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

當鄭建國和總部談好細節,返回到會議大廳時,才發現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

時間回到半個小時前,鄭建國剛剛離開會議大廳,黃修遠就向在場的各城市代表,拿出了另一份合作方案。

本來還有些疑惑的龐浩然、張廣河等人,一翻開這份合作方案,才知道燧人公司的打算。

第一份方案中的第二家授權公司,就在第二份方案中。

按照計劃,由魯省、秦省、晉省聯合出資,組建聯合水務總公司,成爲第二家獲得授權的水務公司。

而該公司的股份設計上,採用了另一種模式,黃修遠稱爲“民督官辦”,即全部股份歸屬於國資,但是在基本法設定上,由燧人公司派遣的人員,組成專業內部督察機構,機構名稱叫“經濟發展督導辦公室”。

具體營運工作方面,燧人公司不管理,但是專門稽查水務公司的人事、財務、運行等過程中,是否存在貪污腐敗、違法違規之類,就是專門監督水務公司內部。

而且經濟督導辦公室,可以查處水務公司的所有員工,提名水務公司的管理層,三省雖然是出資方,卻不能干涉經濟督導辦公室的工作,除非他們有證據證明經濟督導辦公室違法違規,纔可以下場干涉。

至於爲什麼要成立經濟督導辦公室,目的自然是爲了避免北控水務,成爲國資的唯一,讓國內的水務領域,形成三足鼎立的結構。

在方案的最後一部分,則規定了經濟督導辦公室的收益,如果水務公司產生盈利,經濟督導辦公室將獲得1%~8%的利潤分紅,具體分配比例,由當年的盈利情況決定。

在方案中的權利義務上,經濟督導辦公室幾乎可以監督水務公司的一切,還有人事任免權,簡直是拿着尚方寶劍的。

爲避免水務公司管理層,擅自修改公司基本法,方案中嚴格限定了管理層的權利,確保他們不能輕易修改公司基本法。

這種模式下,其實就是對公司權利的一種切割,即所有權、管理權、監督權的三權分立。

在通常情況下,國企的內部權利,可能是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官方掌握所有權、監督權,企業自身擁有管理權。第二種是:官方和私企共同持有所有權、監督權,企業擁有管理權。

如此一來,企業就是一個二元制結構,而受官方本身的性質決定,監督人員可能不太專業,也可能感覺得不償失,又容易受到各方鉗制,導致監督難以貫徹。

而獲得監督權的燧人公司,卻不一樣,因爲燧人公司在本質上,是私人企業,私人企業以盈利爲第一目的。

只有讓水務公司產生盈利,纔可以從中獲得分紅,同時燧人公司派遣的監督人員,在性質上屬於私人企業員工,可以獲得大量獎勵,而不違反相關規定。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在黃修遠設計的結構中,企業獲得管理權,全體員工可以拿到3%~24%的利潤分紅;燧人公司獲得監督權,監督員和燧人公司拿到1%~8%的利潤分紅;官方獲得所有權,以及拿到剩下的全部利潤。

爲了讓企業獲得利潤,經濟督導辦公室必然全力以赴,因爲這關係到他們的利益。

同樣官方也不會輕易插手進來,畢竟國企存在的意義,第一是提供社會基礎服務,第二是保證產業安全,第三才是盈利。

只要企業可以維持良好的社會服務,又能保證產業安全,同時還可以產生盈利,那讓燧人公司監督水務公司又如何。

本身就和燧人公司合作過的,張廣河也覺得這一套方案,有成功發展下去的潛力。

官方掌握百分百的股份,這意味着最終決定權還在,只是給企業管理層加了一個籠子。

回到會議大廳的鄭建國,看到第二份方案,內心直呼:好傢伙。

估計真的按照這一套來,那些國企管理層都要哭了,他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這才知道第二家授權公司,竟然是這樣一個模式來的。

這份方案,自然不是在場的代表可以決定的,座談會第一天結束後,各城代表紛紛向上面彙報,他們的上面也覺得非常棘手,又向上彙報。

最後都到了紫光閣那邊。

11月23日。

魯省代表張廣河,最先拿批覆,上面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同意,先在水務公司試點,完善框架細節,將最終方案覆函上來。

看到批覆最後的幾個簽名,張廣河才知道黃修遠手眼通天。

這幾天,儘管不知道上面是否同意,但是各個代表,還是和黃修遠、蔣海霖等人一起,對聯合水務公司的框架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現在拿到最終批覆,他們頓時內心大定下來,開始更加深入討論起來。

另一邊,從北平總部趕來的張通,也代表北控水務,和燧人公司展開合作談判。

由於燧人公司相當強勢,雙方的合同也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地方,在25號就確定下來,雙方的法務正在檢查細節和查漏補缺,估計月底就可以正式簽署合同。

在連續談判和討論中,終於在11月28日塵埃落定。

三方共同發佈了一份公告,宣告了這一次座談會的合作情況。

如果說北控水務和燧人公司的合同,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那聯合水務的出現,則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一般,引爆了國內的輿論,特別是息息相關的國企方面。

他們看到這個方案,頓時背後一涼。

同時也被燧人公司騷操作,打得措手不及,別人家是官督商辦,燧人公司卻搞了反向操作,直接來一個民督官辦。

而且從目前公佈的運行模式上,看起來好像真的可以做到。

爲了專門監督聯合水務公司,燧人公司特別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子公司——刺槐蟻經濟互利公司。

刺槐蟻和刺槐,是一對互利共生關係的生物,它們相互依存,這種生存模式,象徵着刺槐蟻公司的經營理念:互利共生。

聯合水務的成立,將承包各城市的水務,和藍色時代、北控水務一起競爭,共同運行國內的水務市場。

目前那28個西北城市,已經和聯合水務談判,準備引進聯合水務,控股當地的水務公司。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對於自來水廠這個大包袱,各個城市其實是一肚子苦水,恨不得立馬將水務公司扔給聯合水務。

聯合水務公司方面,公司主體員工,由之前的長安水務公司、晉陽水務公司合併,形成聯合水務總公司。

而燧人公司的蔣海霖,和魯省代表張廣河聯手整頓,構建聯合水務的管理層。

另一邊,刺槐蟻公司也在準備,派遣專業的人員,向聯合水務派遣經濟督導辦公室。

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
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