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

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

從鍾靈山回來,顏雪懷便知道柴晏幾次欲言又止的是什麼事了。

她做官了!

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不要小看七品編修,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或者榜眼和探花全都有。

只不過顏雪懷這個編修,是不用到翰林院點卯的,皇帝準她在家中辦公,她的主要工作便是翻譯番邦書籍。

也就是說,從今以後,除了親王妃的俸祿,她還有一份官俸,雖然七品官的俸祿不多,但這是官俸啊。

顏雪懷開心不已,一個不小心,她變成公務員了。

此時的顏雪懷並不知道,這件事給整個大魏官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大魏有女官,但女官只限於宮廷,服務於後宮。

“女兒就是想學,祖父常說,技不壓身。”

即使還有意難平的,也只能關上門在私底下說了,而且還只能對自己人說,否則便是狹隘,便是不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是啥?”大壯一頭霧水。

柴浩又道:“小嬸嬸學人說話一學就會,阿力聽到小嬸嬸說的閩南話,眼圈都紅了,他娘是閩南人,他娘去世後,他就再也沒有聽到過閩南話了。”

“娘,女兒去和睿王妃學番語,好不好?”陸四姑娘拉着傅氏的袖子一臉討好。

然後,睿親王只說了兩個字:“狹隘。”

自家香菜做官了,朝堂上,年輕的官員口沫橫飛,長篇大論闡述女人爲官的危害。

說來有趣,太子原本以爲,持反對態度的會是那些年紀一大把的老大人,卻沒想到,老大人幾乎沒有,喊得最歡的,竟然都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官吏。

這本書已經是第三版了,知縣大人買到的就是第三版。

無論如何,顏雪懷的這個官是做定了。

剛剛經歷過戰亂的大魏,還要休養生息。

大魏在向番邦派遣使團之前,先要有足能震攝番邦的強大國力。

於是,當天晚上,郜先生拜師李滿的事,便傳了出來,就連太子也知道了。

滿堂皆靜,皇帝清清嗓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好了,退朝!”

如果睿王妃是男子,那還能是睿王妃嗎?

柴浩揉揉眼睛,他看到了什麼,他竟然看到父親在傻笑,沒錯,的確是傻笑,他長這麼大,從未見父親這樣笑過,這笑容,和街邊的二傻子也差不多。

睿王妃十有八九,會陪着皇后去行宮小住,這一來一回也要幾個月的時間,即使睿王妃肯教,也是幾個月以後的事了。

如果姐姐不同意,他就不教。

知縣大人不出門,這消息都能傳到他的耳中,並非是這消息真的傳遍大街小巷,而是知縣大人特意讓人盯着的。

周大當家和李綺娘都很高興,小滿更高興,現在他每天放學便去睿王府,跟着顏雪懷學習一個時辰的番語,然後再和姐姐姐夫一起回國公府吃飯。

不急。

他問柴浩:“李滿的番語講得很好嗎?”

那些人急什麼?

當然是擔心睿王妃給全國女子開了頭,若是以後女人也能與男人同朝爲官,那他們這些讀書人寒窗苦讀又有何意義?

太子失笑,他怎麼會有這種可笑的想法。

柴浩見過顏雪懷教小滿,他本來也想跟着學的,可是那番語太難了,他的舌頭打不了卷兒,所以就不學了,顏雪懷說他可以學另一種打卷兒少的,可是他已經看到了難度,還是不要學了。

老大人們人老成精,他們看得清楚。

太子點點頭,這位郜先生很不錯,這纔是讀書人應有的品質。

如果睿王妃是男子就好了。

因此,這消息傳到他耳中之後,他便讓人把消息壓下去了。

小滿把郜先生想向他學習番語的事情告訴了顏雪懷。

這個七品編修的官職是給睿王妃的,睿王妃做了國子監的官又如何,既不去國子監辦公,又沒有搶了榜眼探花的名額,睿王妃能坐上這個位置,並不代表任何女子都能做官,也不知道那些年輕人急什麼。

