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慕尼黑大學

參觀完IFA展會,段雲一行和胡德明坐火車前往巴伐利亞的首府慕尼黑。

段雲之前從來沒有去過慕尼黑,但是對這個地方是非常熟悉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前世的段雲非常喜歡看德甲,這其中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都是非常強的足球勁旅,尤其是拜仁慕尼黑,可以說是德國足壇的霸主。

一般來說,但凡歐洲球隊強的城市經濟也不會差,事實上,目前還是德國的第三大城市,德國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也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

坐了整整8個小時的火車,段雲纔來到了慕尼黑,而在火車站的門口,一輛奔馳轎車早已等候他在那裡。

因爲胡正明提前聯繫到了慕尼黑大學的校長,所以說慕尼黑大學那邊早已經做好了接洽工作,司機在火車到站之前這兩個小時就已經提前到位,顯示出對胡正明的重視程度。

注重科研與教學並舉是慕尼黑大學的一個特點,在很早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注重與企業界的密切聯繫,在探索產學研結合的過程中,慕尼黑大學建立了幾種不同的研究模式。

第1種就是高校與企業共同組建研究中心,前期的開發研究由高校承擔,後期的應用研究由企業承擔。

意思就是初始的技術是由學校來負責研發的,而把技術轉化爲商品則是由企業負責承擔,雙方是有着明確的分工的。

第2種是研究課題和項目爲主,學校與幾個企業組成研究聯合體。

德國有很多知名的國際大企業,包括寶馬,奔馳,大衆這樣世界頂級的車企,他們在某些汽車的技術開發商是合作研發的,很多技術都是共享的,這樣能夠使科研技術市場的最大化,爲德國企業保持在世界領先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3種就是高校與校外研究機構組成聯合體,聯合體是在大學內,所長同時在大學兼職,這種負責人雙重身份10分有利於調動研究所和高校兩方的積極性,科研經費也非常靈活,有利於研究所對博士生的培養。

說白了,第3種方式對於培養實用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能帶來很大的社會效益。

也正是因爲看到了這幾點,胡正明才建議段雲先不要直接在德國開辦研發中心,而是先和德國的這些高校合作。

段雲一行人坐車穿過了慕尼黑的老城區,來到了位於成交的慕尼黑大學。

隔着車窗,段雲遠遠的就看到了慕尼黑大學的外圍建築,和段雲想象中的不一樣的是慕尼黑大學坐落在一個寧靜安逸的小鎮上,遠處還能看到白雪皚皚的羣山,整個建築似乎還保持着上個世紀的風格,乾淨整潔的街道,綠意盎然的草坪,讓人不由得有種安逸平靜的感覺。

慕尼黑大學入口的建築宛如一箇中世紀的古堡,很自然的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幾乎每經過一個街道,都能看到雕塑和噴泉,讓人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當汽車停在大學門口,段雲和胡正明下車後,立刻就有人迎了上來。

這次迎接段雲的是慕尼黑大學的校長羅伯特,胡貝爾。

羅伯特胡貝爾在德國是個名氣非常大的學者,他在1963年的時候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德國馬普學會生物化學研究所生化研究院負責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特邀院士,德國化學科學院士,另外他在1988年的時候,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胡貝爾早年的時候曾經在美國參加前沿科學大會的時候,和胡正明有過一面之緣,後來胡正明受到慕尼黑大學計算機學院邀請來校交流的時候,胡貝爾作爲東道主邀請胡正明參加了迎接晚宴,當時倆人坐得非常近,相互也聊了很長時間,也算是熟人了。

所以在得知胡正明這次主動要來慕尼黑大學參觀後,帶領慕尼黑大學的委員會全體成員迎接他的到來。

慕尼黑大學委員會總共有5人,其中校長一人,副校長三人,另外還包括校務領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說起來慕尼黑大學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來源於他的生物,化學物理和數學,但是在計算機語言學和地理學的研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計算機方面,計算機學術排名排到了全球大學第55位,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成就。

兩人一見面,就熱情的握了握手,隨後胡正明向胡貝爾介紹了同行而來的段雲。

“這位是中國天音集團的總經理段雲,段雲在中國是一名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他們的公司主要從事微電子產品的生產,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胡正明對胡貝爾微微一笑,接着說道:“段雲先生他對你們慕尼黑大學一直心懷仰慕,這次來德國,主要就是想和你們大學洽談一些商業上的合作……”

“段先生你好!”胡貝爾聞言,立刻面帶微笑的伸出了手。

“這位就是慕尼黑大學的校長鬍貝爾先生,他是去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此時胡正明小聲的對段雲介紹了一句。

“胡貝爾校長您好!”段雲見狀,也立刻帶着幾分恭敬的和他握了握手。

隨後,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一起進入了慕尼黑大學的校園。

此時的慕尼黑大學剛剛開學,校園裡顯得非常熱鬧,很多學生在校園裡閒逛拍照,顯得格外有朝氣。

在慕尼黑大學主樓的會議室中,胡貝爾校長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接待儀式,隨後雙方開始面對面交談了起來。

“胡貝爾先生,我首先表達一下我個人對於慕尼黑大學的景仰,我認爲慕尼黑大學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我以前在中國的時候,也不止一次提出過慕尼黑大學的事蹟,慕尼黑大學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具聲望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成立時間超過500年,出現過42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的成就足以讓人仰望……”在正式談判之前,段雲首先充滿敬意的發表了一席開場白。

第八百二十七章 社交經驗第九百零八章 商業機密第五百四十八章 解決糾紛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利潤空間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李德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歷史時刻第八百九十八章 接班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社會責任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價租金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點帶面第七百四十三章 查稅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MP3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賊第四百八十三章 環保評測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2287章 無線上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九百三十一章 視察作坊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2362章 各取所需第2318章 劉永好第八百九十八章 接班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國際友誼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2268章 寶藏公司第二千零六章 白天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六百零四章 審查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八百六十五章 龍騰機械廠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北大方正第2247章 自愈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最重要的事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敘舊第八十四章 顧全大局第2410章 回首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2330章 焦點人物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2224章 巨大差價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物流網絡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令朝改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零八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擔風險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2365章 內部競爭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窮山僻壤出刁民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一千零六章 雙面多層電路板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四十四章 滾齒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力憔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競價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174章 電子支付第2305章 接班人第八章 租房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親筆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加強合作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危局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一千零二章 法律顧問第八百一十九章 特殊要求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復興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銷售王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2379章 僞專家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樣機零售第七百五十章 質詢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重要部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瀋陽金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產學研
第八百二十七章 社交經驗第九百零八章 商業機密第五百四十八章 解決糾紛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利潤空間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李德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歷史時刻第八百九十八章 接班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社會責任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價租金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點帶面第七百四十三章 查稅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MP3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賊第四百八十三章 環保評測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2287章 無線上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九百三十一章 視察作坊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2362章 各取所需第2318章 劉永好第八百九十八章 接班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國際友誼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2268章 寶藏公司第二千零六章 白天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六百零四章 審查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八百六十五章 龍騰機械廠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北大方正第2247章 自愈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最重要的事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敘舊第八十四章 顧全大局第2410章 回首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2330章 焦點人物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2224章 巨大差價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物流網絡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令朝改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零八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擔風險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2365章 內部競爭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窮山僻壤出刁民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一千零六章 雙面多層電路板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四十四章 滾齒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力憔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競價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174章 電子支付第2305章 接班人第八章 租房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親筆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加強合作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危局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一千零二章 法律顧問第八百一十九章 特殊要求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復興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銷售王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2379章 僞專家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樣機零售第七百五十章 質詢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重要部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瀋陽金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產學研