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太后

第202章 太后

可是胡太后萬萬沒有想到,太皇太后前腳剛走,小皇帝柴冉就不見了。

胡太后起先還以爲是太皇太后出爾反爾,又把柴冉帶走了,可是仔細一想,這絕對不可能。

她又以爲柴冉躲起來玩了,可是她的人把福王府翻了一遍,也沒有找到柴冉的蹤影。

柴冉身邊的內侍說,送太皇太后出城回府後,柴冉就去書房抄經,中間說他心緒不寧,讓書房裡侍候的人全都退下去了,便再也沒有叫他們進去,後來管事嬤嬤過來,他們這才進屋,發現書房的後窗虛掩着,皇帝不見了。

胡太后讓人清點人數,宮裡的人一個不少,但是在小皇帝和胡太后從城外回來之後,福王送過來的粗使下人全都出府了。

這些人是調回去的。

衛明認爲,既然太皇太后去白鹿山,此處裡沒有必要留下這麼多人,他臨走時吩咐,讓福王送過來的人回去。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藉口。

福王送過來的這些人裡,若說沒有福王的眼線,傻子也不信。

衛明早就想把這些人打發走了,但這是太皇太后同意的,他一直沒有找到藉口,現在太皇太后不在府裡,他正好可以藉此把這些人全都打發掉。

可是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胡太后心煩意亂,小皇帝可以生病,卻不能一直生病。

胡太后怔了怔,喃喃道:“爲什麼?”

沒有了柴冉,太皇太后還可以從宗室子弟中挑選一個承嗣,可她呢?

她沒有了親生兒子,她也沒有另一個庶子。

即使下一任皇帝依然尊她爲太后,她這個太后也是虛的。

這三支當中,裕王已反,餘下的兩支,一個是福王,高宗的兄弟,太皇太后打從心底膈應的人,當年爲了不讓福王府與定國公府聯姻,太皇太后從中做了很多事,另一個是慶王,太皇太后爲了柴昱的皇位,沒少打壓慶王。

胡太后苦笑,頂替?那能頂替多久?

太皇太后會回來,文武百官也要面見皇帝,她能瞞過行宮裡的人,卻瞞不過這些人。

這個皇帝,是小皇帝柴冉,是太祖血脈!

除非下一任皇帝同樣是太祖血脈,否則恐怕就連太皇太后也不敢保證齊慰還會不會以死效忠。

胡太后跌坐到椅子裡,突如其來的認知,讓她恐懼。

胡太后進宮之後,胡家封彭城伯,父親去世後,兄長襲爵。彭城伯僅三代,再有一代這爵位也就沒有了。

於是行宮裡的人全都以爲之前胡太后身邊的內侍們四處找人,是在找那個偷東西逃走的內侍。

胡太后不喜歡見兄嫂,再說,她平時也沒有用得到兄嫂的地方,因此這一次,她也沒有想到要請他們幫忙。

心腹嬤嬤想了想,道:“娘娘,奴婢尋思着,即使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知道了這件事,這一時半刻,她老人家也會瞞下這個消息。”

太皇太后把持二十多年的朝政,終將會交出去。

她能把庶子抓在手心裡,卻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嗣子,因爲那個嗣子和無依無靠的柴冉不同。

她只有二十六歲,從小到大順風順水,即使少年喪夫,青年喪子,可是她的地位卻從未改變,她是大魏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貴女人。

她可以殺死高太妃,讓柴冉只認她這一位母親,可她卻不能殺死下一任皇帝的生母。

胡太后立刻讓人去查,這些人出府時是一一覈對過的,就連行李也查過,確定沒有偷拿東西才放行的。

她讓身邊的人守口如瓶,又連夜以偷盜爲名,打殺了小皇帝身邊的宮人,並且放出風去,有內侍偷了皇帝的東西逃走了。

且,胡太后上面還有太皇太后壓着,彭城伯府處境尷尬,那些靠祖上戰功繼承爵位的勳貴們,大多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因此,這些年來,無論是在舊京還是新京,彭城伯一家都像是透明的。

無論福王還是慶王,一旦他們的子孫繼承皇位,太皇太后都不可能繼續垂簾聽政。

聽到心腹嬤嬤這麼說,胡太后想了想,嘆了口氣:“行吧,你去安排吧。”

心腹嬤嬤低聲說道:“娘娘您想啊,定國公率領大軍回來是爲了誰,真的只是太皇太后和您嗎?”

胡太后越想越是心慌,用了大半個時辰才讓自己平靜下來。

“娘娘,當務之急,還是請伯夫人進宮吧。”心腹嬤嬤說道。

胡太后以手支撐額,長噓短嘆,她忽然發現了一件很可怕的事。

“所以,太皇太后在沒有想到萬全之策之前,也只能瞞下柴冉失蹤的消息?”這一次胡太后終於想清楚了。

這些人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下綁架小皇帝帶出去。

那不是後宮裡任她打罵的高太妃,而是內有公婆丈夫外有孃家兄弟的宗室婦!