且,郜先生的長相太好認了,又瘦又高,竹竿一樣,再說,大壯是熟面孔,他是國公府的。

比如那位有些基礎的郜先生,郜先生見識過睿王妃的厲害,也讀過睿王妃翻譯的書籍,可惜男女有別,他不能當面請教睿王妃。

當然,李綺娘已有誥封,不用顏雪懷爲她請封了。

“饅頭的番語肯定比郜先生要好,但是和小嬸嬸不能比,小嬸嬸不是隻會一種番話,她會好幾種,不過小嬸嬸謙虛,她說她最精通的只有三種,其他的都是隻會一點兒,不過依兒子來看,小嬸嬸口中的一點兒,也比郜先生他們強。”

再看看顏昭石,唉,知縣大人想起顏昭石就頭疼,好在顏昭石自從得知女兒做了王妃之後,便自請下鄉了,知縣大人已經快一個月沒有見過他了。

大戶人家提親,都是先探探口風,若是對方也有意,再正式上門提親。

“只要您答應了,女兒便去求顏姐姐。”陸四姑娘說道。

顏雪懷雖然不是一位耐心的好老師,但是她是從根基開始教,循序漸進,小滿在語言上雖然沒有顏雪懷的天份,但他聰明,而且用功,別看他學番語的時間不長,可是卻已經遠遠超過了只會一些簡單口語的郜先生。

傅氏問道:“睿王妃答應教你了嗎?”

字數越少越嚴重,睿親王區區兩個字,對於一位科舉入仕的官員,這比罵他還讓他難堪。

只不過這傳說的主角,不僅是顏昭石,還是他的太太田氏。

顏昭石不在縣城,可是縣城裡卻有顏昭石的傳說。

陸四姑娘走路都帶着風,她剛從鄔家巷回來,和鄔九姑娘分享了這份喜悅。

顏雪懷不在乎,柴晏卻不高興了。

說的好像她沒有寒窗苦讀過一樣。

和傅氏一樣,鄔太太也是同樣的想法。

自從看過顏雪懷翻譯的那本書之後,別人是開擴了眼界,可太子卻想得更多。

整個大魏,他姐姐的番語是最好的,而且是斷層式的好,別人的番語根本沒法和她相提並論。

所以郜先生只能趁着中午的時候,到書院找小滿,想請小滿教導他。

陸四姑娘噗哧笑了:“巧了,鄔家夫人也是這樣說鄔九姐姐的,也讓她向女兒學呢。”

睿王妃入翰林院爲官的消息,登在了邸報上,隨着邸報送到全國各地。

這一切雖然是在書院外面發生的,可是書院外面等着接孩子的不是隻有大壯一人,還有很多府第的馬車,甚至還有東宮的人。

陸四姑娘搬出陸老先生,傅氏還能如何,只能答應,陸家女兒的學問不僅僅限於《女戒》《女訓》,她們能到府裡的藏書樓去找書看,也能向祖父請教學問。

百官

原本因爲睿王妃做官而引起的議論,一夜之間便消失無蹤。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所以小滿要先徵得姐姐的同意,再決定教不教郜先生。

自從鄔九姑娘給睿王妃做了送嫁姐妹,這些日子過來試探的人便沒有斷過。

她甚至可以爲其母請封孺人。

郜先生心懷遠大,他不僅只想做個通譯,他還想有朝一日,能夠跟着使團出使番邦,像他的祖父那樣乘風破浪,遠渡重洋。

知縣大人嘆了又嘆,既能幹又有福氣的女兒,怎麼就生在顏家了呢?

這如果是他的女兒,他天天把女兒供起來。

傅氏一怔:“你要學番語?學那個做什麼?”

