第570章 關照第1432章 寧王第582章 重寫第1271章 反響第452章 剖析第1444章 雄起第1559章 野望第957章 結果第1011章 選擇第534章 自救第1474章 佛堂第1121章 上門第159章 處置第562章 金山第68章 往事第1653章 確認第198章 傷心第1504章 把柄第1087章 暮春第377章 警告第1548章 疑惑第239章 甩鍋第1535章 傳信第709章 籌備第1454章 新年第1089章 打聽第749章 驚訝第1538章 分析第1630章 放話第1107章 大姐第354章 中秋第525章 春盤第1408章 困惑第79章 計劃第267章 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