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

天宮空間站。

駐站的聶長風、何振,倆人有明確的分工。

作爲隊長的聶長風,主要負責總控、通信、配合科研;而隊員何振,則負責太空作業、設備維護。

當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面後,天宮空間站也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目前的天宮空間站,經過前後六次的發射任務,總重量達到了295噸,重量是國際空間站的四分之三左右;內部空間容積,則是732立方米,相當於國際空間站的九分之七左右。

擁有18個獨立的太空艙,還有3個即將組裝的新太空艙,上面的空間和物資,可以允許2~4人在空間站內長期生存。

如果三個新空間站完成組裝,天宮空間站的內部容積,將提升到844立方米。

節點5,就是新太空艙組裝的位置。

穿好太空版的外骨骼裝甲,何振打開氣密閘門,開始進行艙外作業,先將兩條固定繩索,一頭扣在身上,另一頭扣在艙內的固定把手上。

組裝型的太空艙,和地面組裝的太空艙,有些不一樣,他先將四根主骨架柱,安裝在節點艙的連接部位。

接下來就是將一個個次骨架模塊,如同安裝拼圖一般,按照編號一一對應組裝上去。

安裝好了骨架,接下來就是外部的複合防護層,主要是用於防禦太空垃圾撞擊、高能粒子、太陽風暴,還有輻射散熱層,這些都複合在外層複合層上。

而內層複合層,則主要用氣密、保溫、防輻射和防火。

最後就是裡面的管線系統、電器系統。

何振花費了一個星期時間,將三個太空艙組裝起來,又先後測試了氣密性,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功能,儘管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他還是一一克服了。

新的三個太空艙,除了一個節點艙,另外兩個太空艙,一個是數據艙,配備了三臺大型服務器;一個是通信實驗艙,用於進行通信實驗。

當三個太空艙投入使用後,聶長風來到通信實驗艙內,操控着裡面的設備,向地面發射了一道定位激光。

[天宮,天宮,這裡是青海,激光定位準確。]

聶長風拿起通信器回了一條信息:[天宮收到,5分鐘後,進行第一次實驗。]

[青海收到。]

聶長風打開激光發射器的控制面板,編輯好信息後,開始啓動通信激光器,向青海站發射一道通信激光。

很快青海站就接收到通信激光信號。

而通信實驗艙內,持續不斷向地面發射通信激光,而地面的青海站、長白山站、武夷山站,同樣在向空間站發射通信激光。

聶長風啓動實驗艙內的攝像頭,嘗試將自己畫面同步給地面。

不一會,雙方的顯示器上,就出現了對方的畫面,雖然存在0.05秒左右的延遲,但通信的信息下載和上傳,分別達到了每秒9.6GB、9.2GB,這是相當大的一個通信密度。

當然,激光通信存在不少侷限性,比如需要特製設備,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必須瞄準纔可以通信。

作爲外太空與地面之間、太空之間,還馬馬虎虎可以。

如果想應用到民用市場,比如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最多給海船、無人區、無通信設施區使用。

因爲太空的通信,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通信總量問題。

所謂的每秒9.2~9.6G速度,其實一個激光器對一個通信設備的速度,如果同時有10人在使用呢?或者有幾百人同時使用呢?

用戶人數一多,在通信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個人通信速度就會被分割得越小。

10人,剩下每秒900M左右。

100人,則剩下每秒90M左右。

1000人……

以此類推,用戶越多,個人分配到的通信速度就越少,而且激光通信必須定位定向,用戶又不可能集中在一片小區域內,通信質量可想而知。

星鏈計劃發射4.2萬顆衛星,總通信容量(即帶寬)大概在每秒40萬GB,如果要維持個人用戶每秒5MB的通信速度,用戶上限爲八千萬個。

如果要維持個人用戶每秒100M的通信速度,那星鏈通信系統最多隻能允許四百萬個用戶同時上網。

更何況,在近地軌道佈置4.2萬顆衛星通信,那簡直是災難性的後果,因爲這些衛星的使用壽命有限,必須經常補充衛星,廢棄的衛星將變成密集的太空垃圾,加大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難度。

星鏈計劃不像一個通信系統,更像一個武器系統。

現在天宮空間站在實驗的激光通信,目的就是爲了研究高質量的激光通信,以及衛星和航天器的外太空通信。

聶長風和地面的三個激光通信站,進行了二十多分鐘的通信,由於軌道繞行的原因,中斷了通信。

在外太空的激光通信系統,想保存不間斷通信,只能採用多點佈置,纔有可能實現。

天宮空間站上的激光通信實驗室,沒有其他輔助的通信衛星,暫時只能在窗口期,和地面進行通信實驗。

完成了這個激光通信實驗後,聶長風並沒有離開,而是轉過身進入激光通信實驗室的後半段艙室。

這裡安裝了一臺高能激光發射器,他調整好方向,又通過北斗衛星、高分衛星,鎖定了324公里之外的一塊太空垃圾。

那是一塊長度4米、寬度0.8米左右的廢棄太陽能電池板。

仔細操控激光器,在定位系統和高分衛星的輔助下,聶長風按下了激光發射按鈕。

一股肉眼看不到的高能激光,從激光器爆射出去,激光器發射激光,產生的反作用力,甚至微微推動着天宮空間站,讓空間站偏移了幾米。

激光瞬間照射在那塊廢棄太陽能電池板上,在激光的照射下,太陽能電池板溫度迅速攀升着,同時也向大氣層方向墜落。

[警報!目標出現轉移!]

聶長風隨即關閉激光器,觀察那塊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的移動情況。

本來漂浮在近地軌道307公里附近的太陽能電池板,被激光打了一下後,便開始向下快速墜落。

觀察了一會,聶長風再次啓動激光器,給太陽能電池板一個新的加速。

連續七次照射後,這塊太空垃圾的軌道高度,已經下降到了157公里附近。

此時已經沒有必要再照射了,因爲星球引力很快會將其拉下大氣層,然後被燒燬在大氣層中。

而NASA的太空垃圾監控系統,也發現了這塊太空垃圾的異常情況,無論是突然的升溫,還是那詭異的加速,都表明有人在操控着這塊太空垃圾。

他們雖然無法鎖定是哪個航天器發射的激光,但是此時外太空中,有能力做到這種事情的勢力,也就四家罷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