如今的太祖血脈,除了柴冉,就只有福王、裕王和慶王!

就連齊慰也以爲,小皇帝是出城送太皇太后時感染風寒,齊慰直搖頭,小皇帝太過瘦弱了,風一吹就能病倒,是不是應該送個武功師傅過去,教些拳腳,讓小皇帝強身健體。

“娘娘,實在不行就找個人頂替”

她不笨,只是讓她拿主意的機會太少,突逢變故時,便少了應變能力。

心腹嬤嬤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胡太后打斷了:“不行,除了我們,誰也不能告訴,尤其是定國公,萬萬不能讓他知曉。”

當然不是,定國公齊慰之所以接到聖旨便火速回京,他是爲了皇帝!

“娘娘,這麼大的事,不能您一個人扛,要不請定國公”

胡太后又叫來心腹的太醫,於是次日,小皇帝身體不適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次日,彭城伯夫人便來了,聽完胡太后的話,彭城伯夫人差點昏過去。

自從有一次,她說胡太后後半輩子都要依靠小皇帝,要善待小皇帝,就從這次之後,除了逢年過節,胡太后便沒有再單獨召見她。

不見是不見,這一見就是大事。

你把小皇帝弄丟了,這和把天捅個窟窿有區別嗎?

你還不如去捅破天呢。

(本章完)

第249章 交換第14章 麪人第398章 禮物第304章 開業(兩章合一)第158章 羞愧第443章 聖旨第277章 黎家第237章 金子第1章 楔子第22章 醬缸第130章 善後第496章 銀票第529章 催妝(三)第243章 逼宮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252章 判刑第184章 桃柳第251章 死者(兩章合一)第329章 賢妻第366章 牛肉第532章 大婚(二)第65章 板子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537章 書信(兩章合一)第102章 太監第458章 危險第529章 催妝(三)第238章 消息第513章 宮變(兩章合一)第186章 小街第24章 豌豆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525章 喜歡(兩章合一)第442章 大婚第274章 姑娘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104章 青花第138章 名字第476章 伴讀(兩章合一)第41章 柺子第302章 花娘第244章 勤王第272章 試試第479章 謀反(兩章合一)第244章 勤王第247章 族長第541章 休書(兩章合一)第573章 大事(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407章 古畫第163章 情報第212章 巷戰第412章 有孕第293章 柴浩第57章 衙門第150章 珍珠第247章 族長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448章 崔蛟第247章 族長第144章 羊乳第199章 身世第125章 婆子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72章 二孃(一更)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274章 姑娘第374章 話梅第207章 油渣第429章 廢稿第27章 栗子第11章 香菜第63章 金錢第286章 狐狸第380章 進宮(兩章合一)第31章 炒菜第89章 長相(一更)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258章 偶遇(兩章合一)第531章 大婚(一)第455章 插曲(一)第274章 姑娘第129章 宗室第331章 弓聲第68章 走水第470章 傳言第82章 好友(三更)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68章 走水第135章 衛明第239章 靜夜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399章 信箋第104章 青花第349章 路引第362章 面具第161章 麪館第559章 村子(兩章合一)
第249章 交換第14章 麪人第398章 禮物第304章 開業(兩章合一)第158章 羞愧第443章 聖旨第277章 黎家第237章 金子第1章 楔子第22章 醬缸第130章 善後第496章 銀票第529章 催妝(三)第243章 逼宮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252章 判刑第184章 桃柳第251章 死者(兩章合一)第329章 賢妻第366章 牛肉第532章 大婚(二)第65章 板子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537章 書信(兩章合一)第102章 太監第458章 危險第529章 催妝(三)第238章 消息第513章 宮變(兩章合一)第186章 小街第24章 豌豆第373章 燈會(兩章合一)第525章 喜歡(兩章合一)第442章 大婚第274章 姑娘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104章 青花第138章 名字第476章 伴讀(兩章合一)第41章 柺子第302章 花娘第244章 勤王第272章 試試第479章 謀反(兩章合一)第244章 勤王第247章 族長第541章 休書(兩章合一)第573章 大事(兩章合一)第330章 鞭法第407章 古畫第163章 情報第212章 巷戰第412章 有孕第293章 柴浩第57章 衙門第150章 珍珠第247章 族長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448章 崔蛟第247章 族長第144章 羊乳第199章 身世第125章 婆子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72章 二孃(一更)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274章 姑娘第374章 話梅第207章 油渣第429章 廢稿第27章 栗子第11章 香菜第63章 金錢第286章 狐狸第380章 進宮(兩章合一)第31章 炒菜第89章 長相(一更)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258章 偶遇(兩章合一)第531章 大婚(一)第455章 插曲(一)第274章 姑娘第129章 宗室第331章 弓聲第68章 走水第470章 傳言第82章 好友(三更)第461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68章 走水第135章 衛明第239章 靜夜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399章 信箋第104章 青花第349章 路引第362章 面具第161章 麪館第559章 村子(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