看來他這位小弟媳,以前還是藏拙了。

顏雪懷一聽就樂了,說道:“教啊,爲什麼不教,語言而已,又不是專利。”

睿王妃翻譯的那本書,他也託人從京城買了一本。

顏姐姐做官了,顏姐姐的弟弟收了學生,也就是說,顏姐姐有徒孫了。

太子也的確有派遣使團飄洋過海之意,但肯定不是現在。

柴浩一臉自豪,就好像被拜師的不是李滿,而是他一樣。

顏雪懷聽說以後,只是切了一聲。

鄔家並沒有急着給女兒議親,來試探的人家越多,鄔家便越是慎重。

即使小滿這樣說,可是郜先生卻還是給小滿送了一份束脩,當時小滿還沒下學,郜先生在書院門口看到了大壯,二話不說,便把手裡的東西塞到大壯手裡。

鄔家巷裡,鄔九姑娘也向母親說起了這事,蘇夫人恰好也在,連說這事能成,鄔太太原本還想攔着,見蘇夫人也說好,便也答應下來。

聽說小滿在跟着睿王妃學習,郜先生便來找小滿,小滿吃了一驚,郜先生雖然現在是鴻臚寺的官員,可以前卻是梨花書院的先生,他雖然沒有教過小滿,可小滿見到他,也是要恭恭敬稱一聲先生的。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貿然提親被人拒絕,太丟面子了。

能和顏雪懷學習番語的只有小滿,可是想學的卻很多。

不過太子很快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雖然他也覺得,女子爲官與禮不合,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當今聖上有胸襟有見識,同樣,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位睿王妃的確不同於普通女子。

皇帝封了睿王妃做翰林編修,想來要讓睿王妃翻譯的書,不是隻有這一本,而是會有很多。

可小滿雖然還是個孩子,但是國公府門檻太高,郜先生不方便登門請教,別人不會認爲他是去學習的,只會認爲他想趁機攀附。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知縣大人無法想像,一個十幾歲的年輕女子,不但會番語,而且還能將番書翻譯過來,讓天下人傳閱。

什麼?睿王妃的弟弟不能算是她的學生?所以郜先生就不是徒孫?

我們小仙女說是就是,說不是的,肯定不是仙女。

那本書裡寫的是番國的風土人情,太子看到的,卻是大魏沒有的物產。

阿力是柴浩身邊的內侍。

顏雪懷的語言天賦,太子聽皇后說起過,現在再聽柴浩說,太子不吃驚,他只是驚異於顏雪懷所會的,並非只是這一個國家的番語。

邸報也送到了時豐縣,知縣大人看着邸報,心中無限感慨。

傅氏看到女兒便皺起眉頭:“你看鄔九姑娘多端莊,你和鄔九姑娘交好,就不能學學人家?”

但是在正式派遣使團之前,卻是可以先派人過去看看,太子想獲得更多的番邦信息,這隻靠傳教士帶來的幾本書是不夠的,太子想看到的更多。

傅氏覺得睿王妃不一定會答應,再說,皇后要去行宮的事,她也聽說了,睿王妃定會同行,即使她真的想教,那也要等從行宮回來之後,自家女兒還是小孩心性,說風就是雨,說不定到了那時,就打消念頭,不想學了。

次日中午,郜先生又來書院,小滿答應可以教他,但小滿自己也在學習中,所以談不上教導,只是把自己學會的東西分享而已。

這次的任命,時間把握得剛剛好,一大半的御史全都不在京城,即便如此,任命一出,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還是此起彼伏。

顏雪懷的官職與宮廷女官截然不同,這是隸屬吏部的官職,朔望朝和大朝會,她是能上朝的。

傅氏嘴邊露出笑意,她的女兒其實也不錯,就是太孩子氣了。

“束脩,你家小少爺知道這事。”郜先生拔腿就走,生怕走得慢了,大壯會把他抓住問個清楚。

顏昭石畢竟是睿王妃的生父,若是讓他在時豐縣惹出笑話,他這個知縣也沒有好果子吃。

聽說,有官員在朝堂上反對睿王妃做官,睿親王當場駁斥,皇帝不怒反而給兒子兜底,如今那個官員就差腦門上刻着“狹隘”二字了,可想而知,最少幾年之內,是別想升遷了。

知縣大人聽說了什麼消息呢?

據說顏昭石的年輕太太田氏,剛出月子,就去樓上樓見了吳員外,樓上樓就是吳員外的產業,田氏和吳員外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足足待了兩個時辰,田氏從樓上樓出來時,滿臉春色,髮髻上多了一支金簪。

知縣大人都不好意思把這事說與自家娘子聽,他聽着都覺齷齪,這件事雖然被他壓下來了,可是他也不能一直壓着,萬一哪天壓不住了,這事鬧大了,那該如何是好?

