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傳話

第685章 傳話

焦聞英來訪,對於亡父生前的知交,宋氏是必定要大禮出迎的。

出於鄭重,她帶上了女兒謝梅珺、嗣孫謝謹之與外孫楊淳,至於嗣孫女謝慕林與外孫女楊沅,就不必出面了。焦聞英只帶了兩個心腹僕人前來,並沒有帶家眷子侄隨行。至於謝謹昆與計氏,則直接告辭,從後門離開了。

楊沅陪着謝慕林在內院繼續吃那還未結束的下午茶,卻覺得百無聊賴:“天天的來人,一撥接着一撥,外祖母和母親只帶着哥哥去見客人,卻不肯算上我。我哪裡就比哥哥差了呀?!”

謝慕林笑問:“來拜訪祖母的客人很多嗎?”雖然早從宋氏那裡知道她會有客人,但多到楊沅抱怨的地步,也未免太誇張了吧?

楊沅卻煞有其事地點頭道:“多得很!我們剛到那天晚上,就來了一位客人,昨兒又來了三撥,其中兩撥還撞在一起了,互相寒暄時熟絡得很,好象是從前的同窗,老朋友了。今兒早上又來了一位,下午就是外頭那位焦大人了。聽說這個焦大人官做得很大,在朝中很得皇帝重用,是不是?”

“焦大人是通政司的主官,確實是帝王重臣。他從前就對我大哥挺關照的,大哥當初回鄉時,拿到的竹山書院薦書,還是焦大人給他的呢。”謝慕林回答完楊沅的問題後,又繼續問,“這麼多來拜訪祖母的客人,都是京裡來的嗎?”要是這樣,怪不得宋氏不肯進城了,因爲太顯眼!

楊沅想了想:“有好幾位是京城的,但也有太平府那邊過來的,距京城一百多里路呢!不過離得最遠的,還要數蕪湖那邊的一位客人。他還沒到,昨兒派了個家僕來送信,說他家裡長輩過生,要擺壽酒,他實在抽不得身,只能兩天後纔到,請我外祖母見諒,還叫送信的家僕送上了一大堆禮物,裡頭還有魚有鴨的,一會兒你留下來吃晚飯,也嘗一嘗呀?”

謝慕林倒是想嘗,可如果真的吃了晚飯再回城,只怕就趕不上城門關閉的時辰了。

不過,她注意到宋氏纔到京城,就有人上門來拜訪了,第二天,兩百里外的蕪湖就有位故交打發人來送信說要晚兩天才到。可見宋氏並不是到了京城後,才往外送信,通知那些故交們她來了,而是早就傳了消息出去,因此大家都知道她到達京城的大致時間,提前派人來送信或等候。

謝慕林也聽得肅然,皺了皺眉頭,壓低聲音問兄長:“哥,你要不要考慮搬到這裡住幾天?家裡原也沒什麼事,你要是陪嗣祖母住的話,好歹也能跟着見見那些宋家的故交,或是嗣祖父的同窗好友、門生故舊什麼的。這對你有好處吧?”

焦聞英待的時間並不長,不到半個時辰就告辭了。宋氏再帶着一衆人等恭送他出了莊子,直至目送他坐的馬車消失在小路盡頭,方纔回返。

她先行一步回自己住的院子,謝慕林兄妹倆跟在後頭,隔了一段距離。謝慕林左右看着沒什麼人在近前,便扯了扯哥哥的袖子:“發生什麼事了嗎?我看姑姑臉上一副嚴肅的模樣。”

宋氏向謝慕林與謝謹之點點頭:“你們隨我來。我有話要跟你們說。”

謝謹之小聲道:“方纔祖母與姑姑跟焦大人在屋裡說話,我和淳哥兒都被打發出來了,因此也不清楚他們在屋裡說了些什麼。想必是朝中的消息?焦大人多半是好意來提醒我們什麼。”

進莊的時候,謝梅珺原本面色還有些沉重,見到女兒楊沅迎上來問:“母親,你在發愁嗎?”她便露出了笑容:“沒什麼,只是有些累而已。你剛纔等不耐煩了吧?餓不餓?晚飯還早呢,焦老爺子給咱們送了些京城特產來,裡頭還有兩匣子內造的點心,你想不想嘗一嘗?”

謝謹之點點頭,拉着妹妹進了嗣祖母宋氏的屋子。

謝慕林決定一會兒跟謝謹之商量一下,是不是問問宋氏的意思,願不願意讓嗣孫沾這個光,分薄一點外孫楊淳的資源?如果宋氏樂意,當然最好,她不樂意,謝慕林兄妹倆也不會有怨言。但明知道有好處,沒理由悶聲不吭就放過去了,謝慕林認爲能爭取還是該爭取一下的。

謝謹之點頭道:“祖母方纔也跟我提這事兒了。焦大人則囑咐我,明兒與大哥一塊兒去他家拜訪,要把近來做的文章帶幾篇過去,他要過目。我打算明日從焦家回來,再帶行李搬過來。”

宋氏讓他倆坐下,猶豫了一會兒,方纔道:“有些事,我不方便親自去做,你們兩個孩子出面,倒是無妨。過幾日,燕王殿下應該就要進京了。他若知道你們兄妹幾個在京中,說不定會召見。若你們真能見到燕王殿下,又或是燕王妃、燕王郡主,就幫着傳幾句話吧。”

