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贓物(三更)

第77章 贓物(三更)

看到那枚金鎖,顏昭石一怔,他當然知道這是誰的。

洞房花燭,李綺娘就戴着這枚金鎖,說是親生父母留給她的,從小就戴着。

他說金鎖上鑲紅寶石,俗豔之極,但李綺娘依然戴着,只是睡覺時摘下來放在枕邊。

有一次顏雪懷夜裡發燒,李綺娘守了女兒一夜,早在坐在女兒小牀前睡着了,醒後發現原本放在枕邊的金鎖不見了,李綺娘到處翻找,那時大嫂孫氏還在鄉下,只有郭老太太帶着老三一家跟着他們一起住,李綺娘認定是曾氏拿的,兩人吵了一架,曾氏哭着要撞牆,郭老太太要帶着老三一家回鄉下,說不想留在這裡被人家當成小偷.

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顏昭石想不起這件事後來怎樣了,好像他斥責了李綺娘,好像是吧,他不記得了。

他看着那枚金鎖怔怔發呆,沒錯,這就是李綺孃的那一枚,可爲何會在老孃的箱子裡?

郭老太太只是一時頭暈,半真半假,這會兒睜開眼,一眼看到師爺手裡的金鎖,她撲上來便搶:“這是我的東西,我的!”

師爺閃身,郭老太太撲了個空,一旁的顏昭林不幹了,吼道:“二哥,那是阿孃的金鎖,你快拿回來!”

師爺後退幾步,兩名衙役站到他身邊,郭老太太不敢再撲上來,一屁股坐在地上,又開始哭了起來。

師爺冷笑:“你說是你的?是哪個銀樓打的,哪個工匠做的,花了多少銀子,爲何要在上面刻個綺字?”

郭老太太怔了怔,綺字?那上面的字是綺?她哪認識?李綺娘太陰了,居然在金鎖上刻名字。

見顏昭石還在發怔,顏昭林便說道:“這就是我阿孃的,是我阿孃的陪嫁,祖傳的!祖上傳下來的東西,誰知道是哪個銀樓的。”

師爺又問顏昭石:“他說的是真的?”

這次來的不是後堂,而是知府大人辦公的屋子。

“我的,還給我,那是我的!”

師爺嘆了口氣,畢竟是讀書人,還是要幾分臉面的。

顏昭石面紅耳赤,恨不能把腦袋扎到地裡去。

看到這兩口樟木箱子,顏雪懷頓時想起來了,她的記憶裡有的,這是郭老太太的寶貝箱子,睡覺時都捨不得摘鑰匙。

顏昭林壓根不知道誰是許萬年,寶慶樓又是什麼,不僅他不知道,顏昭石也不知道。

見郭老太太還要撒潑,師爺僅餘的耐心也沒有了,他沉下臉去:“此物來歷不明,很可能是贓物,來人,把這兩個箱子封上,帶回衙門!”

“巧了,許大匠眼下就在京城,太皇太后仁慈,遷都時賜了十二位匠人隨駕進京,其中一位就是許大匠,不知你們外家的先祖是如何識得許大匠的?”

知府大人好不容易把這件燙手的事推給同知,正在一邊飲茶一邊得意,忽然,外面傳來吵鬧聲,還有女人的哭聲,尤其是那哭聲,把知府嚇了一跳,手上一抖,茶水灑了出來,官袍的衣襟溼了一片。

幾名衙役衝過來,箱蓋合上,擡上箱子便要走,顏昭林這才反應過來,撲上去要搶,被衙役一腳踹來。

贓物被擡了進來,兩口大樟木箱子。

李綺娘和顏雪懷還在衙門裡,她們也看到顏家人被帶來了,鬧騰的動靜太大,想看不到都不行。

煩,真煩,本官煩死他們了。

顏昭石低下頭去,沒有說話。

顏昭林大言不慚:“是又如何,反正這就是我娘祖上傳下來的。”

這就是沒有孃家撐腰的結果。

師爺又拿起金鎖看了看,這金鎖做工精緻,不像是小銀樓的做工,但凡是大銀樓的,都會有標記。

“是師爺回來了,師爺在顏家找到了贓物!”一名衙役跑了進來。

但聽師爺的語氣,這人應該很有名。

爲了自己那三個閨女,他也要坐穩這個位子。

顏昭林也傻了,啥啊,這都是啥啊?

郭老太太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但是有一件事她明白了。

“把李綺娘母女叫來,讓她們辨認這些東西,如果是她的嫁妝,就不能算是顏家的賠款。”

箱子打開,知府看看裡面的錢和首飾,不明所已:“這些是贓物?”

顏昭石還在怔愣,這時恍過神來,喊道:“那不是贓物,那是李氏的東西,我能做證,那是李氏的隨身之物!”

“誰在外面喧譁!”知府氣不打一處來,溼了這麼一大片,不知道的還以爲他需要一個圍嘴兒。

衙役轉身出去,剛走到門邊,知府又把他叫住:“請同知和師爺過來,顏家人就不要進來了。”

他再仔細去看,很快便找到了,不僅有銀樓的標記,還有工匠的。

顏家,又是顏家,等等,贓物?什麼贓物?