(本章完)

第66章 匕首第463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60章 鎖鏈第71章 蠶豆第179章 擋刀(二更)第278章 扇子第589章 柴晏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479章 謀反(兩章合一)第266章 賞賜(兩章合一)第320章 世子第291章 月光第233章 浩子第323章 畫像第395章 打啊第361章 刀疤第242章 功臣第70章 巨嬰第115章 孫子第378章 女兒第284章 寶珠第471章 畫像第211章 衝殺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242章 功臣第358章 嬌花第456章 插曲(二)第221章 少年第193章 登基第26章 燒賣第173章 拔絲(二更)第363章 兄妹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495章 煩心第31章 炒菜第509章 相爭第478章 觀花(兩章合一)第503章 進宮第109章 好親第592章 歸來第532章 大婚(二)第533章 獻俘(兩章合一)第358章 嬌花第531章 大婚(一)第518章 玉塵第292章 攻城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287章 如刀第147章第470章 傳言第405章 斗笠第259章 自危(兩章合一)第100章 肉牆(二更)第31章 炒菜第107章 侄子第502章 王子第490章 嘉魚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574章 供詞(兩章合一)第331章 弓聲第469章 糕點(兩章合一)第115章 孫子第15章 牙行第301章 說服第8章 老婦第466章 中風(兩章合一)第34章 刺蝟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第588章 落網第254章 地契(兩章合一)第471章 畫像第183章 美人第366章 牛肉第501章 宵夜第352章 壓歲第260章 火燒第21章 蘋果第579章 夜行(兩章合一)第515章 大捷(兩章合一)第352章 壓歲第226章 換嬰第380章 進宮(兩章合一)第307章 紅梅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502章 王子第441章 海棠第62章 契書第597章 新生第567章 養子(兩章合一)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34章 刺蝟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66章 匕首第332章 長兄第19章 土匪第26章 燒賣第221章 少年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545章 男人(兩章合一)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
第66章 匕首第463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60章 鎖鏈第71章 蠶豆第179章 擋刀(二更)第278章 扇子第589章 柴晏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479章 謀反(兩章合一)第266章 賞賜(兩章合一)第320章 世子第291章 月光第233章 浩子第323章 畫像第395章 打啊第361章 刀疤第242章 功臣第70章 巨嬰第115章 孫子第378章 女兒第284章 寶珠第471章 畫像第211章 衝殺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242章 功臣第358章 嬌花第456章 插曲(二)第221章 少年第193章 登基第26章 燒賣第173章 拔絲(二更)第363章 兄妹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495章 煩心第31章 炒菜第509章 相爭第478章 觀花(兩章合一)第503章 進宮第109章 好親第592章 歸來第532章 大婚(二)第533章 獻俘(兩章合一)第358章 嬌花第531章 大婚(一)第518章 玉塵第292章 攻城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287章 如刀第147章第470章 傳言第405章 斗笠第259章 自危(兩章合一)第100章 肉牆(二更)第31章 炒菜第107章 侄子第502章 王子第490章 嘉魚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574章 供詞(兩章合一)第331章 弓聲第469章 糕點(兩章合一)第115章 孫子第15章 牙行第301章 說服第8章 老婦第466章 中風(兩章合一)第34章 刺蝟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第588章 落網第254章 地契(兩章合一)第471章 畫像第183章 美人第366章 牛肉第501章 宵夜第352章 壓歲第260章 火燒第21章 蘋果第579章 夜行(兩章合一)第515章 大捷(兩章合一)第352章 壓歲第226章 換嬰第380章 進宮(兩章合一)第307章 紅梅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502章 王子第441章 海棠第62章 契書第597章 新生第567章 養子(兩章合一)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34章 刺蝟第437章 閒事(兩章合一)第66章 匕首第332章 長兄第19章 土匪第26章 燒賣第221章 少年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545章 男人(兩章合一)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