但這樣也好,既節省了時間,也能儘可能多見幾個人。

謝慕林頓時鬆了口氣:“既然嗣祖母開了口,二哥就照做吧。家裡你不用擔心,有我盯着呢,大哥大姐也會幫忙的。”

楊沅雙眼一亮,拼命點頭。謝梅珺便笑着拉女兒去看焦聞英送來的禮物了,順帶把兒子楊淳也叫了過去。

謝慕林留意到,宋氏一路從湖陰行來,每到一地,需要拜訪故交時,都會把女兒及晚輩們帶上,謝謹之也有份。她這是在把亡父與自己夫妻的人脈傳給後輩,對後輩們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謝慕林想到謝謹之因爲陪自己進城,住回了珍珠橋的謝家大宅,未能隨嗣祖母宋氏留在城外小莊上,見到那些前來拜訪的宋氏故交,是不是有些可惜了?反正如今家裡也沒啥事,陶家的證據也順利交到盧少卿手裡了,謝謹之出城陪宋氏住幾日,也無妨吧?

謝謹之與謝慕林都吃了一驚:“燕王要進京?!”這消息可太突然了,他們先前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

宋氏嘆了口氣:“論理,我們這樣的人家,是不該摻和到皇家、王府的事情中去的。只是你們父親如今在北平任官,多得燕王府照拂,若能有回報的機會,自然不該退縮不前。焦大人雖是私下前來提點,但背後未必不合今上的心意,只是明面上不好明說出來罷了。”

謝謹之肅色相問:“祖母,焦大人希望我們給燕王殿下傳什麼信?”

宋氏嘆道:“還是關於燕王府承嗣之事。焦大人說,今上有意過繼一位皇子給燕王爲嗣,但燕王明知今上心意,卻遲遲未上本應和,令今上不解之餘,也有幾分不悅。今上此番急召燕王進京,就是爲了此事。倘若燕王遲遲不肯應承今上提議,只怕有傷聖眷。”

(本章完)

第1299章 犯愁第1023章 拜年第605章 私心第468章 木匠第1386章 蠢事第1199章 早產第1106章 勸撫第121章 涼了第447章 相邀第376章 撤離第623章 告誡第547章 失望第744章 烏龍第136章 湯碗第56章 拆穿(推薦加更)第874章 來訪第554章 果報第109章 親疏第1526章 不甘第366章 試探第103章 相對第411章 涼薄第678章 準信第969章 安撫第354章 中秋第343章 平息第29章 放人第901章 口角第832章 官邸第748章 兄長第1452章 憐愛第1634章 微妙第1526章 不甘第79章 計劃第1480章 證物第817章 邀請第573章 痛哭第247章 颱風第1627章 醒悟第654章 旅途第983章 進言第307章 太宗第376章 撤離第159章 處置第734章 後續第1482章 落網第404章 北方第1255章 插曲第1170章 決裂第997章 分家第897章 周家第13章 透露第722章 詢問第852章 求情第1378章 遲歸第1228章 親迎第1106章 勸撫第1437章 質問第703章 告知第374章 欲來第205章 提醒第323章 莫名第897章 周家第1666章 中宮第1249章 盥饋第912章 暢談第763章 狗血第964章 請託第1082章 秘信第153章 請求第414章 要挾第111章 搬家第886章 決定第1339章 原因第570章 關照第1043章 遺言第1601章 敲打第326章 機宜第1490章 齋宮第200章 謠言第552章 招供第1591章 去意第1355章 相求第894章 對策第630章 火力第1586章 主動第1278章 報告第728章 冤家第1408章 困惑第172章 安排第1103章 想不開第589章 難堪第1386章 蠢事第574章 回信第976章 氣憤第350章 正室第161章 死訊第1613章 內情第559章 警告第337章 點心
第1299章 犯愁第1023章 拜年第605章 私心第468章 木匠第1386章 蠢事第1199章 早產第1106章 勸撫第121章 涼了第447章 相邀第376章 撤離第623章 告誡第547章 失望第744章 烏龍第136章 湯碗第56章 拆穿(推薦加更)第874章 來訪第554章 果報第109章 親疏第1526章 不甘第366章 試探第103章 相對第411章 涼薄第678章 準信第969章 安撫第354章 中秋第343章 平息第29章 放人第901章 口角第832章 官邸第748章 兄長第1452章 憐愛第1634章 微妙第1526章 不甘第79章 計劃第1480章 證物第817章 邀請第573章 痛哭第247章 颱風第1627章 醒悟第654章 旅途第983章 進言第307章 太宗第376章 撤離第159章 處置第734章 後續第1482章 落網第404章 北方第1255章 插曲第1170章 決裂第997章 分家第897章 周家第13章 透露第722章 詢問第852章 求情第1378章 遲歸第1228章 親迎第1106章 勸撫第1437章 質問第703章 告知第374章 欲來第205章 提醒第323章 莫名第897章 周家第1666章 中宮第1249章 盥饋第912章 暢談第763章 狗血第964章 請託第1082章 秘信第153章 請求第414章 要挾第111章 搬家第886章 決定第1339章 原因第570章 關照第1043章 遺言第1601章 敲打第326章 機宜第1490章 齋宮第200章 謠言第552章 招供第1591章 去意第1355章 相求第894章 對策第630章 火力第1586章 主動第1278章 報告第728章 冤家第1408章 困惑第172章 安排第1103章 想不開第589章 難堪第1386章 蠢事第574章 回信第976章 氣憤第350章 正室第161章 死訊第1613章 內情第559章 警告第337章 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