“把贓物拿進來。”知府說道。

郭老太太大叫,這一次連顏昭林也不敢說話了,顏昭山更是一直沒有言語,他倒不是認識這金鎖,而是驚詫於老孃的箱子裡竟然藏了這麼多好東西,尤其是這金鎖,胭脂巷和翠花衚衕裡最紅的姑娘也沒有這麼精緻的首飾。

師爺像看傻子似的看了他一眼,你們是貪了李氏多少東西,我要是能娶到這麼一位嫁妝豐厚自己還會賺錢的老婆,我早就把她當菩薩供起來了。

師爺便把今天的事說了一遍,知府被噁心得夠嗆,他有三個閨女,若是他閨女的長命鎖都被婆家搶走,他非得知法犯法不可。

這金鎖很值錢,比同樣重量的金子都要值錢!

既然疑似贓物,那顏家的人當然也要帶回衙門。

“寶慶樓許萬年?”師爺瞪大眼睛,先是瞪着金鎖,接着又瞪着顏昭林,“你外家真有面子,能請來許萬年許大匠打個小孩子用的長命鎖。”

知府讓師爺把金鎖遞給李綺娘:“這金鎖你可認識?”

金鎖上有個“綺”字,任誰一看都會想到李綺娘,因此知府便直接拿給李綺娘看了。

李綺娘看看金鎖,又看看那口箱子:“我還以爲是曾氏偷的,原來在老太太的箱子裡啊。”

又對知府說道:“這是民婦之物,乃是民婦的親生父母留給民婦的,後來在臥房裡竟然丟了,民婦還與曾氏吵了一架。”

(本章完)

第324章 牛乳第270章 菊花第502章 王子第452章 帳冊第492章 謠言第269章 黎羅第442章 大婚第590章 嘎魯(兩章合一)第256章 短箋第271章 眼裡第226章 換嬰第325章 快樂第386章 碼頭(兩章合一)第173章 拔絲(二更)第537章 書信(兩章合一)第402章 豬肉第238章 消息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423章 親事第385章 洪縣(兩章合一)第137章 礦山第154章 嘮叨第252章 判刑第466章 中風(兩章合一)第341章 紅簾第312章 點心第42章 鼻子第454章 住處第365章 妹妹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82章 好友(三更)第416章 借據(兩章合一)第272章 試試第31章 炒菜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240章 信號第60章 鎖鏈第93章 煎餅第213章 行動第74章 賤狗第435章 寶石第109章 好親第347章 滷肉第402章 豬肉第576章 母女(兩章合一)第116章 騙子第75章 鬧劇(一更)第112章 味道第38章 食盒第334章 老樹第240章 信號第352章 壓歲第256章 短箋第382章 有礦第257章 殘書第120章 貴姓第427章 剪刀(兩章合一)第367章 吃雞第19章 土匪第205章 夜奔第331章 弓聲第292章 攻城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520章 夫妻第334章 老樹第594章 歸來(三)第383章 香腸第295章 寶石第364章 隱憂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321章 嬋娟第232章 雞蛋第195章 星星第507章 相送第202章 太后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216章 鼓舞第73章 辛伯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594章 歸來(三)第53章 丟人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261章 賜酒第293章 柴浩第551章 死穴(兩章合一)第303章 茶莊第210章 夜半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302章 花娘第79章 凶宅(五更)第106章 貓狗第196章 告示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306章 相見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393章 契書
第324章 牛乳第270章 菊花第502章 王子第452章 帳冊第492章 謠言第269章 黎羅第442章 大婚第590章 嘎魯(兩章合一)第256章 短箋第271章 眼裡第226章 換嬰第325章 快樂第386章 碼頭(兩章合一)第173章 拔絲(二更)第537章 書信(兩章合一)第402章 豬肉第238章 消息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423章 親事第385章 洪縣(兩章合一)第137章 礦山第154章 嘮叨第252章 判刑第466章 中風(兩章合一)第341章 紅簾第312章 點心第42章 鼻子第454章 住處第365章 妹妹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82章 好友(三更)第416章 借據(兩章合一)第272章 試試第31章 炒菜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240章 信號第60章 鎖鏈第93章 煎餅第213章 行動第74章 賤狗第435章 寶石第109章 好親第347章 滷肉第402章 豬肉第576章 母女(兩章合一)第116章 騙子第75章 鬧劇(一更)第112章 味道第38章 食盒第334章 老樹第240章 信號第352章 壓歲第256章 短箋第382章 有礦第257章 殘書第120章 貴姓第427章 剪刀(兩章合一)第367章 吃雞第19章 土匪第205章 夜奔第331章 弓聲第292章 攻城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520章 夫妻第334章 老樹第594章 歸來(三)第383章 香腸第295章 寶石第364章 隱憂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321章 嬋娟第232章 雞蛋第195章 星星第507章 相送第202章 太后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216章 鼓舞第73章 辛伯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594章 歸來(三)第53章 丟人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261章 賜酒第293章 柴浩第551章 死穴(兩章合一)第303章 茶莊第210章 夜半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302章 花娘第79章 凶宅(五更)第106章 貓狗第196章 告示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306章 相見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393章 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